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粮食是各种谷类、豆类和薯类作物产品的总称。它主要作为人们的主食,此外,还可以加工成糕点、豆制品、酒等作为副食,还可以作为牲畜饲料。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投入流通的粮食是一种商品。但粮食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国防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组织好粮食的生产、分配、交换、运输、消费以及储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粮在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称为主粮。不同地区的主粮品种有所不同,并随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黄河流域以小麦为主粮;长江以南以大米为主粮。
杂粮主粮以外的其他粮食称为杂粮。从全国范围讲,一般指除稻谷、小麦以外的粮食,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大麦、元麦、荞麦、燕麦、蚕豆、豌豆、赤豆、绿豆、稷禾等。其中生产零星、数量较小的,称为“小杂粮”。
原粮“原粮”是“成品粮”的对称,经过收打但未经碾磨加工的带皮粮,如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等。在粮食部门管理收购、分配等实物指标时,均以原粮为标准计算。
成品粮“成品粮”是“原粮”的对称。原粮经过碾磨加工后的粮食,如面粉、大米、玉米面、小米等称为成品粮。其中也包括一些不需加工即可制作熟食的杂粮,如绿豆、豇豆等。国家供应市镇居民的口粮定量标准,统计和核算供应水平时,都以成品粮为标准计算。
自给粮生产者生产的用于自身消费,而不用于交换的粮食称为“自给粮”。它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取决于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业中分工的发达程度。农业生产水平越高,专业化程度越高,自给粮的比重越小;反之则越大。
商品粮生产者生产的用来进行交换的粮食称为“商品粮”。在我国,商品粮来源于粮食生产者出售的余粮。它用于供应城市人口口粮、农村中不种植粮食或缺粮地区人口的口粮、畜禽的饲料、工业用粮、国家的粮食储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