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明 紫砂红木相映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9 属于:徐达

  •   徐达明,1952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大师长子。宜兴徐门,是中华紫砂艺术发展史上灿烂的一页,独步紫砂艺坛的两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与徐秀棠兄弟,他们的作品受到国际收藏界的青睐,“徐门紫砂”还被江苏省作为中国紫砂“申遗”项目。而徐达明作为他们的后人,继往开来在紫砂壶艺方面造诣颇深,得到了中国与世界艺术界的肯定,徐达明的作品已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南海紫光阁等世界级艺术馆收藏。
      紫砂与红木的结合
      紫砂的艺术造型流派源远流长,比如蒋蓉做的是花货,顾景舟擅长光货。徐汉棠是顾景舟的第一个徒弟,因此徐门也以做光货为主。徐达明跟随父亲学会了制作多种器型,他说:“做茶壶的人基本功打好以后,后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也就是自己的优势,再在此基础上花时间和功夫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超越他人。”
      徐达明在学制壶之前做过知青,1969~1979年,徐达明下乡十年,做红木工。1979年回城随父进宜兴紫砂厂才正式有机会跟父亲做壶。虽然失去了十年宝贵学艺时间,但十年的知青下乡插队,从事木工活,虽说辛苦,但却锻炼了他勇于吃苦的毅力与精神。与红木工艺打交道的十年,令他了解了红木的特性与气韵,理解了明式家具的美学原理与法则。这些都为将来在紫砂艺术的创新之路铺下了基石。
      徐达明在紫砂制作技艺纯熟之时,考虑把红木与紫砂结合,当时他设计制作了《唐羽》,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裳舞蹈,挥手长袖时的线型与此壶的线条非常贴近。唐人饮茶并非今日之沏茶,而是用类似如今坨茶样的茶团或茶饼研碎放入壶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较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张守智老师(著名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看到这把作品时说:“达明,你这把茶壶做得很成功,将两种材质结合在一起,而且没有失去茶壶的泡茶功能。创作这条路你已经找到了,你只要在这条路上反复提高,多去思考更多的造型的结合,你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做出有自己特色的茶壶作品了。”所以之后徐大明更多的紫砂与红木结合后创作出来的作品,连续囊括了五届全国陶瓷艺术与创新设计评比的金银奖。
      拓宽视野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剩下的就是怎样将这条路走的更宽、更好。徐达明在1989年时去了趟北欧,丹麦的设计是世界领先的,以简约明快的风格著称。徐达明发现丹麦的家具以及玻璃器皿的风格,很多都是学习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其简约明快风格的家具就是吸收我们的明式家具的特点提炼运用到他们的家具上。这对徐达明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我走的创作这条路,也是有明末清初文人意趣的风格,有艺术格调高雅的味道。”因为明代时期社会比较富裕,人们追求的审美就比较倾向于简约明快的风格。当时明式的家具、园林、竹雕、到现在的紫砂壶,实际上都是追求这种格调,有文人意趣,实际上也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色,这些东西都被徐达明重新理解后,吸收过来,又加入了他独创的元素,形成了紫砂与红木结合的风格。除了创作紫砂与红木结合的作品,传统的器型徐达明也一直在做,如石瓢、掇只等,徐达明笑言:“从传统的器型里就可以看出你制壶水平和基本功的高低了。”他认为做茶壶的人一方面要有天赋,一方面要勤奋,更重要的是修养,需从各方面去吸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徐达明经常和书画家等交流沟通,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茶壶,再将以前自己做的茶壶作品不断调整改进。徐达明说:“很多年轻人把茶壶的细节处理的很精细,但是内涵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和以前历史上的茶壶来比,就缺少韵味意境。”徐达明爱好古陶瓷收藏,古代无名工匠留下的宝贵遗产,日日滋润着徐达明的心田,感染熏陶并传授给他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汉唐与明清艺术神韵,前辈的艺术风貌与精神,大大丰富了徐达明的艺术创作。徐达明认为做茶壶一定要心静,仔细去推敲揣摩历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后做出的作品,再反复与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去比较,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品位的茶壶。
      近年来,徐达明创作的汉韵红木提梁壶、宋韵壶、楚珍壶、唐羽壶、康宁壶等,和传统器型中的石瓢、掇只、虚扁、扁仿古、曼生式造型、四脚鼎壶,都受到了紫砂艺术界的广泛好评和追捧。许多企业家与爱好紫砂艺术的收藏家,都把徐达明的作品作为收藏珍品。每把壶都具有突出特点,《汉韵提梁壶》气度浑重,表现汉代的大度、气魄。《宋韵壶》吸收宋代影青执壶造型,将宋代陶瓷端庄中带着逸趣的特点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把手穿插紫檀木把,作品个人特点鲜明,给人清新明快之感。《蹬壶》是红木与壶体穿插作为壶把,壶体方中寓圆,吸收借鉴了辽代马蹬的造型特点。
      徐达明,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门紫砂艺术的第四代传人,他的眼光睿智而高远,他不仅要进一步光大徐门紫砂艺术,更要让宜兴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技艺走向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