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给淮军筹集军费,不惜拦路收钱,买饼子都得交税!
在清朝时期咸丰同治年间,天下还不大安稳。这个乱世中诞生了无数的各路枭雄英雄,李鸿章于同治元年曾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奉命在浙沪地区一代组建淮军。
在曾国藩身边积攒够了足够的经验,升好了级点满了技能点,李鸿章以一种挽狂澜于既倒的姿态出现在了混乱的沪地,他深知一个道理,没有兵没有利器是打不赢太平军的,所谓"强兵必先足饷",李鸿章在给淮军筹集军费的时候想了很多的办法,拦路收钱,甚至买个饼子都要多交税。
当时上海因为沿海有很多的关税贸易收入,李鸿章在初入上海的时候就盯上了这笔钱,奈何早有洋人捷足先登,当时掌握关税收入的官员吴煦和洋人走的近,把关税的大部分收入都给了洋枪队当做军费。
李鸿章到了之后找到吴煦想要分一点关税用作军费,但吴煦丝毫不给这位刚到任的巡抚面子,就一句话"钱都给了洋人,有本事找洋人要去"把李鸿章气的够呛,但李鸿章没有和他纠缠,转身就走了。
回去以后就和幕僚们商量筹钱的渠道,毕竟李鸿章此时是江苏的巡抚,还是有很多办法的,很快就和属下们制定了几条筹钱之道,效果很好。
第一条,凭空加税,拦路收钱。李鸿章首先盯上的就是活跃在江苏境内的商人们,虽然说关税收入是大头,但这些商人们也都是一条条肥鱼,于是李鸿章开始和他们搞厘捐,在各大城市的要道口设立关卡,凡是过往的商队按货物的价值收取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四的税,称为厘捐。
这种厘捐不是一次性的,只要通过就要交,不管你是出去还是进入,有的商队要往返于各个城市间,就要多交好几次。这个厘捐并不是李鸿章首先想出来的,早在1853年就有人提出来了。
但因为淮军的急速扩张,单独一个厘捐并不能满足军费的缺口,于是李鸿章把目光转向田地,他规定"下属各州县每亩租米六斗,二斗报捐军米"谓之田捐。,一冬天就收集了二十余万军费。
李鸿章发现从百姓身上搜刮钱来的太容易了,思路就变的活泛起来,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沪捐入春大减,咋议加捐糖、油、豆饼及房市各项"可以看出,老百姓要买个饼子都要多交税。
第二条,破城抢宝,占为己有。通过前边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税收,李鸿章很快的把淮军武装了起来,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有着充足的军饷激励人心,打个胜仗就会容易很多。
淮军日后在同太平军的作战期间勇猛异常,连克数地,每次攻破城池,总要搜刮一番,把大头占为己有,剩下的象征性的给朝廷上报一点。
在攻破忠王李秀成据点苏州的时候,"苏城搜获贼米四万石,稻十余万石,各项军实约四五十万",这只是李鸿章记录下来的,可以想想没有记下来的比这更多。
这也是当时普遍的做法,清廷又没有多余的钱给这些团练发军饷,只能靠自己去抢了,这也能最大程度的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曾国荃在攻破南京的时候,胃口比李鸿章的要大的多了。
第三条,和洋人借钱。在李鸿章一点点积攒军费的时候,作为友军的洋枪队却过的异常滋润,躺着收钱,李鸿章就想着从洋人身上扣点好处来。
但洋人也不是傻子,不会被李鸿章的三言两语给忽悠了,李鸿章预料到了洋人的贪婪,早就给朝廷写奏折要批准和洋人借钱,并把一些官府的收入当做抵押。
通过这样方法借钱是需要利息的,但李鸿章完全不在乎,又不是他还钱,一切有官府兜底,到时候谁是江苏巡抚,就让谁头疼去吧,只要现阶段有钱让他把淮军发展起来就行,这才是他最大的立身之本。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李鸿章迅速的把淮军建立起来,因为钱很充足,所以战斗力也很高,屡战屡胜给李鸿章积攒了很多的功勋,成为了他升官的资本。
李鸿章怎么给淮军筹集军费?拦路收钱,买个饼子都要多交税,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李鸿章的为人原则,实用为主,只要能把事情办成,根本不在乎骂名。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虽然李鸿章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敢怒不敢言,一方面因为李鸿章是巡抚手握重兵,另一方面也因他们遭受太平军和流寇的袭扰苦不堪言,李鸿章来了以后给他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环境,要钱还是要命,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选择,而对于长期遭受压迫封建统治的老百姓来说,只要能活下去,多加点税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这则历史,各位看官怎么看?不妨留言,我们一起来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