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俗志:民间游艺介绍
说书唱戏在河南民间文化生活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以来,在河南城镇市井、乡间邻里,说书唱戏都是人们日常主要的娱乐方式,并且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作风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听说书 说书,河南民间俗指各种曲艺演唱,包括坠子、大鼓书、评书、快板、琴书、三弦书等。说书者或一人执扇讲说;或一人自拉自唱。如两人合作,一人一手握简板或鸳鸯板、一手执鼓捶边打边说边唱,一人执弦拉琴,一边还适时和唱者搭话对白。表演时,书场有一张桌子,一条板凳即可演出,只要管饭和烟茶招待即可,即使给些报酬也甚低微。民间十分欢迎此种娱乐方式,遇到节日、喜庆之事,或农闲之际,便请说书人到村中演出,即使平时,一些“听书迷”于闲暇之际,也常到乡镇街头说唱者设摊演出之“地摊儿”听书。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演义小说,也有“劝人行善”讲论纲常的家常小段儿,人称“劝善书”。乡里组织听书一般三天,听大部书多连续十数天。有的形成“书会”,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在元代延祐年间已成俗,至今不衰。 河南人听说书,多喜欢河洛大鼓、南阳大鼓、豫南大鼓、坠子、渔鼓道情等。这些说书演唱,乡土气息浓厚,通俗易懂,有“一人造博大场面,瞬间闻千古世界”的特点。听说书之俗至今仍流行河南民间,尤其边远地区,人们劳作之余,喜欢擅板击节,轻歌悠悠,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二、看唱戏 河南人十分喜好戏剧。元、明以来,曾在河南存在的剧种就有80多个。这些剧种大都是河南各地民间的艺术创造,如豫东有四平调、道情、坠子剧、永城清音、汴梁腔;豫西有小调曲、杨高戏、女儿腔、蒲剧、眉户;豫北有大平调、大弦戏、柳子戏、乐腔、怀调、怀梆、花鼓戏;豫南有豫南花鼓、花篮戏、楚剧;南阳有越调、宛梆、大调曲、梁山调等。至20世纪80年代,全省人民共同喜好的地方戏有豫剧、曲剧、越调等,民间亲切地称其为“省戏”,名之为“河南梆子”、“河南曲子”等。 民间观看专业戏班演出,谓之“看大戏”。大戏演出多在节日或庙会上。届时,人们跑十里、数十里路前往观看。平日戏班在集镇戏园、庙台售票演出时,或购票看戏,或在场外听戏和等看“放水戏”。所谓“放水戏”,即旧时演戏每场戏的戏剧情节演过一半之后,便不再卖票而大开戏院门让无票者进场看戏,此俗为民间戏迷提供了免费欣赏戏剧的良好机会。近代也谓之“解放戏”,看解放戏直到60年代初尚存。 (一)自唱自乐 河南民间将特别喜好戏剧的人称为“戏迷”。戏迷不仅喜好看戏,许多还喜好自己唱戏。平时,在田间地头、村边院落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引吭高唱的声音,许多人喜欢走在路上边走边唱,俗称“唱路戏”。一些戏迷还自己兑钱买“戏箱”,农闲时排戏、演戏。初开始在村中牲口棚、饭场等村人汇集处不化妆、不走场、不带动作,坐于板凳上演唱,俗称“唱板凳头戏”。时间长了水平提高了,便化妆、走场、带动作,遇节日在村中设“地摊儿”甚至搭台演唱。不要戏票,不祭台,不靠演戏吃饭,也“不算下九流”,是过去河南民间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河南民间业余演唱,至今盛行不衰,据统计,今日河南人每350人中便有一名业余演员。 (二)点唱大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村、社、会或富庶人家习惯专门请戏班到村中演出,称“点唱大戏”。俗也称“闹家戏”、“唱社戏”、“唱会戏”等。点唱大戏,要选戏班,签订演出合同和说明演出具体要求、禁忌等,并依据戏班掌班所提供的剧目摺子“点戏”,或从存放剧目的箱笼中抽取写有剧目的竹签,以定演出剧目。点戏时如遇到有外村、社争戏班,便设法抢抓戏班的“髯口”(胡子),据说,只要抓到髯口,戏班一定前来演出。民间点唱大戏的目的:一为祭神,一为娱人。常见的有: 1、祭神戏 多为庙会日,诸如龙王庙会、财神庙会、关帝庙会、火神庙会、城隍庙会、奶奶庙会等进行的会日娱神活动,由村、社、会首负责组织。平日无会而进行的娱神戏剧演出,亦称娱神戏,如久旱为求上天下雨,便设台唱“求雨戏”。沁阳人演求雨戏,因要表演用河水洗马的情节,也称 “洗马戏”;如丰收后便请戏班演“丰稔戏”;求子防灾,向神庙许了愿,便请戏班演“还愿戏”等。 2、祭祖戏 或称“唱鬼戏”。民间先人去世,周年要请戏班演出,以寄托哀思,此举多为富家所为。 3、白头戏 俗称“叮当会”、“闹丧戏”。妇女因受虐待致死,娘家为出气,则强迫婆家为死者唱大戏,并要求为女儿封大冢。婆家不得不出资请戏以平娘家之怨。 4、赔礼戏 民间双方发生纷争或毁坏公物,官裁公议让理亏一方出钱写戏,借以申张正义。 5、节令戏 村、社为祈求丰收,由村民集资,依农时节令请戏班到村中演戏。经商者为祈财运亨通,也有此举。民国时期,周口各会馆每年都要请戏班“唱年戏”,从除夕一直唱到破五,以扩大其影响。节令演出多以节令时间和节日活动内容点戏,如五月端午点唱《白蛇传》、七月七唱《天河配》等,所点戏称“应节戏”。 6、贺喜戏 富庶人家遇喜庆之事,如立碑挂匾、生子庆寿、建房扩宅,多写戏以增添喜庆气氛。 7、集会戏 集会日,集头、会首为扩大贸易,招徕客商,便从集会收入中提取资金请戏班演出,尤以新立集会,此风最盛。 8、吃会戏 为村落平日组织的唱大戏活动。多由村落中的会社头头出面串联,由一村或多村村民一起捐助粮、款,至农闲时节搭台唱戏以自娱。演戏后,所余捐助或设宴由参加的会员同享,或发给其馈赠,这是河南民间常见的自娱自乐形式。 9、唱行戏 旧日各种行业,诸如粮行、药行、木匠行、绸缎行等喜以唱行戏祭祀“祖师”,借以会同行、洽业务、祈求生意兴隆,所演剧目依本行信仰而定。 10、断青戏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民间要唱断青戏三天。唱戏后,凡以牲畜啃青苗者,要罚其出资再演戏。类似者,还有“秋保戏”,秋保戏在秋季庄稼丰收在望之际唱。演唱此戏时,民间多将家中所喂养的牲畜牵至剧场外围栓于木桩上,让其与人同乐,戏资按牲口头数摊钱,届时往往形成骡马大会,俗也称“唱鞭把戏”。盛产棉花的地方,多成立 “棉花社”,棉花社也常点演“棉花社戏”,戏资按入社者的棉田面积均摊,并趁唱戏之机,共同商定棉花收摘、管理章程,公布于众。 另外,还有加官戏、镇宅戏、锣鼓会戏等等。 点唱大戏颇多讲究。在演出的时间上一般均按日场、夜场演出。如演放炮戏、老鸹叫戏和公展戏却有特殊的时间规定。“放炮戏”是多台戏对演时,规定炮声一响各台戏都必须按时开演,不得迟误;炮声再响,必须演至某段戏的某一情节,最后炮响,剧目的情节要全部演完,不能有一个环节出错。“老鸹叫戏”则规定早晨只要老鸹一叫,不管天明或不明,也不管台下有人看无人看或人多人少,都要开戏。“公展戏” 是只要开锣演戏,三天三夜不能停演。无论放炮戏、老鸹叫戏、公展戏,凡违犯规定者,都要抹扣戏班的戏价。 各地点唱大戏均有禁忌,剧团演出不得有违。如忌演同姓人物戏,即剧目中有和本村姓氏相同者,尤其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为本村同姓者,不许上演。诸如闫姓村忌演《杀闫婆惜》,秦姓村忌演《风波亭》等。过节逢会要以喜庆剧目上演,对于剧中表演某名人遭难遇害的戏,尤其该人物系本地人或与本地有关者,多也忌之。如汤阴县因为岳飞之原籍,当地乡村数百年来,忌演《风波亭》、《三绞岳飞》等岳飞遇难剧目。还有认为对于所敬神灵有不恭敬的戏也要禁演,敬白音奶奶的白音庙不许演《白蛇传》,敬老君的煤矿不演《闹天宫》。关帝庙酬神唱戏,从不许演《走麦城》。另外,剧中人物或事件与当地人物和事件偶合,虽属附会,此戏目也不能演,如确山县石磙河街崔氏人家忌唱《雷公子投亲》。河上摆渡者忌演《火烧战船》。 为保证演戏不犯禁忌,点戏者在戏台左侧悬挂会首旗,右侧挂三角旗。演出中,如遇特殊情况或认为戏班演出违犯禁忌,便将三角旗去掉,戏班见三角旗去掉,便要马上停演。也有燃放三声雷子炮,以令其停演,赔礼道歉,纠正失误,俗称“炮禁戏”。在灵宝一带,有专门的演戏监督人,当地人称其为“戏母子”。演戏时,戏母子若发现戏剧情节的发展、表演技能及台词、唱腔出现失误,便提出批评,或责令停演以至抹扣戏价。 点演戏班的戏箱放置要按指定地点,忌占民间宅地,如占用,主人必要求戏班消灾。戏班要燃放鞭炮,并将占地犁一遍,以为主人破凶消灾,称“消灾”。当代已摈弃此愚昧之举,剧团下乡演出,都积极接待安排食宿,已无诸多避讳。 点戏演出时,人们上戏场的时间,多依据剧团开演前的三遍锣鼓为准。年青人多在头遍锣鼓便上戏场。老人们习惯在三遍鼓后方去戏场,据说不愿看“踩场戏”(或称“垫戏”)。踩场戏为等候观众或正本戏演员化妆而设。 台前看戏,不许趴在台边看。戏演至精彩处,时兴在喝采的同时,将自己的帽子、手帕等物抛向戏台,俗称“打彩台”。至戏演完时,打彩台的观众再带糖果点心等到后台换取打彩台之物。也有在演出中向演技高超的名角,递送丈余红绸至舞台上,戏班班主立即把所递送的红绸给演员披上,称 “披红”。对演出满意的戏班,村、社、会首也要出面送礼品。所送礼品多在戏演至半腰时以五个托盘相盛,五人双手相托由会首率领,从观众中间走上舞台,在锣鼓乐曲声中,彬彬有礼地交给班主及其演员,俗称“送腰台”。当代多送以锦旗、匾额致意。对于“唱的好”的,正本戏演完后,观众可要求加演。加演不计戏价,俗称“饶一出”。 点演大戏时,生子之家常于上午演戏之时,向戏班送喜馍,同时也另备一盘小如棉桃的喜馍在戏台上向观众抛撒,俗称“撒喜馍”。也有小儿之母抱着孩子,在小儿爷爷的带领下,携带油食、烟酒、糖果和礼金(不封),并带红、黄、绿、白、黑五色线,来到后台,请演员(多为丑角或胡子),在小儿脸上画脸谱,一般以画大红脸为好,然后由其爷爷抱着到前台展示,台前观众绝不因为影响演戏而反感,纷纷喝采祝贺,俗称“刮脸”、“剃脸”或“画脸”。在小儿到前台时,戏班让一演员翻穿皮袄,扮作“老虎”上场,另一着长靠之武生执弓箭于后追赶,并放箭射虎,“虎”应箭倒下,俗也称“射虎”。射虎画脸后,将小儿兜中的五色线扯出,绕台一周,以示小儿长命福贵。射虎画脸后的小儿脸上之画谱,不许擦掉要由其自然脱落,画脸之家要连续三年送礼和五色线给戏班。“射虎画脸”之俗,至今在乡间仍可见到,但迷信之色彩已淡漠,主要为得子而喜庆逗乐。 (三)戏台搭制 宋、元以来,河南民间戏剧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庙会上,因此各地戏台80%以上均依附于各地庙宇,俗称 “庙台”、“戏楼”等。大型庙宇设有“头门戏楼”或“庙前戏楼”。小庙无戏楼的也多设土台(参见前“庙会”节)。此外,在点演大戏时,无戏台的村镇多依所在地形的特点,筑建各种各样的草台、土台、石台、木台。有的地方为了搭拆方便,使用太平车搭台。最富有特色的是豫东平原上的“马脚戏台”。此戏台由6个高约2米,上尖下宽的高脚方凳支撑,俗称“马脚”。马脚之上设有立柱洞眼,将其分别置于所搭木戏台或台棚的前台沿、后台沿和前后台交接处,便可支撑起所搭的木戏台和台棚。马脚戏台是太平车搭台的改进。 民间搭台唱戏十分重视台场地的选择。首先讲究地势 “出音”的好坏;其次讲究戏台的台口方向,一般多忌台口朝南。戏台搭好后,要燃放鞭炮以“祛邪”或请剧团唱“破台戏”。戏台两侧的柱子上贴上诸如“乐无论古今存碑于世论民风斯为美,剧岂分新旧能演出人伦天理可以观”等内容的大红对联。戏台前的场地也颇多讲究。戏台前往对面八步、左右宽八步的地方称“八步场”。八步场内不许设坐凳,立而观看。场左为女子看区,场右为男子看区,女子看区称“花场”,男人不准到花场看戏,也不准围着花场看“溜边戏”。戏台前各种商贩必须在八步场外设点。在豫东卖小煎包的为八步场外百货之首,其两侧为卖烧饼的炉子,其它各种商贩则依次而设。卖丸子汤、羊肉汤的要在戏台后两侧设点,卖纸烟、花生的可在场外自由行动。演戏时,舞台前侧还设一台(俗称“观台”),有一爱管闲事、热心服务且颇具威信的人坐于其上,随时协助解决演戏时的问题。当代多已不设观台,大都组织服务人员照料演出事宜。
第二节 社火玩会
河南民间历来习以社火作为节日、庙会和迎神赛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代社火活动主要是为了祭神娱神,故各种社火组织多围绕各种会社而立,如火神社、关帝社、龙王会、土地会、山神会、奶奶社、牛马王会等。所用经费,由参加会社人员兑集。每逢节日、会日便由社头或会头组办社火演出。社头、会头一般轮流担任,每户一年,负责敬奉神灵和办社火。近代和现代社火玩会多由行政村举办。旧时由村中的乡绅筹组,现在则由乡村领导组织,村中有名望的艺人任社火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社火中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内容颇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间社火中的落后成份渐被摈弃。民间社火已经从以祭神娱神为其目的的活动走向完全娱人的阶段,为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火形式 河南民间社火玩会形式可达百余种。有音乐、舞蹈、戏剧、杂技,也有人物造型的静态表演和嘻笑逗乐的杂戏演唱,可谓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艺之大成。在社火玩会中,它们或作为社火的主体出现;或作为社火队伍中的后一部分(豫西人称“坠子”或“后垂子”)出现,以在社火玩会中为人们所取乐,同时也发挥分散和疏导拥挤人群的作用。各种社火形式,也是各种庆典、集会的娱乐形式。现择其部分统以器乐、歌舞两大类以志之。 (一)器乐类 1、大鼓队 河南民间所见鼓可分作大型鼓和小型鼓。大型鼓有礅鼓、冬鼓、战鼓、开山鼓(或称门鼓)等;小型鼓则有堂鼓、板鼓、手鼓以及鱼鼓、八角鼓等。它们在歌舞演唱或重要礼仪中都不可或缺。新乡民间就有“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之说。尤其大型鼓组成的大鼓队遍及河南城乡。 “大鼓队”,开封人称“盘鼓”,洛阳人则称“排鼓”、“社鼓”。大鼓队的乐器有大鼓,镲、铙、锣,俗称“四大件”,另外还依大鼓队实力配备扁鼓、小镲、手钹、云锣、堂锣、叫锣、丁当锣等“小家伙”。 民间小型的大鼓队有数十盘鼓,大型的有上百盘鼓。演奏所用鼓牌,俗称“鼓点”、“家伙点”或“鼓歌”,花样甚多。如新乡民间大鼓队成套鼓点名目数十种,多以“龙”为头,以 “凤”为尾,取吉祥之意,表欢悦之情,寓意深刻,颇显文雅。各地大鼓队都有自己传统的鼓点。如开封盘鼓有老得胜、大得胜、二道花、三道花、架三棒、双嘟噜、羊羝头、葫芦炮、抽梁换柱、乱劈柴、单游四门、双游四门、十六棒、狗咬狗等;洛阳排鼓有得胜鼓、百兴鼓、清唱鼓、四声鼓、星星槌、步步紧、闪闪腰、撞倒墙、硬四槌、翻三番、千字槌等。大鼓队在按鼓牌击打时,多伴以舞蹈性、表演性的动作。如鼓手在擂打鼓点的同时,或相互交换抛扔鼓槌,或双臂作各种舞蹈动作而不误鼓点的“耍鼓槌”;镲手在双镲合击后,迅速将一镲或双镲向前方扬起“亮”开,而不误下一镲合击的 “亮镲”;铙手将10多公斤之铙高高抛起,使其飞得高而又接得准且赶上每一铙击打的“耍飞铙”等。社火行进中,大鼓队排列一般中间两行是鼓,两边为锣和镲,其他乐器尾随于后。他们在“令旗”的指挥下,一边演奏,一边根据道路的宽窄时而横向、时而竖向;依场地的大小,时而组成小圆圈,时而组成大圆圈。耍到高潮处,膀大腰圆、身体健壮的鼓手们耍槌、亮镲、耍飞铙,各显其能,即使在严冬演出,也个个袒胸露怀,满面红光,在“轰隆嚓、轰隆嚓”的敲击声中,构成一个铿锵有力、雄伟壮观的热烈场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大鼓队参加社火走街或单独出演时,首先要到本“社”所奉的神前献供。供品为一“活物”,如羊。届时,先由社头往羊身上泼些酒,等羊抖动其毛,表明“神”收下了供品后方可出发。今日祀神之俗已废弃。 2、唢呐队 唢呐民间俗称“响器”。源出古代西域,金元时传入内地,明清时渐在河南民间传开,遍及河南各地,尤以开封、周口、许昌、沁阳为最。其中扶沟县清初至今就有8个著名的“唢呐世家”;杞县有唢呐班50余个;沁阳则被称作“唢呐之乡”。民间唢呐班一般由3~5人组成,1人吹唢呐,2人吹笙,1人打梆子,再有1人执铜器,俗称“响器班”、 “吹鼓手”、“外棚”或“楼上的”等。演奏者多为世代相传的 “门里出身”。所演内容十分丰富,有传统曲牌,有民间小调,还有著名戏剧段落和歌曲的模仿,依环境、听者之需要而定。长期以来,唢呐成为民间婚丧礼仪、祝寿贺礼和节日庆典等活动的常用文艺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唢呐班也开始被邀参加大型社火活动,作为民间社火玩会的内容之一而出现在社火队伍中。有一队独显其能者,有多队对赛各献绝技者。其优美的音质,动听的韵调,欢快的情绪和引人入胜的花样翻新,常常使喜爱者置凳路中,求其停下加演,格外为社火大队锦上添花。 3、十番鼓 也称“十盘”、“社盘”,为豫西农村一种稀有的民间乐器。源出说法不一,有说唐代,有说明末。原为寺院流行的一种音乐,后来传入民间,成为集会、喜庆、祭神、婚嫁的民俗娱乐形式。十番乐器有大小云锣10个,以自然七声音阶置于上带手柄的专用盘架上,演奏者左手执其柄,右手执竹敲打,所配乐器有钖管、笙、笛、云板等。渑池县果园乡东安头村和笃忠乡张吕村传有此乐,并为社火玩会所欢迎。在社火行列中,十番鼓曾作为民间艺苑中一朵奇葩而展观其异彩。河南民间社火中还有和十番鼓相近、同出于寺庙中的民乐。其乐器有钖管、笙和堂鼓、手鼓、大钹、大镲、鱼子、铃子、铛子、锅子、引叫等打击乐器。演奏者大多已非寺庙中人,但其演奏时打扮仍是道家着装,穿道袍、戴道帽,且多为丧家“作道场”。演奏的曲子是传统寺庙音乐曲牌。民间俗称为“经班”,所奏音乐称为“寺庙音乐”。近代以来,也开始演奏民间小调和戏曲曲牌。活动在豫东、豫北一带的演出者,多兼武术节目表演,如“窜桌子”、“撩刀子”、“转碗”、 “九连环”等。演出集杂艺和吹奏为一身,吹一阵曲子,玩一会杂艺,人称“大师傅”、“大仙师”、“玩玩艺儿的”等。但因演奏者多年事已高,且后继无人,其演奏形式也较守旧,所以似有消亡之势,今仅开封农村尚有此种乐队。 4、八音 是50年代以前流行于周口一带民间喜庆典礼和节日社火玩会中的民间音乐形式。所用器乐有锣(大锣、二锣、扣锣)、鼓(大鼓、边鼓)、唢呐(大笛、小笛)、笙、横笛、二胡、软弓皮胡、梆子和碰铃等。周口民间称其源于山西上党(长治)以南地区,民国初由山西帮的客商带来周口,为晋籍客商娱乐,后传入民间,和当地娱乐形式结合起来,成为节日喜庆及社火玩会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组织者多为当地各种会、社,所立组织便称“八音会”。在节日庆典和社火演出中,八音会的队列多用“鼓楼子”领先,鼓楼子用五彩锦缎扎花装饰,貌似彩桥,由2人相抬,其后安放大鼓、边鼓,领头司鼓1人为乐队指挥,其他乐队紧跟随后,边走边奏。常和社火中的“肘阁”相配,既为“肘阁”伴奏,又是独立的乐队。30年代,周口市拥有八音会6处,曾赴安徽界首一带献艺,颇得赞誉。5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各种器乐和现代器乐的发展,加之八音艺人相继谢世,曲谱失传,热心者又少,有被遗弃之可能。 (二)歌舞类 1、龙灯 又称“玩龙灯”、“耍龙灯”或“玩活龙”,是河南民间社火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由多人表演的模似舞蹈。龙灯用竹篾或粗铁丝制成,龙身为纸或布质,上画鳞状花纹,披以红绸。一条龙由7节、9节或12节组成,长数丈,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3部分。每节的上面安一木柄,供表演者双手握持挥舞翻腾。 龙灯若在夜间表演,“龙肚”内置以蜡烛,近代多代之以电灯。龙睛以小电灯泡饰之。龙灯起舞时,有一武生打扮的人手持“宝珠”逗引其上下起舞翻飞,作出“蛟龙探海”、 “滚龙盘柱”等各种造型动作。如为双龙,则演出“二龙戏珠”、“二龙吐水”等。许多地方还配合鱼灯、龟灯和螃蟹灯表演。也有的根据“龙从云”的传说,扎上许多云朵形的灯笼,一人持两个随龙灯前后翻转舞动。龙灯表演时,或擂响牛皮大鼓或配以铜器乐。 龙灯有跳龙、滚龙与板龙之分。跳龙和滚龙一般在春节、元霄节及重大庆祝活动时表演;板龙多在灾荒之际表演。名曰“拒魔祈祷”。在洛宁县,玩龙灯前都要先将“龙”引到附近的河边或井边,向河面或井口作几次“饮水”动作,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玩狮子 也叫“狮子舞”、“耍狮子”或“舞狮子”。是河南民间社火中非常流行的舞蹈形式,属“摹拟舞蹈”。起源甚早,汉代曾列为“百戏之一”。近代狮子舞多四人表演,两人共披一麻布染制的狮子皮扮演狮子,另有一人武生打扮,手舞用红、黄、蓝、绿、紫、青、橙等七种颜色缠绕而成的绣球为逗狮子者,豫西人称“回回”。还有一人披1张小狮皮为 “狮子娃”。演出时有数人配合扶桌子、搬道具。开始先由拿绣球者逗引狮子表演抖毛、舔毛、打滚、直立、啃痒、蹲、卧、摇头摆尾等习惯性动作,然后表演“大盘门”、“啃桌角”、 “窜桌子”、“滚绣球”、“大过桥”、“上老杆”。舞狮子时始终要有铜器伴奏,俗称“玩狮子离不开铜器”,常用的铜器点有《紧急风》、《小虫闹》等。 民间舞狮子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动作细腻乖巧,温驯,神态安详,“武狮”则动作粗犷猛烈。民间认为狮子乃“百兽之王”,是吉祥的灵物,节、会表演狮子舞时,一些有病或遇有灾难的家庭,往往邀其到家门前表演,俗称 “拜门子”,以消灾祛病。凡拜过门子的人家,都烧纸钱放鞭炮,表示狮子驱邪降福之意,还赏给舞狮子者香烟和请其饮茶解渴。舞狮子者拜完门子临走时,也要喊段吉利的“彩头”。有的请狮子在嘴里噙一下自己的娇生孩子,据说狮子噙过的孩子其他邪气不再缠身,能逢凶化吉,健康成人。 3、跑旱船 民间亦称其为“花船”、“赶花船”、“旱船” 或“旱船舞”,是社火中常见的舞蹈形式。船用竹篾或秫秸扎成架子,饰以布圈、纸花、彩绸,“坐”船者站在“船”中之 “通孔”间将“船”系于腰上,四周以布相围,表演时似在水中行进。跑旱船一般由5人表演,坐船者扮1女子,艄公1人(多画成“小花脸”),帮船女2人,有的还配1个“彩旦”。一个船表演,民间俗称为“单船”。两个船或多船者,走在前面撑船者称“头道篙”,其后称“二道篙”、“三道篙”等。表演时,坐船女子身驾船身,以跑步、碎台步、蹲步、搓步、慢步模仿出船在水中行进、颠簸、旋转的各种形态和女子的羞涩动作。撑船者要以摇桨、撑篙、起锚等动作表现舵翁的撑船技巧和风度。一般多联系现实生活造型,如50年代编入“三反五反”的内容,60年代编入“大跃进”的内容,近年的演出又编入计划生育的内容等。 4、推小车 又称“小车”或“小车舞”。多为2人表演,1人推车,1人坐车,也有增加一拉车的。一般全都由男的装扮。所推小车是以圆木棍捆扎而成的假独轮车。坐车人站在 “小车”中间,身前放两条假腿,四周围以布裙。两侧的布裙上画着车轮图形,故呈坐车之状。车把上拴一彩绸当车绊带,由推车人挂于脖子上。推车人多为丑角打扮,坐车者多扮1老太婆或青年女子,手拿1把扇子。2人表演推车、上坡、下坡、撞车等动作。并在戏剧乐器的伴奏下有说有唱,有打有闹,常常逗得观众嘻笑不止。小车舞所用唱腔依各自的戏剧喜好来定,有唱豫剧的,也有唱曲剧的,有唱道情的,也有唱大平调的。乡土味很浓。 5、踩高跷 又称“高跷舞”或“踩跷”。流行河南各地。踩跷所用高跷腿是用结实的松、杉木材制成,高度依踩跷者的需要而定,有两三尺长的,也有五六尺长的。跷腿上半部固定一根20厘米长的“脚蹬”,踩跷者两脚站在脚蹬上并用绳子加以固定。站立起来后,必须不停地走动保持平衡以防摔倒。 河南民间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动作简单,重在唱、念和面部表情,表演多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或传统戏剧、民间故事,或自编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边踩边唱。河南曲剧便是源于这种边踩边唱的“高跷曲”。武跷表演重在各种技能动作,如单叉、双叉、跳跃、翻跟头、上高等。常见的节目有《唐僧取经》、《扯犟驴》、《耍茶盘》、《丑角大耍霸王鞭》等。民间高跷还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型表演,这种高跷队多列队踩出各种队形。表演时,或配以弦乐,或配以打击乐,踩者只作踩跳,没有唱、念对白。踩高跷的服饰、脸谱和手执道具均根据踩跳的节目内容而定。至今,踩高跷仍为民间社火表演的重要形式。 6、大头和尚戏刘翠 又称“月明和尚戏刘翠”。其情节取材于民间传说“大头和尚点化刘翠”的故事。由1人扮演女子刘翠,另1人扮演大头和尚。表演时,头戴大头笑容面具的和尚上场做各种佛事动作,如开门、扫地等。然后女子刘翠(多为男子扮演)上场,2人见面后分别以捅耳、敲头、扑、闪、躲、拉等动作调情,展开嘻闹场面,既幽默风趣,又充满生活情趣。表演时由大鼓、大锣、堂锣、小手鼓等打击乐伴奏,只作动作表演,无有一句对白。60年代、70年代此舞被认为格调不高,禁止演出。80年代后,又在民间社火中露面。 7、竹马 民间也叫“跑马灯”、“活马”或“竹马灯”。竹马用竹篾扎成,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上涂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上画作奔驰状的马腿。“马”腹两侧画有骑马状的假腿假脚。竹马舞表演人可多可少。1人者称独马,作演马、跳卧等表演;2人者多演“小俩口回娘家”;4人者多表演“三英战吕布”等。旧时宜阳县张金乡的“竹马阵”有10人参加,按“孙子排阵法”编排,几十匹马一齐登场,还配有马童、鞭夫、炮手、铜牌子、长枪手等。表演时“马”、人一齐变换各种阵法,诸如“长蛇阵”、“十字阵”等队形,场面威武壮观。竹马舞表演多由打击乐器及笛号伴奏,表演者边演边走,观众边追边看。 8、故事儿 一种借助特别的道具进行各种戏剧或故事情节表演的民间社火,为一种静态造型艺术。河南各地民间对其称法不一,有“故事儿”、垛、桩、阁、台和芯子诸称。其道具呈“占”字形,用木料或钢筋做成。道具有的卡在表演者的腰间、背上;有的置于桌子上、车子上。道具之上多做成诸如人手、脊背以及刀、枪、盆花、瓶花、拂尘、树枝等形状。其高度数米以至十数米,十数米者多为上下两三层。在这些似乎不能站人的道具如刀、枪、鲜花顶上站立一个扮成各种形象的小孩。站在下面人的手上、脊背上或其所持之刀、枪、鲜花上的称“肘阁”、“背阁”或“扛垛”、“背桩”、“背台”;站在桌子、车子上面的花盆、宝剑树枝上,由众人抬着或推拉而行的为“抬阁”、“推阁”或“抬垛”。由踩高跷者 “肘”阁或“背”阁的,称“高跷抬阁”。各种阁班均依照神话故事或戏剧情节扮演如“小二姐赶会”,“怕老婆顶灯”等。故统称“故事儿”。嵩县、偃师一带旧时之“故事儿”多组成六个典故,俗称“六垛”。嵩县的“六垛”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杨八姐游春”、“游龙戏凤”、“松鹤延年”《白蛇传》之“断桥”,《秦香莲》之“杀庙”等。故事儿表演者不唱不念,多无动作,但因其造型别致,观来惊险、有趣,民间常作为社火的主要形式之一。 9、对花鼓 见于荥阳一带民间。也叫鼓戏。20余人表演,4人擂大鼓、4人敲大锣、4人打马锣、4人拍盆镲,在打鼓人的指挥下演奏不同的鼓牌子。“对花鼓”有文、武之分,文者只打鼓点,彼此之间不相互交槌。多演奏《小递照》、《老常套》、《四摆头》、《铁曲连》等曲牌。武者打鼓的与打鼓的,打铙的与打铙的要互相交槌,俗称“交鼓槌”,动作既干净利索,又不掉板掉拍。演奏的曲牌有《三请诸葛》、《秦王点兵》、《小虫吵嘴》、《狮子滚绣球》等。无论文武“对花鼓”,表演时有行进间演奏,也有原地演奏。原地演奏时,众人围成一个圆圈,边打边舞,其步法只有“站步”一种,多打武戏牌子。行进间演奏俗称“路鼓”,其步伐有前进步、后退步、横步3种,一般多打文戏牌子。 10、二鬼扳跌 民间俗称“鬼摔跤”。“二鬼”由1人表演。两个上半身相抱的“鬼”造型用竹篾或木棍制成。演出时表演者将其系在自己的腰部,然后弯下腰去,两胳膊和两腿分别扮作两鬼的下肢,做出进、退、拉、推、摔跤、翻滚、争起、摔倒等各种模拟摔跤的动作,表演者在两鬼大衣褂的掩饰下进行的这种表演,宛若两人争斗,各不相让之态。表演时,一般均无乐器伴奏,但在豫南光山等地则多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有的还加入唢呐。“二鬼扳跌”舞,无对白,无唱词,1人动作,两人形象,常为社火队伍中博得人们喝彩之节目。 11、打铁 见于洛阳、临汝一带民间。表演人数可多可少,由男性表演。演出时,演员赤裸上身、挥动两个腕上系有小铃铛的手掌,有节奏地拍击肩头、肋下,小铃铛随之发出响声。夜间表演时,双手指缝间还夹上燃着的灰麻杆,拍打起来,掌声、铃声同时作响,加之四溅的火星、仿佛铁匠打铁一般,故称“打铁”。当地人传说,此舞源自民间穷苦子弟羡慕打铁人打铁赚钱糊口之技艺,模仿打铁人的动作、响声,拍打自身以自慰自娱的故事。 12、独角兽 民间双人舞。1人扮成武生祁花絮,1人扮独角兽。起舞后,祁花絮和独角兽互相对打,似舞台上人兽相斗的动作。祁花絮传为唐代武生。民间传说他在进京应试途中,在秦岭山道上制服为害百姓的独角兽后,骑上它赶赴长安,被皇上封为武状元。其为民除害之事,百姓甚为仰慕,便以其和独角兽搏斗之事迹编成双人舞“独角兽”以为纪念。此舞现在仍可见于栾川县潭头乡社火玩会中。 13、高抬火轿 见于博爱县许良村一带民间新春社火玩会中。其舞独特,所用花轿高6尺许,宽2尺,全部用玻璃装好。轿顶置大小8个莲花灯,四角所坠之莲花灯上各有1个蝴蝶灯,轿四面也分别装有1座灯,轿前还有玻璃伞灯和两行排灯。共用蜡烛70余支,点着后一片明光闪闪,故称“火轿”。表演时,火轿内坐着一个由男子扮演的“年青姑娘”,由8名踩着高跷的“轿夫”相抬。在打击乐和笙、笛、管乐伴奏下翩翩起舞。相传,高抬火轿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曾一度中断,近年又在许良村兴起,人们誉之为“许良火轿”。新春节日尤其元宵之夜,最为人们所欢迎。 14、扇子舞 是民间双人舞。1人扮姑娘,着大襟红衫和彩裙;1人扮小丑,着武生短衣,腰系红带或着蓝色长衫,也有穿道袍者。各执彩色纸扇一把,姑娘还拿一四角坠有小铃的红绸手帕。演出时,2人踏着锣鼓点,走、跳、蹦、转,相互对舞,小丑借机窥视姑娘;姑娘以扇相遮,挥帕相送。2人嬉戏对唱,动作和谐,配合默契,风趣幽默。流行于三门峡市崖底乡一带,至今仍为春节社火中必有之舞蹈。 15、龙舟捉鸭 传说龙舟于清代由南方传到周口,周口人呼为“龙船”。周口人划龙舟以为节日之娱乐,尤以20世纪30年代前期为盛。1935年端午节曾有13只龙舟下水,并有5只应邀到漯河表演。周口人赛龙舟以“捉鸭”为其特点,称“龙舟捉鸭”。比赛时,每个龙舟13人,其中捉鸭者(称 “拿手”)1人、舵手1人、鼓手1人,划手10人(有替换者)。龙舟上用五色绫绢扎成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竖一桅杆的“彩舫”。所提鸭子由观赏者在所坐的游船上投放。观赏者的游船上均有一笼鸭子。当比赛炮声一响,某一游船便将一笼鸭子放出,所有龙船便拼命划船,追赶水中的鸭子,舟上的“拿手”便用木制的长钩,在龙舟接近时勾取鸭子。此时,众舟拼命争抢,然鸭子为躲捕捉,钻入水中而逃,在另一处露面,众舟再掉头相追,直至捉住鸭子为止。当一只鸭子被某一龙舟捉到时,此舟便敲打锣鼓高呼“一只龙船水上飘,众位先生来赏标,今年龙船打这过,明年龙船早下河”等,每呼一句,众人齐声响应。一笼鸭捉完再开一笼,以炮声为准。龙舟捉鸭多延续三五天。现代周口人又加上了龙舟速划和龙舟拔河比赛。 16、盘叉舞拉秦桧 广泛流行于周口地区及漯河一带民间。传说始于清初,其内容脱胎于民间说岳故事。表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表演者盘弄、盘腾颈部缀有半球形盘状铁件的三股叉,俗称“盘叉”;一是表演阎罗遣三曹鬼使缉拿秦桧为岳飞雪耻的故事。内容有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主题是敬忠良恨邪恶,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曾为人们所喜好。民国以前民间表演此舞多以“拉秦桧”部分为主,故多称“鬼会”。由10余名表演者分别扮演阴差使者“三曹官”、押解犯人的“捉牌”、身带捉拿犯人火签的“抱签的”、地方长官 “土地爷”以及醉鬼、麻妮子、二百钱、黑白帽和奸相秦桧夫妇。表演时,阴差使者所带6名武士手执长鞭和盘叉领先开路,为其助威,后面诸鬼押解秦桧夫妇作各种嬉戏、逗俏动作。民国以后,此部分渐为人所淡漠,改以盘叉部分为主。原为拉秦桧“助威”的武士成为此舞之“主角”,故又称“盘叉舞”。武士们穿兵坎,腰扎板带,着红彩裤,脸画淡装。每人手中舞一把铜叉。由黑鸡角打响鞭作引,或集体舞叉,或作旱地拔葱、怀中抱月、二郎担山、关公挑袍、老虎大跷尾等舞蹈动作。兴起时,有将叉高高抛起,从容相接,也有相互传叉者,各种动作均按音乐节拍进行。作武士者有数人、十数人也有数十人者,周口民间有“四十八叉”之称。 17、抬皇杠 舞时每两人抬一长约3~4米的长杠,杠身由黄布包裹。杠的中间系有瓷瓶之类的物品。表演时,演员双手卡腰,分抬两头,扛在肩头上下起动。表演者时而顺行,时而对向,抬杠的左右肩轮流替换,不管怎样活动,杠子均移而不脱,可谓一绝。据说此舞源于为皇上进贡的现实生活,后经民间艺人提炼加工,才成此形。此舞曾被改编为《抬花篮》舞,参加河南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调演,深受观众好评。 18、河蚌仙子 豫南也称“蚌壳舞”、“蚌蚌舞”,源于民间故事《鹬蚌相争》。表演时只有河蚌和渔翁。演河蚌者化成美女样,身披用竹、布做好的蚌壳一张一合地舞动,闪现着仙子的美容。演渔翁者发现河蚌姑娘开壳时的美容,便向河蚌姑娘进行挑逗。蚌壳时开时闭,渔翁多次近蚌未获,并被蚌壳夹住衣服。结果是俏皮未打着,衣衫反被撕破。此舞被改编后,曾于1984年搬上舞台,并获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二等奖。 19、玩春牛 俗称“玩老水牛”,流行于豫南商城、光山一带民间。为3人舞,由2人扮春牛,1人扮农夫。扮春牛之2人,共披一用竹、布、纸等扎制成的“春牛”,1人执头,2人作尾。演出时,“春牛”在田歌声中登场,农夫肩扛木犁跟随其后。“春牛”一边走一边作吃草、糙痒、蹬蹄、撒蹶等舞蹈动作。套牛耕田时,牛发犟,农夫驯牛。上套后,农夫口唱山歌,一手扶犁,一手执鞭,赶着牛进行田间耕作。 20、姜公背姜婆 也有称“张公背张婆”,为民间常见的舞蹈形式。由1人表演,表演前,先用竹篾或铁丝及纸、布等分别扎制一面带笑容、头围毛巾之“老汉”的上半身和着老婆裤子、鞋袜的下身。表演者上身穿上老婆衣作老婆打扮,下身则穿老头服装和鞋袜,然后将所制老汉”之上身模型系于胸前和下身相连,“老婆”之下身模型拴在背后和上身相接,外观为一老汉背一老婆状,十分逼真。演出时,老头背着老婆去游春或赶会、观灯,一路上坡跳沟,时而老婆撒娇逗趣;时而二人窃窃私语;时而又对唱山歌。一人作戏,令人真假难分。20世纪50年代以后,演出多加入宣传国家法令、抨击社会时事、赞扬尊老爱幼、支持计划生育等新内容。姜公背姜婆之舞,社火玩会中也有作一老汉一少女打扮,谓之“老背少”。 河南民间善“背”舞者颇多,且技艺高超,长葛县魏恨所演此舞曾获1953年全省民间艺术会演一等奖。 21、迷瞪膏(gao)车 社火玩会或街头演出时,用来打场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由2人表演,1人扮车夫,名“迷瞪”,丑角打扮;1人扮迷瞪之妻(多为男扮女妆)。表演时,迷瞪之妻坐在车前套有两头快牲口的木制四轮太平车上,由迷瞪赶车走娘家。“迷瞪”一面持鞭赶车走圆场,一面做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为使车走得快”,便一手掂起油瓶,不停地往太平车的4个轱轮上加油,加油动作夸张,油滴四溅,围观者怕油溅到自己身上,纷纷后退。这样,迷瞪赶车走一圈,便使表演场地扩大一圈,迷瞪之妻也忍俊不禁。迷瞪在赶车、加油的同时,和围观的观众打俏逗乐,场上一片热闹景象。 22、九莲灯 流行于豫西和南阳镇平一带。又称“鱼闹莲”、“对花灯”。此舞起源传说不一,或说起于宋代,是表演一尼姑不满庵中生活,于元宵节不顾佛律,走出庵门到欢乐的人群中诉说庵中凄苦生活,告诫人们且不可再送女儿出家进庵之故事;或说起于清末镇平一带,是当地名人为扭转当地赌博之风所创;或说起于陕县民间关于当地九座莲花山截流为民造福的神话传说。此舞一般为9人,均扮作少女(旧时多为男扮女妆),其中一人执两盏“鱼灯”,其余每人手中各持两盏或四盏“莲花灯”,一同随着音乐,边舞边唱,并踏着碎步、云步、三合步或进退步变换队形如莲花盘、龙摆尾、蛇蜕皮、绞麻花、单展翅等,同时用莲花灯拼出大桥、渔船、花伞等图案。整个舞蹈或用锣鼓唢呐伴奏;或配之以弦乐。所用莲花灯,用竹篾、木料和彩纸扎成,灯内点燃用牛油特制的蜡烛。放置蜡烛的板下装有铁丝簧,起舞时微微颤动,在夜晚,和少女的舞姿相配,似有飘然欲飞之感,今日表演者常用手中之灯摆出各种字样,如“天下太平”、“抗美援朝”、 “安定团结”、“团结奋进”、“计划生育”等。此舞1957年、1981年曾两次选上舞台,参加全省会演。 23、火绫子 又名“杈伞”、“围灯”,见于商城等豫南一带民间。表演者有一个“老杆儿”和“四梳”、“四挎”。老杆儿为领舞,常扮作风趣老汉或老生丑,一手掌杈伞,一手持蒲扇,口衔哨子(作指挥用)。四梳为四个黑纱包头梳有独辫的女角,旧时多由男扮,俗也称“蜡花”、“花鼓娘子”,画俊脸,用红绿纸束一花朵系于前额,着新衣裤,穿绣花鞋,腰系围兜,左手执花巾,右手握彩扇。四挎为四个身挎花鼓的男子,或有挎彩者,俗也称“花鼓腿子”,也画俊脸,用红巾或黄巾束一蝴喋结扎于头前,穿花边舞衣,腰系红彩。手握木梆一副,也有执花棍者。老杆儿所执杈伞用竹棍劈瓣制成,所劈十二瓣编成圆圈,扎成莲花瓣样,内留花芯;竹棍下部3尺左右为伞把,莲花瓣内可点放蜡烛,并用彩纸糊好,四面加以飘带。演出时,老杆儿率四梳、四挎在锣鼓伴奏中作出踢四门、拜四方、鸟龙摆尾等舞蹈动作,然后喝住锣鼓,老杆儿自行“打杈”,即讲压韵之数板,其词即兴而发,多为吉祥、祝福之词。或自问自答,或和四梳四挎对答。然后,再行歌舞表演。也有在老杆儿的指挥下,加入故事情节,诸如抢手巾、抢扇子、逮蜡花以及抢凳子等舞蹈动作。还有扁担式、遮阳式、挎篮、甩手巾、金鸡独立等舞姿。舞中演唱多用当地之花鼓唱和锣鼓唱。为社火玩会不可少之节目。 24、斗金龟 民间双人舞,一人扮金龟,身披所制之 “龟盖”,一人扮一儿童。表演时,两人通过“吊毛”、“扑虎”、“抢背”、“翻滚”等舞蹈动作,显示金龟和小儿一同玩耍的情景。表演中,金龟头时伸时缩的夸张动作常令人捧腹不止。 25、打棒棰 两个男演员扮作夫妻两人,均化为丑角。表演时媳妇手持棒棰前后追打丈夫,丈夫东窜西跳,不停的奔跑;其动作滑稽,引人发笑。有些地方表演时还伴有唱词。26、帷子 大型民间集体舞蹈,表演者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男女各半。演出时,演员分别身着彩服,脚踩高跷,手持帷子。帷子圆顶桶状,直径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系用红、黄绸子制作,周围饰以彩带,下缀彩穗和铜铃,固定在一根高3米左右的竹杆上。状似古代宫迁之“黄罗伞”。表演时,有一扮演武士者执令旗领舞,其他男女各为一队,在鼓乐声中不时地根据需要变换各种队形。手中帷子,时而旋转高举时而帷杆着地;着地时,铜铃声声,悦耳怡人。数
集体舞。表演者有腰鼓手十数人或数十人,男女各半,并配有双镲和军鼓军号数人。腰鼓手男者头上带打布,上身穿白色或绿色对襟褂,下身穿彩裤,腰扎带,面画简妆,一副英武之像。女者顶头巾,身着彩衣。所用腰鼓长约1尺左右,直径5寸,表演时,腰鼓系于鼓手腰上。鼓手手执鼓槌,左右开弓,时而击边,时而击面,同时变换各种队形,并表演跑、跳、蹦、丢单叉、丢双叉等技巧。 31、扑蝴蝶 传统民间舞蹈,约创于清朝光绪年间。参舞者共3人,一人扮拿蝶者,两人扮少女为扑蝶者。演出时,两少女身着小衣包,足穿花鞋,头戴古装长发,各拿一把纸扇,拿蝶者身穿黑色衣裤,足蹬薄底快靴,手拿根树枝,上有一纸做的蝴蝶,翩翩舞动。两少女见状,忙用扇子反复捕捉。最后捉住蝴蝶,高兴而去,此舞无乐队伴奏,演员无白无唱,哑剧表演。 32、大头舞 也叫“大头人”或“金大头”。以泥土造型或用竹篾、铅丝扎成头型,外裱以纸张,上涂色彩绘制成各种形象的人物面具,也有的制成各种禽兽面具。面具高度约为表演者身高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表演时,演员身着彩衣,头戴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不同的故事、说唱。因其面具制作精妙,形态各异,表演动作逼真,常令人发笑。 33、秧歌舞 也称“扭秧歌”,是一种大型的群众集体舞蹈。河南民间会此舞者甚多。有些地方常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体娱乐活动。秧歌队员着彩衣,画简妆,双手舞动腰间所系彩绸,或一手执扇。在锣鼓的伴奏下,轻盈起舞。有时转圈走场,有时原地起舞,有时走“编蒜辫”的“剪子股”队形,动作诙谐,情绪热烈。有的秧歌队还扮成神话传说和历史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或穿插打花棍、跑旱船,或齐唱民间小调。 34、打霸王鞭 民间又称“打花棍”、“棒棒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是穷人街头演出以求施舍而维持生活的杂艺。一人和多人均可表演。50年代初,发展为集体舞,数十人上百人一齐演出。男女参舞者或着古装扮为花旦、小生、丑旦老旦等形象;或着现代装,扮工农兵形象。每人手里拿一根花棍。花棍用空心竹竿或木棍做成,棍长1.2米或1.5米不等,棍上涂彩色或缠以彩带,两端各凿一长孔,内装方眼铜钱数枚或各系铜铃一个,两端或扎有红缨,或扎彩色绒团及彩布团。表演时,手握花棍中间,随打击乐节拍舞动或敲击自身的肩、脚、膝、背、臂、腰、腿及脚板等部位,或向地上敲打或同别人对打,并不断变化成横队、纵队、交叉队、半圆队、八字队等。舞动敲打时,铜钱、铜铃随舞蹈节奏发出有规律的响声。 35、独杆轿 俗也称“压杆轿”或“挑轿”、“老别”。民间杂艺,1人表演,多人相助。所用道具称“老杆”,为一四五尺长的横杆上,竖放一根两丈长的木杆。竖杆所放位置可压动一头使另一头翘起。竖杆前端或做成马头、虎头、驴头,或做成“小轿”形,上面可坐一丑角打扮的人。一般多扮作穿红袍、着粉底靴、面部化妆为白鼻梁、两撇胡、脖子上挂一尿壶的七品县官,横杆或由四人相抬,或放置在四轮车、二轮车上,多人相推。竖杆后端由数人把持,并利用扛杆原理,在前进中一放一压。表演者在鼓乐的伴奏声下,在竖杆的一起一落中,做出各种滑稽动作。高高翘起时,或故作心惊胆颤,或故作镇静;下落时,常将脖子所挂之“夜壶”举起,让人品尝以逗乐。其表演幽默可笑,常使观众尾随其后,恋恋不舍。 36、赶犟驴 民间传统舞蹈。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扮女子,一人扮老汉;女子骑驴,老汉赶驴。也有添一老婆和一跟随人,多为丑角打扮,增加欢快逗乐气氛。所赶犟驴用竹篾、铁丝等捆扎制成,外糊以纸或披以布,涂成黑色,纸驴腰间留一空,两边有鞍子和骑驴人的假腿假脚。骑驴人站在驴之腰空间,将驴提起系于肩上,驴上的假腿假脚正和其衣襟相连,本人的腿脚为驴身上垂下的装饰巾带所遮盖,外观似骑驴状,十分逼真。赶犟驴分武犟驴、文犟驴、高跷犟驴。武犟驴,以骑驴人和赶驴人的各种舞蹈动作,表现驴性情之“犟”;高跷犟驴则是骑驴人、赶驴人等都在腿上绑以2尺长的高跷进行表演。文犟驴,不用假驴,由一人披驴皮戴驴帽、两手拄以木棍代替驴腿,身背一小女孩和赶驴人一起进行表演。赶犟驴表演,多赋于故事情节,骑驴者为闺女,便叫“庄稼佬送闺女”;骑驴者为婆娘,便叫“两口子赶集”或 “双跑驴”等。舞蹈中所表现的驴之“犟”劲十分逗人。 37、顶灯 也称“怕老婆顶灯”。两人表演,一人扮老婆,彩旦打扮;一人扮老婆丈夫,名“皮筋”,丑角着妆。皮筋不务正业,整日赌博,老婆相劝不听,无奈,罚其顶灯,其百般躲罚。演出时,两人通过打牌、推磨以及打滚、钻桌子、钻板凳、行24拜礼、灯搬家等舞蹈动作,表现出妻子劝丈夫改邪归正,丈夫“学坏容易学好难”的情景。表演在鼓乐和弦乐伴奏中进行,有唱词,颇具情趣。 38、玩路钹 也称“玩钹”,起于古代百戏之杂耍技艺。原见于寺庙僧道之中,和寺庙音乐相配进行表演,后传入民间。20世纪60年代以前,浚县、滑县、内黄、汤阴、淇县、汲县、延津、封丘、长垣等地颇为兴盛,后渐衰,近又有复起之势。钹即镲,每对重2.5公斤,上系红绸彩带。表演者无论僧道或俗人,都要穿袈裟和道袍。表演时,在寺庙音乐之管、笙、笛和云锣、镗锣、铙、铎等伴奏下,由手鼓指挥,分两队鱼贯而行,并将手中的镲,向空中旋转抛接,由低到高,有达三四丈者,形似飞鸟腾空,称“飞钹”,并做出各种身段。表演前还要说一段“崭语”,俗称“开场白”,如“小小铙镲一块铜,能工巧匠来造成。今日流落我的手,玩个四面不透风。”玩路钹者还可玩飞弹、盘子、水绳、火绳、捻子、飞叉、火伞、布条、八仙筒以及窜铡刀、蹦大绳、耍九连环等。每个节目之前也都有“崭语”,颇为人们所欢迎。 二、社火演出 社火演出,河南民间多称“行社”。传统的行社,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规定。 (一)社火队 前述民间社火的诸多形式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规定在行社日组成威严整齐的队伍,称“社火队”。社火队出行,一般多设“探马”绕街开路。探马身穿皮袄倒骑马匹,绕社火队拟行的路奔跑,称“踩场子”,以示社火出动。不要探马者多以马队开道,有用数十匹马甚至上百匹马开道者,灵宝人称“摆青”,陕县人称为“百匹开道”。接着三眼铳手点放三眼铳。霎时,鞭炮齐响,鼓乐齐鸣,称“出会”。之后,社火头头身扛一红心黑边的“令”字旗,指挥社火队前行。有的社火头则反穿皮袄,头顶凉帽,眼戴黑镜,口挂长须,腰系大带子拖于裆前,足踏长筒靴,以“老翁”模样,右手摇鹅毛扇,左手执一长竿,上挂“水牌”,牌上饰以红绫,正面书写着某某村当日的社火节目,背面写着演出时间。陕县人的水牌颇显文雅,如对社火时间的表述,“第一天”以“学而第一”暗含之,最后一天则称作“已而已而”,如再延长一天则书“欲罢不能”。社火头后便是旌旗队,有龙风图案旗、红旗等数十面甚至上百面者。旧时,跟着旌旗队有四个“司号员”,手执1米多长的“过街号”边走边吹,其嘟嘟之声震耳。后跟祭神队伍,抬着香桌和猪羊祭桌等,香桌祭桌居中,神头、族长以及乡绅达贵着长袍、戴礼帽围护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已无祭神队伍,紧跟旌旗队后便是鼓乐队。鼓乐队由大鼓、大铙、平面锣、府锣、大钹组成。一边行进一边以鼓点敲打乐章,情发时,全身随鼓点一掇一跳,敲打飞锤、飞锣、飞铙。锣鼓乐队后有设 “开路官”者,用大轿抬一著名历史人物的模拟像,如包公、关公等。无开路官的,便紧跟以社火。社火多按“社火头”、 “社火心”“社火尾”三部分排列。社火头多以高跷或故事儿担任,要求静态设计要精,舞蹈动作要新。社火心则是各种艺术造型的故事儿,故亦称“芯子”。芯子与芯子之间穿插以各种形式的社火。社火尾,也称“坠子”、“后垂子”,为各种嬉戏逗乐的杂戏杂耍和各种丑角组成,以其打、跳和滑稽、幽默的表演增加喜庆气氛和防止尾随人群的拥挤。大型社火队的“社火牌”,有总牌、高跷牌、平垛牌、坠子牌和社火中扮演的各种历史人物的“胸牌”等。牌上写有“普天同庆”, “高歌猛进”、“欢庆丰收、“龙飞凤舞”等等。民间常见的社火玩会大都有数十个或上百个形式的社火组成,规模盛大的社火玩会,大都有数百以至上千个社火形式组成,如1980年春节,豫南潢川县的社火便有540个节目;1984年陕县社火会演竟达1340个,观众达18万人。 (二)拦社火 大型社火玩会中,各种形式的社火或边走边玩;或随时据情停下表演。也有被路边的观众置长凳或方桌于路中拦住表演的,叫“拦社火”,俗称“拦会”。被拦者便停下打开场子献艺。拦会者有个人,也有村、寨、机关、团体和商店等。拦会的桌凳上放有茶水、香烟、酒或瓜果品,以示对社火表演的酬劳。在周口一带,也有社火队在行进表演中走至一单位前,未及对方拦会便主动“讨赏”者,这种讨赏往往和其表演的节目浑为一体作为其中一部分情节而进行,如社火“盘叉拉秦桧”队列走到大商店或烟酒店时,对方尚未及拦会,便停下来演“醉鬼戏土地”:其“醉鬼”装成要打酒喝而无钱的样子,“麻妮子”见状,要求“土地”到旁边商店“讨酒”,“土地”不许,令“二百钱”出资,“二百钱”不肯,“醉鬼”闹个不停,众鬼便逼“土地”,又扯其胡须,又脱其鞋袜,“土地”被闹得十分窘迫,一副可怜相。此时路边的商店“见情生怜”,便在观众的嘻笑声中拿出酒来为 “醉鬼”灌酒,“醉鬼”执手中之酒壶相接,俗称“闹酒店”。 “闹酒店”实际为社火玩会中的一种活泼形式。每遇此类社火到来,欲拦而故作不拦,社火也故意不让其先拦,以逗笑取乐。 (三)赛社火 河南民间村落、社团每逢参加大型社火玩会时,往往相互之间进行比赛,从形式、内容、技艺、道具以及组织水平、观众多少等方面比高低,分上下,人称“赛社火”,或称“对社火”,此风尤以豫西为盛。在陕县、灵宝一带,许多村落为了显示本村社火队伍的庞大和村风淳厚、团结和睦,往往在行社时男女老幼倾村而出,甚至家家锁门,或亲身参加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或展现自己设计扎制的各种静态造型艺术。为了压倒对方,多在社火玩会之前一个月便筹备社火道具,扎制芯子(故事儿)造型。凡家有可助兴之物,都自动献出;凡有一技之长者,都闻风而动参加排练。 “对社火”之日,参加社火比赛的村落,多设三五个“探马”,选择膘肥精壮的大马相骑,或扮成古之“报马”形象;或扮做近代的军人,来往奔跑,打听各路社火信息,及时报告本村社火头或村头以采取对策。 在灵宝县阳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每年灯节的社火比赛要以“骂”开头。农历正月初六开始,两村便各自组织数十人,鸣炮击鼓到对方村中“叫骂”。“叫骂”时要翻穿皮袄,面部化妆成戏剧中之丑角模样。“骂”的形式有顺口溜、快板、类似相声的问答,所“骂”均为对方村中真实存在的丑闻、怪事和不正之风,诸如不孝敬父母、作风不好或赌博、偷盗等。骂时要指出真实姓名,不虚指,不伪造。对方村中被“骂”者不许报复,但可以以真实之事还“骂”。如有报复者,村上要罚其全家人剥一斗稻谷皮。这种对骂直至正月十四两村社火出动时结束,俗称“骂社火”。两村社火形式除常见者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各家均用一头马或骡子乔妆打扮后,让其背驮家中的“高贵家当”,如绸缎衣被、高档家具等,上坐一化妆成美女模样的小孩,然后一人牵马,一人照扶小孩,随社火出行谓之“标驮子”。标驮子是一家一匹,全村数十家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标驮队伍,随社火一起到邻村“亮富”,让人家自由评论谁人标驮精致、富丽,哪村队伍威武、壮观。这种社火标驮赛连续进行3天方告结束。河南民间节日社火演出,既活跃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为杜绝节日闲暇中出现的赌博、聚饮等歪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 民间工艺 河南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展现了一种制品的生产方法和过程,同时也给人一种审美的满足、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并且和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河南民间工艺与民俗关系密切的常见形式有剪纸、面塑、泥塑、刺绣、年画、纸扎等。 一、剪 纸 剪纸历史悠久,民间传说起于春秋时代,唐、宋以后剪纸之风渐盛,清末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手艺。河南民间剪纸见于全省,尤以豫西洛宁、卢氏、灵宝、陕县、新安和豫北获嘉、林县、鹤壁等地最为流行。民间剪纸工具简单,一把剪子,一张彩纸,便可凭灵巧之双手运用各种剪法,如平铺式、对称式、多折式、拉网式等方法,随心所欲,剪制成各种花、草、虫、鸟等造型,以作窗花、墙花、门头花、服饰花、喜花、祭祀花之用。 民间剪纸往往是节日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春节期间的住房、窑洞内贴有红艳艳的“顶棚花”剪纸,五彩缤纷的 “窗花”剪纸和花花绿绿的“门吊”剪纸;灯节时,各种灯笼上都贴着自已剪制的“灯笼花”,并常以各家小孩所打灯笼上张贴的“灯笼花”剪纸,品评小孩母亲的智慧和手艺。农历正月十七家家户户“老鼠嫁女”之剪纸,成为人们祈求平安的表示。农历正月二十三,要用黄表纸剪“春牛”贴于门扇上,并在其飘带上写以“正月二十三,老君散仙丹,门上贴春牛,四季保平安”的祝语。灵宝人还将此俗和“老子李耳骑牛西行入秦,路经函谷关,适逢瘟疫流行,用牛口中所吐之血为民治病,消除瘟疫”之传说相联系。称贴春牛剪纸可避疫求吉,除恶压邪。农历二月二日要以“甘露”剪纸贴于门上,据说“甘露”象征“龙”,“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风调雨顺气候好,五谷丰登庆丰收”。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妇女们要将脚下写着“五月里五端阳,吃胡包,饮雄黄,金鸡贴在俺门上,蝎子蜈蚣老死光”等吉祥之语的 “公鸡”剪纸贴于门上,以祝愿儿女健康成长。农历六月六以 “纸扇”剪纸送到坟地,表达所谓“六月六热难受,送纸扇到坟头,表表晚辈一片心,先辈九泉来享受”。十月一送寒衣,要用五色纸剪成各种图案的衣服形和钱币,叨念着“立了冬天渐冷,棉衣棉裤都来领,晚辈都来尽孝心,祖先亲人渡严冬”等祈语烧于大门外。 民间娶媳妇嫁闺女的喜庆日子,也要用剪纸来装饰环境,烘托气氛,祝福祈祥。新房顶棚要剪贴“顶棚花”,以示团圆富贵;新人的床头、炕围也要剪贴“鸳鸯松鹤”以象征夫妻百年。在卢氏,新媳妇进门的第一天,街坊邻居来观看新人时的重要活动就是要看新媳妇的嫁妆和嫁妆上剪贴的各种喜庆图案。这些“嫁妆剪纸”也多是娘家故意让人尽情品评其女儿心灵手巧的内容。新人嫁妆上的剪纸还有老人剪的“鱼拱莲”剪纸,以莲花喻新娘,鱼儿喻新郎,鱼吻莲,莲生子,把其对女儿的美好期望隐于这一刀一剪之中。剪纸还是民间天旱、雨涝祭天的方式。无论天旱天涝,常以“扫天媳妇”的剪纸悬挂在庭院中以示扫天。其飘带还写上祝语,天涝了是“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持扫帚忙又忙,黑云疙瘩都扫去,今个儿出来红太阳”,如天旱则是“扫天娘真不懒,手拿扫帚扫得欢,太阳扫进黑云里,倾盆大雨落田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民间剪纸摈弃了落后迷信的内容,开始走上美化人们生活环境,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新路子。 二、面 塑 面塑为河南民间用面捏制的各种花鸟、人物造型,俗称 “面花”、“花馍”、“花糕”,灵宝人也称“窝窝”。制作时,用水和好白面先揉制圆、长或方诸形状的面盘糕,上面再添加各种捏花。以枣子加花者为枣糕面花,以核桃加花者为核桃面花。面花还分作“高花”、“平花”。高花上既有花鸟鱼虫之形象,还有人物造型,其捏制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制成之面花有“八仙过海”、“莲生贵子”、“富贵花开”、“刘海戏金蝉”、“龙虎凤”以及《西游记》、《白蛇传》、《劈山救母》中的人物。 面花制作明代已见于民间,原用于寺庙祭神。祭庙神时,要预先做好,一般家家户户都有会做的女人。做好的面花至庙会日供于庙神前,以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显示各自捏制面花手艺,许多除供于庙神前外,还要在庙门左右摆上一些。 清朝以后,面花开始主要用于结婚喜庆、生子祝寿,也是过年过节相互赠送的礼品。其捏制的花型也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如祝寿,面花上要加“寿桃”,以祈长寿;结婚要塑以“双喜”字以祝百年夫妻;生子则加塑以“胖娃娃”以求其健康成长;作丧葬礼品时,多塑“奠”字于面花之上,以表悼念之意。中秋节时则以“嫦娥奔月”之花型相塑等等。 民间面花制作手艺精湛,作成之面花形体精致,想象力丰富,且手法夸张,为人们所喜爱。民间作为礼品相送时,常以专用木匣相盛来保证其完整无损,以显示自已家人之手艺。 三、泥 塑 泥塑是用粘土或掺入少许棉花纤维和泥制坯,捏成各种人物或动物等造型,阴干后上粉施彩的工艺品,俗称“捏泥人”。河南民间泥塑工艺流传甚久,在农村颇为普及,尤以淮阳、浚县以及登封、巩县和洛阳、南阳等地为盛。浚县泥塑俗称“泥咕咕”。淮阳泥塑多称“淮阳泥泥狗”、“灵狗”,其造型古朴、逼真且色彩鲜艳,是原始民俗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产物。传说源于伏羲人祖捏黄土造人的神话,在淮阳会此技者很多。据最新统计,全县现有12个村庄500余户擅长泥塑,且各有所长。从事泥塑者,多在头一年初夏便制泥作坯,做成之坯,置于阳光下晒干后垛在屋内存放起来,至第二年春天,取出上彩出售。其造型有人面猴、猴头燕、草帽老虎、两头狗、两头鸟、猫拉猴、猫驮猴、耿斑鸠和飞鸟、立鸟、蛙、鱼、猫、牛以及“八大高”、“四不象”、“多角兽”等一万余种,还有泥乐器“梨喽”,俗称“喔笛”。这些泥玩具为每年春季庙会上不可少之物。如在淮阳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太昊陵古庙会上,庙内庙外到处都可看到出售泥塑玩具的,并且成为人们信仰活动的内容。许多人到寺庙中“偷摸”泥娃娃,祈求子女早生贵子。一些赶会的人尤其老太太,还要买些泥玩具,在回家的路上分发给拦路索要的小孩,以争得小孩的口头祝福“给个泥泥人,明年添个孙儿。”一些泥塑买卖人也故意询问一些老太太“是否要拴个孙子回去?”被问者自然乐意,于是接玩具在手,用红绳相系并随意付给一些报酬,谓之“拴娃娃”,此俗至今尚存。 四、刺 绣 刺绣俗称“扎花”。即以针引彩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相传起于唐虞之世,据考古推测,此工艺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为河南民间流传最古老、又最普遍的女红技艺之一。其用针有套绣、锁绣、包绣、织绣、打结绣、沙绣、十字绣、割绣等手法,精巧细腻、色泽艳丽。若绣成双成对的织物,诸如鞋面、耳暖、男女定情信物荷包时,多用“割绣”针法,将两扇面料,中间衬布数层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乱针刺绣,最后将两扇从中割开。割绣所出活计,色彩一样,且花形凸出布面,毛茸茸的如毯似绒,十分好看。如若花瓣、小鸟小虫翅膀时,则用“套绣”,将织物以多种不同颜色,行长短针交错对绣,所绣之物形象逼真,有栩栩如生之感,等等。民间刺绣十分普遍,为女子不可不会的女红技艺之一。尤其以开封、许昌、安阳、三门峡等地的刺绣最为出名,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针刺手法。如开封的刺绣,今人称“汴绣”,古人称“宋绣”,其传统针法有十余种,现已发展到29种。 刺绣是河南民间女子旧时为驱灾免祸、祈求平安,进行祥瑞物品制作不可少的手工技艺。女子都要做“扎花鞋”或称“绣鞋”。“绣鞋”穿于脚上以显其俊;生了小孩要绣制 “虎头鞋”、“五毒兜肚”等让其穿戴,以除邪免灾;女儿出嫁要绣制“双喜”枕套、彩绣门帘和台布为其祝福;五月端午要绣香囊、荷包佩带,以防五毒;为父母绣制“老人帽”,以祈福延寿等等,刺绣不仅显示出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而且通过这些精美的手艺,也真实地反映出她们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民间,人们娶妻定媳妇,往往把会不会刺绣与缝纫、拨花等女工技艺作为鉴别其才干的重要条件。 五、年 画 年画为民间新年所张贴之画。其源起可追溯至唐,宋代已有记载。河南民间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清晰,色彩鲜明。从事年画制作的地方以朱仙镇为最,当地许多人家熟悉此项工艺。据李步青、廉方《岳飞与朱仙镇》一书所载:“往昔盛时,业此者百余家,出名盛销于邻近各省,大有独占市场之势。” 朱仙镇年画木刻雕版讲究,年画线条豪放、构图丰满,色泽鲜明。所选题材有传统的“马上鞭”(即秦琼、敬德)、“岐山脚”(即燃灯道、赵公明)、福、禄、寿以及一些迷信品,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戏曲人物和故事,如长坂坡、打洞房、罗章跪楼、苟家滩、九龙山等。旧时朱仙镇每逢重阳节,要在关帝庙和岳庙举办门神会,以为年画行会之纪念日。 20世纪50年代以后,年画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摈弃迷信落后的内容,增加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六、纸 扎 河南民间将用有色纸扎制的各种艺术品称作“纸扎”。会做纸扎者甚为普及,尤其南乐、林县、社旗、义马、灵宝、陕县民间颇盛。纸扎制作一般以竹篾或荻子为骨架,彩纸剪好或绘图,以浆糊裱糊在骨架的适当部位,大型的则用各个糊制好的小件拼凑而成,实为剪纸、绘画和裱糊的综合艺术。 民间纸扎制品大体分两类,一为喜庆娱乐制品;一为丧葬祭祀制品。喜庆娱乐制品,多出现在节日喜庆日,如节日扎“彩门”,并以松柏枝叶相陪衬,以为节日助兴。每年新春佳节,除扎制各种花灯外,还为各种社火扎制道具,诸如龙灯、竹马、花车、花船。喜玩风筝者,要扎制自已喜爱的风筝花样,如雄鹰、蝴蝶、巨龙、寿星等样式。 第四节 游戏娱乐
河南民间最普通、最常见的游艺活动是游戏,其特点是土生土长,小型多样,方便灵活,随时随地便可选择活动方式。 一、铺地棋 (一) 五棋 双方各置棋子5个,也有直接置10个而不再增子者。双双走动后,棋势若形成“夹吃”(0。0),白子可吃掉一个黑子,若棋势形成“担挑儿”(。0。),白子可吃掉两个黑,若棋势形成单挂脚(。0。。),也可吃掉白子两旁的黑子;若形成双挂脚(。。0。。),白子便不能吃黑子。当白子吃掉一个黑子后,白子可在吃掉黑子处放一个白子。当黑子只剩下一个时,白子可增至九个,然后白子四面封锁。集中把一个黑子往湖中赶,黑子无路可走即告失败,重新再来。
(二)走龙 又称“成三”、“走周”。走法由两人对阵。每人持9~12个子儿(无论小石子、土坷垃、草节等均可)。先轮流将子儿摆在棋图上,再一步一步的走。谁先下子,先走;后下子,后走。由双方协商或猜拳来定。当自己3颗子儿连成一线时,称为 “成一条步”或“成龙”。就可以吃掉对方的一颗子,直到将对方子吃光或堵死为胜,互相对攻,颇为激烈。玩这种棋,都是在田间地头劳动小歇时进行,就地画图,灵活方便,可以竞赛人的智慧,老幼皆喜爱。
(三)上刀山 3人游戏。游戏时,先定147、258和369三个号。3人各控制1个,对号入座。每人各有3颗“摇子”,握入手中。每次行棋前,3人出子兑号,兑上谁的号即由谁将棋子推进一步。然后再出子兑号,再走子儿。棋子进城后,3人以箭头所指方向向刀山挺进。均须通过七个交叉点。在攀登两个山头时,又必须从左到右走完五个交叉点。先到山尖者为胜。行棋中,若自己的棋子挡着了他人路线,要躲在一边,称作“隔年”,下次摇中时才可回去。此棋随时随地可玩。
(四)占方 也称“走方”、“丢方”。棋盘由横竖各5条线组成。双方各执16个子,除4个角不能放子外,一替一步,轮流按交叉点占子。能将自己的棋子布成一个小正方形为“一方”;占得一条直线上的五个交叉点为 “一杠”;占得一条对角线上的5个交叉点为“一檩”。布局时,以做成上述棋型并破坏对方棋型为目的。布局做成一方或一杠、一檩的可分别提掉对方一子或二子、三子,但不得破坏对方的方、杠、檩。尔后,由先占的一方主动提掉自己一颗子,谓之“除路”。再由对方行棋,一替一步,行棋中再成方、杠、檩者,提子办法同上,直到把一方队伍吃垮。
(五)赶牛角 此棋赶者持有二个棋子,被赶者持一子。被赶者先走一步,若黑子被赶到牛角顶端,退不下来时,白子为胜,但往往白子稍有疏忽,黑子就会退到原处,只好重新再赶。
(六)砍桃术 棋盘及棋子布法如图,也有横竖各6条线者。一方2个子或3个子,称“白狼”,或称 “大炮”。另一方15或18个子,为 “人”。“人”方先行,轮流各走一步,不准斜行。“狼”方以吃“人”为目的,若有与其邻近且孤立的棋子,即可隔此子跳过,该子即被吃掉。也有规定双方相隔一子,“人”方便被吃掉者。对弈中,“人”方积极进取,把每只 “狼”各个围死或逼于一隅,即为胜利。
(七)蛤蟆跳井 也称“憋死驴”、 “尿憋死儿”、“走井”等。二人游戏。双方各选柴禾棍儿、砖瓦片儿等为蛤蟆,分占两角。每次各跳一步。“井”畔一条线不准通过。能把对方逼得无路可走时为胜。但先行的一方第一步不准走井侧的棋子。
(八)赶夜湖 也称“四棋”。双方各4个棋子。在一条直线上。若两个黑子前面有个白子,便可吃掉1个白子;直到将对方吃得只剩下1个子,就往夜湖中赶,在夜湖中对方无路可走时方为失败。若黑白子都有损失,无法往夜湖中赶,以吃完对方的棋子为胜。
(九)老头逼夜壶 先在地上画一图形,取较大砖粒一个为甲方、另取小砖粒12块为乙方。乙方每粒只能按照路线上下左右行进一步,唯甲方可隔空行进一步。先由甲方开棋,进入乙方两粒之间即可将乙方“吃”掉(撤出棋盘),乙方设防围歼甲方,直到将甲方逼到最上方无处走时为乙方取胜,甲方将乙方 “吃”完者为甲方取胜。乙方只剩一粒,而甲方吃不着为和棋。
(十)绕棋 又称“飞子”。在地上画棋盘如图。两人对弈,各执12粒子。吃掉对方的子,要执己之子绕个圈。以将对方的子吃完为胜。对垒中,双方都要既为自己畅开道路,同时又要防止对方借机通过。 二、耍游戏 耍游戏是河南民间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有单人游戏,有多人游戏,更多的是集体游戏;有女孩儿游戏,有男孩儿游戏,也有男女孩儿同玩的游戏。许多游戏,孩子们的长辈往往作为其中的裁判、公道人、独立者或丑角被拉入,而不可少。 (一)野鸡翎 又称“挑将”。参加游戏的孩子按体格分成实力大致相等的两队。孩子们站成两排,挽臂携手,相向而立。然后由双方的“司令”一替一句高喊:“野鸡翎”, “砍大刀”,“你的人马尽我挑!”“你挑谁?”“我挑×××个老菜包!”被挑的往往是对方队伍中体格较弱的一员。这时,他就奋不顾身地向对方薄弱环节撞去。若撞开,则将缺口处两人中的一个拉回本队;若进攻失败,自己就成为“俘虏”,续在被撞处,然后变更攻守关系,直到把一方的“司令”孤立起来,再重新组队攻守。
(二)站东过西 多是晚上男、女孩子所做的游戏。在街中间站一人,路两沿各站数人。游戏开始后,两旁站立者,边伸脚边念道:“给你个脚你不摸,给你个尿罐打水喝”,并趁中间人不注意,突然向路的对面跑去。如果在跑动中,被中间人抓住,就应该由被抓者站在中间抓人,玩童们由此欢笑不止,娱人自乐。 (三)猫捉老鼠 一群儿童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臂下为 “老鼠洞”。一人当“猫”,数人当“老鼠”,老鼠在圈内,猫在圈外。老鼠故意不断在洞中出入,猫在圈外设法捉住出洞的老鼠。将老鼠捉完为一盘。 (四)星星过路 也称“星星过月”。集体游戏,多在月明星稀之夜玩耍。先用某种方式定一人为“蒙家儿”,或由小孩的长辈专作“蒙家儿”;其他人均为“猜家儿”,一轮一次。轮到者坐在蒙家的前面由蒙家用双手将其眼睛捂上。尔后,其他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模仿瞎子、跛子或其它各种具有鲜明动作性的劳动生产项目,在他面前一个一个地过去,如哑剧状。蒙家一一报说“做××的过去了”,这时猜家便猜测做这个动作的是谁。被猜中者再作猜家儿。原猜家即作蒙家儿,原蒙家儿参加表演。如为大人专门作蒙家儿便不动,只换猜家儿。猜家儿若全部猜不中者,或唱一只歌儿,或由蒙家儿在其背上“打三坑”(轻拍3下),以示惩罚。而后再从头开始。 (五)逮山羊 多是一群孩子从事的游戏,分两班进行:一班由若干人在一大点孩子的庇护下,一个牵一个的身后衣服,排成一队为山羊;另一班由两人扮成狼或失羊的主人来寻羊,并强行牵羊,以抓住最后边的一个(叫羊尾巴)为胜,嬉嬉闹闹,甚为有趣。 (六)抬花轿 系3人游戏。两人各将一手握住自己的手脖,另一手握住对方手脖,两双手形成四方形,即为“轿”座:另一人手扶着他们的肩,腿伸到抬者怀里,坐在“轿”上被抬着走。3人轮换坐“轿”,以此为乐。 (七)寻狗娃儿 多人游戏。一人作“寻家儿”,一人作 “张大哥”,其他孩子均为“张大哥”的“狗娃儿”。游戏开始,寻家儿边转圈儿边唱:“寻,寻,寻狗娃儿,一寻寻到张家门儿。张大哥,开门喽!”张大哥则迎上来问:“啥事儿?”“不吸你烟,不喝你酒,寻一个狗娃儿俺就走”“啥狗娃儿?”“花狗娃儿”。这时候张大哥便将身后穿花衣服的孩子交给他。接下来,寻家儿再转再唱寻狗歌“……寻一个狗娃俺就走”“啥狗娃儿?”“胖狗娃儿。”“花狗娃呢?”“花狗娃吃馍卡死了。” 或答“上外婆家去了”、“赶集去了”等等,要立即找出理由,回答不能停顿。而且每次必须根据其余孩子衣服的颜色、胖瘦等特征报出要寻的“狗娃儿”。张大哥每次要逐个问及送出狗娃儿的下落,寻家儿的答复既不能重复,又不能说乱了,否则他要受到惩罚。“寻狗娃儿”中的张大哥往往由孩子们的长者来担任。 (八)过家家 俗称“花亲戚”。这是男、女儿童数人共同做的一种游戏,一般为学龄前儿童所做。他(她)们用随手捡来的破盆、瓦片做为“家”用炊具。随便在一块空地或闲房内就可以做。各人分别扮做一个家庭的男、女、老、幼等角色,模仿着他(她)们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或听到的事进行表演。主要模仿做饭中的各种动作。 (九)挤油 是冬季的晚上男孩子取暖逗乐的游戏方法。一般是吃过晚饭,小玩童们自觉结伙在村头街尾的避风墙角下,一字靠墙排开。向同一方用力挤,直到将排在最前面的人挤出来,被挤出的人再排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样以此类推,等轮番几次后挤油者个个都感到浑身热乎乎的,甚至满头是汗为止。 (十)筛麦糠 是一种男女少年儿童所做的游戏。两人对面手握手上下摆动,同时,口念:“筛筛筛,筛麦糠,琉璃滚儿打叮当,你卖胭脂,我卖粉儿,咱俩打个琉璃滚儿”,并随歌谣的节拍,两手举过头顶并翻身,翻身后手照样握着,只是背对背,面朝外,然后再做以上动作,这样无限反复着做。 (十一)拆高楼 是2~3人所做的游戏。玩时,3人同时坐在地上,依次把各自的两只脚的脚跟立在脚尖上,3人高高立起6只脚,然后由1人用手摇动最上面1只脚,并念道: “晃晃谁家楼”,另有1人答道:“俺家的楼”,摇晃者又道: “拆了吧”,答曰:“不拆”,摇者说:“拆了破的换新的”,3人同时说:“拆就拆了吧”,3人的脚同时歪倒,然后再重复。 (十二)钻天门 系儿童集体游戏。参加人手拉手站成一排,前两人胳膊举起做“天门”。由第一人和众人对话:“鹦哥儿的”,“抓家儿的”,“天上楼门几丈高?”“万丈高”,“啥瓦?”“琉璃瓦”,“啥砖?”“彩花砖”,“打开楼门都来钻”, “钻……”说钻的同时,由最后一人领头,手拉手从“天门” 钻过。 (十三)瞎子逮蚰子 小儿集体游戏。一儿童的眼睛用布蒙着当瞎子。一儿童的一只手与同侧的一只脚绑在一起当作 “蚰子”。其他儿童就地围坐一个圆圈。游戏开始,蚰子在圈中一蹶一蹶的走动,并口吹哨子。瞎子听蚰子的哨音去捉蚰子。但均不能出圈,捉着为一盘。 (十四)偷瓜 又叫“踢老鸹窝”、“踢破鞋楼”。参加游戏儿童都把自己的鞋子脱下当作“瓜”,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垒成一堆。再选一名“看瓜人”。游戏开始,一名儿童将“看瓜”的儿童自“瓜”堆向外送出约10米左右后,趁其不备迅速跑回,一脚将“瓜”踢开,其他儿童即速来偷瓜。看瓜人赶快回到垒瓜的地方,严密看守所剩下的“瓜”,其他儿童则千方百计将“瓜”偷走。看瓜人要抓或踢偷“瓜”者。这时偷者把自己拿到的瓜放在自己头上作帽,则看瓜人踢、抓均无效。看瓜人抓着或踢着偷瓜者时,此盘结束。下盘被踢着抓着的偷者当“看瓜人”。若瓜被偷完,看瓜人未抓着踢着偷者,下一盘仍当“看瓜人”。 (十五)丢鞋子 或称“丢手巾”,儿童集体活动。数人围坐成圈,面对圈心。由一人站起扮做丢鞋人,拿着一只鞋绕圈外而行,边走边唱:“牤牤牤,拉弦子,朝后看,三板子”(意思是警告其他人不许向后偷看),走着走着,忽然将鞋子丢在某人后面,迅速跑回自己的位置。被丢了鞋的人发觉后,立刻追赶。若追上并抓住丢鞋者,丢鞋者要继续丢,若丢鞋者已在自己的位置上,此人就做丢鞋者,此游戏多玩于夏季。 (十六)送瞎子 儿童集体游戏。先用抽签的方法选一人扮“瞎子”,另一人为送瞎子的代表。游戏开始:送者先用手巾蒙住扮“瞎子”的眼睛,然后双手放在他的双肩上,边晃边唱:“送瞎子,送瞎子,送到南山吃果子”,接着跟“瞎子”对话:“你跳井还是跳崖?”“跳井”,“你去给我捞桶”, “我跳崖”“你去给我拾鞋,去吧!”然后将瞎子一推,其它人都可上前打“瞎子”,“瞎子”摸着抓人,抓住谁谁扮“瞎子”,此人则作送的代表。 (十七)盘脚盘 儿童集体游戏。数人席地而坐,脚趾拢在一起,由一人手指点着脚趾,上边唱:“盘脚盘,盘三年,三年满,菊花碗,点灯熬油,石榴花包头,丁丁芥芥,菊花摞摞,绿头绳一丈一,是小脚蜷一只。”每唱一字,点一个脚趾,最后一字落谁的脚趾上,这只脚要缩去,两脚都缩去者,即可退出游戏。最后剩下两人,由另一人用拳头打两人脚掌,边打边唱:“铜锤铁锤,打住谁,谁做贼”。当“贼”字落到谁脚掌上,谁就“做贼”。此游戏多活动于夏季。 (十八)炸油条 系3人游戏。两人手拉手站着为炸油条者,另一人背对他们的胳臂,为油条,炸油条者两条胳膊缚住其前胸,另两条胳膊缚其屁股,将他从一边翻转一周到另一边。一般炸油条者多为大人担任,小孩作油条。 (十九)指五官 俗称“打鼻子眼”。系两人游戏。甲一手拉着乙的手,乙用食指摸住鼻子,听甲发出命令。甲边拍乙的手心,边说出五官某一名称。乙要准确、迅速地用食指摸住这个位置,二人轮换着指。为锻炼小儿智力之游戏。 (二十)翻螺壳 旧时挖野菜的小姑娘喜作此游戏。多二人一起玩耍。游戏开始,参加者席地而坐,先由对方拣一把小螺壳,信手撒在面前,那螺壳或聚或散,有仰有背。然后自己先把仰着的用食指或小指一一翻过去,将翻过的拣在自己手中,再把背着的用指头蘸唾沫粘翻过来,并如前法翻过去拣起来,粘不翻或于翻转时触动其它螺壳为犯规,由对方重撒重翻。以各自翻转成功的总数计算胜负。 (二十一)羊抵架 孩子们按体格分两组,各组成一头 “羊”。每组3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将另一人仰面朝天抬至肩上,以他的双脚为羊的犄角,拉开距离,奋勇相撞。以撞坏对方架式为胜。一次不成,重新开战。 三、斗技巧 河南民间有许多体育和技巧的比赛活动,往往是人们节日闲暇时间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其中有斗力的,有斗技巧的,也有斗技艺的,等等,男女老幼各有所好。 (一)跳房儿 又称“咯蹬房子”、“踢瓦片”。多为10岁左右女性少儿之活动,人数不限,2人以上均可。先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房子”。“房子”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平行式”,双行并排,8~12间不等,每间1.5~2尺长;一种是 “三六九式”,即3行9间。跳房的子儿多用算盘珠或铜钱串串儿制成,也有用瓦片的。游戏时,先将子儿扔进第一间内,单足踏入房中,边跳边踢,让子儿通过所有的房子,由最后一间打出界外。一次成功后,再将子儿扔进第二间、第三间 ……全部跳完,每成功一次可随意“买”其中一间房子,为双脚着地休息处。买的这间房,自己的子儿不得扔进或踢入,否则即为被“烧”了,由大家继续争夺。别人的子儿扔进已买的房子为犯规,跳时也必须跨越此间。跳房时,子儿和脚均不得压线,并事前讲定“几滑打出”,即在每间房内最多允许踢几下。另外,运动中确因体力不支,允许先吐一口唾沫,尔后双足着地,稍事休息,谓之“吐血下马”。体现了孩子们在激烈竞争中的友爱精神。 (二)鸡叨架 又称“斗鸡”、“碰拐”,为10余岁男性少年所喜爱。2人或多人组队对抗。比赛双方单脚着地,用一只手握另一脚脚脖,扳至膝上,弯如弓状,跳跃进退。以膝盖为鸡嘴,或顶,或压,或挂,或掀,一方跌倒或双足着地为败。也有用手握同侧脚脖曲至身后相斗的,为男孩所不齿,嘲之曰“母鸡叨架”。此活动既斗力,又有技巧的比赛。 (三)投瓦儿 2人或多人均可比赛。其赛法,将大小不同的薄卵石片或瓦片竖于场地。然后各按所标先后次序1、2、3、4、5、6,手执一石块分别以大超、小超、盖磨眼、翻身投、脚投、头顶投的方法自右至左掷击竖立的石片,击倒则可再投,直到全部击倒为胜。否则另换别人,其掷法别致,富有趣味,如“大超”掷者应在区线外的适当地方,持石块跑向区线并将其从右膝下掷出,并口诵“大超”2字,脚落石出; “小超”则自左膝下掷出,同时口诵“小超”;“盖磨眼”需将头歪向左侧或右侧,把石块举起于耳朵上自区线起步,并口诵“盖磨眼”将其砸向竖立的石片,击中后,立即将石片仍盖在耳朵上,复回原地,否则下次按此继续;“翻身投”,掷者在区线外将石片从身后投向目标,不中目标下次继续;“脚投”则将石片置于脚面直投目标;“头顶投”为较难的动作,是将石片置于头顶,双目紧闭砸倒最后一块石片。谁先砸倒的为优胜。 (四)打陀螺 一种儿童竞技游艺。陀螺分两种,一种带把,一种不带把,不带把者多在地上用鞭抽打,使之旋转。开封人谓之“得搂”,意思是得用鞭去“搂”才能旋转。另一种带一个长把,多用手搓动,在桌上或地上均可玩耍俗称“捻捻转”,此技由来甚久,在民间流传甚广。 (五)滚铁环 或称“推铁环”,儿童玩耍和竞技活动。铁环是由铜或铁制成的环状,另用一根直径为6或8毫米的钢筋或8号铅丝,握成一个“铁把”。滚动时,先把环立于地下,然后用铁把扣于环边进行推滚。技术熟练者,可直接用“把钩”套在环上置于地上推转。花样甚多,如大编马,推者两腿骑在铁把上,铁把从其背后,经裆中滚环。也有猛力向前推动后,立即跑在前面,截住并迅速往后推转,形成180°大转弯,以见其技术的高超。 (六)跳绳 民间斗力竞技活动。所用绳可分长绳和短绳两种。跳长绳多为集体游戏用。由两人分别抓住绳的两端,悠起来后,可单人或多人循绳跳动,谁让绳绊住,谁就算失败。跳短绳一般是一人握住绳的两端起跳,可双脚一起跳,也可单脚跳或双脚一替一回跳;还有双人同时跳者,跳起来花样甚多,绳既可由后向前绕转。也可由前向后绕转,会跳者轻松自如,姿势优美。冬季民间最为流行。现不少学校还将其列入学校体育项目,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内容。 (七)跳皮筋 民间竞技活动,似为跳绳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因皮筋具有伸缩性,可以松紧,缠绕成各种图形,故可在皮筋上面作各种舞蹈动作,女孩最为喜好,并以此相互比赛蹦跳技巧。游玩时,各自规定几个小节表演,并以“顺口溜”伴跳。近年来,许多还加以音乐伴奏,跳起来更显得轻盈优美,不仅见于街头巷尾,一些学校还把它作为比赛表演项目。 (八)打彩 “彩”,是长短、大小、粗细不一的木棒。玩前,先在地上划一条“杠”,然后每人执一木棒。比赛时根据木棒长短,决定各人的先后顺序。一号打时,由二号把木棒下落转圈后掷于地上,称“垫彩”,让一号先打。二号打时,再由三号“垫彩”,余此类推,谁能把“彩”打过杠,谁就是胜利者。打彩时,只能两棒相击,不能用手执棒去打。若在打过杠后,被打的棒折断或劈开时,还可以把“胜利”者的棒往回打,若打过杠,则可反败为胜。这种游戏多在农村玩耍。 (九)踢毽子 民间竞技活动。毽子由羽、管、底座三部分组成。底座一般用带方孔的“铜制钱”缝布制成;再将鸡翎“管”缝在底座上。“管”内插上鸡尾巴毛即成羽。玩法有直踢、花样踢等。民间玩耍时多用踢、落、跳相结合之法。踢即用脚内侧面或脚面将毽子踢起;落,即使毽子落手背或脚面上,或头上、膝上、肩上、背上等;跳,即双脚跳起,从背后将毽子踢起。踢毽时多计数,有以踢起之数最多者为胜,也有在踢的过程中耍技巧。如所谓的“五落十跳”,即逢五落,逢十则跳踢。还有许多花样,如将毽子踢起从双臂组成的圈中经过,从面前落下,称作“落大套”;踢起的毽子从双手拇指和食指组成的圈中经过谓之“落小套”。一只脚支撑身子,用另一脚连踢为“欠”,毽子从腿裆中落下,用一只脚从腿后踢起为“翩”,用另一只脚的外踝处踢称为“拐”等等。技术熟练者,毽子落地不用手拾,而是用脚三勾两划地将其勾起,真是随心所欲令人惊羡。这种游戏活动量大,冬季易于取暖,在河南民间广为流行。 (十)赛鞭 玩耍者各持一长约1~3米的鞭子,在空闲场地比赛。谁的鞭子抽打的最响为胜者。此项比赛往往吸引来很多围观的群众。以对胜者的鞭技进行评价。 (十一)抓子儿 女孩游戏,技巧性很强。二人以上均可玩。用陶、瓷片砸成略大于蚕豆的子儿多枚,再行磨光。抓时注意眼疾手快、抛接准确,一边抓子一边唱着抓子歌儿。抓子歌多达数十句,其内容如:“当啷揆,揆四揆,揆扭啦,三条腿,三条腿,控一对,一对崩,绿叶青,栀子开花俺一成 ……”生动形象地祈祷成功,计算次数,信口吟来,颇有韵味。 (十二)翻绞 二人游戏,多女孩为之。取一根3尺长短的绳子,两头接在一处,一人用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把它撑起来,另一人去翻,撑于自己手上。通过来来回回不同方法的里翻外挑,可变化出许多图形来。如线板、面条菜、蛤蟆跳井、牛槽、小金鱼、被单儿、刺古抓等。 (十三)撇撇儿膏油儿 为割草、放羊的孩子们在水边进行的竞技活动。他们站在风平浪静的水边,用拇指和食指夹着一寸方圆的瓦片,嘴里喊着:“撇撇儿膏点油,一两芝麻四两油,出溜出溜到那头!”然后侧着身子,将瓦片贴着水面平掷向对岸方向。以瓦片在水面上出没次数的多少定胜负。多的可达10余次甚至20次上下。 (十四)扎鳖 割麦时的田间竞技活动。孩子们先在地里扒一小坑,再将麦秸儿弯成铜钱大小的三角形或多边形,作为“老鳖”,用碎土掩埋,然后大家各选一根较粗硬的麦秸儿为“扎枪”,依次向坑内扎去,能把“老鳖”挑出者为胜。 (十五)打三角 又称“打面包”、5~12岁男儿童所喜爱的竞技活动,两人或多人参加。“三角”是用纸折叠成,各备数个、十数个。比赛时,各自将三角铺在地上,“打”者用自己手中的三角朝铺在地上的三角用力拍打。如地上的三角被打翻,便归于打者,被打翻的一方继续在地上铺垫,如打不翻,则将自己的三角铺垫在地上,让另一方拍打。 (十六)摔跤 民间称“摔轱辘”。多在田间地头或打麦场里进行的比赛。一般一人对一人摔,被摔倒在地者为败。在比赛中有搂后腰、搂下腰、兔子扛枪、下拌脚等摔法。多人赛时有一人可摔倒对方几人者。 (十七)空竹 民间游戏的一种形式。可分木制和木竹合制两种。竹制重端是空心的,带气孔,玩转起来可嗡嗡作响如牛叫声,开封人称为“抖牛”。样式上,可分单头和双头的两种。配上两根50厘米左右的细竹杆或木棍,用棉线细绳,拴在棍的顶端即成。初学者必须先学会“套扣”。双头的要用绳套一扣;单头的要套三扣或两扣。启动后,随着空竹的旋转,势必要增加扣数,这时就要解扣,便谓“套扣”。为避免摔坏,一般用木制的“抖”,技术熟练后,可再玩竹制的。双头的两端平衡,容易玩。玩单头的,则需较高的技巧。可使其“升空”即在无扣时,撂至空中,再接住玩;也可使其 “上杆”,将无扣的空竹放到杆上旋转滑行后再到绳上;还可使其“过桥”,让空竹从绳的一端旋转到另一端,或旋转到另一人的杆绳上。技术熟练者在空竹无扣时,可一杆放高,一杆放低,让空竹头朝下,像“丁”字形旋转,然后收起来继续玩,俗称“撒捻捻转”。空竹原为民间游戏,后为杂技团列为杂技表演项目,其花样更为精采动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四、玩杂艺 杂艺,主要是民间在节日、闲暇时间进行的似游艺娱乐的独具特色的活动。 (一)斗羊 亦称羊抵架:各用自家公绵羊一只,让其在空旷场地上角斗。 (二)斗鹌鹑 多是老年人所为,用一筐箩,内撒少许小米,双方将鹌鹑放入筐箩内,二鸟争食小米便发生角斗,甚为有趣。 (三)斗蛐蛐儿 蛐蛐儿也称“蟋蟀”、“促织”。常见于民间取乐活动,尤以儿童最为喜爱。他们在墙角、炕边捕捉各种品种的蛐蛐儿,然后两人或多人进行比赛。比赛时,将两个蛐蛐置于地下或同一盆中,挑逗其进行扑打,以争胜负。也有比赛蛐蛐儿之鸣唱者。 (四)斗鸡 常见于民间节日活动,尤以春节时为盛。各以自家所养善斗的雄鸡参加。一般在门前、场院进行。旧时在开封等地,有专设“斗鸡场”以召斗鸡者。斗鸡场多占地数十平方米,周围垒以一米左右高低的土墙。斗鸡在场内进行,观众在墙外观看,并凑趣呐喊助威,但大多成为赌博例会。主持者称“囊家”,负责为斗鸡人配对和商定协议,每斗一次称为“一坑”,囊家从中取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此赌博者已少见,大都作为一种游戏娱乐活动。 (五)耍蝈蝈儿 蝈蝈儿也有称“蚰子”。形似蝗虫,腹大,雄的能振翅发出“吱吱”声,对农作物有害。河南民间喜将捉来或买来的蝈蝈儿用竹篾或高粱篾编成的小笼相盛,悬挂于庭院中。天冷时,在豫西也有用小瓜葫芦相盛,夹于腋下,随身相带欣赏其叫声。 (六)玩鸽子 河南民间喜玩鸽子者多在房檐下、窑前壁上垒窝养鸽子。养鸽者除培养“信鸽”以为通讯用外,还喜欢让鸽子尾带“响哨”,以为欣赏娱乐。民间所作响哨,形式颇多,并以其特点赋于其“三联”、“十三星”、“众星捧月”等不同的名字。 (七)玩燕子 燕子为候鸟,春天喜在屋檐下衔泥做窝。民间俗以为燕子选谁家的房檐或窑洞做窝,便是谁家富裕、干净的标志,故在春暖花开时,多将房檐、窑洞打扫干净,招引燕子来做窝,以便欣赏燕子产仔和育儿之情。 (八)撂圈儿 游艺习俗。变相的赌博形式。过去,多出现在正月的大庙会上。主持者,用细线或铁丝围成一圆形场地,直径约三、四丈。在中间按距离边线之远近次序分别摆上诸如纸烟、香皂、小器皿、脸盆、茶缸等物品。让观者用竹圈来套,套住者归己。套一次付一定的钱。主持者场内所放物品颇多讲究,边缘地区,多放以小物品,中心地区则放大物品,正中常用各种物品摆以宝塔形,其丰盛令人垂羡、眼馋,往往跃跃欲试。撂圈儿者,先买得圈儿后,便可投掷,大多数在徒劳中叹息,偶尔也有套住小的物件者。如果碰上套住中间者,即称掂“老杆”,卖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而得者则喜笑颜开,并多年传为佳话。此俗,过去流行普遍。20世纪50年代后,渐已绝迹,80年代,又出现在庙会集市上。 (九)摇会 60年代前为小本生意人巧卖商品所进行的游艺活动,多少带有点赌博性质。多见于春节时期的庙会上。经营的赌注,多系米团儿(俗称“欢喜”),以摇骰为形式。点最多者为赢,参加的人数一次为8~12个,每人付少量现金,买得号签一个。合起来,其总额一般要超过物品的售价。摇会主持者站在场地箱子上,其前面多置一悬挂物品的高台,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变化,不住的喝唱,而且用辞敏捷,出口成章。如卖签时唱:“叫你接,你就接,接住就赢好门些(多的意思)。上回输,这回赢,回回输了了不成。赢的多、拿不动,叫俺伙计给您送。”在摇骰时又唱:“你一摇、我一掀,掀开木碗大家观;多少点,不算少,就是没有人家的好。” (十)打秋千 秋千源起说法不一,一说起于春秋时,由齐桓公从北方山戎传入;一说起于汉武帝时武帝祝愿千秋万寿,在宫中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河南省民间秋千有吊秋、杠秋、框秋、八挂秋等形式。吊秋,是将两根绳子吊在大树上或作成的大型木制 “门”字架上。两根绳下连一“横板”。打秋者或坐或站在横板上,手扶绳子,用力回荡,技高者,能将秋千荡得几乎和横梁平。杠秋也叫磙子秋,是将中间安有木柄、两端绑有牛索头的长木杠,套在竖起的石磙脐上,人坐在牛索头上旋转取乐,多见于豫南光山等地。灯节玩此秋者颇多。框秋者,其形同框线的框(读Kuang,摞线用具)而得名。是在两个门形的架子上,中间固定两个相交叉的框架,交叉处固定在中轴上,相距约6~8尺左右。横梁上系秋千。玩乐时每次要有4人上秋。这种秋千既没有危险性,又不用吃力,老少咸宜,深得人们喜爱。仅为元宵节时所架设,流行偃师南部一带。近年,己有人将框改为钢筋结构,使其又轻便,又耐用。每到玩耍之时,人们蜂拥而至。八挂秋,因上悬八个秋千而得名。搭置秋千时先立一个老杆,高近3丈,约有一围粗。在老杆的外围,搭一个推台,约丈许。老杆下边的支点,放在一大石磙的脐上。老杆的顶端,横置八根木梁,每根木梁上再用一斜木撑持,夹角成45°,固定在老杆上,并用绳索捆绑结实,每横梁未端悬挂一秋千,垂直近地面。人站(坐)秋上后,推者在推台上肩扛斜木,脚踏平板,使其旋转起来,此时八个秋千在空中飞舞。打秋时推者使用各种办法“刁难”打秋者,如突然停顿,使秋千发生倒撞乱碰的现象。打秋者则设法应付,以显技巧。胆小者或技艺不高者则提心吊胆,出尽“洋相”,使看者哈哈大笑,增添节日的气氛。八挂秋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此俗流行于偃师缑氏一带,只要新年来到,人们便自觉地义务性地搭起秋千,供人玩乐,直到正月底。 (十一)黄河九曲连流传于南阳社旗一带的游艺活动,称“大迷宫”,在社旗县陌陂乡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传说不一:一说起于公元一世纪,汉光武帝自南阳起师反莽时佐刘秀之功臣朱佑,后封赭阳侯,收容战俘数千,在陌陂设狱营,建侯府,兴集市。为招徕顾客商贾,便就地取材,用秫杆扎成行兵阵地的《九宫八卦阵图》,后游人纷至,集市乃成;一说源于公元3世纪,诸葛亮据龟甲纹,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方位,创造军事连环阵,曾使东吴陆逊陷入绝境。此术晚年传给姜维,后来姜之后裔与诸葛夫人黄氏之后裔,照其图在陌陂用秫杆试扎成功,且约定12年(逢龙年)扎1次,所扎称“黄河九曲连图”,占地约7~8亩。其人行道约1.5米宽,按规律向前走,走完9斗顺利出宫。误入迷途,越走越乱,很难顺利出宫,后传承下来。50年代以后,已扎3次,黄河九曲连活动颇具情趣,至80年代仍为当地人所喜好,凡逢“龙”年便要以秫杆扎制此图以游玩。
(十二)放风筝 流行于河南民间各地。风筝源起,有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之举,后传民间;有传五代汉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筒,使风入竹中如筝鸣,故称“风筝”等。河南民间玩风筝之活动,宋代已颇兴盛。民间制风筝,多以竹篾以已之所好制成各种骨架,诸如鹰、蝴蝶、蜻蜓、凤凰等禽、鸟、鱼、虫形状,糊以棉纸,有钱者则糊以薄绢,上绘图案。玩时,以棉绳或麻线牵引,借助风力,放入天空,其尾依其大小系以长线作尾巴以保持平衡。河南放风筝多于春天进行,儿童尤为喜爱,有自己玩耍者,也有相互比赛者。玩放时还有许多花样,如用竹篾扎成一蛾状小鹰,双翅可张合,以线牵引,线上系以长稔子大红炮,点燃后让其带上空中,炮响线断,“蛾鹰”便双翅合拢,冲向地面,反复玩耍,乐趣横生;也有在拉风筝之线绳上装一木制滑子,上系响炮,点燃后,使其随滑子上升至空中风筝处作响,谓之“放响屁”。过去放风筝也有讲究,断线风筝不许落入别人家中,因迷信认为落入谁家,谁家便不吉利,所以要为此家放鞭炮以禳除不吉之兆,不然会受到此家人的责怪。今日大多已不讲究。 第五节 口头文学 河南民间口头文学有故事、笑话、谚语、谜语、歇后语、歌谣等,其内容包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口头文学的传播是通过口耳相承的方式,或在田间地头,或在炕头床边,或在“饭场”之上,或在打谷场中,由年长者或识多见广者讲,孩子、青年或其他热心者听。河南民间口头文学既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富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传说故事 河南民间讲故事俗称“喷空儿”、“喷白话儿”、“喷瞎话儿”、“喷大江东”,豫北人也叫“访古”、或“说古”。善讲者被称为“故事篓子”,他们多为上了年纪的老者和略读些书的识字人,也有识多见广的不识字者。讲述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故事以及生产、生活上的传说和逸闻趣事,还有精灵鬼怪的故事。民间讲故事喷空儿时一般多是一人讲众人听,到了关键之处,讲者多带上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绘声绘色,或赞扬或批评,使听者都沉浸在故事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读书识字的机会很少,故传说故事的讲述往往成为人们进行历史知识、生活经验、道德情操教育的途径。现择有关民间习俗的传说故事数篇,以志之。 (一)腊八粥的传说 1、慰劳英雄粥 相传,宋朝时的民族英雄岳飞,在疆场上正与金兵交战时,由于奸臣秦桧的诬陷,朝廷连下12道金牌,召岳飞进京。岳飞无奈只得班师回朝。就在腊月初八那天,行至半途,粮食不足。百姓闻讯后,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前去给将士们送粥饭,将士们把粥饭倒在一起,混合后统一而食,共度难关。 岳飞被害后,每年腊月初八日百姓们熬粥吃,以示纪念。相沿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2、悉达多的救命食 传说腊八吃腊八饭的原因,是唐僧去印度取经时才弄清楚的。古时候,西方天竺国的皇太子悉达多,看到人们常遭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就想方设法要躲避这轮回之苦。他背着家人,悄悄跑进檀特山,坐在菩提树下的一堆吉祥软草上,两腿盘坐,二目紧闭,双手合十不吃不动。他以为这样坐上几天,就能练成正果,进入极乐世界。谁知他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宫廷生活,哪受过这样的滋味?时间不长,他便感到饥肠辘辘,头晕眼花,难以忍受。他把这种难受劲儿和生老病死的难受劲一对比,修炼的决心就动摇了,想回皇宫去过那吃喝不愁的生活。可是由于他已经饿得四肢无力,刚要站立,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及至天刚明,一个善良的姑娘赶着一群羊进山来放牧,经过这棵菩提树时,看见地上躺着一个人,先是大吃一惊。当她慢慢走到跟前,发觉地上躺的这个人虽然面黄肌瘦,浑身瘫软,但鼻子里还有微弱的气息时,就断定这个人是被饥饿折磨成了这个样子。她决心要救他,就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炒面往悉达多的嘴里填。由于他人事不省,又口干舌燥,不管她怎么填都填不到悉达多的嘴里去。她想找水把炒面调和一下,可是左找右寻,也找不到水来。她正在发愁,忽然看见树叶上有露水珠在滚动,心里便有了主意。她小心翼翼地把露水抖落在一个小碗里,把炒面调为糊状,抹在悉达多的嘴上。只见悉达多的嘴唇慢慢动了起来,接着就一口一口的吞咽着姑娘喂到嘴边的炒面糊糊。不大一会,他的眼慢慢睁开了,看见面前有个大姑娘,先是一阵惊疑,当发觉正是她往自己嘴里喂东西时,又是一阵感激。吃腻了山珍海味、龙肝凤髓的悉达多,现在却感觉这露水拌的炒面糊糊比世界上啥东西都好吃。他问牧羊姑娘:“这种饭真好吃,但不知它叫啥名字。”因为牧羊姑娘从来也没见有人用露水拌炒面,再加上一阵羞涩,一时无言答对。后来,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悉达多又去修炼,据说这一次修成了正果,创立了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悉达多的种种传说故事也随着传了过来。可是不论谁,对那用露水拌和的炒面糊糊都叫不出个名堂来。偃师的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专门打听了这件事。他按当地人们说的日期扳指一算,牧羊女给悉达多喂炒面糊糊那天正是中国农历的腊月初八,于是就把那炒面糊糊起名 “腊八粥”。 从此民间都以为悉达多是凭着吃了一顿腊八粥进入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以慈善为本的极乐世界的,所以就在每年腊月初八这天早上吃腊八粥。盼望摆脱贫困,过吃不愁、穿不缺的太平日子。为了把腊八粥做成又甜又香的味道,就在锅里放进大枣、柿饼、干蔓青、胡萝卜、花生米、核桃仁等食品。为了表示是用露水做的粥,人们就抢在天亮以前上打水。 3、鼠洞的积蓄 传说远在北宋初期,太行山区有一家三口过日子。老头十分勤谨,年过60,天不亮就起床,打扫院子、拾粪、积攒肥料,天明下地,精心耕种了几十亩山坡地,还种了不少瓜果、树木和蔬菜。大人小孩尽着吃用,总不短缺,左邻右舍还能跟着沾点光,余剩的粮、果、蔬菜还能赚回不少银子来。 他的老伴很会勤俭持家。忙天吃稠,闲天吃稀,粗细调剂,粮菜配合,能做出各种各样香甜可口的饭菜。穿衣裹被也很节省,一家三口,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从不浪费一点。 他的儿子可就不像老两口那样勤俭。冬天睡到太阳3丈高,夏天歇晌睡到日偏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经常嫌饭不香,衣不新,吵着闹着要好吃好穿。长大娶了一个媳妇,也学男人的样子,好吃懒做,俩口子比着睡大觉。老俩口成天劝他(她)们也不听。小俩口私下嘟囔说:“爹妈总是叫咱们勤俭些,怕咱们将来过不好日子。他老俩口这些年积攒的东西够咱享用一辈子了。何必起早搭黑受那么多罪!” 过了几年,老两口相继去世了。老两口几十年添置的家当,不几年就让小两口踢踏光了,只好外出讨饭。这年冬季的一天,天格外冷,风特别大,能吹倒人,大雪又封住了门。小两口偎缩在破旧的房子里哆嗦打颤。讨饭出不去,家中没有米粮,身上穿着单衣,灶火又冰又凉。偶然之中,媳妇发现在墙角旮旯有个老鼠洞,她想洞里定会有杂七杂八的粮食,米、麦豆什么的。于是就动手挖。挖出来的足够两人充一顿饥。他们生着火坐上锅,煮了两碗杂粮粥。正在盛着吃粥的时候,忽然“忽隆”一声巨响,房子被北风吹塌了,小俩口活活被砸死在里面,碗里的杂粮粥泼了一地。这一天正好是农历腊月初八。 邻居们说:“地还是过去的地,房还是过去的房,老两口勤俭度日比人强,小两口好吃懒做一命亡。”后来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太行山区的老年人,每年的阴历腊月初八的早晨,都要熬一锅“八宝粥”给孩子们吃,边吃边讲这个故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父传子,子传孙,年长日久,流传的地区越来越广。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吃“腊八粥”成了人们的习惯。 (二)围腰的来历 妇女在干活、做饭时,往往都系一个围腰,干起活来不但利索、干净,从服饰看也比较美观,给人以女性美的感觉。那么,这围腰是咋来的?这还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相传,乾隆皇帝经常在游山玩水之余,往往还微服私访。这一天,乾隆私访来到乡间,他信马游缰,看不尽的田园风光,心中顿感舒适。他见一农夫正在插秧,栽的又快又好,多少均等,横竖成行,下得马来问:“喂,栽秧哥,你一天能栽多少秧?” 被问的这人叫李二,人称李二哥,尽管手脚麻利,只顾成天干活,那顾得想这些。一时被问的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 乾隆挺开心,说道:“你好好想,明天我再叫你回答,要是回答不上来,我命王二胖子打你的屁股。”说罢扬长而去。 李二哥着急了,心想,这王二胖子可是个县官,一县的父母官呀,他命他打我。嗯,说不定啊,这还是个大官咧。要是真的回答不上来,岂不要皮肉受苦。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 他的妻子李二嫂见丈夫这般模样,就上前询问,他只得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李二嫂听罢反而哈哈大笑,便对李二哥如此这般地作了交代。霎时,李二哥眉开颜笑,还夸奖了妻子一番。第二天一早就来到田间,等候着那位客人的到来。一会儿,那人果然又乘马来了。张口问:“栽秧哥,你一天能栽几百几十窝?” 李二哥马上接道:“你骑马一天能蹄踏几百几十脚?” 乾隆被问得倒噎气,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得跳下马来问道:“这是谁教你的?” 开始,李二哥不好意思,后来只得如实地告诉他这是妻子的主意。乾隆心想,乡间竟有如此的聪明女人,我要见一见她。 “栽秧哥,今天中午我要到你家吃饭。” 李二哥窘得不行:“客人,我家粗茶淡饭,恐怕不……” “不要紧,我只吃白皮黄心一大盘,九样菜儿团团转。” 李二哥连忙回到家中,告诉妻子李二嫂那人要吃的东西。李二嫂不慌不忙地说:“这不用你心焦,到时我自会做来。”李二哥两眼一眨,还在云里雾中。晌午了,门外传来了马蹄声,李二夫妇连忙去迎接,并让客人上座入席。然后,李二嫂端出一个大盘,中间放一个鸡蛋,周围用韭菜圈住。“客人,请品尝”李二嫂说。乾隆一看桌上的东西,心中明白自己又输了。心想,我乃一代帝王之家,竟败在一个民妇手下,太煞风景了。乾隆将嘴一抹,站起身来,问:“大嫂,你说我现在走啊不走?” 李二嫂心想,这又给我出了一个题。就漫不经心地答: “客人,你说我知道不知道?” 乾隆又吃了个软没趣,内心佩服得很。从袖筒里取出一方花布,说:“大嫂,承蒙招待,这一方花布,权作午饭的酬金。” 客人走后,县太爷王二胖子来了,这才知道刚才那位就是乾隆皇帝,大家又惊又喜。县太爷说:“民妇人。” 李二嫂说:“啊!当今皇上称我大嫂,你叫我民妇人,难道你比朝廷老子还厉害?” “啊!”王二胖子连忙又改口问道:“大嫂,这一方花布可是恩赐的呀”。李二嫂拿着花布看过来看过去,虽然倒也十分令人喜欢,但这么一块小花布做什么呢,唉!干脆加个带子束在腰间,不是也很光彩吗?对!就这样。于是李二嫂从此把这块花布束在腰间,晚上高高挂起。干活、做饭也很方便,慢慢就习以为常了。这样别的妇女见了,羡慕得很,看着既光彩,又把人衬得苗条。因此,都跟着学起来,可是,又叫不出名堂。它既然围在腰间,就叫它围腰吧。 (三)“公平交易”的由来 在过去,偃师一带粮行里的斛、斗、升等容器上,大都写着“公平交易”四个字。自然,从字面上便可以看出来,这是说明店主的买卖态度,不管是粜籴出入不欺不哄。其实,这里边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哩。就在青萝山脚下的小村里,有一个孤苦的孩子,不幸父母早亡,留落下他一人,过着“一个人吃饱,一家人不饥”的凄楚清贫的日子。他多少也识两个字,名字叫“公平”。可能是父亲看到这孩子生性公平,或者是看到当时世事太不公平,希望过个好的日月,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吧。这一天,他打柴归来,走在路上,拾到一个元宝,他高兴极了,在手里看过来,看过去,当发现元宝上还刻有“公平”二字时,他惊呆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也许是苍天有眼,可怜我这无依无靠的孩子。但他手一翻,元宝的那一面,竟还有“交易”二字。这可怎么办?原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钱财呀。可去找谁呢?谁叫“交易”?他住在哪里?回到家中,烙了点干粮,又经过一夜的盘算。第二天一早就上路了,决心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一定要找到“交易”,好与他平分秋色。风餐露宿,忍饥受冻,带的东西吃完了,就沿街乞讨,四下打听谁叫“交易”。一天,他来到一家粮行门前,看见这家的生意兴隆,来往人多,就想去问个究竟。谁知刚走到门坎里边,店掌柜看他这穿着打扮,定是要饭的,于是,拿出一个铜钱,递与公平,说了声:“走吧”。公平又伤心又难过,不觉摇了摇头,叹气地唉了一声说道:“我说交易哥,你叫我好难寻啊”。店掌柜吃了一惊,扭回头来问道:“你说的啥呀?” “我说,交易哥呀,你叫我好难寻啊!”公平接道。 “你哥叫交易?”“哼……”公平说不出所以然。 “你哥叫交易,他是哪里人?” “我是找个叫交易的人?” “你和他认识——要不怎么是你哥?” “我是找他有点事。” 店掌柜的看他虽然穿得破烂,形容憔悴。可是谈吐举止都忠厚老诚,就拉进店内问个究竟。公平将拾银之事,如此如彼诉说了一遍。店掌柜大吃一惊,想不到眼前站的竟是这样一个好人。忙恭身施礼。说: “不才便是交易。” 公平一听说是交易,又惊又喜,一把抱住说道:“哎呀,你可难煞我了啊。”把路上的苦楚酸辛又说了几句,然后从怀中掏出那个元宝来。交易非常感动,说啥也不收:“你老弟费尽千辛万苦,又这般真诚待人,真可谓少见,难得,难得!”遂叫店内人出来相见,然后做饭招待,把那个元宝暂收柜内,并留公平到家中作客。停留了几天,店掌柜——交易,看公平为人善良厚道,便将妹妹许他为妻,并为公平操办花烛之禧。置办婚礼时从钱柜内取银子花,谁知,一打开柜门,白花花的一柜子尽是元宝,只是除了一个上刻有“公平交易”四个字的元宝外,其它都没有字。交易说:“公平弟,这可怎么办?” “不义之财决不可取,把那些统统舍予穷人吧。”交易十分赞成连忙照办。街坊邻居听说,无不夸奖他俩的高尚品德。一时遂传为美谈。后来,人们就在生意的交往器用上,写以“公平交易”四字,以示他们的行为端正,公平交易。甚至,连其它的行业墙壁上,也仿照书写,成为习俗。 (四)迁居燎锅底的来历 在偃师、孟津县一带,人人迁居前,有用火燎锅底的习俗。 传说从前,黄河里有一个水怪,常出来害人。其皮坚硬,刀枪不入。人们恨之入骨却无法将其治服。后来,有一“神僧”告诉人们,其怪怕响声,越响它越怕。于是人们便弄来大锣、大鼓敲击以驱捉水怪。水怪慌忙逃窜,无路可逃时便钻到一家“锅台”里躲了起来。人们便围住“锅台”猛敲狠击,又用烧红的火柱去捅水怪,一下子又把水怪赶了出来,它慌忙逃入黄河,再也不敢出来害人了。从此,当地人在迁居之前,都要用火燎锅底,并形成习俗。 (五)姑娘结婚为啥用红盖头 相传,很久以前,天塌地陷以后,世界就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两人兄打鱼,妹打柴做饭,相依为命。后来,兄妹俩就用黄泥捏泥人。奇怪的是,泥人晒干后,叫声“爹”“娘”就跑走了。于是,后人说天下的人都是伏羲和女娲这样创造的,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因此,都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娲为人祖奶奶。据说,人祖爷和人祖奶奶后来还结了婚。 一天,兄对妹说:“这世界上没有人生育的人,日后就会断子绝孙的,咱俩就结为夫妻吧!”女娲听后,脸刷地红到耳根,说:“这世界上哪有兄妹结为夫妻的道理?要想成亲也可以,那我有个条件!”兄点头同意。妹说:“咱俩各在一个山坡上点堆火,如果两股烟飘在一起,就成亲。”结果,两缕青烟经风一吹合成了一股烟。伏羲说:“妹妹,这下中了吧!”女娲摇摇头说:“不中,还有一个条件,咱俩到山上各滚一扇磨,如果两扇磨在山下合在一起就成亲。”伏羲又同意了。于是两人同时把磨推到山顶,并对天起誓:“老天在上,俺兄妹俩向您起誓,两扇磨从山上滚到山下,如果合为一盘,俺俩就成亲。”两扇磨从山顶始终不离滚到了山下合在一起。女娲咯咯直笑,羞得脸比红布还红,她随手在身边摘了些花草,编了个手帕样的草扇遮住了自己的脸。从此,姑娘在出嫁时,也都用红绫遮脸,称作“盖头”,日久便成了习俗。 (六)营坊人不过大年初一 方城县东南二里营坊村上的老户,至今仍不过大年初一,而是三十这天过年。说来有因,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恢复.....时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一支义军,约十万余众,为维护国家统一,毅然归附清廷。康熙七年(1668年),皇上降旨,部队南下沿途疏散定居,副总余伯益率部在方城南安营定居,其所驻村庄也多以大营、小营、沈营等名之。为维护地方治安,让邻里乡党欢度佳节,每逢新年,余伯益均晓谕部下提前一天过年,大年初一则巡逻执勤。执勤将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乡亲们感其德,联名上书请加敕封,康熙帝遂授余伯益为“镇国将军”,随从将士皆有封赏。余死后,随余定居营坊村的余、沈、吴、林、范、齐、蔡、查、黄、柳等十姓,仍保留过年三十,不过大年初一的习俗,世代沿袭,至今不变。 (七)老农称呼的由来 康熙年间,博望一带有一姓彭的财主,五旬得子,起名彭宝。彭宝满月,其父即死。其母宠子过甚,彭宝年十八除吃、喝、玩、乐外,一无所长。更为荒唐的是,他大便后皆用蒸馍揩拭,挥霍无度。不久家业荡尽,沦为乞丐。一天彭宝饿急,忽见原厨子李老汉端来几个去皮的白蒸馍,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觉着这馍香甜可口,十分好吃。一连数日,天天如此。彭宝知李老汉家贫,问白馍的来历方知是以前自己揩屁股之馍,他后悔无比,遂以李老汉为再生父亲,勤学稼穑。老人死后,彭宝遵嘱垦荒种地,勤于农事,成为裕州首富。因交皇粮甚多,康熙帝知其名,传其进京授奖,问其致富缘由,他便如实说出,并求皇帝把荣誉赐给再生父亲。皇帝准奏,在圣旨上写了“老农”二字。众臣相顾,不解其意,康熙解释道:“祖宗之法,官分九品,老农者,十品也。”复反问众人:“朕命老农为十品,卿可知 ‘十’之意否?”众言:“十即十全十美,老农为十足的好人。” 以后每县三年报一次老农名单,凡自幼勤耕,年过六旬无错者,发给证书,可见官不跪,遂成清朝一制。 (八)十二属相的传说 有一年,玉皇大帝庆祝生日,下旨要所有走兽在正月初九报到。规定按报到顺序封十二动物为十二属相。老鼠与猫为邻,猫常欺负老鼠,可老鼠较聪明。老鼠听到玉皇大帝封属相信息之后。就准备早去。可猫不清楚所去日期,就询问老鼠,老鼠谎说是正月初十,猫信以为真。 正月初九一大早。老鼠就悄悄出发,其它动物也纷纷上路,牛最笨,出门早,和老鼠同行,鼠前走,牛后行。当走到一河边时,老鼠作了难,忽然它想出一条妙计:等其它动物来渡河时,跳其背上渡河。当后边的牛来到时,老鼠便蹦上了牛背,渡过河去,老鼠又躲在牛耳朵里,既省力又暖和,一直等牛跑到金殿上,老鼠才从牛耳朵里跳出,抢先在玉皇大帝前报了到,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稍后,老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也先后来到,分别得了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名。最后猪也笨头笨脑地赶到,名列第十二。 正月初十,猫趁天不亮就出发了,一路上又没有碰上同伙,暗自庆幸。谁知,到达玉皇大帝金殿时,玉皇却说:“你真笨,人家昨天都来受封了,唯你不执行旨意,还是回去洗洗脸吧,洗掉你的好睡觉的面孔。”猫没有排上十二属相,才知上了老鼠的当。从此,猫碰到老鼠以后就咬,和老鼠结下了不解之仇。同时,也常用一爪,揩抹自己的脸面,以祛羞辱。 二、笑 话 河南民间称富有引人沉思的幽默感和逗人笑脸顿开的趣味性的短小故事为“笑话”或称“逗笑”、“逗趣”。许多笑话老幼皆知、交口相传。节日游乐场所或日常村头“饭场”以及夏日乘凉处、冬日取暖处常是讲笑话者施展口才的地方。讲说者有文化人,也有不识字者。他们或从书中得来,或从口头传来,或即兴编造,“满肚子笑话”。大都是讽刺和鞭挞好逸恶劳、贪图富贵的人或贪赃枉法、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也有少数低级趣味的。但讲说者一般讲究讲说场合、听者对象。现择数例以志之。 (一)没馍 有个吝啬鬼,一天早上,理发匠轮到他家管饭,他只让妻子做了两碗糊涂水,连馍也没有,理发匠很生气。轮到给他理发了。理发匠拿起一把钝刀子“啃”起来,疼得吝啬鬼直叫。他摸着头皮问理发匠:“咋恁疼哩!”理发匠慢吞吞地说:“因为早上没有馍(磨)”。 (二)不要命 几个人在一起吃早饭,最好的菜是豆腐。有一个人专拣豆腐吃,别人问他:“你为啥专拣豆腐吃啊?”他说:“豆腐是我的命啊!”中午饭菜里又加了一盘肉,这人又专拣肉吃。别人又问:“豆腐不是你的命吗?你为什么又专拣肉片吃?”他说:“我见了肉就不要命了。” (三)比美 从前有弟兄两个,都觉得自己媳妇长得美。老大说:“天下女人数俺媳妇长得美。”老二不服气地说:“地上的娘们儿都没俺媳妇长得美。”二人相持不下,争得面红耳赤,只好找他爹评理,他爹问明情况后说:“别吵啦,我看天下女子都没您娘长得美。” (四)何不算算从哪过 一个算命先生,是个瞎子,用拐杖一边探路,一边叫:“要知未来吉凶,推算八字便知。”突然,他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仰着脸喊道:“喂,过路大哥帮俺过去吧。” 有人打趣戏弄说:“嗨,都说你先生神算,何不算算从哪过?” 算命先生正在没有办法,听见河边有鸭子巴嗒巴嗒拱泥声,他借着梯子下台,摇头晃脑地说:“甲子乙丑海中金,鸭子巴嗒水不深。”念叨着就往水里跳,一脚跳到深水处,河水淹到脖子根儿,他一惊,双手不由向上举,正巧抓住一根柳树枝,便又念道:“丙寅丁卯炉中火,就知道柳枝要救我”。 (五)土地堂和上他当 从前,有伙计二人,名张三李四。一日,二人见石碑上刻有“土地堂”三字。张三念:“土地常”,李四说:“工池堂”,二人争执不休。他二人把“土地堂”写好,让县官判断。县官听完看后,把惊堂木一拍说到: “三个本是简单字,你俩对它不认识,张三错认本该打,李四错认本该罚。原谅你们是初犯,下次再错就不饶,回去你俩要记住,三字读作‘上他当’。 (六)自病不觉 过去,一个教书先生嫌一个学生写得文章不好,主要是嫌他写文章用“了”字太多。一次这个学生又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先生批阅,先生看了学生的文章后,当即写了一个批语:“了了了,了了了,用的了字太多了,以后不用‘了’字就好了。”写罢扔给学生。学生拾起文章一看批语,数了数光一个批语就用了十个“了”字,禁不住大笑起来,先生一看学生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笑话自己,便厉声问道:“笑啥哩?”“我笑有个人眼高手低,自病不觉。”学生直爽地回答。先生把眉头一皱,气愤地说:“你这不懂礼貌的学生,气死我了。” 三、歌 谣 河南民歌的出现形式,以低声吟诵为主,高声歌唱者多见于重体力劳动之中。河南人虽不象边远民族那样喜爱放声高歌,但以低声吟唱抒发感情却十分普遍,而且创造出许许多多有趣和富有思想性的歌谣。这些歌谣或见于田间地头和各种重体力劳动之中;或见于纺花、织布机之前;或为各种仪礼主持者吟诵;或为“座筐”“摇篮”前的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文化部门十分重视民间歌谣的收集、整理。然河南民间歌谣除烩炙人口、内容丰富的“传承”歌谣外,还有大量不断在生产、生活中的“即兴”创造。现以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儿歌等分类择其精者以志之。 (一)劳动歌 河南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尤其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常以劳动歌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有集体同唱者,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相合。其歌词有传唱的,也有不少是即兴创作。其内容有述说辛苦,有歌唱幸福,有历史故事,有现实生活。河南民间所见劳动歌有“船工号子”、“矿工号子”、“打夯歌”、“采茶歌”、“插秧薅秧歌”、“车水歌”等。 1、伊川夯歌(述说历史故事)领:提起那第一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单表刘关张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桃园三结义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手足情义长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提起那第二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再表关云长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五关斩六将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威名天下扬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提起那第三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张飞勇猛将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长坂坡一声吼哎! 合:嗨呀呼嗨呀!领:退曹百万郎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第四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常山子龙将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单骑救幼主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忠良美名扬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那第五夯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军师卧龙藏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三顾小茅庐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请出诸葛亮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那第六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刘备过大江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赵云来保驾呀, 合:嗨呀呼嗨呀!领:气坏小周郎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第七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再表诸葛亮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祭起东南风哎, 合:嗨呀呼嗨呀!领:曹营一火倾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那第八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军师有胆量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诸葛过了江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舌战群儒将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那第九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诸葛计谋广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草船去借箭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孟德上了当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拉起那第十夯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七擒孟获将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心服口也服啊, 合:嗨呀呼嗨呀!领:一起保汉王啊。 合:嗨呀呼嗨呀! 2、新县“车水歌” 小小水车咧下河湾罗,脚踩那的棒棒咧手搭杆罗,哪个叶子不出水哟,哪个龙骨不转弯喂,哪个年轻人不爱哟玩罗。十七十八咧不唱歌罗,留着那的山歌作什么罗,再过三年人老了哟,儿接媳妇女出阁罗,风流时代白空过罗。我说哥有些呆罗,麻杆那的顶门你不来罗,哪个说我呆来哟,那个我就呆来喂,麻杆顶门我偏不哟来罗。披着蓑衣咧等着雨罗,干河那的下网等鱼来罗,那个等着乖姐哟,那个偷偷把门开喂,夫妻双双走进哟来罗! (二)仪式歌 河南民间举行各种仪礼,大都有礼仪之歌。其歌或由仪礼主持人诵念,或由当事人歌唱。其用辞生动,形式多样。有流传的歌辞,也有即兴而作。如盖房上梁有“上梁歌”;丧葬仪式有“出殡歌”;闺女出嫁有“哭嫁歌”。民间婚娶仪礼中的歌谣最多,从迎娶、入洞房直至上床,先后就有“打醋坛歌”、“送房歌”、“小姑送灯歌”、“点灯歌”和 “撒床歌”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礼仪的改革,许多礼仪已不行或简化,仪式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已消失,也有不少仍传于民间,许多还增添了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的新内容。 1、婚礼歌选粹 打醋坛歌在厨房吸袋烟,忽听花轿到门前。吸半口留半口,手拿犁铧往外走。犁铧本姓铁,烧得真是热。粮食醋真是酸,鬼神吓得躲一边。各位乡亲往后站,别烧着您穿的红绸缎。年年有个三月三,小早担驮犁铧送下山。庄稼老汉把会赶,买个犁铧把土翻。娶媳妇,打醋坛,正转三圈倒三圈。掀开轿门采荣花。下边点把火,上边放丈鞭。火把着得旺,火鞭响得喧。一块檀香木,雕刻骏马鞍,新人迈过去,四季保平安。搀到当院内,二人同拜天,夫妇跪在地,俩人发誓言,夫妻恩爱结侣伴,同甘共苦过百年。拜天堂,拜地堂,然后再拜二爹娘。亲戚朋友都拜过,夫妻双双入洞房。叫秋菊和海棠,开开柜,开开箱,帮助新人换衣裳,梳头擦脸巧梳妆,黄道吉日喜气长。 送房歌八仙桌子放到正中央,一对红蜡也点上,十二个果签也摆上。一边坐鸳鸯,一边坐凤凰。鸳鸯手里拿一对,凤凰手里拿一双。这枝插到那枝上。送子娘,来送子,好子送五个,好女送一双。大儿子送到北京金銮殿。二儿子送到南京做高官,三儿子送到翰林院,四儿子金榜中状元,留下小五守爹娘。 小姑送灯歌夕阳西下近黄昏,小姑送灯洞房门。金灯对银灯,锡蜡对壶瓶,方桌对斗椅,书房对大厅,昨日陪着父母坐,今晚陪着×相公。小姑点灯歌洞房灯火须长明,时近黄昏该点灯。一龙灯,二凤灯,三仙灯,四愣灯,五马跑前灯,六马七言灯,七星灯,八卦灯,九莲灯,今年送个长明灯,过年得个闹人精,奶奶抱着喂落生。 (三)时政歌 时政歌是河南民间有感于当时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表现人们对时政的体验和看法,一般篇幅虽小,但简单明了,针对性强。 1、穷富两个样五月初五是端阳,穷人富人两个样。富家饭菜香喷喷,穷人菜汤喝不上。 2、光绪三年想起了光绪三年,叫人心酸又打颤,东庄不到西庄去,西庄不到东庄玩,妗妗见了锅里填,人吃人来犬吃犬。 3、苦农友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野菜饭,喝的菜羹汤。麦黄望结谷,谷黄望插秧,一年忙四季,都为财主忙。 4、起来革命求解放农民种地饿断肠,泥匠盖楼没有房,裁缝穿的补丁衣,木匠睡的没腿床,这种日子怎能过?起来革命求解放。 (四)情歌 情歌是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河南民风淳厚朴实,情歌的风格也含蓄深沉。民间传送情歌一般不是放声高唱,而是低声吟诵。如姑娘们平时在做着针线,摇着纺车,或是踏着水车,挥着锄头时,轻声吟唱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情姐爱的有情郎南风没有北风凉,荷花没有桂花香,燕子垒窝在高楼,梧桐树上落凤凰,情姐爱的有情郎。 2、十大想一想二爹娘,爹娘无主张,孩子婚事没挂在娘心上,咋不打嫁妆?二想奴公婆,公婆有差错,没听说女大留不得,咋不来娶我?三想说媒人,媒人无良心,两家亲事全在你一人,咋不来问问?四想奴的郎,南学读文章,上学下学路过奴门旁,咋不来望望?五想奴的妹,比奴小两岁,今年正月已把新人配,越想越掉泪。六想奴的哥,比奴大不多,去年三月才把亲办过,两口多快乐。七想奴的嫂,跟奴一般高,小小娇儿已在怀抱,越想越心焦。八想奴的床,掀开罗帏帐,只见鸳鸯枕不见奴的郎,叫人好心伤,九想奴的房,好象一庙堂,清早扫地晚上去烧香,好象女和尚。十想奴的命,奴命真不强,不如拿绳吊在梁头上,一命见阎王。 (五)儿歌 在河南民间,无论是高原山庄,还是平原庭院,常可听到年老者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共唱儿歌的动人声音。这些儿歌不仅内容丰富,大都蕴含着许多生活知识、社会知识以及对丑、恶、善、美的讽刺和赞扬,而且语言生动,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对于小儿,有如何说话吐字的歌谣。稍长,则又有识数认字、讲究卫生、游戏玩耍等歌谣。这些歌谣多是长者利用闲暇时间在床头、炕上、庭院、门前以哄、逗、游戏等形式传给小儿的。孩子们往往会在吟唱儿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人生哲理的教育和熏陶。儿歌传于民间,也为民间所创造。现择其部分以志之。 1、只要勤快啥都有一棵树,俩柯杈儿,一个杈上五个芽儿。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都靠它。它是啥,它是手,只要勤快啥都有。 2、打扮哥哥上学堂月婆婆,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浆得光,打扮哥哥上学堂,读诗书,念文章,长大为国去争光,红旗插到大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 3、“什么”歌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出在半山腰?什么出来棒槌打?什么出来棍子敲?高梁出来高又高,玉米出在半山腰,黄豆出来棒槌打,芝麻出来棍子敲。什么打架角顶角?什么打架脚踢脚?什么打架咬耳朵?什么打架啄脑壳?老牛打架角顶角,小马打架脚踢脚,小猪打架咬耳朵,公鸡打架啄脑壳。什么弯弯在天边?什么弯弯在水边?什么弯弯头上边?什么弯弯在眼前?月亮弯弯在天边,船儿弯弯在水边,梳子弯弯头上过,眉毛弯弯在眼前。 4、对花歌俺说一来谁对一,什么开花在水里?你说一来俺对一,莲蓬开花在水里。俺说二来谁对二,什么开花一身刺,你说二来俺对二,黄瓜开花一身刺。俺说三来谁对三,什么开花一头尖?你说三来俺对三,秦椒开花一头尖。俺说四来谁对四,什么开花起苔子?你说四来俺对四,韭菜开花起苔子。俺说五来谁对五,什么开花五月五?你说五来俺对五,石榴开花五月五。俺说六来谁对六,什么开花爬墙头?你说六来俺对六,梅豆开花爬墙头。俺说七来谁对七,什么开花把头低?你说七来俺对七,茄子开花把头低。俺说八来谁对八,什么开花一孤抓?你说八来俺对八,葡萄开花一孤抓。俺说九来谁对九,什么开花做奶酒?你说九来俺对九,蜀黍开花做奶酒。俺说十来谁对十,什么开花无人知?你说十来俺对十,苍术开花无人知。俺说完来谁对完,什么开花象冰盘?你说完来俺对完,葵花开花象冰盘。俺说了来谁对了,什么开花剪子铰?您说了来俺对了,窗花本是剪子铰。 四、歇后语 歇后语,河南民间称“坎子”、“吊杆话”、“俏皮话”、 “零话”等,流传十分广泛。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比喻,后一部分是本意。常见有喻意的,有谐音的。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凑,说话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便被引出,讲者或说或不说,听者自然明白其本意。许多时候,讲者说了前一部分,听者便能随口说出后一部分,如答谜语一般。其形式幽默、含蓄、针对性强;其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有尖锐的批评,也有善意的讽刺;有热烈的赞扬,也有无情的揭露。田间地头,村里巷间,常可听到。河南各地民间,男女老幼,喜爱应用者颇多,不少是他们自己创造。 对镜作揖——自己恭敬自己。木匠戴枷——自做(作)自受。大风里吃炒面——咋张开嘴。房檐上的冰柱——根子在上。杀鸡取蛋——只得一回。一跟头栽到门外头——门里出身。小杆杖吹火——一窍不通。三眼枪打兔子——没准。六个指头挠痒——多那一道。鸡蛋壳篓发面——没多大开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布袋里装牛梭头——里外不直。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财神爷讨饭——装穷。沙锅子捣蒜——一锤子买卖。扫帚顶门——杈头多。卖豆腐的扛戏台——架子不小。扁担插到桥眼里——担当不起。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漫地烤火——一面热。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公公背儿媳妇——出力不落好。黄鼠狼将(生)老鼠——一窝不胜一窝。对着门缝吹倒人——名声在外。老婆纺花——慢慢上劲。小鸡卧在门坎上——里外觅食。门神里卷灶爷——画(话)中有画(话)。枣胡解板——一句(锯)。哑巴进庙门——多磕头少说话。豆腐渣贴门神——不沾板。大年三十逮个小兔子——有它没它都过年。 五、谚 语 河南民间称谚语为“俗话”、“俗语”。其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语言简炼、含义深刻,且通俗易懂,男女老幼均喜欢用。谚语产生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其中既有历史的遗训和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思想的结晶,也有不同社会习俗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谚语中有的已失去了原来的实际意义或已不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则不断地修改或增添新的内容,还有许多产生于现代的新谚语。这些谚语中,许多都具有教育借鉴的价值和作用。现择部分河南民间谚语志之如下。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报娘恩。山高遮不住太阳,儿大压不住爹娘。老子偷花移果,儿子杀人放火。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海样深。青油炒韭菜,各人妻子各人爱。夫妻没有隔夜仇。吃得好,穿得好,不如两口白头老。一辈好媳妇,三辈好子孙。一个女婿半拉儿。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梁不正下梁歪。远亲不如近邻。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三年不吸烟,省个大老犍。吃饭穿衣量家当。作事要实在,言语要谨慎。有理走遍天下,没理寸步难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人长,道人短,不知自己也枉然。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没有不透风的墙。一物降一物,蛤蟆降癞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没事常想有事时,有钱须思无钱时。一人不过二人智。自己夸不如人家夸。救人要救活,救火要扑灭。是非自有公论。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不读那家书,不识那家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做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笨鸟先飞。心坚石也穿。勤有功,戏无益。熟能生巧,巧能生妙。艺不压身。人儿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登高山,不显平地。入国问禁,入境问俗,入家问忌。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心急不能吃热豆腐。要无闷,安三份,要无愁,莫妄求。沾小便宜吃大亏。疑心生暗鬼。有钢往刃上使,有理往明处拿。前车覆,后车鉴。不贪意外财,勿饮过量酒。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火无终日旺,花无百日红。木匠手里无弃物。看花容易绣花难。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好瓦难垒不透风的墙。不怕千着会,只怕一招熟。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买卖不成仁义在。公平交易,两合人心。一分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有钱不买半年闲。强将手下无弱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快刀斩乱麻。打破砂锅纹(问)到底。见苗三分收。有话说出口来,有谷碾出米来。宁叫蚕老叶不尽,莫使叶尽老了蚕。勤纺花,多喂蚕,四十五天捞现钱。
- 河南近代历史概述
- 河南古代历史概述
- 河南现代历史概述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12-1917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清代晚期(1840.6~1911.12)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18~1923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24~1929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30~193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36~1941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42~1949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49年10月~195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56~196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61~196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66~197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71~197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76~198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81~1987年)
- 先秦时期河南省省域建置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