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恩威并举用徐达的故事
没有才能干不成大事,能成大事者却有震主之嫌。赞赏与压制并用,这是朱元璋对付身边大臣的手腕,用人之道充满玄机,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这是古今通用的用人之术。
有一天,朱元璋将刘伯温叫去商谈回金陵的事,朱元璋说:"朕有个感觉,北平地势险要,是藏龙卧虎之地,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圣上认为问题是什么?"
"元顺帝出逃蒙古,仍有后患,此地离蒙古太近了,从这点上来看是不利于建都的,朕还是认为金陵好。"
"金陵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嘛。"
"你说说是什么?"
"现在中原已基本平定,皇上留在金陵离北平太远,对行使职权有影响。"
"此事问题不大,现在还不是迁都的时候。"
朱元璋找刘伯温还有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想让他从侧面去了解一下北上大军中徐达、常遇春、郭英、傅友德等几员大将之间的关系。
常遇春曾给他讲过,说是徐达指挥不力,故意放走了元顺帝。此事不好当面追究,从表面看,徐、常二人是有矛盾的。
刘伯温说:"徐达办事老成,常遇春作战勇敢。都对皇上忠诚,各有特点,至于说他们之间有小摩擦,那也是由战事引起的,圣上不必多虑。"
"话是这样讲,但朕仍有点儿放不下心啊!现在元将扩廓帖木儿还盘踞在山西,准备与我对抗,西北也仍掌握在他人手中。"
"圣上可以召集他们商议一下今后作战的方针,西北可以暂缓,而山西得尽快攻下来。"
"朕也是此意。"
离开北平之前,朱元璋情绪反复无常,对徐达和常遇春等人没有前几天那么亲近了。
他将几员大将叫到一起说:"朕得回金陵去了,北方的事还是交由你们去管,所有北方的元军应尽快扫除,徐将军有何意见?"徐达说:"圣上说怎么打,臣就怎么打。"
朱元璋让人拿来一张地图看了一会儿,望着大家说:"徐将军仍是北方战事的总指挥,常遇春当助手,你们现在就作准备。一个月之后,也就是秋天到来之时,一定要对山西发起攻击,不得有误。有困难没有?"
徐达说:"没有。"
朱元璋又接着说:"山西一战关系很大,你们一定要打好,建议先头部队由常遇春带领,从北平西进向太原开拔,徐达可后期前进,只要你们一打响,朕会命令中原的冯胜、汤和从侧面接应你们。"
朱元璋走后还不到一个月,常遇春就率五万大军直向山西推进,一路小打小闹攻占了几座城池,还没有到达太原,却就把元将扩廓帖木儿引出来了。
正当北方战事吃紧的时候,朱元璋却一纸诏书将徐达从前线召回金陵了。
徐达一路快马往金陵赶去,内心更是不安,他不清楚此时朱元璋叫他回去是什么意思,从朱元璋离开北平时的情况看,他感觉到朱元璋对他有怀疑之心了,他清楚地记得在后来的几天中,朱元璋对他很冷淡。
在后来的战争中,徐达征战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徐达在北方的声势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军中威信很高,朱元璋疑心很重,渐渐觉得徐达有震主之嫌。
这种怀疑虽然没有公开讲过,但徐达已有所察觉,这次调他突然回来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证。
风雨兼程,徐达很快就到达金陵了。
凶吉未卜,他是有思想准备的,当天晚上秘密来到江浦的水寨中没有进城。他是这里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士兵们对他十分友好。到了半夜他思家心切,又不敢回去,便派人进城将自己的夫人和孩子接到了船上。半年不见,夫妻间自有说不完的话。
徐达将自己这次奉命回来的情况告诉夫人。谢氏本来就对朱元璋有意见,这次更是火上浇油,完全赞同徐达的分析,认为这次是凶多吉少,还是不要急于过江为好。
这时坐在他们身边的小女儿爬到徐达大腿上,睁着天真烂漫的大眼睛问:
"爸爸,你怎么不回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住在这里风这么大,难道你不要城里的家了吗?"
徐达笑着说:"我们应该四海为家嘛,你就与母亲住在这里,过几天我带你去北平玩玩好不好呀?"
"北平在哪里?"
"很遥远,在北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有金陵好玩吗?"
"有,你去了就知道了。"
"我们什么时候去?"
"很快就走。"
夜已经很深了,徐达将一名卫兵叫来,对女儿说:
"你到前舱睡觉去吧。"
女儿很不情愿地走了。
天越来越冷了,后舱只剩下他们夫妻俩。
这时,谢氏才躺在他的怀里,望着他说:"你这个人就是脾气不好,与皇帝闹翻了吧,此事我早已预料到了,当今圣上对你也只是利用关系,你以为他对你很信任吗?"
"不要乱说了。"
"这怎么是乱说?"
"皇帝只是疑我而已嘛。"
"说得轻巧,你是聪明人。在外混了这么多年,君臣相疑,暗藏杀机,还不懂嘛?"
"有这么严重嘛,"
"北方战火尚未熄灭,而且正是紧要关头,他突然叫你回来,是想夺军权。"
船头上传来了脚步声,过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徐达明白这是哨兵在巡逻。
夫人接着说:"你不要担心,有我在你身边,你现在有节杖在手,三军可由你调遣,我建议你还是到北方去,大干一场,与他朱某平分天下。"
上一篇:徐达:请示领导很重要
下一篇:徐达夫人攀比惹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