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养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7 属于: 农业科普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人工养殖主要指蓝孔雀。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而且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做为高档珍馐佳肴。

蓝孔雀的繁育技术

(一)蓝孔雀的繁殖行为

1.繁殖期 蓝孔雀的性成熟期一般为22个月。雌孔雀的产蛋期一般是每年的4—8月份。在繁殖季节中,雄孔雀会频频开屏,不断地向雌孔雀求爱,表示亲热。

2.求偶现象 孔雀群中,雄孔雀的性成热期早些,3.5个月龄时,有些雄孔雀已有开屏现象。上午8:30—9:30时,下午4—5时,频频开屏,相互争艳,抖动羽屏,发出响声。雌孔雀处于发情期时,就向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进行交配。

3.交配行为 交配时,雄孔雀扑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头顶部,两脚不断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部有较大幅度的抖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动接受雄孔雀的交配动作。整个交配时间约为十几秒钟。然后各自离去。

4.产蛋特性 雌孔雀一般产蛋时间为下午5—7点,产蛋前2小时雌孔雀很不安静,沿栏舍边来回走动。年产蛋30枚左右,平均蛋重约11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蛋壳呈褐色,有的偏白色,蛋形呈纺锤型。

5.人工繁育 野生状态下,孔雀一般是以1只雄孔雀为中心组成一个小群体,其中还包括3—5只雌孔雀,有时还带着仔孔雀。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采用增加光照的方法可使孔雀的性成熟提高到15月龄,开产时体重接近或等于成年体重,约为6千克左右,人工饲养时群体中雄雌比以1:4为佳。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加强雌雀营养,则可大大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二)孵化

1.自然孵化 小群饲养的孔雀,雌孔雀产蛋后可进行自然孵化,大群饲养的孔雀,雌孔雀的抱窝就巢性不强,可以用抱窝家或抱窝乌骨鸡代孵,每只可孵2—3枚孔雀蛋,母鸡有可能翻不动孔雀蛋,可采用人工翻蛋2次。但产蛋量大,就应使用机器孵化的方法。

2.机器孵化

(1)选蛋 应选择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的种蛋。种蛋的保存温度应为18℃,相对湿度70%—80%,通风良好,保存时间不应超过5天,孵化时应进行消毒,可用0.05%—0.1%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也可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

(2)孵化条件 孵化期间温度应保持在37—37.5℃,出雏温度为37℃,孵化期间湿度为60%—70%,出雏时应提高到70%—75%,并且做到通风良好,避免出现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现象。

(3)管理 每2小时翻蛋1次,角度90度,每天定时凉蛋1次,每次30分钟,温度不应低于25℃,入孵第9天第1次检出无精蛋和死精蛋。21天进行第2次照蛋,检出死胎蛋。同时转入出雏机,27天开始出雏,28天出雏完毕。然后清洗和消毒孵化机和出雏器,准备下次孵化用。照蛋方法可参照鸡胚的识别标准。

三、蓝孔雀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

(一)营养需要 和家鸡相比,孔雀产蛋的季节性较强,数量少;盲肠结构较发达。孔雀的羽毛色彩艳丽,生长最快的是尾长,其次依此为体重、翼长、体长、胫长。因此,孔雀日粮中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粗纤维。此外,孔雀的产蛋、换羽时间早晚不一,产蛋多在4—8月,换羽则多在8—12月。根据孔雀产蛋、换羽的时间特点,认为成年孔雀的饲料配比可以终生不变。

(二)饲料配方

1.饲料种类 孔雀的饲料来源广泛,但食量较少,因而要求饲料全价,一般成年孔雀日粮量为100—150克,即可满足各种机体需要。

(1)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大豆、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籽饼等,这些饲料含蛋白质35%—5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30%左右。动物性饲料有粉、鸡蛋、骨肉粉、蚕蛹、羽毛粉、血粉等,含蛋白质40%—8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20%—25%。

(2)能量饲料 包括玉米、小麦、大麦、高梁和稻谷,其中能量含量约为13.0兆焦/千克,糠麸饲料能量低、容量大,且富含粗纤维,正合孔雀的营养需要。所以,如麸皮、米糠、玉米糠、高梁糠等可以占饲料总量的5%。

(3)矿物质饲料 贝壳粉、沸石粉、骨粉和盐等同样是孔雀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须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2%。

(4)青绿饲料 青菜、野菜、牧草等,可占饲料总量的20%—30%。

(5)添加剂 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多维等添加剂,应根据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和孔雀群的不同饲养状况酌量增减。

2.饲料配方 以下是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方。

(1)仔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0%、豆饼20%、麸皮6%、鱼粉14%、谷子7%、小麦6%、矿物质2.7%、盐0.3%、骨粉2%、酵母2%。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22.6%,代谢能为11.9兆焦/千克。此料用于50日龄以前的孔雀。

(2)中雏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5%、高粱5%、豆饼18%、大豆6%、鱼粉8%、骨粉4%、麸皮10%、酵母3%、食盐0.5%、贝壳粉0.5%。此料用于6月龄以前的中雏。

(3)青年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38%、全麦粉10%、麸皮4.6%、高梁3%、豆饼21%、大豆粉8%、鱼粉10%、酵母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4%。此料用于22月龄以前的青年孔雀。

(4)育成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60%、麸皮8.5%、豆饼18%、鱼粉8%、酵母3%、贝壳粉2%、食盐0.5%。此料用于成年孔雀。

(5)产蛋期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45%、豆饼16%、大豆10%、鱼粉10%、麸皮8.5%、骨粉5%、酵母5%、食盐0.5%。此料用于产蛋期孔雀。

(6)种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8%、全麦粉5%、麸皮5%、高粱2%、豆饼20%、大豆粉5%、鱼粉8%、酵母2%、骨粉2%、贝壳粉2.5%、食盐0.5%。此料用于种孔雀。

以上饲料须酌情加入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

摘自:《特种禽类养殖技术手册》

蓝孔雀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

1.育雏前准备 料槽、饮水器可用新洁尔灭消毒,用水清洗;墙壁、运动场用火碱消毒,然后要用高锰酸钾甲醛溶液(14克高锰酸钾:28毫升甲醛溶液/立方米)熏蒸消毒,密闭2天后,开门1周通风去味,准备进雏。育雏季节应选在春季,因为春季育雏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选择雏孔雀注意精神饱满、羽毛光洁、脐带闭合完全、肛门洁净,大小适中,才能保证育雏成活率高。

2.育雏温度、湿度 育雏舍的热源可采用调温电炉或育雏伞。开始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温0.3℃,直到与自然温度相吻合。注意育雏舍的温度不应教条地以温度计为准,而应以观察孔雀群为主,温度正常时,雏孔雀精神良好、羽毛光滑、睡眠安静,温度过低,雏孔雀靠近热源挤在一起,相互踩压,经常发生尖叫声,温度过高,雏孔雀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大量饮水。湿度一般要求在60%—70%。但前期为了雏孔雀腹内蛋黄的吸收,防止体内水分挥发,湿度应该大一些。但后期由于雏孔雀越来越大,排粪量越来越多,应减小湿度。一般加湿的方法为放置水盘、湿沙盘等。减湿的方法可加强通风,勤换垫料等。

3.光照 育雏初期时,使用人工光照,方法为前4天用离地不超过2米的灯光,每天光照24小时,从第5天至第22天,每天16小时光照。以后可以采用自然光照。

4.密度 随着雏孔雀的越来越大,及时减小密度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一般1—3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2—15只,3—10周龄,可养7—10只,10—20周龄可养6—8只,以后可养2—3只左右。每群也不应超过40—50只。

5.开食、开水 雏孔雀出壳后,开始适应自然环境,过好开食开水关,对于雏孔雀的生长发育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出雏24小时后,应给以18℃左右的温开水,同时水内加入葡萄糖或口服补液盐及庆大霉素或氟哌酸等抗菌素,以增加雏孔雀机体抵抗力和有效防止细菌感染。饮水1小时后可开食,开食头3天给雏孔雀以熟小米加鸡蛋黄,3天后开始更换雏孔雀料,并加入土霉素等抗生素。开食时应注意少给勤添,每天喂食5—6次,并在给雏孔雀料的同时加入沙子,尤其是网上育雏更应注意。

6.其他 由于雏孔雀代谢较为旺盛,排出的粪便会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有害气体,会使空气污染,影响雏孔雀的健康状况,所以应经常打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此外,雏孔雀由于较小,所以一定要仔细照顾和搞好环境卫生以消除疾病和一些小动物如老等的侵害。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尤其在环境变化如天气变化时,要注意观察雏孔雀的饮水、采食、精神状态、粪便、呼吸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诊治,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二)育成孔雀的饲养管理 育成孔雀的饲养管理除做好雏孔雀的饲养管理以外,主要做好环境及室内外清洁和消毒,加喂新鲜、全价、适口性好的饲料,加喂青绿多汁饲料,每天饲喂3次。保持光照、加强免疫、搞好驱虫等,同时应在室内外备好沙子,以供孔雀洗浴。

(三)繁殖期孔雀的饲养管理 除做好以上饲养管理以外,应根据繁殖期孔雀的特点加以管理,即做好孔雀的产蛋窝,防止干扰,保持产区安静,及时捡走产下的蛋,以防被啄,发现雌孔雀难产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人工助产。

蓝孔雀的疾病防治

(一)新城疫

1.症状 发病的孔雀开始时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有渴感,体温高达43℃。离群呆立,不上架,成年孔雀也不开屏,食欲降低,垂头丧气,羽毛松乱且丧失光泽,翅下垂,呈昏睡状,呼吸时有啰音,孔雀群出现咳嗽、黄绿色稀便。后期有的孔雀出现走路摇摆,共济失调。严重者趴卧不动,不饮不食。体温下降,倒提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2.病变 胸肌、腿肌有出血点,严重者呈斑状出血,喉头、气管有黏稠微黄色泡沫黏液,气管黏膜有斑点样出血,腺胃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腺胃乳头有出血,淋巴结肿涨、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3.诊断 取发病孔雀的肝脏接种10日龄鸡胚,5天后取尿囊液进行HA实验呈阳性,并能为标准的新城疫抗血清所抑制。

4.防治

(1)免疫 从10日龄起,每2个月用新城疫四系饮水倍量免疫1次。

(2)治疗 首先紧急注射卵黄抗体,相隔5—7天,然后用新城疫四系倍量饮水免疫1次。

(二)组织滴虫病 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所引起的原虫性寄生虫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由于患病后该病血液循环障碍,病禽头部呈暗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蓝孔雀进入育成期后对于该病最为敏感。目前,该病已成为孔雀养殖业的主要疾病,已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症状 病孔雀表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羽毛蓬松,两翅下垂,行走无力,卷缩发呆,发病初期排出带有泡沫的淡黄色稀粪,混有血丝,中后期经常排出灰色粪便,有的下痢,恶臭。病孔雀开始体温较高,死前体温下降,闭眼、嗜睡。病程一般为5—15天。

2.病变 病死孔雀大多为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圆形坏死灶为主的典型病变。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表面有大小不一和数量不等的圆形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小如米粒,大如绿豆,或黄豆,坏死灶中央凹陷,边缘呈现锯齿状稍隆起或散在性存在或相互融合,成大片坏死区。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黄绿色,病变轻微的仅出现肝脏稍肿大,表面有散在的灰色针尖或环状坏死点。肝细胞呈灶状坏死,病变中心的肝细胞坏死和崩解,在坏死灶的外周有多量圆形或椭圆形组织滴虫,并有数量不等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小叶中央静脉内有多量大小不等的圆形淡红色的组织滴虫。盲肠多见双侧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4倍,直径达3厘米左右,肠壁肥厚,呈香肠状,肠腔充满不洁的干酪样渗出物,形成凝固栓子,阻塞整个肠腔。剥离栓塞物可见盲肠壁变薄,黏膜及肌层有出血性炎症变化。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黏膜表面出现由脱落的上皮、红细胞、白细胞、纤维素肠内容物混合而成的团块,固有层腺上皮多数变性、坏死溶解,固有层高度充血和出血,并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黏膜表面和固有层中可见多量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的组织滴虫。

3.诊断 从病变孔雀的盲肠栓塞物和肠壁之间刮起少量肠内容物于烧杯中,滴加温生理盐水搅拌使之均匀,吸取上清液1滴,置载玻片上,迅速置400倍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呈钟摆样运动的圆形虫体。

4.防治 首先将发病的孔雀隔离治疗;笼舍进行火焰消毒及化学药物(百毒杀等)消毒;口服特效抗滴灵,同时饮百毒清、肌注青霉素,以上药物每天2次,对于严重者,应给以口服补液盐和多种维生素,7天为一疗程,隔3天再用特效抗滴灵巩固一个疗程,对未发病的孔雀用同样的方法预防。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组织滴虫对外界的抵抗力并不强,但可包藏在异刺线虫卵中长期存活,当易感动物吞噬了含有异刺线虫的食物后,组织滴虫逸出,致使发病。所以,圈舍内要经常用消毒剂消除虫卵,还要注重对异刺线虫的驱除。一般使用左旋咪唑即可。

(三)大肠杆菌病 孔雀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等均与鸡相同,故不再重复。但眼型大肠杆菌病同其他病型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大的不同,应予以特别注意。

1.症状 病初孔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排黄白色或绿色稀便。然后孔雀头部肿大,出现单侧或双侧眼肿胀,闭目流泪,极度沉郁,呼吸困难直至两眼失明,不饮不食,衰竭死亡。

2.病变 病死孔雀消瘦,切开眼部内含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眼球外层覆盖一层浑浊的淡白色薄膜。喉部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3.病原鉴定

(1)培养病孔雀的心血和肝脏组织,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呈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菌落,在麦康凯则为红色的菌落。

(2)镜检。将培养物涂片,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段钝圆形的小杆菌。

(3)生化试验。不分解蔗糖、木糖和尿素,不产生硫化氢,V-P试验和柠檬酸盐为阴性,能发酵鼠李糖、麦芽糖、甘露醇、乳糖、阿拉伯糖,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

4.防治 清洁孔雀舍,更换垫料,并用0.5%百毒杀带孔雀消毒,连续1周。一般该病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等较敏感,肌注庆大霉素,连续1周。连续给以多维、口服补液盐。用醋酸可的松滴眼,洗眼,持续1周。一般可大部分治愈。

(四)曲霉菌病

1.症状 病孔雀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拒食,饮水增加,口鼻有分泌物,张口伸颈,眼球突出,眼睑形成干酪样物,出现灰白色或黄绿色下痢。

2.病变 肺部有灰白、浅黄色渗出物,气管也相同,表面有同样颜色的结节,肝脏肿大、质脆,也有黄白色结节,脾脏有灰白色结节,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肾脏肿大,有少量尿酸盐沉积,气囊浑浊并有坏死点,脑膜淤血,实质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3.病原检查 病死孔雀的病变组织剪碎,加入碱溶液,在显微镜下可见菌丝体和孢子。接种SS培养基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菌丝体分枝,顶部膨大,分生孢子呈串珠状,在孢子顶部囊上成放射状排列。

4.防治 将孔雀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未发病的孔雀转入已消毒好的新舍内,对原舍进行彻底消毒,将垫料和死亡的孔雀在远处深埋。病孔雀进行隔离,用制霉菌素和碘化钾连续服用1周,健康孔雀半量预防,同时加入多维和口服补液盐。

(五)链球菌病

1.症状 孔雀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繁、排出绿褐色或淡黄色的水样便,食欲不振乃至拒食,口渴,极度萎靡,肛门绒毛被严重污染,最终死亡。

2.病变 病死孔雀极度消瘦,脱水,脾脏肿大,肝、肺、心出现萎缩,肝脏被膜下实质中可见黄色斑点,胆囊肿大,腺胃、肌胃有轻重不同的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盲肠扁桃体增大,滤泡有出血点。

3.病原检查 采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可见短链状球菌,有荚膜。在SS培养基上呈露滴状,圆形,无色,透明,闪光,隆起菌落。在血清肉汤中,液体上部透明,底部有绒毛状沉淀物。该病原能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山梨醇、水杨素,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甘露醇、海藻糖、鼠李糖、伯胶糖、肌醇及木糖。靛基质实验阳性,美蓝还原试验阴性。在pH9.6和6.5%肉汤中均不生长。

4.防治 清洁、消毒孔雀舍,隔离病孔雀,饲料及饮水中加入多维和口服补液盐。最有效的是紧急注射抗菌素,如青霉素、绿霉素或庆大霉素,连续1周便可康复。

以上介绍了几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检查及其防治等,但由于孔雀尚无定型的免疫程序,所以其他流行病的免疫须根据当地其他家禽疾病的流行特点及免疫程序来对孔雀进行免疫。

蓝孔雀舍的建筑与设备

(一)地理位置 该选平坦或稍有坡度,阳光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环境优美、安静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污染过的地方,场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黄泥土为好,并保证有卫生的水源。

(二)孵化室

1.孵化室与外界隔离,工作人员和一切进入孵化室者都应遵守消毒原则,以切断传染源。

2.孵化室的建筑应热绝缘良好,以确保室内小气候的稳定。

3.孵化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清洁。

4.孵化室应分设种蛋检验间、消毒间、储蛋间、孵化间、出雏间、洗涤间、幼雏存放间等等。

(三)育雏间 育雏箱为1.2米×0.8米×0.7米的木质箱,上盖可透气的窗纱,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热源为灯泡,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室内育雏在孔雀20日龄内,搭架,每个架250厘米×200厘米、底高70厘米,内高2厘米,底及四周5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电焊网,其余用胶网,室外育雏20—60日龄,栏舍面积为5—10米,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在育雏期间,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

(四)成年孔雀栏 由于孔雀体躯较长,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需要较宽敞的笼舍,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供夜间休息,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网高5米,孔径不应超过2厘米。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3,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每100平方米可养孔雀20只。

(五)种栏 每栏饲养雄孔雀1只,雌孔雀2—5只,栏舍大小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

(六)饲养用具 料盆用镀锌铁皮焊接而成,饮水器用鸡用塑料饮水器,捉孔雀网用钢筋做架再连接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