鄂温克叙事民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3 属于: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温克叙事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温克叙事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温克叙事民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的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人们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吟唱。牧歌和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勇敢而质朴的性格;“努给勒”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扎恩达勒格”是鄂温克族山歌和小调类歌曲的总称。自由舒展的曲调充满了浓郁的山野气息,明澈而开阔的旋律将对鄂温克人对故乡的赞颂勾勒得清新感人,如同湖面的粼粼波光灵动而自由。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森林之舟”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分海拉尔、陈巴尔、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音乐有“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宗教歌曲等。

  扎恩达勒格山歌和小调的总称。由于地区不同,各地扎恩达勒格的风格也不相同。流传在鄂温克自治旗的扎恩达勒格接近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如:在额尔古纳一带则具有狩猎人豪爽而粗犷的特色。此外,属于小调类的扎恩达勒格节奏鲜明,结构严谨,乐句较整齐。

  鲁克该勒民间歌舞。以篝火舞最为流行。跳篝火舞时,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成一圆圈形,跟随领唱者由左向右的转动。歌声由低到高,舞蹈由慢到快,直到热潮结束。歌词大都是怀念故乡、欢迎客人、赞美猎场和称颂猎手等。曲调短小欢快,节奏性强,常用一领众和的形式。如篝火舞曲。

  宗教歌曲包括萨满跳神歌和祭祀祈祷歌两类,其音调兼有扎恩达勒格和鲁克该勒的特点,但音乐多具吟诵性。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鄂温克族民歌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鄂温克族民歌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体现细致入微。[1]

  内容

  鄂温克叙事民歌“母鹿之歌”是鄂温克族传统民间歌曲,又名《狍子之歌》、《黄之歌》,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生态长篇叙事民歌,也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为原始的环保意识的经典之作。

  鄂温克民族是古老的森林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积蓄了具有森林和草原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产生在遥远的狩猎时代,民歌,是鄂温克人表达精神世界的载体,也是传播人生哲理的教科书。自古以来,他们与森林、草原和群兽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并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把自然界的活动当作题材,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创作并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

  这是一首有着强烈反省意味的歌曲,传说在遥远的狩猎时代,有个叫“呼尔迪”的鄂温克族猎人,在一次打猎时射中了一只母鹿“呼木哈”,母鹿带伤奔跑,有着丰富的狩猎经验的猎人跟踪母鹿的足迹找到了它,却看到了令人心酸的场面:奄奄一息的母鹿在努力安慰和嘱咐小鹿。尤其善良母鹿和天真的小鹿之间催人泪下的对话,更是让猎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并且带上一种沉重的负罪感。正是这种负罪感使人类深深忏悔,从而造就了禁猎有孕或带幼崽的动物的习俗观念,最终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这1篇叙事民歌,充分体现着鄂温克人对自然、对生命无与伦比的理解和尊重,凝聚着古老狩猎民族的诚信、善良、智慧的民族精神及人格魅力。

  特点

  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歌曲旋律带着浓郁原始风格,富有鄂温克族游牧民歌的舒缓、优美、纯朴的特点,旋律如泣如诉,感人至极。

  《母鹿之歌》作为狩猎文明的代表作,是一首反应强烈反省意味的歌曲。以人类的情感和拟人化的方式,通过动物母子之间生死离别的一段对话,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态平衡、珍爱生命的意义。

  重要价值: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鄂温克人居住地和其它兄弟民族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是古老狩猎文明遗存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