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钳蝎
蝎子,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30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钳蝎科是蝎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科,目前已知82属600余种。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
前腹部较宽,由7节组成。后腹部为易弯曲的狭长部分,由5个体节及一个尾刺组成。第一节有一生殖厣,生殖厣覆盖着生殖孔。雌蝎可从生殖孔娩出仔蝎,雄蝎可从生殖孔中产出精棒,与母蝎殖孔相交。雄蝎体内只有两根精棒,一生只能交配两次。雌蝎交配1次,可连续生育4年,直到寿命结束。蝎子的寿命5~8年。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气温在30~38℃之间产仔。
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分布较多。
生活习性:完全为肉食性,取食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的幼虫和若虫。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获物夹住,后腹部(蝎尾)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进食的速度很慢。
据报道,人工养殖蝎以面包虫为主要食物,经济价值颇高。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蝎子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大肆捕捉蝎子使其数量锐减,结果会使有害昆虫大量繁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农作物造成破坏。据专家讲,蝎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这期间如果大规模的捕捉,极有可能致使当地野生蝎子灭绝。
从我国人工养蝎的发展历史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少量蝎继续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外,大量全蝎产品是作为食品和保健滋补品来消费的。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全蝎的药用价值很高,用全蝎配成的中药处方多达100多种。全蝎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保安万灵丹、牵正散等3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特别是近几年,全蝎在治疗疑难病症上发现有显著的疗效,如全蝎可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蝎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等。这些应用使蝎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制成滋补食品。
药用:尾刺(sting)是主要药用部位,亦名毒刺、毒针、螫刺,位于身躯的最末一节。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射出毒液。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所谓"梢力尤功",指蝎毒之效。尾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刺,而不致被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