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都有哪些河流?河南省河流情况介绍
一、河川径流量 河南省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总量为313亿立米。其中淮河流域为178.5亿立米,长江流域为66.94亿立米,黄河流域为47.4亿立米,海河流域为20亿立米。 河南省河川年径流的地区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即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淮南山区径流深高达600毫米,伏牛山区的鲁山及太行山东麓的辉县南寨一带也分别达400及300毫米。而黄河干流附近及豫北平原都在100毫米以下,金堤、马颊河一带仅40~50毫米。200毫米年径流深等值线基本上横穿河南省中部地区。该等值线以南,水量较丰沛,气候较湿润;该线以北,径流短缺,气候较干燥。全省地表径流在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了三个相对径流高区和三个相对径流低区。淮南大别山区是全省径流最大的地区,年径流深高达400~600毫米;伏牛山东缘为径流相对高区,年径流深一般在300~400毫米;豫北太行山东麓的辉县、淇县、汤阴以西一带,年径流深达250~300毫米,为全省径流的第三个高区。径流的相对低区为豫北平原的长垣、濮阳、清丰、南乐、内黄等地,年径流深小于50毫米;豫西的渑池、三门峡、灵宝一带,年径流深在50~100毫米;邓县、新野为中心的南阳盆地区年径流深不足200毫米,比周围相对明显偏低。 河南省的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各河流汛期径流集中数量大,最大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分别占全年88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的60~70%(西部)和70~80%(东部),夏季多洪涝灾害;冬春季节降水量小,径流也很小,甚至出现干涸断流。 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变差系数值由南部的0.5向北递增到1.2。越是径流低值区,值反而越大。在1956~1979年期间,全省大水年是1964年,总水量为718亿立米;最枯水年是1966年,水量仅有99.5亿立米。
二、河水水质 河南省河流的水质总的说是比较好的,大部分河水均适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由于全省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差别大,各地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在淮河以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川径流量大,相应河水矿化度低。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各测站的离子总量只在100毫克升左右,总硬度小于4度(德国度),为很软水,水化学类型为;唐、白河、丹河水系年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离子总量在200毫克升左右,总硬度4~8度,为软水;水化学类型为、;颍河、沙河、北汝河、及干江河水系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离子总量大部分在200毫克升以上,个别站(周口)为300毫克升左右,有的为软水,有的为中硬水,水化学类型绝大部分为;省境的东部和北部平原,年降水量只有600~700毫米,有的河水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河水离子总量普遍偏高,一般在500~1000毫克升,为中度硬水、硬水,水化学类型东部为、,北部为、。在卫河汲县站及共产主义渠黄土岗站,个别年份出现类型。 全省各河流的离子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高温多雨,风化过程和生物过程强烈,有利于化学淋溶作用的进行,但此时雨量集中,河水中离子含量被稀释,矿化度降低;而枯水季节降水少,径流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矿化度升高。 河南省大部分山区如发源于太行山系、伏牛山系及桐柏、大别山系的河水水质中缺碘。在熊耳山山系的河流水中除缺碘外还缺硒。从熊耳山向东南,经外方山到大别山,还有一条萤矿石分布带,普遍含氟较高。在东部黄淮海平原的低洼易涝区,也同样存在含氟偏高区。
三、河水含沙量 河南省雨量集中在汛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这时河水挟带泥沙数量剧增。在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山高坡陡,相对高度大,径流汇集快、水量多、流速大、冲刷力强,河水含沙量比平原多。在豫西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地地带,土质松驰,植被覆盖率低,易溶性强,抗侵蚀差,流经这一带的河流,其含沙量都比较高。 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全省各河流含沙量的总趋势是西部山区大,东部平原小。灵宝往东至荥阳一带属黄土台地、丘陵区,是全省含沙量最大的地带,含沙量为5~20公斤立米;其次为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为1~5公斤立米;京广路以东、淮河以北的广大平原为0.5~1公斤立米;伏牛山主脉南侧,由于土薄石厚,耕地很少,森林草地覆盖面积大,加之土质粘重,虽属山区,含沙量只在0.5~1公斤/ 立米;淮南大别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结构密实,耕地中水田多,旱地少,含沙量仅在0.1~0.5公斤/立米,是河南省含沙量最小的地带。 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悬殊很大。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可达几千万吨到十多亿吨。省境三门峡站为14.9亿吨,花园口站为12.9亿吨,支流伊洛河黑石关站为2040万吨,其他各河只有数百万吨,各河流输沙量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比降水量和径流量还要高。各河汛期输沙量一般要占输沙总量的70~80%。
第二节 黄河水系
黄河是中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内河段长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主要特性:一是水量小而变率大。黄河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但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夏秋汛期的水量可占全年60~70%,大部分洪水具有猛涨猛落的特点。黄河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如据陕县站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不过1546/秒,而历史上曾出现过36000/秒(1843年)和22000/秒(1933年)的特大洪水和大洪水。二是含沙量高。黄河的含沙量在世界河流中占第一位。陕县站多年观测,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最高时为33.6亿吨,其中大约3/4输送入海,其余的堆积在河床上,河床淤高,成为“地上悬河”。 河南省境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计有88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有1条,5000~10000平方公里的有2条,1000~5000平方公里有6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在省内支流均在郑州以西,伊洛河是黄河南岸最大的支流,还有宏农涧河、汜水等。北岸有沁河、丹河和莽河。铁路桥以东较大的支流有金堤河和天然文岩渠。 一、河道与湖沼 (一)河道变迁 黄河河道多次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有5次大的变迁,洪水波及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黄河每次决口泛滥,对豫东北平原一带地理面貌的变迁影响巨大。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总趋势是决溢改道愈来愈趋频繁,但并非直线上升,也出现过相对稳定的时期。一般说来,黄河下游自然决口、选择新道后,河道的演变有一个过程。过程长短由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以及下游河道的具体条件所决定,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下游河道具体条件的变化。每一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变迁有其规律和特点。战国筑提以前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黄河基本流向大都是流经华北平原,在渤海西岸入海。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漫溢泛滥,每隔一个时期就要改道,情况颇似近代不筑堤的河口三角州地区。因而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以至春秋时代,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 黄河下游两岸大规模的筑堤开始于战国中叶(公元前4世纪40年代左右)。筑堤以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河。自此,其他诸道渐归消失,频繁改道的局面基本结束。但河道固定后,导致泥沙堆积加速。西汉前期(公元前2世纪中叶),黄河改道又趋频繁。因此,西汉一代“河决溢常在平原、东郡左右”。汉武帝元光3年(公元前132年),河水决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濮阳西南),东南入巨野泽,由泗水经淮水入海。造成历史上黄河第一次夺淮入海。洪水泛滥所及,达16郡,历时20余年。 自春秋战国至西汉末的大河,在以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仍保持其故道—“大河故渎”。 历史上黄河决口所经的各条故道,择其主要而言,大致可分为北流的滱水、滹沱、御河、漳水,东流的漯水、马颊、济清,南流的泗水、汴水、濉水、涡水、颍水等12条泛道。 北流中的滱水泛道即《山经》大河下游,在今天津市区入海,是历史上最北的一条泛道。滹沱泛道是《禹贡》大河的下游、汉代滹沱河的正流。漳水泛道是《山经》、《禹贡》大河下游的上段。御河泛道即隋代的永济渠和宋代的御河,北宋时期曾三次为黄河所夺。 东流中漯水泛道原是古大河下游的一条分流。春秋时代以后长寿津(濮阳西南)以上为黄河所夺,东汉以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南)以上又为黄河所经,自此而下河、漯二水几乎平行入海。马颊泛道为西汉大河的减水河,唐代大河北支。济清泛道指古济下游(又称北清河),唐宋以前黄河南决巨野泽,元明以后黄河北决梁山泊或张秋,都是走济清泛道入海。 南流中泗水泛道即黄河东南决入今济宁、徐州间的古泗水(又称南清河),由泗入淮。汴水泛道的流路大致近似今地图上的淤黄河。睢水泛道是黄河在开封、商丘间分出走古濉水至宿迁入泗水。颍、涡二条泛道,是元明以后黄河在郑州、开封间南决的主要泛道,也是12条泛道中最南的两条。 历史上这12条泛道的更迭演变,基本上是先自西向东,后自北向南,作扇面形状展开。到13世纪,黄河下游已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到南端扫射一遍。元明时代下游河道又有向北摆动的趋势,由于人为的因素,才制止了这种摆动。自有文献记载以来,12世纪以前黄河都由渤海湾入海,12世纪以后改东南注入黄海,19世纪叶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12条泛道的行水时间,以漯水泛道和汴水泛道行水时间最长,与其他泛道关系最密切。黄河决溢的地点和泛道有一定的联系。北宋前期决口多集中在南岸滑县、濮阳一带,决口后泛道以东流为主,后期决口多集中在濮阳、大名一带北岸,决口后泛道以北流为主。金、元以后黄河以汴道为干流,干流大体上以今武陟至兰考一线为脊轴,决口后多向东北、东南辐射,在原阳、封丘一带决口,多北冲张秋运道,挟大清河入海;在郑州、开封一带决口,多南夺涡颍入淮。 (二)湖沼变迁 河南东部平原自第三纪在不断沉降的过程中,形成不少凹陷和洼地;黄河下游在古代尚无堤防约束以前,摆动于太行山脉以东,泰山山脉以西的冲积平原上,在自然堤之间又出现一些河间洼地,这些凹陷和洼地后来都形成了湖沼。另外,先秦时代黄河流经太行山东麓,其西侧自然堤与太行山冲积扇之间的扇前洼地,湖沼尤为发育。其后,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加深,特别是黄河不断泛滥堆积,以及农业发展对耕地的要求,使平原湖泊的分布与兴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周秦至西汉时代,河南省的湖泊分布在豫北地区有大陆泽(今修武、获嘉间),荧泽(今浚县西)、澶渊(今濮阳西)、黄泽(今内黄西)、修泽(今原阳西)、黄池(今封丘南)。在豫东、豫中地区有:冯池(今荥阳西南)、荥泽(今荥阳北)、圃田泽(今郑州、中牟间)、萑苻泽(今中牟东)、逢泽(今开封东南)、孟诸泽、蒙泽(今商丘东北)、空泽(今虞城县东北)、浊泽(今长葛)、狼渊(今许昌西)、棘泽(今新郑附近)、鸿隙陂(今汝南、息县北)、洧渊(今新郑附近)等(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而事实上古代河南境内黄淮海平原的湖沼,远不止此。因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全面筑堤防以前,河道决溢泛滥频繁,迁徙游荡无定,留下来的废河床、牛轭湖和岗间洼地,为湖泊的发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左传》庄公十七年,有“冬,多麋”的记载,当时华北平原早期湖泽密布,洼地连片,盛产芦苇和香蒲等水产植物的自然景观。在豫东南还有一些湖沼,因水体随季节变化大,尚无固定名称。总之,东部及北部平原湖沼十分发育,分布很广,星罗棋布。 《水经注》记载,当时黄淮海平原上被称为湖沼、陂、塘、渊、淀、渚、潭、薮、坈的大小湖沼和积水洼地有180余处之多,先秦西汉时代的湖沼大部分在此时也存在着。其分布特点为:一是太行山前平原存在一条自南向北的湖沼带,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古大河(《山经》大河)西北侧自然堤之间的交接洼地,由发源太行山各河流潴汇而成。二是豫西山地东麓洪积冲积和鸿沟之间交接洼地,由洧(今双洎河)、潩(今潩水河)等河流下游宣泄不畅,聚积而成。三是豫东有一片由济水、濮水、汴水、睢水等河流的河间洼地和河口洼地。经水流汇集而成的东西向排列的湖沼,著名有圃田泽和孟诸泽等。四是淮北低洼平原的汝淮、汝颍、颍涡之间,支流众多,下游宣泄不畅,沿河壅塞成一连串的湖泊,除最大的由人工围堤的鸿隙陂外,还有规模较小的数十处,形成分布极密由西北—东南的湖泊带。 黄淮平原上湖沼变迁的转折点从宋金之际黄河南泛开始。至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达800多年的时间内,黄河不断南决造成黄淮平原上大部分地区的湖沼都受到黄河泥沙的堆积。洪水所到之处,城庐飘没,良田被毁,河床淤成湖沼。河南东部平原湖沼兴废变化剧烈,其中几个主要的湖泽演变如下: 荥泽在汉代荥阳县东北(今古荥镇东北),是古代著名的湖泊,为古济水和黄河水溢注而成。济水分黄河水东南流,首先在荥泽停滞,给荥泽带来大量的泥沙,在《汉书·地理志》中已不见荥泽之名。西汉时,荥泽已经淤浅。东汉以后,由于王景治河,济、汴筑堤,水量受到控制,溢进荥泽的水量大减,荥泽逐渐干涸,变成桑田(《禹贡锥指》)。 圃田泽在今郑州、中牟之间,是古代中原著名大泽(《诗、小雅、车政》:郑玄注“郑有圃田”)。西北与浪荡渠、黄河相通。战国时梁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引河入圃田泽,又引圃田泽水东流经大梁城(今开封),开通了历史上著名鸿沟水系,圃田泽成了黄河下游与鸿沟系之间调节水量的水库。以后,由于黄河水的长期灌注,湖区逐渐淤浅。《水经注》时代(六世纪),圃田泽跨中牟、阳武二县。“东西四十里许,南北二十里许,中有沙岗,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湖区已被大小沙岗分割成为许多小沼泽,湖中长满了水生植物麻黄草(《水经·渠水注》)。宋元以后,逐渐淤为平陆。 孟诸泽又名明都、盟诸、望都、望诸等,在今商丘县东北,为丰、获二水所蓄。汉时,梁孝王在泽中筑宫室。唐代湖区面积达五十里(《元和郡县志》卷七)。元至元以后,由于黄河在今商丘附近屡决,旧迹已不可复识。 蒙泽在孟诸泽附近,宋代以后淤废。 其他还有开封附近的逢泽、睢水上游杞县境的白羊陂、于城县北的空泽、鹿邑县南的阳都陂、内黄西的黄泽、中牟东的萑苻泽等。
二、河川水文 (一)黄河干流段 据1919~1975年的水文系列资料计算,三门峡站实测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18.5亿立米,花园口站469.8亿立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三门峡站为498.4亿立米,花园口站为559.2亿立米。其中7~10月汛期径流量占60%左右,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比值在4.3左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60.8亿立米,其中来自伊、洛、沁河占83%以上。 黄河为多泥沙河流,三门峡多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2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是34.8公斤/立米,其中汛期输沙量约占85%,主要集中在汛期几次高含沙洪水中。1974年三门峡水库实行“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以后,非汛期泥沙大部分拦在库内。汛期基本上排泄全年的泥沙。1974~1978年,汛期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97%。 黄河干流段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很大成就。三门峡枢纽工程,除继续发挥防洪、防凌等效益外,每年还结合防凌、灌溉蓄水约12~14亿立米;利用低水头发电装机25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度;截至1980年,三门峡水库建站提水5.79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7.11万亩。在孟津以下截至1983年已建成引黄涵闸28座,另外有东方渠渠首闸及滩区引水渠首闸3处,虹吸15处,扬水站15处,共控制灌溉面积1090万亩,1972~1983年每年引水32.6亿立米,年引进泥沙0.65亿吨,灌溉面积504万亩,淤地改土150余万亩,每年为沿黄各城市和中原油田等工矿企业供水3~4亿立米。 (二)伊洛河 1.流域大势 伊洛河在三门峡至花园口之间从巩县巴家 注入黄河,是黄河10大支流之一。干流全长447公里。流域面积18881平方公里。上游大部分在洛阳境内。主要由洛河和伊河组成,在偃师县杨村汇合后,始称为伊洛河。河呈双子河型。历史上曾称为洛河或雒河,而以伊河为一大支流。伊洛河流域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河源处海拔1748.4米,河口处海拔101.4米。流域内山峰毗邻,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按其产汇流条件和地表形态不同,可将全流域划分为石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三个地貌单元,分别占全流域面积的50%、39.9%、9.4%,素有“五山四岭一平川”之称。 石山区主要分布在两河的中上游地区。洛河在长水以上,伊河在陆浑以上,山峰重叠对峙,不少山峰广布次生林,是河南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土壤以棕色森林土为主,下伏变质岩系,产流条件好,特别是中游地区,汇入的支流多,河网密度达320米/平方公里,径流系数为0.34;丘陵区主要分布在两河的中下游,包括土石丘陵和山麓丘陵,土壤以褐色土为主,黄土厚度由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黄土地区的侵蚀地貌较为发育,山坡平缓,出露有基性火成岩和石英斑岩等。地表侵蚀严重。侵蚀模数为1200~2600公斤/平方公里,产流条件差,径流系数小于0.3;平原主要分布于两河的下游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以轻沙土和两合土为主,土质肥沃。在一级阶地上种植有水稻、小麦以及玉米等作物为主,是河南省主要粮食基地之一。 伊洛河流域内地表系由太古代和古生代坚硬岩石组成,其中分布着一系列北东走向的燕山断裂地堑,沉积有第三纪红色砂砾岩。伊洛河切穿了这些山地,河谷为峡谷和红色盆地相间分布。 伊洛河干流两旁各呈羽状水系,干支流落差比降都较大,其中洛河落差为1647米,河道平均比降为2.04‰,伊河的落差为1566米,河道平均比降为2.45‰。 (1) 洛河 发源于陕西省兰田县秦岭华山草链岭南麓,东南流约108公里,于索峪河口附近进入河南省境。东流卢氏、洛宁、宜阳,又横穿洛阳市区,在偃师与伊河相会后,流入巩县,经黑石关到康店为峡峪,最后在神堤庄流入黄河。 洛河全长453公里,进入河南省后,大致以长水(洛宁)为界,河谷的上段和下段明显不同,上段长148公里,其中峡谷有105公里,占整个上段的70%。峡谷最窄处的神溪(宽50米)和响溪(不到10米),分别形成5~7米两级跌水。从望云庵到范里,河长26公里,又是盆地外,多呈宽谷散流河床,从范里到长水河长45公里,切穿古老的安山岩和粗面岩山地。除其中施村到溃村长约7公里的故县红盆地外,分别形成了长13公里和25公里上下两段峡谷。峡谷水面宽处60~70米,窄处20~40米,多险滩和急流。两岸悬崖陡壁,平均谷深在250米左右,加上谷中藏谷,是良好的水库坝址选区。下段长146公里,脱离了山区,河床加宽,流势更缓,沙洲出露。从长水到宜阳,河流穿行在丘陵地带,河谷包括阶地在内,宽3~5公里,卵石河床可达1公里,水面宽100米左右。在洛阳市和偃师县境内,河谷和河床更加宽展,再下便与伊洛河漫滩连成一片,河道为沙土和淤泥堆积,水浅多沙洲,两岸有高约1米的自然堤。 洛河进入省内后,接纳很多支流,长度在3公里以上有105条,其中10公里以上有61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24条。这些支流南北错开,均匀流入,无过于集中现象,而且大部顺山坡直下,一般河道的变曲度在1.2~1.5之间,除偏下游的一些支流发源于低山丘陵坡降略小外,大部来自中山区,比降在15~30‰之间,有的在40‰以上,由于比降大,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2) 伊河 发源于秦岭东支熊耳由南麓的栾川县张家村,从栾川经嵩县、伊川、洛阳、偃师,在扬村注入洛河,伊河长265公里,流域面积6029平方公里。伊河河道大致从源头到崖口(嵩县)为上段。河长154公里,其中峡谷段为100公里。具有峡谷和盆地交替的特点。源流出自深山区,庙底到庙子为长达40公里的宽谷和河岸平原。庙子到故城河流穿切太古代结晶岩系而过。形成长约50公里的大清沟长峡谷。这一段平均谷深250米左右。谷坡陡峻,河槽狭窄,平时水面宽20~40米,水流很急,并有多级跌水出现。伊河过古城后,先后经过3个盆地(潭头—中、下营—故县)。分别为3个峡谷所隔开,形成一束一放,宽窄谷相间的串珠状态。其中以送兜沟至崖口一段最长,达27.5公里,上段河道比降虽然不大,平均5,但流路迂回曲折。多次成直角转折,弯曲度达2.27。崖口以下为下段,河长114公里,下段虽有两个峡谷,但都短小,陆浑峡仅0.1公里,系河道切过火成岩而成。龙门峡长1.5公里,为切穿石灰岩而成,其余绝大部分河段谷宽丘浅,地势平坦,在伊川境谷宽平均为3~6公里,伊河在龙门峡谷,两岸更加开阔,河道宽展。一般水面在60~150米。整个下段河床落差减小,仅为上段比降的1/3,因此愈往下游泥沙沉积愈甚,且河道直向东北流去,弯曲度仅1.21。 伊洛河支流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76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41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支流10条。
2.径流特征 伊、洛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增。伊河流域的径流深较洛河流域大,伊河的龙门镇年径流深为225.1毫米,陆浑为262毫米,栾川为343.2毫米;洛河的白马寺年径流仅为183.7毫米,长水为227.7毫米,瑶沟为261.6毫米。但年径流量洛河大于伊河。洛河白马寺以上来水占黑石关总径流量的61.1%,伊河龙门镇以上来水只占黑石关总径流量的34.6%。总的看,伊洛河流域河川径流资源比较丰富,黑石关站天然年均径流量为35.5亿立米。 伊洛河的水量大部分来自上游山区。伊河在东湾以上,集水面积只占龙门以上的49.3%,而径流量却占61%;洛河在长水以上集水面积只占白马寺以上的52.5%,而径流量却占71.7%。沿程径流量增长比较均匀,但增长速度上游快于下游,其原因是南部山区降水量大,地表又多为坚硬基岩所组成,植被覆盖率又高,构成了河川径流的重要产流区。如伊河在东湾以上,年径流模数为9.35升/秒、平方公里,洛河的瑶沟口一带为8.19升/秒、平方公里。而在北部平原区,年径流模数一般在5~6升/秒、平方公里。 由于伊洛河流域地处季风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径流的多年变化也较大。各测站变差系数Cv值都大于0.5。其中白马寺在0.52,龙门在0.54。黑石关最大年径流量为97.5亿立米(1964年),最小为16.3亿立米(1972年),其比值为5.98。从径流的多年变化情况看,存在多水与卡水年组。如黑石关站1952~1980年间可分为四组:1951~1958年、1963~1968年为两个多水年组,其平均流量为135~150立米秒;1959~1962年、1969~1980年为两个少水年组,其平均流量为65~76立米/秒,多水年的流量为少水年的2倍。 该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7~10月份为丰水期,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从12月到翌年3月为枯水期,流量仅占全年的8~17%。4~6月和11月份为过渡期。6月份出现的最小的月平均流量的机会最多,其次为4~5月份。 伊洛河流域常在汛期发生洪水,尤其是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中旬,出现频繁而且流量大。三国时魏文帝四年(223年)8月8日,伊河龙门镇曾发生最大洪峰流量为20000立米/秒,1931年8月12日洛河洛阳洪峰流量为11100立米/秒;1935年7月8日伊洛河黑石关的洪峰流量为10200立米/秒。1958年7月17日龙门站最大实测流量为6850立米/秒,白马寺站为7230立米秒,黑石关站为9450立米/秒。 伊洛河悬移质输沙量和河水含沙量,都是黄河流域中较少的几条支流之一。1970~1980年白马寺站的月平均含沙量为4.99公斤/立米,龙门站为1.93公斤/立米,黑石关为3.21公斤/立米,10年由伊洛河进入黄河的泥沙平均每年为648.9万吨。泥沙年内变化大,6~9月份占全年的80%,且以7月份为最大,而1~3月份含沙量最小,往往为零。伊洛河泥沙粒径平均为0.017~0.022毫米。泥沙粒径多年变化不大。 龙门站年平均水温为14.8℃,白马寺为14.1℃,黑石关为15.4℃。各河平均水温略低于气温,各河月平均水温分配曲线与气温分配曲线基本一致,月平均最低水温出现在1月份,最高水温出现在7月份。平均水温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升高,但差别不很大。从水温过程来看,3~10月为增温段,这一时段水温略低于气温,11~2月份为秋冬降温阶段,水温高于气温,一年中4~10月水温都在10℃以上,12~2月份水温在5℃以下。 伊洛河河水类型属于阿列金分类的~型,其化学组成为:阳离子为主,阴离子以为主,各断面的阴离子均在17毫克升以上。 黑石关站离子径流总量为139.04万吨,白马寺站为84.37万吨,龙门站为39.52万吨。水的硬度黑石关站为8.97度,白马寺站和龙门站分别为8.18度和8.56度。 (三)宏农涧河 源于灵宝崤山北麓,向北流在灵宝北寨村流入黄河,河长97公里,流域面积2062平方公里。在朱阳关以上河长37公里,属于源流部分,河道流行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质深山区,两岸山高坡陡,谷深水急,比降在14‰以上;朱阳关至岳渡间,河长28公里,干流穿低山丘陵而过,比降为8‰,河谷时窄时宽。窄口水库即建于此;岳渡以下,河长27公里,两岸丘陵逐渐疏远,河流纵穿流行于平坦窄长宽谷之中,河床逐渐加宽,一般在60~100米,落差变小,比降为3.5‰。 窄口站多年平均流量为5.01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58亿/立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58年的4.43亿立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72年的0.72亿立米。1898年窄口处发生过3000立米/秒的洪水。
(四)沁河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向南流经沁洛高原的沁原、安泽、沁水等县。于阳城县润成镇进入太行山区,东南流入河南省境,至济源县五龙口出山后,流入平原,在武陟县城南方陵村注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河道曲折率(弯曲度)为1.95。沁河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内),其中河南省境内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龙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砾石广布,仅局部地段,坡度较缓;出五龙口后,坡度猛降,接纳北来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两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长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 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玻璃山石堂沟村,自北向南流入河南省博爱县,至沁阳县北金村入沁河。河长120公里,流域面积3152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南省河长52公里。 沁河水资源比较丰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8亿立米,五龙口为14.3亿立米。丹河山路平站为322亿立米。沁河约90%以上的径流量来自山西省,河南省来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径流量占全年总水量的50~60%,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四倍左右。 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发生在每年七、八月间。五龙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为4130立米/秒,五龙口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1895年8月8日,为5940立米/秒。 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19吨(小董站1951~1979年),属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98万吨(小董站),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在1954年,为3130万吨,历年最小为1965年45.8万吨,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8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6%。沁河河水质好,受污染轻微。 (五)莽河 莽河是黄河北岸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济源,大致由北向南横切山地流入平原。流经济源、孟县、温县,至黄河沿岸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河流折向东流,于武陟县沁河口西入黄河,称为新漭河。全长106公里,流域面积120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237公里,丘陵区180平方公里,平原786平方公里。在上游山区部分,河谷深切石灰岩层,成峡谷状,岸坡高达50米,谷宽约30米,个别地段仅宽1~2米。谷地岩石裸露,比降很大,约1/30~1/40。平常水流很小,洪水量很大,出山以后,支流汇集,水量渐增,但由于比降骤降至1/2000,渲泄能力运不及上游,极易引起河水漫溢。 近20多年赵礼庄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0.923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64年的2.3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72年的0.37亿立米,二者相差62倍多。汛期6~9月天然径流量只占全年总量的46%,森林对径流的调节的作用比较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莽河流域经全面综合治理,取得很大成就。创造了流域治理的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起了根本性的改变。1959~1978年莽河赵礼庄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与附近未治理而流域自然条件大致相似的东洋河八里胡同同期观测对比。治理后的莽河流域,由于森林植被的涵养作用,其多年平均降雨量比东洋河多100毫米,年径流量多1565万立米。而最大洪峰流量只有东洋河的47%。最大含沙量只有东洋河的43%,最大侵蚀模数只有东洋河的1/10。 (六)金堤河和天然文岩渠 金堤河为平原坡水河道。河长159公里,河床比降0.91~0.59。发源于豫北滑县,流经濮阳、范县,在台前县张庄汇入黄河。流域面积4869平方公里,形状窄长,外表象一个菱形,属于黄河冲积平原。1951年将金堤河中下游划为防御黄河特大洪水的滞洪区。流域自然特点是上宽下窄,坡洼地多,渲泄支流多。由于金堤河出口受黄河河槽逐年淤积抬高的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路不畅,以致中、下游地下水埋深浅,水质苦咸,洪、涝、旱、碱交替为害,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范县站的17年观测资料。1963年金堤河最大天然年径流量为10.2亿立米。1966斗最小天然年径流量为0041亿立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为248亿立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8毫米,年平均流量为7.86立米秒。据估算金堤河流域3天洪量5年一遇涝水为1.92亿立米,20年一遇为3.45亿立米。 金堤河流域因黄河河堤逐年淤高,影响干流排洪、排涝不通畅,随着又影响濮阳以下排涝困难。1963年前,范县由于降水积涝的情况不多,只在一些低洼地块,或在排水沟淤塞地段才积水成灾,涝灾主要是金堤河干流洪水倒灌、顶托,使支流涝水成灾。1963年后,发生大涝灾就有5次,平均3年1次,都是由金堤河洪水倒灌造成的,涝碱相随,涝水下渗,抬高了地下水位,又加重了三角地带盐碱化的发展。 天然文岩渠发源于武陟县张菜园,流经获加、原阳、延津、封丘、长垣,至濮阳渠村入黄河。河长147公里,流域面积2555平方公里。大车集以上分天然渠和文岩渠两支,在大车集以下两渠会合,始称天然文岩渠。天然文岩渠流域紧临黄河,南部属黄河背河洼地,受黄河浸润影响很深,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多为潮土或盐化潮土,沙土分布面积也较大。 据大车集水文站观测,天然文岩渠的最大年径流量为3.75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0.629亿立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82亿立米,年平均流量为5.77立米/秒。 天然文岩渠流域现有耕地180万亩。排水渠系1963~1965年曾按3年一遇标准治理,5年一遇标准配套,基本上建成较为完整的排水渠系。但以后由于引黄退水泥沙淤积,黄河本身河床也逐年在抬高,天然文岩渠入黄处的河床较60年代初,已抬高到2米左右,原设计黄河流量在8000立米/秒时可自排,而现今黄河过3000立米/秒,即开始顶托倒灌,洪涝盐碱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
第三节 淮河水系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经河南、安徽至江苏省扬州市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平均比降为0.2‰。从河源到洪河口(河南与安徽交界处)为上游,长360多公里,落差176米,比降为0.5‰;从洪河口至洪泽湖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落差16米,比降为0.03‰;洪泽湖以下为下游,干流(入江水道),长150公里,落差6米,比降为0.04‰。 淮河在河南省的流域界线,北部以黄河及废黄河为界,西以伏牛山、外方山与伊洛河为界,南及西南以大别山、桐柏山与长江流域分界。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范围最大的水系,在省内面积88310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3%。 一、河道 (一)淮河干流 《水经》记载:“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清乾隆年间,毕源奉诏探求淮水源,据毕源称:“胎簪山,乃桐柏之中峰,循山麓南上约十六、七里,见水一泓。当地人称为淮水之源,名曰淮池。恐初源尚不在此,因延缘细径而上,十余里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石旁凹处成潭,径丈许。泉从石间出,深丈余。遂饬从人汲干积水,拎涸旋盈,其为淮渎真源,自无疑意”(乾隆《淮源记》)。因此,淮河源是出于桐柏县西15公里的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苏北部,至今江苏涟水县入海。淮河下游故道在今泗县向东至淮阴。宋代淮河在云梯关。金以后,黄河夺淮入海,淮河下游两渎并行,冲积日甚,久而久之,形成了新陆地。云台山(古名郁淋山)也由海登陆。六、七十年间,河口东延50多公里。 (二)汴河 是鸿沟水系的骨干河流。为该区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长期是黄河、淮河两大流域间的漕运干线。 汴河变迁极为复杂。隋大业以前,汴河(称鸿沟、蒗荡渠等)分黄河水口在河阴县(唐开元二十二年置,故城在今郑州西北15公里)西10公里的广武山北。分黄河水后,大体经今荥阳大胡村、小胡村,沿枯河,经惠济侨,走索河,经张桥、姚店堤后,至张和桥附近入中牟县,经县北的十里店、五里店、万胜、贺岗、杏花营西北的汴河堤,至开封北,又东经兰考(兰考以东的河道大体为今黄河故道)、睢县、宁陵、商丘县北,至江苏省徐州市(彭城)汇泗水入淮河。 隋大业元年(605年),为沟通南北交通,开凿了历史著名的南北大运河。其中“通济渠”就是在汴渠的基础上,利用了古睢水、古靳水的河段,经过截弯取直后修成的。通济渠分黄河水口,由河阴县西的旧汴口,改在汜水东北20公里的板渚(又称板域渚口,在今荥阳县东北的牛口峪一带),东经广武山南,走今枯河,河阴县西面,下接隋前汴河故道。到开封后,经太平岗、高家楼,河势折向东南,不走徐州入泗汇淮的旧道,而是利用睢水的故道(今惠济河上游),经今陈留北10公里、杞县北、睢县、宁陵、商丘县南2.5公里、蔡道口、谷熟,下经永城、宿县到灵壁,直接入淮。这条河道的开通,大大地缩短了黄淮的距离。 唐开元以后,又废板渚,恢复河阴县西10公里的旧汴口,“通济渠”改名为“广济渠”。 宋元丰元年(1078年),为了解决汴河水源不足和泥沙的淤积问题,引洛水入汴河。其主体工程是从巩县伊洛河口至荥阳县汜水镇西北之间的黄河高滩上开渠一道,长25公里,深3.3米,两岸筑堤长65公里。渠成后,引伊洛水经新渠至汜水镇西入汴河,经镇东关汇汜水,东经上街、荥阳北,沿索河,经岔河会须水,至郑州北接旧汴河。新渠修成后,因洛河水比较清,故汴水也有“清河”之名。 12世纪后,宋、金对峙,河事日非,黄河改道走南流泛道,在今郑州、新乡、开封一带经常决口泛滥,夺汴水、涡水入淮。元明以后益甚,加上海运的开通,南北交通多由海运,不资于汴水,统治阶级对汴河的经营日弛,汴河日渐淤塞,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淤为平陆。开封附近汴水始终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09年)至明末,城中沟洫,俱为平陆。但西北有隋堤(即 “通济渠”)遗迹。 (三)沙水(蔡河、惠济河、贾鲁河) 沙水属鸿沟水系,也是该区历史上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开封以西,与汴水同源。至开封东,汴水东注,沙水南流。《水经注》载:“浪荡渠自牟(今中牟县)东流,至浚仪(今开封市西北)分为二水:南流曰沙,东流曰汴”。沙水的变迁也很复杂,历代名称不同。 唐前的沙水即《水经注》中的渠水,也称鸿沟。鸿沟在开封城东南分沙水南流,经禹王台东、赤仓西、陈留南的斗桥集、通许县北的七里湾、邢岗,下入扶沟县东北27公里的闸上、崔桥、古城、太康县西北之扶乐城,扶沟县东西的柏子岗西,西华县东北9公里之道陵岗,经淮阳县西北,绕城东称百尺沟,东南流经槐店镇(今沈丘县城)注入沙颍河。 沙水是黄河流域与陈、颍间的重要漕河干线。隋大业年间通济渠开通,南北漕运以通济渠(汴河)为主,对沙水的疏治不力,使沙水逐渐淤塞,唐初沙水已无通航之利。 唐代以后,沙水通称“蔡河”。五代后周建都汴州(今开封)称东京。为了恢复陈、颍漕运,在唐前沙水故道基础上,另疏新河,称为蔡河(也称东蔡河)。北宋对蔡河大加疏治,成为北宋东京“四大漕蔡”(汴水、金水河、五丈河、蔡河)之一。宋代的蔡河,以开封为中心,分为东西两大河段,分别称东、西蔡河(也称惠济河)。 东蔡河首、尾段均在沙水故道以西,从东京陈州门旁普济水门流出,南流范村、赤仓,入通许县北,分两股名双沟河,在城西城耳岗会合,下经百里池、吴召里,入尉氏县的永兴、白潭,经扶沟县东北岳桥、董桥、吕潭、柏子岗,下接沙水故道,经西华东北之道陵岗、杨关庙东,至后张楼,入淮阳县,下分沙、蔡两支入颍。沙水即唐前的百尺沟,由沈丘入颍,蔡河由项城(水寨)入颍。 宋建隆元年(960年),导闵水(发源于新郑县溱、洧等水)东北流,至开封城南会东蔡河。乾德二年(964年),又命陈承召率丁夫数千人凿渠,从长葛老城北引潩水(即清潩水)入洧水(今双洎河),东北今会闵水至开封。从此,“潩水无水患,闵河溢通漕”。开宝六年(973年),赐名“惠民河”。因在东蔡河之西,又称西蔡河。是在闵水基础上,引潩水东北流,西南—东北向的人工河流。是东京与陈、蔡间的重要漕路。这条河流自长葛县老城西北的打绳赵,沿金渔河故道至清潩河,东北流经宋楼(今洧川)、朱曲、节沟、大营、尉氏县西10公里。下经中牟县的皛店至开封西南的百公岗(白墓子岗),由京城外城南戴楼门旁的广济水门入城,折南流,至陈州门旁普济水门接东蔡河。 金、元以后,因黄河南泛,东京“四大漕渠”相继淤塞。开封成了不通漕运的城市,东南漕断绝。元、明两代,为了沟通东南漕运。在汴、蔡河流的基础上,开通了贾鲁河。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黄河在开封北面的仪塘湾决口,汴、蔡河流相继淤塞。江淮漕路断绝。加上开封以西的京、索、郑诸水的不能宣泄,为害甚大,为了开通漕路并宣泄沥涝,工程尚书贾鲁主持疏通汴河、蔡河。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决荥泽孙家渡口(今郑州西北)。弘治间,都御史刘大夏等人从孙家渡引黄河水东南流,沿宋代汴水的上游,下接蔡河故道,经郑州北的双桥北、张桥、姚店堤,入中牟县的张胡桥、毕桥、十里铺、中牟县城北、板桥、店李口入开封,下接西蔡河故道,经朱仙镇、腰铺、闹店,至夹河集入尉氏,经金针、十八里、张市、永兴西,由白潭入扶沟县,接东蔡河故道,至商水县汇颍水,称为贾鲁河。这条河并非贾鲁所开。但在此前,贾鲁曾主持疏浚过汴、蔡等河流,故后人称为贾鲁河。 清代乾隆、嘉庆以前(清代贾鲁河的上游不接黄河,而是以京、索、须水为源),贾鲁河深、广(宽约30公尺,深约6公尺),舟楫如林,为南北漕运干线,江淮物资除由海运转输华北外,一部分由长江入淮,溯贾鲁河,至黄河流域的华北各地。 乾、嘉以后,因黄河决口泛滥,贾鲁河淤塞严重,加上海运的发展,会通河的开通,南北交通不走贾鲁河,贾鲁河逐渐淤废。清末铁路开通,交通地理形势大变,贾鲁河终于废弃。今天的贾鲁河,是1938年黄河决园口后,经疏浚而成的新道。 (四)涡河 《汉书·地理志》载:涡水,在扶沟,首受蒗荡渠,东至皖境入淮。《水经注》载:涡河首受沙水于扶沟县,流经大扶城(今扶沟县柏子岗)西,东经阳夏县西南(今太康县南10公里),再东经邈城北(今太康县东南10公里),再东经安平故城南(今柘城安平集西南)、故鹿邑城北(今鹿邑护厢集东)、今鹿邑城西南出境。 6世纪前,涡河是沙水的分流,以扶沟县东北的柏子岗附近分沙水东南流,经太康县西的扶乐城,下接今涡河河道。 唐代以后,涡河的上流逐渐北移,分沙水后,东南经太康县北。元明以后,黄河南泛。经常夺涡入淮,涡河的上游继续向北移动,从通许东南分沙水东南流,其流经与今青岗河大体相同。 (五)睢水 睢水为蒗荡渠支渠。《汉书·地理志》载:“浚仪,故大梁,睢水首受蒗荡水,东至取惠入泗”。睢水从陈留西分蒗荡渠(沙水、渠水)东南流,经杞县故城北(今杞县北),东积成湖(白羊坡,周20公里,杞县东北睢水上),又东经睢县故城北,宁陵故城南,睢阳(今商丘)故城南,谷熟县(今谷熟集)故城北,夏邑故城北,永城县西北15公里,又东北1.5公里,经灵壁、符离、泗县、宿迁入泗水。 隋开通济渠,利用睢水上游河道,清代开惠济河,也利用了睢县以上睢水(即通济渠)的故道。隋代以前睢水与北面的汲、获二水大体上是平行的东西河道。 (六)洧水(双洎河) 洧水为溱、洧二水的合称。明代以后,又称双洎河。因河水混浊,又称小黄河。双洎河的流经,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宋代以前,《水经注》载,双洎河分为南北两段:南支为主流,从长葛县老城北出(土城6.5公里),东南经许田(许昌县故县,距县15公里)、鄢陵县西南(故城在今城西北7.5公里),扶沟县西南(县西11公里),大体沿今大浪沟南流,下入西华西10公里,注入颍水。北支又名蔡泽陂水,自长葛老城东南,经尉氏县蔡庄南鄢陵北之彭店,扶沟县北之董桥,东北的古城(扶沟县故城),注入沙水(蔡河)。 宋时,开凿西蔡河、引洧、潩二水东北会闵水至开封。又自许田引洧水经鄢陵县北10公里下游,沿蔡泽陂水至扶沟会于蔡,以利蔡河漕运,南支逐渐干涸。《宋史·河渠志》记载:“洧水,自许田注鄢陵,历扶沟合于蔡”。《清统志》记载:“自宋时通惠民河,引洧自许田注鄢陵,历扶沟合于蔡,明时谓之双洎河”。“洧水旧自扶沟之西南迤南流入西华县界,又东入陈州界,今自扶沟入蔡,又经西华县”。元明以后,黄河南泛,贾鲁河逐渐向西移动,境内的双洎河河段也日趋缩短。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口,双洎河与贾鲁河在扶沟西北的摆渡口汇合,形成今道。 二、流域特征 流域内的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和淮河干流以南,京广铁路以东为冲积平原区。山区面积19390平方公里,占省淮河流域面积的22%;丘陵区面积14460平方公里,占16.5%;平原面积54460平方公里,占61.5%。在沙颍河以北为平原,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很深,地形大平小不平,地表起伏较大;沙颍河以南,地形低下,湖沼洼地分布较多。 淮河流域跨河南省中、南、东各部,达六、七十个县、市,是河南省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淮河水系是全国各大水系中,支流较多的一条河流,而且分布非常集中。在河南省的河道总长度为13076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淮干、洪河和沙河等3条;5000~10000平方公里有5条;1000~5000平方公里有25条;100~1000平方公里有238条。该流域有些支流的流域面积和长度都很大,形成支强干弱的形势,分布也极不对称。在干流南侧各支流,多发源于豫南大别山区,较大的支流有浉河、白露河、史灌河、竹竿河和潢河等,其中史灌河最大。南侧各支流,一般源流较短促,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水量丰富,山水暴发,易形成洪峰,特称为“山水”;北侧诸支流大部分发源于豫西山地和黄河南堤平坡地,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沙颍河和洪汝河。沙颍河源远流长,超过源于桐柏山的正源。洪汝河也发源于豫西山区,源地水源也比较丰富。相反,发源黄河大堤南侧坡地诸河,水源贫乏,河床平浅,特称“坡水”。
三、河川水文 河南省境淮河流域是全省四大流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年径流总量达178.5亿立米,约占全省地表年径流总量313亿立米的57%,淮河为雨源型河流。径流多寡、变化以及地区分布特点与降水特征密切相关。1956~1979年省境流域内年均径流深为205毫米,年径流系数为0.24。年径流深的地域分布趋势,大体与年降水量的流域分布一致,径流深大小受下垫面影响很大。地区间的变化幅度较年降水量大。南部出区年径流深最高可达600毫米,而北部平原最小只有60毫米,相差10倍。 淮河是国内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幅度很大的河流之一,多水年与少水年的水量相差悬殊,其比值最大的可达数十倍。例如淮河支流浍河的黄口集站为36倍,沱河的永城为34.3倍,淮河干流淮滨站为9.8倍。 流域内年径流变差系数较小(0.5~0.8),其规律也是平原大,山区小;北部大,南部小。伏牛山区在0.6左右。桐柏、大别山区只在0.5~0.6。平原地区为0.7~0.8。 大部分河流丰水期(6~9)4个月的径流总量都很大,特别是豫东平原各河丰水期的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75~90%,往南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在淮河干流一带约占60%,干流以南各河占50%。其四季的分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在淮河干流以南各河,与其他河流不同,一般春季径流量大于秋季,夏季径流量也远不如其他河流那么集中,最小月平均流量常出现在11月份到翌年的1月份。各河的洪水,多由暴雨引起。洪水多发生在7~8两月,有时也能提早到6月份。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历时短的特点。 淮河干流洪水主要来自南岸大别山区的支流,洪水来势凶猛、洪量很大。据淮滨站观测,1968年7月16日发生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6606立米秒,为多年平均流量177立米/秒的80多倍。而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由于河流从山区流到平原后,河道宽深,河槽调蓄作用大,洪水涨落较和缓,洪峰流量相对也较小。西部山区常有暴雨,沙河上游的鲁山附近是暴雨中心之一,历史上洪汝河和沙颍河的水旱灾害很频繁。通常一年内是“先旱后涝”。1953年暴雨洪水,洪水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平地积水数丈。1975年8月发生洪水时,汝河上游板桥水库溃决后,洪水冲至遂平附近,水面宽展10公里,粗估洪峰流量约在53400立米/秒,平地积水4.5米左右。 流域内各河枯水期很长。在淮河干流以北支流,每年除6~9为汛期外,其余各月,都处在枯水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各月径流量变化都不大。淮河干流以南各河,枯水期主要出现在11~2月间,4月份梅雨季节来临,河水增加较快,在梅汛和夏汛之间的6月份,往往是一年中水量较少的月份。各水文站观测资料统计,枯水期一般径流量很少,最小旬平均流量,大都仍出现春季或夏初,最小月平均流量,也主要出现在2~6月,有70~80%的河流在最枯时期河道断流。 该流域在沙河鲁山以上、北汝河襄城以上及小颍河白沙镇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河水含沙量也多。沙颍河上游地势陡峻,支流密布,每当暴雨来临,流速大,冲刷力强,其中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有二:一是北汝河、沙河上游。据实测资料,沙颍河周口站的平均含沙量为2.43公斤/立米,而淮河干流息县站只有0.878公斤/立米,洪河班台站只有0.954公斤/立米。二是贾鲁河因受黄河退水(浑水)的影响,其年平均含沙量也比较高,该扶沟站的含沙量为2.43公斤/立米,较邻近双洎河的含沙量0.72公斤/立米,将近大3倍多。同时,各月含沙量大小变化也很大。汛期6~9月,可占年总量的90%,而长达七八月的枯水期,其含沙数量总和只占年总量10%左右。
各河的年平均水温的地域分布大体与气温一致,绝大部分地区,河流的年平均水温都略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但差值只有1~2℃。水的热容量大,对热量变化的反映比较迟缓,各河流水温的年内变化过程,大部分春夏增温阶段,水温低于当地气温,秋冬降温阶段,水温高于当地气温。各河流水温的年内变幅都较大,流域内一般冬季最低月水温均在0℃以上,多数河流不结冰,或者结冰期很短。 流域内河水矿化度变化在50~450毫克/升。南部各地降水量大,蒸发量小,河水矿化度明显较北部小。淮河干流淮滨站河水年平均矿化度仅有51毫克/升,而北部惠济河的大王庙站,却高达450毫克/公升。按照河水离子毫克当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类型,大部分地区,属于重碳酸盐钙组水,个别属于重碳酸盐钠的组水,其中以第Ⅱ型()分布最广,南部则多属于第Ⅰ型()水。双洎河新郑站所测定的水质的各种离子含量中以和占优势,属于第Ⅲ型水。该流域水的总硬度在1~4毫克当量/升之间,沙颍河以南小于2毫克当量/升,以北在2~4毫克当量/升。 由于流域各地径流深和矿化度的组合不同,离子径流模数同样有明显差异。离子径流模数的分布,大致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河水离子径流量,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夏季高温多雨,风分过程和生物过程较强烈,虽然这时矿化度高,离子径流量则相对较小。春末夏初流域内各河离子径流量值低,入夏以后,降水逐渐增加。到七八月时,离子径流量达到最高值,秋季离子径流量一般大于春季。 在河南境内淮河流域由南而北按其干支河系特点,大体可分为: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浍河、沱河、王引河及黄河故道。 (一)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 淮河干流源于桐柏,经信阳、光山、息县到淮滨入安徽省。淮河上游从河源至洪河口段,长360多公里,直线距离220公里,弯曲度1.66。枯水面积落差177.3米,比降0.49‰。 干流在河南省境内的流域面积共有229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62%(包括其中凹陷盆地和宽广的河谷面积在内),平原面积占38%,海拔高度大多在30~40米以下,属于沿淮洼地。该区共有耕地1000多万亩,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很大。土壤比较肥沃,在南部大别山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丘陵区为黄岗土和黄泥土,局部有乌泥田和乌沙田。农作物淮南以水稻为主,淮北以小麦玉米等旱作物为主。 河南省境内,淮河南岸支流多,水量大,均为山水河流,是淮河干流洪水的主要来源。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和史灌河等,这些支流流域面积均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北岸支流少,其中较大的只有闾河和清水河等几条。史河是淮河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其流域界线,东邻淠河,西接白露河,北到淮河,南为大别山脉。地表自南向北倾斜,下游为冲积平原,中游为起伏山岗,上游则重山叠峦,最高峰海拔1460米,坡度陡急。全流域中山区约占55%,坡区面积占45%。山区河长97公里,平均比降2.5‰,坡区河长119公里,平均比降为0.36‰。 淮河干流及其南岸各支流区是全流域径流量最丰富的地区。干流淮滨站年均天然径流量为64.7亿立米,南岸最大的支流史河的蒋集站,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9.25亿立米。年径流模数在淮干以南地区每平方公里高达15~20升/秒。最大的年径流量与最小的年径流量的比值(K),一般只在5~12左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较小。 淮河干流一带,由于南岸支流均是源短而流急,各河集流速度快,下游洪、涝宣泄极为不畅;北岸支流河道弯曲而浅小,地势低洼,常受干流顶托倒灌,坡水不易排出,故干、支流两岸,常常造成洪涝灾害。 区内虽然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都比较丰富,但由于水量调蓄工程不足,有许多水资源未能很好得到利用,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区,虽有不少坑塘供蓄水用,却因不少坑塘规模小,深度不够,蓄水量很有限,旱情仍然较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了南湾、石山口、五岳、泼河、鲇鱼山、梅山等水库,对该区防洪、灌溉起了重要作用,也疏浚整理了坡水区河道和培修了沿淮的堤防工程,减轻了洪涝灾害。但山区来水峰大,蓄排能力又较低,目前仍受洪涝严重威胁。
(二)洪汝河 洪汝河发源于豫西伏牛山,为淮河北岸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2380平方公里。洪河本干在班台以上称为小洪河,班台以下称大洪河。小洪河与汝河在班台汇合,班台以上流域面积1174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5%,班台以下分为洪河和洪河分道两股,在豫、皖二省边界王家坝附近注入淮河。洪汝河上游为浅山区,一般高度在200~300米,自西向东逐渐变缓。整个洪汝河流域山地丘陵面积占20%,平原占80%。洪汝河上游已有石漫滩、板桥、薄山、宿鸭湖等4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中下游有老王坡、蛟停湖等滞洪区。洪汝河流域约有耕地1200万亩。 洪汝河主要由小洪河和汝河构成。小洪河发源舞阳县境,上游有滚河和卷河两支,到西平县合水镇相会,流经上蔡、平舆至新蔡。小洪河全长300公里,流域面积4350平方公里。上游为山区,洪水来势凶猛,中下游河道窄浅,排水能力很低,两岸坡水不易排出,常积涝成灾。汝河发源于泌阳县境,全长223公里,流域面积7390平方公里。在遂平以上,过去河槽的安全泄量为2200立米/秒,并能漫坡下泄,故灾情比小洪河轻。遂平以下,河槽逐渐变小,每逢洪水流量稍大时,易向南北漫决,引起灾害。汝河在宿鸭湖水库附近有较大支流臻头河汇入,另有北汝河和练江河等支流。北汝河在合口以下,河身弯曲,泄量很小,仅600立米/秒,洪水经常漫淹到小洪河支流马肠河、荆河和小青河等地区。在北汝河上游,南北柳堰河以及练江河、宿鸭湖一带,为该流域主要内涝地区。 洪汝河流域径流量比较丰富,班台站年均天然径流量达39.1亿立米。但由于流域内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又主要来自降水,所以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相当大,约在0.75左右。班台站最大的年径流量达81.8亿立米(1975年),最小的年径流量仅有2.68亿立米(1966年)。特别是流域排水受省界控制,来水量与排水量极不相称(来的多,去的少),历来水旱灾害比较频繁,其中尤以洪、涝、渍灾害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防洪排涝和灌溉上,先后在小洪河上修建了石漫滩、老王坡等工程。在汝河上修建板桥、薄山、宿鸭湖水库和蛟停湖等滞洪工程。许多河道也普遍经过整治,提高除涝标准,其中老王坡工程对减轻下游洪涝灾害作用十分明显。但洪汝河各水库防洪标准还不够高,还有病库存在,急需进一步整修,加固保安全。“75.8”暴雨造成的洪汝河洪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等中型水库和多座小型水库垮坝,造成极其严重的洪涝灾害。
(三)沙颍河 沙颍河为淮河的最大支流,全流域总面积39880平方公里,约占淮河流域总面积18.1%。在河南省内有3444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为9070平方公里,丘陵为5370平方公里,平原为20000平方公里。习惯上将沙河作为沙颍河上游的干流。沙颍河发源于伏牛山区鲁山县,流经叶县、郾城、商水、淮阳、项城、沈丘进入安徽省后,在沫河口注入淮河。两岸支流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有颍河、北汝河、浬河、双洎河、贾鲁河、泉河等。 沙颍河西部上游有白沙、昭平台、白龟山、孤石滩等大、中型水库,在沙河与沣河会合口上游有泥河洼滞洪区。东部平原各主要河道兴建有数座大型拦河节制闸,对防洪和发展灌溉均十分有利。沙河、颍河、北汝河及汾泉河等河径流量较丰富。颍河的李湾站年均天然径流量为6.95亿立米,沙河的漯河站为28.6亿立米,北汝河襄城县站为9.99亿立米,泉河的沈丘站为5.23亿立米,沙颍河周口站为40.9亿立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淮河干流及其以南各河大,较豫东北的涡河及沱浍河小。一般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比值(K)在10~15之间,只有泉河和新蔡河、黑河等河的数值较大。河川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一般在0.6左右,而黑河和新蔡河分别达0.9和0.94。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9月的平均径流总量可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的60%以上。沙颍河全流域,过去洪涝灾害一直很严重,平均每年受灾面积均达500万亩左右,其中尤以1954、1956、1963、1975年等最为严重,灾情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75.8”洪水后,河道两岸大堤全面培修、加高、加固,使各河道的防洪标准普遍提高。 各支流中以颍河灾情最为严重,上游来水峰高量大,河道不敷宣泄,支流淤塞,坡水不能入槽,且干流受沙河顶托倒灌,洪水在美公渠的刘坡、宋岗一带,清潩河的平宁城、稻池一带,清流河的夏宁庄、陶城等地,漫淹成灾,甚为严重。经过多年不断整治,情况有所改变。 贾鲁河流域面积5800平方公里,为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黄河主溜,河床宽浅,在中牟水文站以下,过去泄量为5000立米/秒,现因引黄淤灌退水,泥沙沉积严重,排水能力大减。贾鲁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双洎河入口以上的右岸,主要涝区是在康沟河及沿右岸的低洼地区。 北汝河和沣河上游都属于山区,来水量很大,河道上大下小,故北汝河在襄县以下,沣河在河口以下,每年防汛都很紧张。汝河在左堤决口危及颍河和吴公渠流域。沣河右岸决口危及唐河流域,故洪水是该二大支流的主要问题。 汾泉河由汾河和泉河组成。汾河源于郾城县柳庄西的召陵岗,东行经王爷庙,至泥河口下接泉河。泉河东行经绝河弯、白庙至三里湾(安徽省汇入沙颍河)。汾泉河干支流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河身狭小,排泄能力低;二是河床弯曲,流水不畅,如支流枯河下王楼以下,有九扭十八弯之称;三是泉河与邻近的沙河和洪河,在洪水时期易互相串流。
(四)涡惠河 涡河为淮河流域第二大支流。源出于开封县徐口镇,东南流经通许、太康、鹿邑,入皖境亳县,于怀远注入淮河。涡河流域在河南省境内面积共有10917平方公里,包括涡河本干及支流惠济河、大沙河及涡南油洛河等支流,分别进皖境后注入本干。 涡河水系跨越省境中牟、尉氏、通许、杞县、兰考、开封、睢县、柘城、鹿邑、宁陵、商丘、民权、郸城、扶沟等县。总耕地面积1100多万亩,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也有棉花、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为河南省生产潜力很大的农业区之一。 流域地貌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1/4000~1/7000,历史上多次受黄泛影响,特别是1938年花园口扒口,黄河泛滥达9年之久,使流域地形、地貌起了很大变化,上游地区多沙岗,并与死洼地相间出现,中游多条形坡洼,水系紊乱,微地形起伏多变。区域内土壤质地属于黄河的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上游地区多系沙土、沙壤土和沙丘;中游多轻、中壤土及部分沙壤土,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下游大部分为重壤土和粘土。 涡河水系发源黄河大堤以南的坡水区,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产水量小,一般河流年径流量不大,且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故河水可利用量极少,易发生旱涝灾害,若无引黄退水接济,在干旱季节经常断流。据涡河玄武水文站观测,年均天然径流量仅有2.38亿立米,惠济河大王庙站年均径流量仅有0.859亿立米。涡河最大年径流量为(1975年)8.478亿立米,而最小年径流量(1952年)仅有0.470亿立米。径流量的离差数Cv值可高达0.8,是各水系中径流变化很大的河流之一。径流的年内分配非常不均,汛期(6~9月)的径流量,可超过非汛期(10月至翌年5月)8个月径流总量的3~8倍。涡河在1959年和1960年出现过断流,惠济河在1958年也断过流。 涡河干流河道,因黄河淤塞,坡缓流长,河道浅平,主要干支流的排泄能力不高。1950~1963年,涡河每年受灾面积达700万亩之多,1963年后河道经过整修,防洪除涝能力有很大提高。涡河本干在颍桥以下,惠济河在惠买池以下,以及大沙河在省界以下的河槽断面宽深,历史上发生的最大洪水位,都在地面以下,排水能力较强,为以上干支流的整治提供有利条件。
(五)浍河、沱河、王引河、黄河故道 浍河流域位于豫东沱河流域与涡河流域之间,属于漴潼河水系,发源夏邑马头集以东蔡油场,东行经永城县境南,于李口集入安徽涡阳县境,在省境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主要由包河和东沙河两支流构成,源头在商丘县北郊黄河故道南侧。包河由永城县丹城集以下人安徽,到临换集汇入浍河本干,包河省境流域面积754平方公里。东沙河流域面积394平方公里。浍河流域全部在商丘地区,跨商丘、虞城、夏邑、永城4县和商丘市,总耕地200多万亩,该流域为黄泛冲积平原,流域狭长,中上游主要由二大支流控制,流域平均宽度,东沙河为4.2公里,包河54公里,都是狭长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首尾平缓,中上段稍陡,地面比降,上游1/4000~1/5000,下游则1/7000~1/8000。流域微地形变化很大,上游多由冲刷遗留下来的小潭坑,表土以沙土及沙壤土居多,中下游主要是两合土及淤土,地下水埋藏很浅。流域干支流,因黄泛淤垫,大部分属于坡河性质,断面浅小,排水困难,大水时漫坡下泄,一片汪洋,但在省界附近,断面突然变深,平槽泄水能力较大,两岸无堤,为地下河槽,这种特点对流域河道整治颇为有利。 浍河流域降水量小、变率大,河川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其不均。黄口集水文站年平均流量仅4.19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44亿立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63年)6.774亿立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66年)0.211亿立米,年际变化剧烈。一般年份(保证率50%)的年径流总量仅为0.827亿立米,地表水可资利用的数量很小,同时径流年内分配相当悬殊,汛期(6~9月)的径流总量比枯水期径流总量大3倍多,所以易旱、易涝、易碱是该区的重要问题。旱灾是全流域普遍现象,但存在中上游干支流河道浅小缺乏前上排水系统,沟洫纵横交错,断面上下不一,下游沿河地势较高,内地多洼地池沼,坡水很难排出,地下水又较高,一遇较大降雨,地面多积水,土壤返盐快,农作物易减产。 沱河、王引河是崇潼河水系中的两条排水河道,经商丘、夏邑、永城各县,由永城入安徽濉溪县境。省内的流域面积为2895平方公里,耕地300多万亩,其中沱河流域面积2315平方公里,王引河流域面积679平方公里。沱河干流至省界长125.5公里,主要支流有龙沟、岐河、韩沟、宋沟等。王引河干流长度(从源地到省界)38公里,主要支流有巴青河、老巴河、小王沟、小运河等。该区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1/4000~1/6000,由于黄泛的影响,排水沟河大部分偏浅,排水能力低,面上排水系统也不健全,历史上涝碱灾害严重,旱灾也同时并存。 沱河永城水文站年平均流量为5.1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9亿立米。由于该地区降雨集中、多暴雨,河川径流年际变化特别大,年内分配格外不均,年最大径流量为(1963年)10.6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1966年)仅0.33亿立米。汛期4个月的平均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86%,径流相当集中,易发生涝灾,而枯水季节,长期断流,旱情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引河及部分支流进行多次治理,除涝能力普遍提高,但由于标准还不够高,涝碱威胁仍然存在。现在流域内沟河坡洼基本顺畅,所以汛期即使受灾,影响较少。近20多年来,各地普遍打井,对解决灌溉和降低地下水位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黄河故道水系位于黄河右岸,在省境主要分布在商丘地区东北部,由黄菜河、贺李河、扬河和故道本身等10条河道组成。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境约有1700平方公里,耕地150万亩左右。南宋光宗(1194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淮、夺泗的611年间,故道为黄河的主流。故道大堤堤距为10~25公里,因河道变迁频繁,地形复杂,淤积严重,故道地面高于堤外数米。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平均比降1/5000~1/7000,流域内土壤以轻壤土和沙土为主,部分为重壤土和淤土,由于地形较高,土层底部多沙,土壤渗透强,涝碱灾害轻,宜农作。流域分属红卫河和南四湖两水系,大部分为坡河形式。该水系主要有黄菜河、贺李河、扬河、黄河故道等。 黄菜河为历史上的泓治故道,在东乐城河上游,位于兰考县东北部,河南省境内流域面积471平方公里,耕地54万多亩。其支流有军程河、四茨河、吴信庄沟等9条。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1/3700,河床为宽浅坡河,时宽时窄,宽的达400米,窄的只有100米,河床深1~3米,两岸无堤。1958年修建兰考三义寨闸引黄后,上游被一、二蓄水区占用,下游为山东干渠拦截和占用,淤积严重,河形淹没,排水能力低,内水无法排除,涝碱较严重。 贺李河位于兰考、民权北部,与黄菜河同属乐城河支流,省境流域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20多万亩,地形由西向东倾,高差约5米,平均坡度1/6000~1/7000。因受黄泛影响,流域内岗洼相间,形成中游低洼,下游较高的地形特点,低洼区有一定的内涝灾害,但下游滩地以下,地形降低很多,故排水尚为顺利。 扬河位于民权县北部,耕地45万多亩,较大的支流有小堤河、安堂沟等。流域地形由西向东倾,地表比降为1/6000~1/10000,地形平坦,中下游地区因受黄泛影响,形成多为狭长带状坡洼,成为自然排水系统。 黄河故道又称咸丰故道,发源于兰考县,流经民权、商丘、虞城入安徽砀山。河南省境内面积626平方公里,长156公里,流域平均宽度为9公里。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上游陡下游缓,平均坡降1/6000~1/7000。故道地形起伏,岗洼相向,旱、涝、风砂并存,加上土质分布不一。利用故道蓄水后,使河槽大量淤积,降低了河道排水能力,加剧了堤外盐碱地发展。黄河故道各水系分布区,是旱、涝、碱、砂并存的地区,历史上灾害是以干旱和风砂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植树造林固沙,取得一定效果。1958年后,由于引黄的影响,引起河道淤积和自然流势的阻塞,加上林区受到破坏,风沙又渐趋严重,内涝、盐碱、风砂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现经进一步的治理,涝碱有所减轻。
第四节 长江水系
一、流域大势与河道特点 河南省西南部的唐、白河及丹江等河流均汇入长江水系的支流汉水。该水系在省内的流域面积为272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3%。 唐白河由唐河和白河构成,流域面积为26400平方公里,流域长度206公里,河流长度266公里。唐河发源于方城伏牛山东侧的七峰山,自北向南流,经方城、社旗、唐河、新野等县。干流全长247公里,集流域面积约8970平方公里,河底纵比降1/3300~1/5000。河道切割深,一般在8~12米,洪水河床在唐河县以上比较宽,唐河县以下郭滩至鄢埠口段较窄,形成上宽下窄的特点,加上弯曲道多,弯曲系数大(焦营—后营段为5.4),对洪水宣泄极为不利。唐河左岸主要支流有比河、泌阳河及三夹河;右岸有东赵河和桐河。白河发源于伏牛山黄石垭,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南召、南阳、新野等县,至两河口与唐河合流后称为唐白河。白河干流全长264公里,集流面积12270平方公里。白河滩多,河槽不稳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改道:一次是在元末,岗头决口,夺潦河为白河主干道,老白河迄今犹在;另一次是在1945年的瓦店决口,冲成现在的河道。白河支流多在右岸,主要有潦河、湍河、刁河,其中以湍河、刁二河最大。湍河全长约186公里,集水面积5300平方公里。刁河全长121公里,集水面积1080平方公里,刁河自半店以下,河道安全泄量不足300立米/秒,是洪水灾害最频繁的河流。 唐白河左岸尚有一大支流称滚河,长128.5公里,集水面积2500平方公里,由于流域地形为丘陵、岗地,且位于下游,对治理开发影响较小。 唐白河流域是汉江中游左岸的一个山间盆地,自然资源丰富,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十分有利。该流域形状略呈扇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都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形成自北向南倾斜的扇形地,地面纵比降在1/3000~1/5000。盆地东北方城缺口,通向淮河流域,对中线南水北调或引汉济黄、济淮,十分有利。流域平原面积大致占总面积近一半,山地和丘陵各占四分之一强。唐白河流域土地利用率可达50%以上,是长江流域中利用率最高地区,其中平原区,土地利用率高达75%以上,丘陵区利用率接近50%,山区利用率只有10%多一些。 丹江为汉水最长支河,源于陕西省内,流向东南,从淅川县荆子关入本省区,省内流域面积594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老灌河和淇河。丹江水系在地貌上的重大特点,是沿江的峡谷与平原相间。从丹江口而上,依次为江口峡谷、李官桥盆地、关防滩峡谷、荆子关盆地等,对兴建水库非常有利。 南阳盆地中部大部分为湖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为河南省第二个较大的平原。唐白河水系的干支流呈向心平原汇集,该平原地区的土壤主要是砂姜黑土和淤黄土,土质粘重,透水性差,内外排水不良,容易形成为涝灾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当地称为“上浸”。
二、河川水文 唐白河流域径流资源相当丰富,年径流深在200~300毫米。唐河郭滩站年平均流量为54.2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7.1亿立米;白河新店铺站年平均流量为86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27.296亿立米。 唐白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一般在0.5~0.66。据1949~1979年30年的观测资料,唐河郭滩最大年天然径流量为(1975年)39亿立米,而最小年天然径流量仅为(1978年)3.87亿立米;白河新店铺站最大年径流量为(1964年)87.8亿立米,最小年径流量(1966年)只有7.1亿立米。 唐河流域各河一年中各月径流变化很大。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河水水量逐渐增加,一直到10月底为止,各月的流量大部分高于年平均值。从11月至翌年3月,流量逐渐减少,各月流量在年平均值以下。一年中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的径流量可占年径流量的70%左右。 丹河水系在省内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径流深在250~270毫米左右。丹江支流老灌河西峡站,年平均流量为289立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107亿立米,丹江支流淇河西坪站年平均径流为2.26亿立米。南阳地区仅唐、白河和丹江两水系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可达50多亿立米,水资源相当丰富。 丹江水系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其支流老灌河和淇河的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在0.56~0.65之间。老灌河西峡站最大年径流量为(1964年)29.58亿立米,最小年径量为(1978年)2.74亿立米,两者相差10.8倍。丹江水系的径流主要也集中在汛期6~9月,4个月的径流量可占年径流总量的60%左右。 该水系洪水由暴雨造成。每年7~8月,常形成暴雨天气,历时短、强度大、分布广。暴雨走向自南而北再向西北。一般情况,滚河首先发生洪水,次为唐河,再为白、湍、刁等河。各河很少同时产生最大洪峰,但因为暴雨分布面积广,乃有可能两河同时涨水,洪峰遭遇也有发生。 由于该水系呈扇形分布,缺乏自然湖泊调蓄,加上河道比降较陡,土壤渗透性弱,水土保持工作未跟上,使降雨集流快,暴雨形成径流大。洪水最大的特点是来势很猛,洪峰形状单一,但也有多峰出现。—般洪峰的涨水部分为1~3天,落水部分为2~5天。 一年之中枯水流量出现时间长,水量也很小。唐河各年的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一般在1~5立米/秒,而其最小流量出现的月份,不太规则,几乎一年各季均有,这一点是与东部平原各河有明显不同。一般雨季之前和冬季出现的频率最高。白河(新店铺站)各年的枯水流量变幅很大,1958年6月3日只有0.2立米/秒,1960年8月27日只有0.04立米/秒,几乎断流。而1964年1月9日的最小流量为16.5立米/秒,1968年为15立米/秒,枯水流量相当大,象这样的变化特点,在省内各河流中不多见。 汉江水系泥沙的主要来源于唐白河和丹江,其中以唐河的含沙量为最高,年平均可达3~4公斤/立米,白河和丹江的含沙量较少,一般在1~2公斤/立米。原因是唐白河上游多花岗片麻岩,久经风化,岗丘坡面十分破碎,加上植被不良,土壤易遭侵蚀。河流的干支流进入平原后,河曲发达,砂砾很多,故有“白河滩、唐河弯”的说法。河水含沙量的多年变化很大,最大月含沙量多集中在夏季七、八月间,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各月中。含沙量的年际变化比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小,如位于唐白河下游的双沟站,年平均含沙量为2.98公斤/立米,最大年含沙量为3.8公斤/立米,最小含沙量为1.81公斤/立米,其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为2.1。该站年平均输沙量858万吨,最大年输沙量1506万吨,最小年平均输沙量为417万吨,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为3.8。年平均侵蚀模数为869.33吨/平方公里。 河水的化学成分与流域的自然环境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流域地处河南省西南部,由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所以河水的矿水化度一般较低,约为130毫克/公升左右。其值与淮河流域南部各河差不多,比豫东平原各河都小的多。
第五节 海河水系
一、河道 海河水系形成以后,各支流水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历史上流经河南省境的水系变迁情况如下: (一)卫河与南运河 卫河前身为白沟,也称宿胥故渎,原为黄河故道。清河为南运河前身,也在黄河徙宿胥后形成,因水清而得名,河徙以后水源缺乏。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于枋头(今浚县西南头、西方城村)附近建筑渚截河水,使改流入白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大河。以后为了保证这条河流的水量,保持航运畅通,历代不断开辟水源,致使此河本身随之不断引伸和发展变化。如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开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目的是增加白沟的水源以利漕运。至于淇水以西的卫河河道,原名清水。建安年间,仍为黄河支流,但《水经注》记载,不仅清水与淇水会,丹水也向东分出一些支沟注入清水。这是建安以后,为了增加白沟与清水运道的水原而逐渐向西引伸的。 《水经注》所记载的清水和白沟基本类同今天的卫河,只是白沟下的清河个别河段与今南运河不同。隋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入清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又向南北两端进一步引伸扩展。其南端是引沁河入清河,目的是增加水源,这时的卫河,即海河南界向南扩展得最远时期。但为时不久,沁河淤废,不通卫河。唐代的济渠,宋、金、元的衡河,明以后的卫河,仍以清、淇水为主流。 (二)漳河 漳河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禹贡》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后来黄河南徙,漳河脱离黄河,加入海河水系,为海河中一大支流。历史上其变迁比较复杂,它的变动最南可达到安阳河,最北可达到滏阳河及其前身衡水,长芦或葫芦河所能迁徙之道,其变动顶点是在出山后邺镇(古邺都)之西,即三台口。古代漳河下游有两支。自曹操开凿利漕渠后,又出现了为支援运河的南支,漳河就分为3支。自隋、唐以后,漳水渐趋不稳定。明、清两代,为了支援漕运除南支外,运河下游也有引漳河水的,多则3支,少则1支,这样漳河的变迁就更加频繁和复杂。至清朝康熙以后,漳河全由今馆陶归运河,才形成了今天漳河的面貌。 二、河川水文 海河水系在河南省内主要有卫河及其支流,习惯上也把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后直接入海的马颊河和徒骇河,也合并在海河水系一起统计。这样海河水系在省内总面积为153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 (一)卫河 卫河是海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发源于博爱县皂角树村,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新乡、汲县、滑县、安阳等地,至南乐县大北张集,流入河北省境,于山东馆陶县称沟弯与漳河汇流后叫做卫运河。在山东临清汇小运河后,又叫南运河,最后流注海河入渤海。 卫河全部流域面积15290平方公里(在楚旺水文站以上的流域面积为134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为6280平方公里,平原区为9010平方公里。通常所说的卫河是指新乡合河镇至山东馆陶县称沟弯一段,长347公里,其中在河南省长240公里。合河镇至皂角树一段100公里,当地称运粮河。 卫河干流在合河镇至称勾弯一段。平均比降1/9600。河道曲折率为1.78,流域不对称系数为1.34。卫河两岸支流分布极不对称,其明显特征是成一侧(左侧)支流特别发育的梳状河系。右岸缺少支流,仅一些洼地和沟渠,左岸支流多,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淇河、安阳河、峪河及沙河等。 卫河水系发源于西部的太行山区,集水区主要在山前洪积平原。干流是沿着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转折地带的交接洼地,由西南向东北流。卫河的许多支流都是顺太行山东坡由西向东流,源短流急,山洪暴发危害较大。 卫河流域年降水量一般为600多毫米,西部太行山区可高达700毫米以上。年径流深在100毫米左右,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径流变差系Cv值在0.45~0.67。卫河干流楚旺水文站28年资料,年平均流量为65.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20.6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63年的64.8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79年的7.26亿立米。有记录的最大洪峰流量,干流西元村站1963年8月10日为1300立米/秒。最小流量,河水干枯,西元村站1967~1969年连续三年出现断流,楚旺站1965~1969年连续5年出现断流。 淇河为卫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方脑岭,流入河南省后,经辉县、汤阴等县,在淇门镇西的小河口东流入卫河。全长在新村站以上为129.7公里,集水面积2118平方公里。贺家村以上,河行于丘陵山区,坡陡流急,河槽多深潭,跌水很多,最大跌水在白王庙西,落差6米,河床比降大,自上而下,由1/200降至1/700。贺家庄以下,河道进入平原,比降骤减,两岸地势平缓,逐渐以人工堤防束水,以防山区洪水漫溢。淇河为山区性河流,洪水峰高量大,新村水文站观测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956年的3590立米/秒,每逢涨水时,经常因卫河顶托而漫溢。日最小流量为1958年4月29日的0.08立米/秒。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8年的资料,淇河新村站的年平均流量为16.96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35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56年的16.46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79年的1.38亿立米。 安阳河是卫河的较大支流之一,源于林县太行山麓的清泉寺,东流经林县及内黄西部,于赵庄西注入卫河。河道全长140余公里,流域面积19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区的流域面积占70%。干流流出清泉寺,经善应、高平出山地。在善应以上无可靠水源,干旱时,经常干枯断流;善应以下,有大量泉水自两岸河床中涌出,过去一般能使水量保持在5立米/秒以上。上游河道行于丘陵之中,岸坡较陡,河槽深约8米,宽达150米,呈槽状,坡降在1/400米以上。高平以上左岸北方山有天喜河注入,高平以下,到东麻水,左岸有“粉红江”河注入。据1952~1979年27年来的资料,安阳河(安阳站)的平均流量为11.2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3.54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7.62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仅为最小径流量4倍。该河由于泉水补给较多,不管是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都比其他河流来的均匀。据历史记载,安阳河最大洪峰流量,1922年曾出现过2070立米/秒,1963年和1956年的最大洪峰流量都超过1000立米/秒。安阳河在考民屯以下,两岸开始有堤防束水,在洪水较大的年份,河槽远远不能容纳,洪水漫溢成灾时有发生。 峪河是卫河上游左岸的一条山洪性支流,源于山西省陵川县人都陵,在辉县峪河口流出太行山后注入卫河上游,全长76公里,流域面积558平方公里。上游切入太行山地内,水流湍急、多谷坎、瀑布,其中最大的黑龙潭瀑布,跌水60余米,蕴藏水力资源丰富,过去常年流量约3~5立米/秒,可保证供给下游的稳定用水。峪河口站年平均流量为4.06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28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56年的3.62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1979年的0.441亿立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963年8月8日的2240立米/秒。历史上曾出现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929年的3900立米/秒。干旱季节,河水干枯,1959、1961、1962等年都出现过断流。 汤河也是卫河的支流之一,源于汤阴县西部牟山东麓,于西元村注入卫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上游流经丘陵区,河谷深8~10米,宽40~80米,坡降由1/400渐降至1/1000,有一定的水力资源。1956年的洪水流量估算为1630立米/秒,一般洪水不漫溢。下游平原区,坡降则为1/1500~1/3000,水流缓慢,虽有堤防,但遇到较大的洪水,有时也发生漫溢现象。 新河源于山西陵川县,流入河南省后,经博爱到修武,向东流入卫河上游的运河,在修武水文站以上,河长84公里,流域面积1287平方公里。上游为山区,两岸陡峻,洪水无漫溢现象。出山以后,河槽宽浅,一般不到2米深,两岸虽有土堤束水,但排水能力低,遇到稍大的洪峰,就会漫溢成灾。近20多年的实测资料,新河在修武站年平均流量为4.0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27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1964年为3.14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60年的0.395亿立米,最大洪峰量不大,1964年7月8日仅有203立米/秒。每年到枯水季节,河水经常干枯而断流。 卫河及其左岸各支流,均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上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渲泄能力低。汛期常沿共产主义渠、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等坡洼地引洪滞洪,并顶托卫河右岸平原区小支流的涝水排入,造成两岸洪涝灾害频繁。 (二)马颊河与徒骇河 马颊河发源于延津县东部,该流域位于黄河、卫河冲积平原上,东流经王爷庙汇黄庄、贾公、下堤、瓦岗等小河后,当地始称马颊河。在河南省内长约282公里,流域面积4673平方公里,属于排泄坡水的平原河道,坡降1/1000左右。流经的地区,排水原先比较紊乱,河道浅平,迂回曲折,汛期暴雨产生的最大流量为20立米/秒。60年代初,马颊河经过统一治理,变化很大,排水能力大大提高。现今马颊河在南乐水文站以上,河道长度为57公里,流域面积为1058平方公里。据26年的实测资料,年平均流量为1.08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总量为0.34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64年的1.94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66年的0.002亿立米,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 徒骇河与马颊河是属同类型的排水河道,在河南省境长仅59公里,由南乐县东流入山东省境。
第六节 水文地理分区
根据水文地理特征,可将全省划分为两带8区。水文带以200毫米年径流深等值线为主要依据,把全省分为南部足水带和北部少水带。在划分带的基础上,根据地貌不同所形成的径流高低值区,结合水利条件又将其划分为:淮南山地区、秦岭伏牛山地区、淮河冲积平原区、南阳盆地、太行山地区、豫西黄土丘陵区、伏牛太行山前平原区、豫东北平原区等8个水文地区。 一、南部足水带 该带包括淮南山地区、秦岭伏牛山地区和淮河冲积平原区和南阳盆地,北边以年径流深200毫米等值线为界。 此带水量比较充足,年径流深大于200毫米,部分山区达300~600毫米。带内年降水量大多在800~1200毫米以上,南阳盆地最小约在80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50%集中夏季,约为400~700毫米,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5%,春雨多于秋雨。暴雨多集中在6~8月,夏季各月一日最大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它制约着带内洪水性质具有相应的特性。带内水面蒸发量在900~1100毫米,陆地蒸发量在500~700毫米之间,河水封冻期一般很短,大多在10天左右,而西南部南阳盆地全年无封冻。河流受雪水补给很少,几乎全属雨水补给,径流系数在山区为0.3~0.45;在平原为0.1~0.2。汛期河水矿化度大多为200~300毫克/升,枯水期局部平原区可达300~400毫克/升,均属碳酸盐水,水质良好。 (一)淮南山地区 位于淮河以南,包括淮南平原、丘陵及大别山和桐柏山地。北面以300毫米年径流深等值线为界,南至省界。区内大部是强烈切割的低山丘陵,山地海拔500米以上,个别山峰达1000~1400米。地面比较破碎,多高岭深谷,而山北侧丘陵较低缓,一般海拔200~300米。 该区是河南多雨中心之一,水量为全省之冠,年降雨量大部分地方在1000毫米以上,大别山地可达1200毫米以上。径流系数为0.3~0.5,年径流深300~600毫米,是全省水量最丰富区,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6左右。河流枯水季最小流量出现在12~2月,3月以后流量逐渐增加,4~5月出现梅汛,盛夏(7~8月)多雨时,汛峰频出。由于洪水导源干暴雨,且河流源短,坡陡流急,所以涨落迅速,历时较短。水蚀模数远逊于伏牛山区,为省境较少的地区之一,河水含沙量不大,一般每立方米水中只有1公斤。 (二)秦岭伏牛山地区 区内地貌多为剥蚀中山或低山,山间多构造盆地。中央部分多系海拔1000多米的中山,主峰可达2000米以上,仅西南部的山势较低,多为海拔600~1000米的剥蚀构造低山,相对高度200~400米,并有平缓丘陵穿扦其间。年降水量一般为800~900毫米,高的可达1000~1200毫米。夏季降水相当集中,且多强大暴雨,汛期各月雨量可占全年量的70%左右,对径流的季节分配影响很大,最大水月一般出现在7月,最小水月出现在春末,径流系数在0.3~0.4之间,年径流深200~300毫米以上,年变差系数0.6左右。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蚀模数可达500~1000吨/平方公里、年。 (三)淮河冲积平原区 该区南接淮南山地,西界秦岭伏牛山区,西南至南阳盆地,北边以200毫米年径流深等值线为界,包括淮北低平原和伏牛山、桐柏山的低山丘陵区,其地势西部较高,海拔可达200米以上,东部平原,海拔在50米左右。区内年降水量在800~950毫米之间,夏季集中降水量的50%以上,径流系数为0.20~0.30,年径流深200~300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在0.6~0.7。径流量最大月出现在8月,河川径流量较紧邻的山地显著减少。地下水补给河流的比重增大,河道宽浅,多弯,排水不畅,区内有不少滞洪洼地。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由于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故水蚀模数较小,一般多在2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 (四)南阳盆地区 区内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径流系数为0.25~0.35,年径流深200毫米,水量较少,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60~0.65。雨量集中在7~9月,占全年70%,在盆地地形的制约下,平原中部降水较少,是足水带中唯一的少水地区。水蚀模数在200吨平方公里、年左右。河水矿化度一般少于150毫克/升,在盆地中部可上升到200毫克/升。 二、北部少水带 该带位于河南中、北部,大约处于北纬334度以北地区,包括豫西黄土丘陵区、太行山地区、豫北平原和豫东平原的一部分。地貌大势是西部多丘陵山地,东部为坦荡平原。除黄河谷地外,一般西部水量比东部平原较为丰沛;平原低湿干燥,雨量少而集中,降水变率大。本带内年降水量不到800毫米,豫北平原和豫西黄河西岸黄土丘陵、岗地一带,在600毫米以下,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春秋季均各占10~20%,冬季仅占10%左右。全年降水日数在100天以下,北部仅有70天左右,水面蒸发量由南而北从1100毫米渐增1700毫米以上,由于降水少,而蒸发又大,所以较为干燥,年干燥度一般在1.2~1.5以上。径流系数为0.25~0.05,径流深大部在200毫米以下,仅太行山一隅稍超出200毫米。河水的封冻期较南部足水带稍长,约30天左右。一般冰层厚度都不超过0.25米。冬季降雪量不多,一般无积雪,山地常有短时积雪,对河川径流影响不显著。除过境黄河段外,河水春汛很少。汛期一般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70%左右,径流变差系数较高(0.8左右)。河水矿化度汛期一般为300~400毫克/升。枯水期增至500~600毫克/升,最高平均矿化度可达600~700毫克升,为碳酸盐水。 (一)豫西黄土丘陵山地区 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东西流贯其间。南边以200毫米径流深等值线为界,东界大致与年径流深100毫米等值线相当,西面至省界,区内大部有黄土覆盖,海拔高度平均在500米以上,除较高山地外,地貌具有独特的台地形态,过境的黄河在此段有10多条小支流,多穿过黄上和沿岸阶地,注入黄河,呈不对称的羽状水系,黄河谷深达200米以上,宽100~150米不等,河床基岩有震旦系石英岩出露,岩性坚硬,使河床往往有局部转折和急流滩地,形成阶梯状跌落。区内黄土盖层,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易受侵蚀,水蚀模数多在1000~2000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严重。伊洛河河谷发育,河网密度大,约在0.35公里/平方公里。河流坡陡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平均每公里蓄能约800千瓦以上。该区年降水量由南而北递减,变化在800~600毫米,以黄河谷地最小,约为600毫米以下,且季节分配不均,6~9月年径流量占年总量的70%左右,干燥度较大,约在1~1.2之间。由于水量高度集中,急速汇集流失,故该区干旱缺水严重。 (二)伏牛、太行山前平原区 主要是伏牛山、太行山东麓的洪积裙所构成的倾斜平原,平均海拔高度100~200米,坡降1/1000左右,地表有轻度切割。出山的中小河流谷地切入地面,下切作用明显。其边界,东面大致与年径流深100毫米等值线相当,西界与150毫米等值线符合,南至两带分界线,北至省界。全区呈近似南北长的弓形带状。 区内年降水量650毫米左右,径流系数大部为0.1~0.2,年径流深100~200毫米。地下水丰富,在太行山东麓多良好的天然露头,往往形成泉带,水质良好,易开采利用。河川径流受地下水补给显著增多,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三)太行山地区 位于西北边缘,东界大致与200毫米径流深等值线相当,西至省界。本区为断块构造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主峰达1600米以上,山势异常陡峻,山坡多系梯状“断壁”。山地内河谷深切,常达200米以上,多石坎瀑布,谷深流急,水力资源潜力较大,利于拦蓄梯级开发。河水矿化度仅200~300毫克/升,硬度1~3毫克当量/升,属碳酸盐软水,水质良好。 该区降水量70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并多冰雹,其余季节均干燥少雨。径流系数0.3,年径流深200毫米,变差系数为07。这里系北部少水带中水量较多的地区,但由于水量过于集中,流失快,因而干旱严重,水蚀模数在200~500吨/平方公里、年之间,河水含沙量为1公斤/立米左右。 (四)豫东北平原区 位于东部和北部,地势以黄河河道为脊轴,分别向东南和东北缓倾,平均坡降则为1/6000~1/8000,甚为平缓。地表沉积物为沙壤质,局部黄河旧泛道主流以沙质土为主,地表低平微有起伏。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夏季降水占年雨量70%,秋雨一般多于春雨。径流系数较小,只在0.1~0.05之间,年径流深在100毫米以下,最小只有40~50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高达0.8左右。平均水面蒸发量达1300~1700毫米,年均干燥度1.2~1.5以上,春秋干燥度可达3~3.5以上,当地地表水资源贫乏,低洼地区排水不畅,土壤盐渍化威胁较重。
- 河南近代历史概述
- 河南古代历史概述
- 河南现代历史概述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12-1917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清代晚期(1840.6~1911.12)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18~1923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24~1929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30~193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36~1941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民国时期(1942~1949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49年10月~195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56~196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61~196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66~197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71~1975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76~1980年)
- 河南历史大事记:(1981~1987年)
- 先秦时期河南省省域建置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