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3 属于: 商业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经常使用的两个经济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的《洪范》篇。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解释说,食是指农业生产可供食用的谷物;货是指可供穿着的布帛和货币。“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见,食货两者包括了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两个主要部门——农业和手工业。而手工业生产又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紧密联系(布帛本身就常常作为货币)。因此,食货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经济概念。唐代以后,又有不少对食货两者的关系的论述。有的人主张“食先于货”、“食重于货”,这就大致上跟“重本抑末”相联系,即以食为本,以货为末。故反对重本抑末的思想家就主张应“食货并重”。

从《汉书》开始,在多数朝代的正史中列有《食货志》,内容一般都是记述农业、赋税、各类经济行政(典章制度如盐法、茶政)、货币等经济活动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