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道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但是,这一切,竟使清朝统治者背上了一种盲目自大的包袱,加之西方殖民者在海上非法活动等种种原因,使清朝统治者逐渐采取了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了台湾,开了海禁,二十四年(1685)却只准以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即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关为对外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下令只准英法等国在广州一口贸易了。俄国人自雍正初以来一直只能在恰克图贸易,因此,嘉庆十年(1805),两艘俄国商船南来广州,当即被驳回。
自给自足、闭塞视听,往往又导致妄自尊大、孤陋寡闻。清初修《明史》,就认为利玛窦的《万国全图》说世界上有五大洲是"荒渺莫考";清代中叶阮元写的《天象赋》、《畴人传》以及后来魏源写的《海国图志》、徐继畬写的《瀛寰志略》,都曾被一般官僚士子所讥笑。在闭目塞听的清朝统治者看来:世界上似乎只有一个"天朝",只有它才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天朝万事不求人;西方国家要求贸易,是向"天朝"进贡。
因此,广州一口,外国人也不能自由贸易:最初规定只五、六月进来,九、十月出去;后来,又规定买卖只能在夏、秋两季做,并只许通过"十三行"这个政府许可的牙行进行,外商只许住在"夷馆",不配直接跟"天朝"的官员洽商,不准坐轿,不能随便进城或出游,只许在逢八(初八、十八、二十八)之日,由通事领着逛"花地"。尤其特别的是:外国女人不许进入广州城。道光十年(1830),地方官发现三名"洋妇"潜住英商馆,便立即勒令她们回到澳门!
16世纪时,西欧殖民主义者先后来到东方。最先到中国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用欺骗方式租借了中国的澳门。后来,荷兰人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康熙元年(1662)被郑成功撵走前,清朝政府虽然于顺治十二年(1655)允许荷兰来中国大陆通商,但直到后来很久仍不过认为荷兰是在向"天朝"进贡。康熙二十五年(1686),据说荷商不会写"贡表",请清朝命官代笔,清朝官员即在表中写道:
"外邦之丸泥尺土,乃中国之飞埃;异域之勺水蹄涔,原属天家滴露。"
英国商船,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首次抵华,崇祯十年(1637年,清崇德二年)攻陷虎门,进入过广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允许英商建立广州商馆。康熙四十年(1701),英国商人往来于浙海、舟山、定海。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廷在广州建立公行,英商抗议。乾隆皇帝关闭其他三口,只开广州一口后,英商洪任辉便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跑到天津告状,被清廷押回广州,随被投入澳门附近的监狱,三年之后才被释放。
侵略野心极大的海上霸王受到"天朝"种种的限制,自然不肯罢休,西方各国也因受到同样冷遇,并嫉妒中、俄在北方的通商联系,因而也支持英国派遣使节到北京交涉。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王乔治二世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82岁)为名,要求:派人驻京办商务,并在北京设商馆收贮货物发卖;在宁波(浙海)、舟山、广州、天津等地自由贸易;占用舟山附近小海岛一处,留住商人,设贮货站;减免货物税及格外征收;允许英人自由居住广州等地;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各省"开堂"传教。天朝官员将马戛尔尼乘坐的"狮子号"船,强题为"贡船",9月8日叫他去热河行宫祝寿。9月14日,马戛尔尼穿了勋爵服装觐见乾隆皇帝,强行三跪九叩之礼有的书上说,马戛尔尼自己回忆只跪了一条腿。。不料十月初返回北京,提出要求,竟完全与一般"贡使"不同,犯干"天朝"威严,因而,被一一驳回。10月下旬,马戛尔尼等一行,在半驱逐、半欢送的情况下,被敕令离京。为了显示"天威",朝廷在来使临行前,更下了两道敕令,其一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进方物,……具见尔国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特此敕谕!另一道说:
……贸易之事,……皆更张定制,不便推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今尔使所恳各条,不但于天朝法制攸关,即为尔国王谋,亦俱无益难行之事。兹再明白晓谕:……若经此次详谕后,尔国王……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各处守土文武,……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勿谓言之不豫也!其懔遵勿忽!特此再谕!
真是天威赫赫,不可一世。
但是,嘉庆十三年(1808),英舰攻了澳门、进了广州;嘉庆十九年(1814),英舰捕捉了来华贸易的美国商船!
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印度总督阿美士德再次率领使团,在武装船舰的护送下,出使中国。八月初,阿美士德抵天津,八月中旬抵北京。"天朝"还以为远藩来贡,"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于是,详细安排了恩赏日程:9月1日,嘉庆皇帝接见;2日,赐宴"正大光明"殿;3日,再赐宴,并赐游览万寿山;5日,在太和殿前颁赏,赴礼部宴;7日,遣之行。但是,有一点是老规矩不可犯,那就是见天子必须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而,出乎"天朝"君臣意料的:英国远非藩属,使来并非进贡,当然不肯屈尊。到了规定天子接见之日,阿美士德突然装起病来,天朝的天子宣见英国副使,不意副使也如此报病。"天朝"君臣垂见"藩臣"的幻梦,终于破灭,只好又下一道敕谕:
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殊不知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更疯狂地攫取海外殖民地、大搞走私活动和商品输出的时期),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盘桓的中国,即将成为一块肥肉,落在西方列强的馋吻之下了。实际上,"天朝"的迷梦也没再做多久:道光十四年(1834)10月10日,英国军舰"依莫禁"号和"安东罗灭古"号,突然闯入虎门;14日,进抵黄埔。而道光十六年(1836),查理·义律当了对华商务头目后,便表面和平、暗中积极鼓动英国政府对"天朝"实施武力了!
"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就要腐烂了!
二、改良与民主思想的遗置——龚自珍和李汝珍的思想与遭遇
内忧外患的加深,使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了现实问题,寻找起挽救危机的良方。他们开始摒弃18世纪风靡一时的只重经义的汉学,重新发扬了清初学者们倡行的经世致用思想,并主张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改良和揭露。龚自珍和李汝珍就是他们的代表。
龚自珍塑像龚自珍(1792—1841)生长在浙江仁和(杭州)的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青年时期,就亲眼见到了东南地区的贫富不均、奢侈腐化、官冗人浮、唯唯诺诺的景象,受到过一些比较进步、注重补会实际问题研究的思想家(如包世臣、刘逢禄)的影响,因此,立志有所改革。嘉庆二十四年(1819),他考中了举人。第二年,28岁的他,捐资做内阁中书,写出两篇改革的时文,一篇叫《西域置行省议》,一篇叫《东南罢番舶议》,主张在新疆设立行省机构,在东南扼制西方侵略者的侵略。道光十年(1830),他考中进士,正式在京中供职。在京期间,他经常和魏源、林则徐等交往,跟他们共同组织了"宣南诗社",讨论匡时救国的问题,很受道光皇帝大红人穆彰阿的嫉妒,抱负不得施展,后来只好辞官归里,讲学度日。
他看到朝廷政治的腐败和外患的加深,力主变法改良。他说:"一个先人所立的法,不可能没有毛病;天下之人所反对的事,没有不垮台的。与其让给别人来变法而发展,不如自己先动手改革。"如何改法?他提出要"宗农"和"平均"。宗农,就是发展农业生产。要发展生产,就要反对坐吃山空、"不辨菽粟"。对于那些不搞农业生产的人,即使他们领有土地,也要剥夺他们的土地世袭权。他又基于当时土地兼并极端严重的情况,指出"不均"就要出大乱子,提出要按封建等级一定程度地"平均"。他说:小不均会发展到大不均,大不均就要"丧天下"。他还指出:人心思"齐"(平均);人心是世俗之本,而世俗,是"王运"(统治阶级的统治)之本。统治者如果抓不住平均这一根本问题,那就一定要爆发战争、流行"疫疠",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有被杀死的危险。他就这样地对统治者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龚自珍还主张禁烟(鸦片),修器械,反抗外国的侵略。
为了挽救内忧外患的时局,龚自珍主张君主不要太专权,要给下官一定的权,下面的官吏也不要毫无主见、唯唯诺诺。他还主张废除科举制度,"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他认为,只有选贤任能,才能打破"万马齐喑"的局面,使地主阶级的统治重新振兴。他一贯反对朝廷任用那些没有作为的、只求一己富贵、不顾国家兴亡的庸夫俗子。早在道光五年(1825),当他34岁的时候,他就在《咏史》一诗中,痛斥了朝廷吏治的腐败和抒发了自己为国尽忠的情怀。那诗写道: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人才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牢盆指盐商;狎客指亲暱得宠者;稻粱谋指为富贵;末二句歌颂了田横及其部下不趋富贵、不归刘邦、尽忠不屈的气节,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龚自珍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主张改革,而且,在文风上也力主讲究实际,坚决反对桐城派。清初,顾炎武等人主张文章要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但是,侯方域、魏禧、汪琬等几个散文家,在反对浮华的骈体文中,却极力学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形式,不注重文章的内容充实,浮泛出空洞的气息。后来,安徽桐城相继出来三个大散文家,方苞(1668—1749)、刘大櫆(1698—1780)和姚鼐(1731—1815),极力加以提倡和实行,主张文章要通经明道、继承文统(从《六经》、《论语》、《孟子》、《左传》、《史记》到韩、欧的古文)、轻视诗词、小说,讲求古文义法,还要做到"雅洁"、"雅驯"。虽然他们在反对骈体文上有功,同时,也写出过一些好文章;但是,他们主张的,形式还是太拘谨,内容也脱离实际。龚自珍反对这种文风,提倡灵活多变、便于议论、有内容的文体,也算是一个进步。龚自珍给后世留下八百多首诗词和三百多篇文章,丰富了清代先进的文化宝库。他的文章无拘无束,纵横捭阖,奇雄一时,所以有人打比方说:"桐城派文如泰山的话,则龚自珍的文章,就像那华岳,不但高耸,而且奇峰峭壁、险峻莫攀!"
与龚自珍几乎同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改革,却通过小说反映了社会重大问题,主张社会民主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李汝珍(1763?—1830)。
李汝珍是河北大兴人,少年聪明而豪爽,却不喜欢那些八股文章。19岁那年,跟随哥哥到了海州(江苏东海县),向音韵学者凌廷堪学习过音韵学,朋友中也多声韵学士,因此,对音韵学颇有研究,曾写过《李氏音韵》一书。他对星象、书法、弈道等,也有一定的造诣。因此,在他的名著《镜花缘》的小说中,上至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医卜星象、音韵算法,下至灯谜酒令、杂耍百戏,都有生动的描述。
《镜花缘》,他写了十几年,一共写了一百回。书中写道:武则天当了皇帝,想在冬天赏百花,花神遵命使花开,天帝于是贬谪花仙百人下凡为女。有个秀才叫唐遨,中了探花,被劾与徐敬业(曾起兵反对武则天)有关系,因而被黜。于是,唐遨便和内弟林之洋出走,吃了仙草登了仙。他的女儿小山,搭船寻父,走入异境,看得红尘碑文,返回应举,果然考中,便与同榜百女,应武则天之请,大会于宗伯府,宴欢中各显琴棋书画射等异能。后来,文芸起兵,才女和武则天被打败,唐中宗复位,但诏来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才女重赴弘文宴。接着,作者说:"镜中全影,且待后缘。"
很明显,李汝珍是借了唐代的背景,重点地描绘了妇女的群像,歌颂了她们的才能,反对了轻视妇女的封建意识,和摧残妇女的做法(缠足、穿耳等),发出了要男女平等,同待遇、同教育、同参政的民主呼声。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还通过唐遨的遨游,在人们眼前展现了另一世界:两面国里充满了欺诈,无肠国里吝啬异常,结胸国里坐吃山空,白民国里不学无术、假装斯文,而君子国和女儿国里,则到处礼让谦逊、妇女欢乐。同情与歌颂并茂,诙谐与讽刺兼存,写得尤其精彩,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勾勒出作者理想的蓝图。
龚自珍的思想没有摆脱维护封建统治的框框,且有轻视货币交易的倾向;李汝珍的作品不仅散发着考据学派的气息,生活实感少,社会意义远不如《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而且也反映出作者的乌托邦思想(小说的命名就取义于水中之月,镜里之花)。但是,他们要求改革、要求民主的呼声,在充满矛盾、日趋衰颓的嘉、道时期,对于昏瞆的清朝统治者和蔽于古籍而不知世道的蠹鱼们,到底不啻一声惊雷。然而,清朝统治者对于这两人为代表而发出的呼声,一点也未予理睬。龚自珍壮志未伸,死时不满50岁;李汝珍老年穷愁,死于海城。
清朝的统治,在急剧地衰落中。
三、天门洞开——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处在急剧衰落中的清朝,和东方各国,仍旧保持着密切的往来。清初即已形成的中朝关系,始终紧密未断。使节频繁往来,贸易规模很大,文化互相交流,友谊继续加深。嘉庆十四年(1809),朝鲜国金鲁敬出使北京,长子金正喜同行,金正喜爱好中国的文学和历史,他的勤奋治学精神,受到了中国学界名流阮元等人的推重。嘉庆二十一年(1816),有个朝鲜学者叫赵寅永的,来到北京,在书店里结识了爱好金石考古学的刘喜海,把带来的朝鲜古碑拓本几十种送给他,回国后继续搜寄。赵寅永和其他朝鲜学者的帮助,使刘喜海终于编出一部《海东金石苑》的书籍,它是研究朝鲜历史和中朝关系的重要书籍之一。鸦片战争以前日本国江户幕府和清政府都闭关、锁国,但双方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大开海禁"以后不断联系以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一直在继续加强。康熙二十七年(1688),抵达长崎的中国人,就有9 128人。而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开往日本国的中国船舶,更在四千艘以上!中国的各种商品,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清朝的考证学风、文艺作品、绘画以及自然科学,都给日本学术界、文艺界、科学界很大的影响。安南国,明朝永乐皇帝曾在那里设置"交趾布政司"。宣德三年(1428),黎利受封安南国王(对内称大越皇帝)。清朝顺治皇帝平定云南,黎氏遣使劳军,康熙五年(1666),主动上缴了桂王所赐之印,被康熙皇帝封为安南国王。但是,安南国内始终不稳,政治总是混乱不堪,到了乾隆时期,黎氏政权更加衰弱,权臣郑宗和土豪阮文惠等杀得不可开交,王族在本国住不下去,跑到广西太平府的龙州避难,国王黎维祁也化装潜伏起来。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皇帝便派孙士毅、许世亨去搭救和维护安南国王。提督许世亨领兵八千,经谅山,长驱直入河内,封黎维祁为国王并授印,土豪阮文惠逃到富春城称降。但是,安南土豪们一向狡猾异常。阮文惠后见孙士毅骄而不备,便突然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1月26日(大年初一)夜里,携炮驱象偷袭清军。乾隆皇帝闻报,急调福康安代替孙士毅。而狡猾善变的阮文惠,为了避免中国和暹罗的两面夹击,竟改名阮光平,叩关谢罪。乾隆五十五年(1790),还亲自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80诞辰祝寿。嘉庆七年(1802),长于内战的安南统治集团,又打倒阮光平;嘉庆九年(1804),阮福映被嘉庆皇帝封为安南王。清朝和越南的关系从此更稳定。清朝与其他一些东方国家,也保持着友善的关系。
然而,西方国家连连派遣贸易使团,没有引起"天朝"的重视;西方国家不断运来的洋货,也没能砸开"天朝"的大门。这对于一向以牟取暴利为最高准则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
16、17、18三个世纪,西方商人从事海外贸易,赢利通常是400%,最高时竟达2 000%。
然而,英国的商品(钟表、玻璃制品、棉毛织品、金属制品等),不受中国人的欢迎。中国农民自织的土布,比洋布既便宜又结实。17世纪中、后叶,英商三次来华全亏了本。康熙十三年(1674),英国商人来华,在澳门一共只用贱价卖了11匹布。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对华贸易,每年额差仍在二百万元左右。英商见中国缺少铝制品,改贩铝制品,还是不行。有个英商盘算:中国四亿多人,每人一套食具(刀、叉)、每家一架钢琴,该买多少!于是,运来大批刀叉、钢琴,结果赔了大本。因为中国农民连饭都吃不饱,还哪里有钱买琴弹!
中国的生丝、丝织品、茶叶、土布、大黄,英国等西方国家却不能不买。英国从非洲弄到的白银,却大部输入中国。这种入超的局面,只在英国大批贩运鸦片之后,才改变过来。
鸦片,唐代贞元时期(800年左右)已从阿拉伯输入中国。那时叫罂粟。到宋代,苏轼及其弟子,在诗中又称为"鸡粟水"、"莺粟汤"。阿拉伯人称之为"阿芙蓉"。明代中叶后,中国才译作"鸦片"。由于它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吗啡、可太因、那可汀),有提神、镇痛、止泻、辟瘴等作用,因此,《本草纲目》等书,把它列为药材。最初,中国人只是吞其籽、食其壳,明末,才把它的浆跟旱烟末和成丸来吸。康熙时,也当药材进口。后来,雍正皇帝才下令禁止吸食。乾隆以后,政治腐败,官僚们开始吸食纯鸦片。乾隆中叶,主要烟贩是葡萄牙人,但每年不过贩来二百箱。
英商第一次向中国输入鸦片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们终于发现这是赚钱生意:每箱买价只需250印币,而卖价竟高达1 600印币!于是,他们便开始大量向中国输入,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间,每年都向中国输入五千来箱。嘉庆二十二年(1817)到道光十八年(1838),短短的21年间,鸦片的输入量又增加了8倍多道光十八年(1838),共输入40 200箱。!英商不仅从海上运来鸦片,而且从印度、锡金向西藏输入。
鸦片的大量输入,引起了严重的后果:中国由出超国变成了入超国,白银大量外流、银价急剧上涨,老百姓(尤其是农民)负担空前加重。道光三年(1823)到道光十四年(1834)间,平均每年外流白银五百万元,银价上涨一倍还多!
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曾严令禁止输入鸦片。但是,英国政府和商人,却通过武装走私、宗教走私、贿赂清朝地方官走私,使买卖越做越大。他们盘踞广州湾中的伶仃岛、大屿山、买通吏役,哨官和衙门,用大"趸船"作海上仓库,用小型快速的"飞剪船"往大陆运,还组织了替他们转卖的"窑口"。衙门成了烟馆,官吏成了烟贩,伶仃岛成了毒窟!
英国的炮舰,打不开"天朝"的大门,但是,英国的鸦片烟,却传遍了"天朝"统治下的广东、福建、浙江、江南、山东、天津、关东各海口、山西、陕西、盛京、云南、直隶、康藏等地,"天朝"的京官、外官、幕宾、吏胥、贵戚、旗丁、太监、绿营官兵、娼妓、优伶、尼姑、和尚、道士等,都有不少人变成了面色铁青、骨瘦如柴的大烟鬼。而在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山西等地的种植,甚至使得下层人民也逐渐地成了"瘾士"。道光十五年(1835),全国就有200万人抽大烟!英国人马尔丁也不得不承认:"充当凶手的英国人和服毒自杀的华人彼此竞争,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
一大批无耻的官僚,充当了杀人的帮凶。他们身为"天朝"的大吏,却干着损"天"利己的勾当。朝廷颁布禁令,他们也发布几张官样文章,不过,他们并非心有"天朝",而只是为了勒索英商一些贿赂,一旦贿赂到手,就帮着他们走私!嘉庆时,两广总督兼代理关务的百龄,就从保护走私中,每箱得到40元的好处。道光时,两广总督李鸿宾,设了巡船,不查烟验货,而是每月收贿银36 000两!这时,还有个水师副将,叫做韩肇庆,竟跟英商讲妥:每万箱送给他几百箱,他就用兵船代运!
朝廷里,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许多大臣,也从鸦片走私中大捞外快。道光十六年(1836),太常寺卿许乃济竟公开奏请承认鸦片为合法贸易品,说是这样政府可以增加大笔税收,弥补财政的困难。他的这种主张,得到了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等的积极支持,只因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朱罇的反对,才没能实行。道光十八年(1838),鸿胪寺卿黄爵滋提出限期一年戒绝,主张严厉禁烟。但将禁烟理由讲得最透、最后使道光皇帝终于采纳了禁烟主张的却是湖广总督林则徐。不久,林则徐就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禁烟。
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开始了!
四、春雷忽破伶仃穴——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人。父亲是个穷秀才,母亲从事手工劳动。林则徐自幼便知用功读书,12岁就在府试中考了个第一名,19岁又考上了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更考中了进士。他读书目的明确,就是为着振兴国家。因此,他对宋朝的李纲和岳飞、明朝的戚继光等人十分仰慕。嘉庆二十四年(1819),他还专程访问了岳飞的家乡——河南省汤阴县,拜谒了岳祠,用"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的诗句,高度赞美了岳飞的崇高精神,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志向。在京供职期间,他参加了由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如龚自珍等)组成的"宣南诗社";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做官之时,也颇有政绩。他痛恨贪官污吏,更痛恨充当杀人凶手的英、美等国的鸦片贩子。他深知: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民生日艰,国势日弱,这一切,都与鸦片的输入和吸食有关。因此,道光十七年(1837)他升任湖广总督之后,便极力查禁鸦片,仅在汉阳一县便查缴了12 000余两。但他并不满足于一隅之得。第二年,他更向道光皇帝大声疾呼:如果不在全国范围内严禁鸦片,则几十年后,中国就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清朝的统治就要垮台!这一席话使道光帝从昏梦中惊醒,于是在多次召见问答之后,便派他为钦差大臣前去广州禁烟。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39年1月8日),林则徐自北京启程南下。他在沿途向各州、县、驿站发出传牌,申明:自己并未随带官员,严禁他官假冒滋扰;自己所需轿、船、人伕,一律自雇、自付工价,不许地方另派迎、送;自己所宿公馆,"只用家常便饭",不准地方讲排场、搞招待。
在轿中,林则徐反复琢磨了友人龚自珍等的禁烟建议:讲求火器、除却奸民、抵拒游说贿赂。在安徽舒城投宿时,他还宴请了曾在广东香山当过县令的田溥,打听广东的情形。林则徐一路疾行,只因在南昌碰上大雪,才停留四天。3月4日,翻过梅岭进入广东的当晚,他便从南雄城外登舟,昼夜兼程,终于在三月十日抵达广州。林则徐像林则徐要来广州禁烟的消息和两广总督邓廷桢根据林则徐的命令查禁鸦片、处理内奸的活动,并未使英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感到震惊。他们知道:朝廷从雍正七年(1729)首次宣布禁烟以来,百余年间所以越禁越多,主要是由于查禁官员的受贿。他们因此以为:林则徐此来,同样不过需要他们多少破费一点银子就能过关。这样,3月18日,当林则徐传讯行商,指斥他们"巴结夷人"之状时,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便别有用心地表示"愿以家资报效"。林则徐当即答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脑袋尔!"随即命令他们转谕外国烟贩:(一)限三日内"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二)出具甘结:"嗣后来船,永远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断无中止之理。"
然而,限期已满,外国烟贩却只呈报1 037箱,还递上一份《外商公众决议》,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只好下令传讯英国大烟贩颠地。22日,林则徐又听说:美国商人准备缴烟,而颠地却从中阻挠。于是,林则徐下令逮捕颠地。英国商务监督义律闻知,一方面命令所有鸦片船开出珠江口表示抗议,另一方面则亲从澳门来广州以战争叫嚣相威胁,并指使颠地迅速逃跑。
广州人民早就恨透了颠地一伙害人虫。如今,他们的斗争得到了钦差大臣的支持,自然是有如烈火燎原一般:他们截回了妄图逃脱的颠地,协助兵丁包围了商馆,封锁了商馆周围的濠河,还在商馆附近的房顶上站岗放哨。原来受雇在商馆里做工的中国工人,也全部撤了出来。350名"夷人",完全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林则徐又宣布:外商缴烟一箱,由他和邓廷桢等官捐赠茶叶5斤;缴了1/4,允许恢复雇员;缴了1/2,酌准水上往来;缴了3/4,允许开舱贸易。这一切,终于使义律无可奈何,不得不在27日同意缴出20 283箱鸦片。30日,美国领事也表示愿将1 540箱鸦片交出。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终于在林则徐的率领下,取得了初步胜利。
但是,林则徐并没有轻信义律的保证,他还要亲自督缴鸦片。4月10日,他和邓廷桢等一起,出靖海门乘舟亲赴虎门。第二天,他们抵达虎门的镇口;14日,他更住进"新会一号"船,坐镇沙角海口亲自监收。
海口的天气,时晴时雨,变化无常。而泊居于沙角山下龙穴的义律和外国烟贩,也不时玩弄着拖延、欺骗的花招。为了防范义律的新阴谋,林则徐在沙角、大角二山之间的洋面,设置木排36只、大铁链粗如碗口,一个链环重达18斤;铁链两头固定在山石上,中间衔接处有大铁锁,以便随时启闭。309丈;在横挡山与武山之间的洋面,设置木牌44只、大铁链372丈;在大虎山与小虎山的洋面,也筑起了由南海进入珠江的第三道防线。各道防线之间,还配有铁锚、棕缆240付,划船四只,官兵数百人。各山之上,还加固或新设了炮台,安放了许多六千斤、八千斤大铁炮和从外国买来的大铜炮。虎门海口,变成了固若金汤的南大门。狡猾的义律,几次妄图用武力摆脱被动局面,都被林则徐粉碎了。林则徐又制定了处理吸毒、贩毒、贪污徇隐以及栽赃者的章程,杜绝了外国烟贩子的防空洞和避难所,最终迫使他们只好将鸦片全部交出。到5月21日,一共收缴鸦片19 187箱又2 119麻袋,计2 376 000余斤。长三尺,宽、高各一尺半的大烟箱,堆满了虎门水师提督官署、附近民房、庙宇以及临时添盖的帐篷。一队队的士兵,日夜巡逻守护;成千上万的民工,日夜兼程地挖着销烟池。5月30日,在虎门镇口村略高之处的海滩上,两个长、宽各五十丈,底铺石板、壁锒木板、前有吞吐海水的涵洞、后有灌水水沟的大池刚好竣工,林则徐也收到了朝廷同意他就地销烟的命令。
6月3日,连雨初晴,林则徐坐在虎门山腰用竹子搭成的礼台上,与邓廷桢等一起督销鸦片。下午两点钟,端坐礼台麒麟帐中的林则徐一声令下,五百来名役夫,一齐向撒入了食盐、浸泡了半天、被切成小块一箱切成四块。的第一池鸦片水中,雨点般地投入了生石灰,并用长柄铁锄、木耙不断搅拌烟池,霎时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山下的人群,四周的兵丁,池边的工人和监销官同时爆发的欢呼声,春雷般地震撼着伶仃洋,使昔日躲在这里毒害中国人民的外国烟贩的嚣张气焰一扫而光。这惊天动地的欢声,和着伶仃洋澎湃的涛声,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而当夕阳西下之时,第一批、170多箱鸦片,终于化为污泥浊水被冲刷到大海中去了!
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先声。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这一斗争,和与人民一道奋勇斗争的林则徐的崇高爱国精神,掀开了中华民族光荣史册新的一页。
附录清前期大事年表
中国纪年公元纪年大事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攻打尼堪外兰。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万历四十四年
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政权。万历四十六年
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向明朝开战,攻下抚顺城。万历四十七年
天命四年1619萨尔浒之战,明军三路惨败。天启元年
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下沈阳。天启六年
天命十一年1626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受挫、死;皇太极继汗位。天启七年
天聪元年1627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崇祯三年
天聪四年1630袁崇焕冤死,宁锦防线瓦解。崇祯四年
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设六部、独受朝拜,并取得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崇祯五年
天聪六年1632达海圈点老满文,制成新满文。崇祯八年
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宣布废除"女真"称号而定族名为"满洲"。崇祯九年
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大金"为"大清",清朝正式建立。崇祯十四年到十五年
崇德六年到七年1641—1642松山之战,洪承畴降清。崇祯十七年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福临进京,圈地开始;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弘光元年
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史可法抗清失败,福王政权灭亡;鲁王朱以海成立监国政权,唐王朱聿键称帝,建号隆武;江阴、嘉定人民抗清失败;清廷开科取士。隆武元年
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牺牲;鲁王被俘逃脱、亡命海上;唐王被俘后绝食死;桂王朱由榔称帝,建号"永历";郑芝龙降清。永历元年
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抗清失败;郑成功起兵抗清。永历五年
顺治八年1651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联明抗清,李来亨等农民起义军联合组成"夔东十三家"军抗清。永历十三年
顺治十六年1659桂王逃入缅甸;郑成功攻打南京。永历十五年
顺治十八年1661金圣叹等哭庙;郑成功进军台湾。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绞杀桂王,"永历"政权灭亡;李定国病逝;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后病逝。康熙二年1663"《明史》案"定罪。康熙三年1664郝摇旗、李来亨抗清牺牲。康熙七年1668废止辽东招民开垦例,东北封禁始。康熙十年1671诏再订《劝垦章程》。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发动叛乱。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康熙十五年1676尚之信反。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僭称皇帝,死,子吴世璠继位。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儒科。康熙十九年1680尚之信被赐死,耿精忠被系待罪。康熙二十年1681吴世璠仰药死,三藩之乱平;建木兰围场。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萨布素就任黑龙江将军。康熙二十四年1685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圈地运动基本结束;开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康熙二十五年1686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首次亲征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广东"十三行"成立。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昭莫多之战。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噶尔丹死。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修建热河行宫。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修建圆明园。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集》案"狱起。康熙五十一年1712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军入藏平叛。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起义。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丹津据青海发动叛乱。雍正二年1724设青海办事大臣;实行官吏"养廉"制度。雍正三年1725《古今图书集成》编成。雍正四年1726大规模"改土归流"开始;查嗣庭获罪。雍正五年1727设驻藏大臣;《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订。雍正六年1728《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军机房设立。雍正七年1729曾静、吕留良案起。雍正八年1730噶尔丹策零叛乱。雍正十二年1734噶尔丹策零入觐。乾隆七年1742《授时通考》《医宗金鉴》修成;试行京旗屯垦东北。乾隆十四年1749首次平定大金川,莎罗奔降。乾隆二十年1755胡中藻狱兴;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叛、平。乾隆二十一年1756准噶尔部头目阿睦尔撒纳叛、逃俄、翌年死。乾隆二十二年1757"回部"大、小和卓木霍集占、布那敦叛;关闭浙海等口,只准广州、恰克图对外通商。"回部"叛平。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绘成《盛世滋生图》。乾隆二十八年1763曹雪芹逝世。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金川大、小头目莎罗奔、僧格桑叛乱。乾隆三十八年1773英商首次向中国贩卖鸦片。乾隆四十一年1776莎罗奔再降,大、小金川平定。乾隆四十三年1778徐述夔狱兴。乾隆四十六年1781程明禋狱兴;苏四十三领导回族人民起义。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编成。乾隆四十九年1784田五领导回族人民起义。乾隆五十一年
(11月底)1787林爽文领导台湾人民起义。乾隆五十七年1792逐廓尔喀侵略军出西藏;达赖、班禅额尔德尼开始隔年入贡朝觐;避暑山庄建成;《恰克图市约》签订。乾隆五十八年1793颁布《钦定西藏章程》;英使马嘎尔尼来华,要求扩大贸易,遭到拒绝。乾隆六十年1795苗族人民大起义爆发。嘉庆元年1796川、陕、楚五省白莲教起义爆发。嘉庆三年1798王聪儿牺牲。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赐死。嘉庆十年1805白莲教起义失败。嘉庆十一年1806苗民起义失败。嘉庆十三年1808英舰攻打澳门。嘉庆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领导天理教众起义。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印度总督阿美士德在武装舰只护送下出使中国,要求扩大贸易。嘉庆二十五年1820新疆张格尔叛乱。道光七年1827张格尔叛乱被平定。道光十四年1834英舰轰入虎门、侵抵黄埔。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抵粤禁烟,虎门销烟。
上一篇:嘉庆大事年表:清仁宗颙琰嘉庆皇帝传
下一篇:嘉庆、道光时期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