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物理变化
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物理变化而影响商品质量,主要表现为挥发、溶化、熔化、冻结、渗漏、风化、串味、沾污等现象。
挥发。指液态商品(如酒、汽油等)或液化商品(如液氨、石油气等)在空气中液体表面汽化而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由于液态商品表面分子活跃,表面蒸气压大于空气中的压力,使表面分子脱离液体内部分子而进入空气中去。挥发速度与气温高低、液态商品本身的沸点、空气流速、表面积大小等密切相关。液态商品挥发,不仅数量减少,影响质量,并有害人体健康,甚至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溶化。指某些固态商品在潮湿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当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溶为液态的现象。凡是具有吸湿性和水溶性的商品,都可能发生溶化,例如红糖、白糖、糖果等。影响商品溶化的因素有内因即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外因是温度、湿度等。因此,对容易溶化的商品要注意防潮。
熔化。指固态商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变成液态的现象。此现象的发生除受气温高低影响外,与商品本身熔点密切相关。商品熔化的结果,有的造成流失,数量受损;有的使商品包装粘连破损;有的胀破包装;有的玷污其它商品;有的因软化而使货堆倒塌造成意外损失等等。
冻结。与熔化相反,它是由液态转为固态的变化形式。严冬,某些商品凝固点高。容易出现冻结现象。这一物理变化,往往由于水具有“热缩冷胀”特性,使含水高的商品,在温度达到其凝固点而冻结时,发生胀破容器的现象。含水量高的商品如墨汁、墨水、办公胶水、雪花膏、啤酒、生物制剂等,都应注意防冻。
渗漏。指有细微缝隙的物体(盛器)与液体接触时,出现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的现象。它是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缝隙愈细,液体上升愈高或渗入愈深。日常所见的纸张或毛巾吸水,酒坛、腐乳坛渗漏等都属毛细现象。采取涂树脂或上釉等方法,可以防止渗漏。
风化。凡是含有结晶水的商品,在一定温湿度的空气中,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使晶体崩解,变成非结晶态的无水物质,这种现象叫做风化。易于风化的商品有明矾、块煤、硫酸锌、大苏打、硫酸铜等等。
串味。指具有吸附性的商品,能吸收其它异味,从而降低自身使用价值的现象。如茶叶、粮食等商品,它们成分中含有胶体物质,结构疏松多孔,易吸收其它商品的气味,因而,不能与其它具有气味的商品(化妆品、腌制鱼、肉、肥皂等)同运、同贮、同柜销售。
沾污。指商品外表沾有油渍、墨汁、油漆以及其它脏物,从而影响本身质量的现象,如丝绸、呢绒、服装上有油墨印或干渍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