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门望族
庐郡望族出英才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阴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春里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人们一年的财运似乎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清道光三年正月 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现属肥东县)李氏宗族更是欢声 笑语,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因为又有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位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后来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在美丽富饶的巢湖北岸,属于巢湖盆地,土地广沃,溏水停注,旱涝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
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欣然应允,慎所的子孙便改袭了李姓。因而李门祖规为:"许李二姓不准通婚,而与族外之李姓通婚则不禁止。"跟中国一般传统的中上农民家庭差不多,李氏世代以"耕读"为业。
李鸿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由于"处家恭俭",从最初"清贫无田"发展到后来拥有200余亩土地。但因李家有钱无势,缺少政治靠山,所以时常受到人家欺凌。
李鸿章的曾祖父李椿,字凤益,处事"不畏强御,申辩得直",从而逐渐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在两次参加省里组织的举人考试不中后,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迹不出家乡几乎达50年之久。李殿华虽然凭借祖先余荫,继承了一部 分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众多,家大业却不算大,所以他能够分得的财产为数不多。所以在现存文献中,往往有殿华役使佃户、雇工和家境贫困的似相抵牾的 记载。其子追忆说:"凡田亩近坟冢,春耕(其父)必督佃户雇工坟旁多留隙地,无主者亦培土于其冢,使无倾塌。"殿华可能是个小地主,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 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谓"耕读之家"。
李殿华生有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但李殿华坚持"耕读"之家的根本,一刻也不放松对子弟的督教课读。
李文安即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生于1802年。李文安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李殿华亲自督课,每当作文写成之后,李殿华必先加以详细审 阅,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中下",所以李殿华让他随长兄李文煜读书。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之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 学问的根基。
李文安自号愚荃,为人"刚方厚重"、"事亲至孝",对子女影响颇深,造就出"一门两代三进士"的辉煌家景,即李文安自己、长子李瀚章和次子李鸿章。自1822年起,李文安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授徒。
从1825年开始,数次参加江南乡试,多次名落孙山后,终于在1834年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戌科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在封建社会,"权"能转化为"钱",政治上得势,同经济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从此,一向以"力田习武"为业的合肥李氏宗族,由于李文安"以科甲奋起", 一跃而成了庐州一带的望族。李鸿章母亲李氏,是合肥李洪漠的女儿,"秉性淑慎,教子有方",堪称封建士人的贤妻良母。她生有6男2女,经济负担比较沉重, 但她克服种种困难,勤劳节俭,"尺布寸缕,拮据经营"。有人担心她家人口众多,生活艰难,而她却坦然以对,声称:"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嶷有立,岂忧贫 哉!"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让诸子"发愤读书",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为几个儿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朝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拼搏。她经常教导儿子 "致事报国",女儿勤俭持家。李氏兄弟发达后,母亲亦"时时以盈满为诫"。李文安有6个儿子2个女儿,李鸿章在兄弟间排行第二:长兄瀚章,三弟鹤章,四弟 蕴章,五弟凤章,六弟昭庆。
瀚章本名章锐,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生于1821年(道光元年),文安说他"性本敦笃", "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他虽然"斐流 自成章,所富在多文",怎奈科场不顺,乡试受挫。1848年文安还赋诗寄情说:"愿即策远志,捷足出风尘。"不料,第二年即获得拔贡,朝考一等,以知县分 发湖南。据说,湖广总督裕泰一见李瀚章,"奇之,曰:‘他日继吾位业必李令也。’"因理财能力突出,被曾国藩提拔负责湘军粮台事务,渐至湖广总督、两广总 督等职。李鸿章初创淮军时,李瀚章为其在香港代购洋枪3000支。李鸿章北上"剿捻"及镇压陕甘回民起事时,李瀚章又多方为他筹措军饷。李瀚章可以说是李 鸿章最重要的政治奥援。
鹤章排行第三,本名章谈,号季荃,1825年(道光五年)生。凛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 不群",博通经史,有意在科举仕途上与两位兄长一比高低。然而,他志大才疏,屡应乡试不第。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抱着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放弃举业,专心 "研摩经世致用之学,锐意奋于功名。"他通过举办团练镇压农民起义的途径,终于挤进了清朝统治阶级行列。李鹤章自己虽仕途上不得志,但他的三子李经羲却成 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翘楚人物。辛亥革命时,李经羲任云贵总督。民国初年,李经羲、徐世昌、赵尔巽(xùn)、张謇(jiǎn)四人成为清朝遗老的代表,时 称"嵩山四友";"府院之争"时曾任国务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