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创轮船招商局 派遣首批留学生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最早着手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早期各类工矿交通企业中规模最大和最早引进西方技术和管 理方式的民用企业。关于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提议,在太平天国平定后就已经开始。时任道员的许道身和受了外国教育的容闳等首先提出方案,主张采用西方轮船业的 经营模式,一方面运输漕粮,一方面承揽客运。时中国沿江沿海的航运市场都被外国的轮船公司侵占,传统航运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形势非常严峻。李鸿章十分 重视此项提议,下令天津海关委员林立志联合众多不得不搭雇外洋船只的商人,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制订出兴办轮船企业的具体章程。商人们很快拟好轮船章程九条。 李鸿章手中有了具体的方案,立刻告知两江总督曾国藩。曾国藩同时也传令下去,要求办理江南轮船操练事宜。前福建台湾道吴大廷奉命筹议轮船招商局租赁事宜, 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吴大廷在分递南北洋大臣的咨文中,提出办理轮船招商局有"五难",分别是招商难、设埠难、保险难、揽载难和用人难。解决的具体办法一 是允准商人兼运漕粮,二是收取廉价租金,三是批准转运煤铁,后附各项详细的优惠条件。吴大廷认为只有保证这些要求,才能把兴办轮船招商局之事落到实处。李 鸿章接到此咨文详细批阅,分别对"五难"的实际困难作出批示。如对"招商难"的情形,他认为应该物色商人们深信不疑的官吏来筹办此事,使其成为领袖,给予 他足够的权力,真正达到"官为之倡","而勿绳以官法"的目的。他在面见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时,还特意嘱咐他另行草拟一个章程,对轮船招商局之事作进一步的 推敲斟酌。在筹议过程中,李鸿章深感仅仅制订章程无济于事,必须将其落到实处,着手试办。如不趁热打铁,恐怕以后就没有创办之机了。当时主办漕粮海运的是 以广东商人为主的沙船帮,办漕之余,还兼货运客运业务。开埠以后,洋人轮船公司对沙船帮造成直接的剧烈冲击,李鸿章试办轮船招商局则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1872年7月,李鸿章乘验收海运漕粮之际,会见了沙船帮头面人物、经办浙江海运多年的候补知府朱其昂及其弟朱其诏等人。酒席之上群情激奋,当即制订了轮 船招商章程二十条,拟借拨北洋军饷二十万两白银,由朱其昂在10月份回到上海后设立招商局。曲折经营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获准设立,朱其昂任总 办,官督商办,经营江浙漕粮运输及各种客货生意,既办公又办私,既运货又载人。眼看着轮船招商局一步步走上了正轨,李鸿章心里又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自己 又一个杰作问世了,担心的是它会不会像其他洋务企业那样多灾多难。果然,开张不到半年,问题出现了。问题出在总办朱其昂身上。朱其昂熟悉漕运业务,却对兜 揽生意、运货载客一窍不通,加上他用人不当,滥用权力,商股没有招足,轮船招商局随时都有陷人困境的可能。李鸿章采纳孙士达、盛宜怀的建议,任用英国怡和 洋行买办唐廷枢为总办,宝顺洋行买办徐润、朱其昂、盛宜怀为会办,办理招商局事务。朱其昂代表官方主管漕运,唐廷枢和徐润代表商人负责招揽生意和商人人股 事宜,谁也不代表的盛宣怀则既过问生意,又过问漕运,拉拢协调两边的关系,成了李鸿章的代言人。
唐廷枢和徐润不光是招商局资本的经营者,更是局内主要资本的所有者。二人倾尽全力,将在商界打拼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在社会各界的声望全用在了对轮船招商局的管理经营上。招商局的股金和业务蒸蒸日上,李鸿章又舒了一口气。
官督商办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李鸿章的专利,它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官有官的职责,商有商的任务,官商配合,公私都受益。可实际上官和商不但不大可能密切 配合,而且矛盾重重,对立日趋尖锐。唐廷枢和徐润在加入轮船招商局之前就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局中有官难办事",官权太重,弄得商人们什么也干不成。所 以他们在建局的章程中就要求规定:所有管理人员应当尽量精简,不得机构庞大、人浮于事,也请官府免派委员!李鸿章说:好!切都由你们自己做主,盈亏也和官 方没有关系。所以有人向他推荐某人到轮船招商局管事的时候,他一口回绝,说:"招商局本没有委员,又没有薪水,你叫我把他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李鸿章自己 坚决执行章程,招商局内部却总是私自进人。招商局的大宗业务来自对官方漕粮的运输,赚了官家的钱,官方推荐一个人来,实是难以拒绝,管理漕务的官员推荐来 的人,更不能抗拒,不但不能抗拒,还得安排又轻松又高薪的位子。这让招商局苦不堪言。而唐廷枢和徐润也有三四个要好的朋友,七八个姑姨叔舅,十来个乡里乡 亲,求到头上,不能不给个面子。这样,招商局还是个扩大了的"亲友团"。
官和商有矛盾,李鸿章只是和稀泥。盛宜怀在招商局干得不得 志,态度消极,后有人向朝廷投诉他有贪污嫌疑,他干脆离开了轮船招商局。唐廷枢虽然有种种毛病,但工作能力强,又和商界人士打得火热,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 有很大贡献。1887年李鸿章欲开发中国的矿业,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又让唐廷枢兼理开平矿务局的事务。轮船招商局已经走上了正轨,而开平煤矿刚开始 筹备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策划管理,唐廷枢不自觉地把大部分的精力转到了开平。就在唐廷枢兼理开平煤矿事务的第二年,轮船招商局元老、官方代表和精通漕运业务 的会办朱其昂去世了。四驾马车只剩下了徐润一人,他开始琢磨为自己谋利。当时上海房地产正热,徐润将招商局的款项提出投了进去,他本以为很快就能赚到大 钱,不但还上公款,还能捞上一大笔。可不久,上海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徐润宣告破产并亏欠轮船招商局白银十六万两干两。李鸿章只得将其革职。
朱其昂去世后,李鸿章命江苏候补道员叶廷眷接任。叶氏到任后,发现账目不清,随即行了详细核查。核查结果是轮船招商局明亏暗耗,已经面临破产的边缘。他 立即向李鸿章报告。李鸿章只有招商集股扩大资金。精明的商人早看出招商局内部的龌龊,没人愿意投资。商款招不到,或借官款?官款一向利息很重,招商局本来 难以为继,哪里来的钱归还巨额利息。叶廷眷提出不如仿福州船政局,索性将轮船招商局收归国有,变成国营企业。既是国营,官方出的钱就算投资,不能再要利 息,此外,官方再出二百来万两帮招商局把债务还清,此后一切船栈码头都归官家所有。叶廷眷的建议使李鸿章老大不高兴,干了不到一年,就被撤了。李鸿章再任 郑观应负责招商局业务。郑观应原是太古洋行的买办,在李鸿章手下干了多年,历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和上海电报局总办,洋务经验丰富。他在接受了李鸿章的任 命后,鉴于前任的经验教训,正式脱离太古洋行,全身心地投入到轮船招商局的事务中。郑观应一上台就向李鸿章提出了十六条整顿方针,在他看来,轮船招商局想 要向前发展必须从人才的使用、职责分工、赏罚分明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革。郑观应对招商局的最大贡献是他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商务的经验和人际关系,为招商局和太 古、怡和等公司签订了齐价合同。所谓齐价合同就是几个公司一起商定船运的具体价格标准,并签订合同保证各公司都遵守这一价格,未经其他各公司同意,不得擅 自更改船运价格。这样就避免了各公司之间互相竞价争取客户,避免因此给自己和其他公司带来损失。有了统一的价格,轮船招商局就不再担心外国公司联合起来排 挤中国船运业,从而为招商局的顺利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平稳、宽松的环境。
郑观应到轮船招商局两年,局内的业务平稳上升,原先濒死的招 商局看起来又有了生机和活力。而在这两年中,郑观应并没有什么大的实权,李鸿章似乎是要考察他的工作能力,没有给他什么实际的官职。两年后,李鸿章正式任 命郑观应为轮船招商局的总办,没想到郑观应却一口回绝了。
郑观应拒绝接受任命的表面原因,是因他管理经营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破产,已无 心气再接受大的委任。而真正的原因在于,他在招商局呆了两年,将招商局内部的各种关系看得很透,官督商办说起来好听,商方负责赢利,官方负责监督,可实际 上官方控制很严,商人发展很难。他在一封给唐廷枢的信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招商局虽说是官督商办,可各个总办、会办、帮办都是由北洋大臣任命的。虽然如今 李公任北洋大臣,器重我,支持我的工作,可李公总不会永远担任北洋大臣,掌握实权。我恐怕将来招商局有了起色的时候,北洋大臣已经是张公、王公、赵公了, 他们可不会像李公那样信任我们,听了别人的谗言,很容易不问是非就轻易把我们扒拉到一边了,那我们这么多年不是白干了吗?再说像我们这种人,每天只知道干 活,说话办事也不懂避嫌,又不会干溜须拍马的行当,一旦有个好歹,连个援助的人都没有啊!就在郑观应犹豫着干不干的时候,盛宣怀回来了。盛宣怀回来的直接 原因是徐润在上海金融倒账风潮中破了产,盛宣怀受李鸿章指派来招商局查处整顿。查处完毕,盛宣怀调任天津海关道,但没有放手轮船招商局。他坚持"非商办不 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的新认识,坚持自己的官督商办。盛宣怀的官督商办与以前不同的是设了由他自己担任的官方的督办,取消了以前商方的总办,几个 会办也都带有官的性质,看起来更像是官督官办。幸好盛宜怀本人有钱,有强烈的商人倾向,对上述的缺陷起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既任督办, 盛宜怀决心"借鉴补救前人的错误,逐渐恢复招商局的宏图"。第一是清理账目。以前招商局账目不清,无法考核。盛宜怀命令把前后账目划清归类,并且实行账目 公开,不论过多少年之后,每笔账目多了还是少了,多了因为什么原因,少了花到哪里都能一目了然。第二是赎回典卖给旗昌洋行的招商局船产。中法战争爆发后, 为保住招商局,盛宣怀把船产卖给了美国旗昌洋行。卖出去容易,赎回来难。出卖船产时,契约上只写明了卖出的条款,忘了提买回的事,旗昌洋行趁机想把船产据 为已有。盛宣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迫使旗昌洋行同意招商局以原价把船产收回。招商局刚刚复兴,万事都需银两,盛宣怀决定向汇丰银行借款30万镑。汇丰提出 了很多苛刻条件,盛宣怀在大的方面据理力争,不至关紧要的方面都表示接受。他之所以如此是对招商局的发展充满信心,后来的结果也证明盛宣怀是正确的,招商 局的经营发展良好,汇丰的苛刻条件大都没有实现。另外,盛宣怀高喊"官督商办"的口号,也并非只是为了强调自己这个督办的权利。在当时的条件下,官方确切 地说就是李鸿章的参与,给轮船招商局带来了许多实惠和优惠,没有这些关照,招商局根本就不能存在这么久,并且断断续续一直在发展。李鸿章也说:"每当此局 危急的时刻,都是官方出面维持,或是投入资金,或是减免关税,才使得招商局日见起色。"
上一篇:第六章 首创电报局 创办矿务局
下一篇:第四章 屠杀农民军 创办军工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