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
海关是国家在口岸设置的进出口监督管理机关。
海关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海关制度起源很早。人类历史上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随着国家间贸易交往的开展,就在国家边境、口岸、孔道上设立关卡,检查进出口商旅、货物,征收关税。资本主义国家海关,是保护与调节本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重要工具,是执行国家对外贸易和关税政策法令的重要国家机关。
中国在记载西周政制的古籍中,已出现“关”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设立了许多关卡,征货物通过税。“关”税与内部的“市”税并称为“关市之征”。后来,随着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形成,和淘上对外贸易的开展,唐、宋、元、明都在沿海的某些指定港口设立“市舶司”,从事管理海上贸易和征税。清康熙二十四年,在广州、漳州、宁波、江南(上海)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这是近代海关的开端。但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封建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威迫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中国海关的关税税则要由外国侵略者议订;海关由帝国主义分子担任领导(称“税务司”),并任用外籍人员担任各种高级职务进行管理;所收关税要存入外国银行。这样,从晚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旧中国海关长期成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的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关回到人民手中,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管理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