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的素养
经理的素养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商业企业经理的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事业心、知识、能力、经验、品德和身体素质。
事业心 它是经理最重要的素养。经理事业心主要表现为: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抱着对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治理企业;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不断开辟发展企业的新途径;有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永保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经理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有忠实地履行经理职责的实践,才能有勤勤恳恳、实事求是、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主义的工作态度,才能按照客观规律管理企业,指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
知识 经理需要的知识很广泛,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生产经营技术知识、政策法律知识以及社会学、心理学、工效学知识。经理应具备的文化知识,主要是语文和数学知识,其基本要求是:能阅读报纸和文件,并准确了解文字的含义;能写逻辑清楚的总结报告、函电和经济合同等;能熟练地用书面语言沟通思想、传递信息;能口算、笔算、珠算,会使用计算机。经理应具备的经济知识,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知识等。经理应具备的经营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熟悉本企业经营范围内各主要商品购、销、运、存情况和本企业人、财、物的状况,掌握市场需求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企业经营有关的流通环节、渠道、商品流向和经营机构布局的情况;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方法,熟悉企业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的基本知识。经理应懂得和掌握生产经营技术知识,如商品学知识、售货技术、检验技术、商品陈列技术以及商品挑选、整理、加工等知识。执行国家政策,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是经理的义务。对经理在政策法律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了解和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商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经理应具备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工效学知识,主要要求是:了解社会学、心理学和工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能力 经理的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从事作业性劳动的能力和处理具体管理事务的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是衡量企业经理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经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主要是:(1)观察能力,即认识个别事物并辨别其属性的能力;(2)分析能力,即解剖现象,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能力;(3)判断能力,即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的能力;(4)决策能力,即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5)组织能力,即组织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能力;(6)协调能力,即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矛盾,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
经验 指经理的实践知识。经理对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应具有一定的实践知识,熟悉企业的人、财、物、购、销等方面的过去和现状,掌握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基本情况。
品德 经理的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对经理的政治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积极工作。对经理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诚实正直,处事公道,不谋私利,言行一致,勇于承担责任等。
身体素质 它是经理履行经理职责,完成管理任务的重要保证。对经理的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