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登记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是国家授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履行法律程序、行使对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它是国家对工商企业的开业、停业、合并、转业、迁移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行政手段。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企业登记管理的作用主要是:
(一)国家对企业给予法律上的确认。工商企业需要进行基本建设或直接开业的,均须向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办理筹建登记或开业登记,经核准后发给筹建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只有履行了这种法律程序,企业才取得了法人资格和合法地位。登记者为合法,不登记者为非法。
(二)确定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工商企业获得上述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后,一方面可到银行开立帐户,进行筹建或者生产经营活动。否则,一律不准筹建或者开业,不得刻印公章、签订合同、注册商标、刊登广告,不得在银行开立帐户。另一方面,在核准登记后,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和核定的登记事项从事生产经营。
(三)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对符合社会需要又符合国家计划和政策规定的工商企业,允许并扶持其发展;否则,不但不予登记,而且要制止其发展,不听劝告而擅自开业的,应予以取缔。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取得企业名称、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其他企业使用同样的名称,更不许冒名顶替。经核准登记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得到法律的保护,其财产也得到保护,不受侵犯,而且企业拥有以法人资格向法院起诉、应诉的权利,其合法权利也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