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行用数百载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7 属于:郭守敬
  •   综观《授时历》,同时建立在"密测"与"精算"的基础上,难怪乎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精密的历法。它自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行用到元代末年 (1368),共计88年。随后的明代的大统历实际上是授时历的翻版,行用至明代末年(1644),又是276年。这样,授时历在元、明两代一共用了 364年。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历法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历法,由此可见它的准确度是很高的。

      综观郭守敬等人在制订授时历期间所做的工 作,是十分令人称道的。首先他们遍考了自汉朝以来的优秀历法40余家,对它们作了认真的分析比较,留其精华。因而史学家称"授时历集古法之大成",是名 副其实的,其次,他们非常注重实际观测。四海测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天文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实际观测是一项日常基本工作。只有通过实际观测,才能熟悉日 月五星的运行,才能掌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郭守敬等人,在制定授时历后,曾提出一项科学的建议。他们说,为了保证历法的准确性,今后不定期须年年进行观测 修正,至少要坚持积累30年,历法才能妥善无误。他们提出要"日日考测,积月为岁,积岁为世,必于历法益精益密。"体现了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沿用到明 代,明代的大统历虽然就其实质内容而言与授时历一般无二,但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却大都不学无术,只知道按授时历照葫芦画瓢,并不做实测验证工作。在这种情 况下,大统历才日久差误渐生。

      事实说明,郭守敬和王恂等人,亦吸收了历代有价值的经验,又有新的创制;既开展了大规模的实测活动,又 从事了精密准确的计算,他们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我国古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更是我们后人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当王恂死后,郭守敬升任太史令, 独挑大梁之后,他的治学态度更为严谨。至元三十一年(1294),也就是在授时历制定14年后,他根据多年来对天象的实测和验算,又对有关数据重新论证, 使之更为精密。

      授时历还东传到朝鲜和日本。元朝时期朝鲜高丽王朝使用的就是授时历。授时历传至日本也很早,直到德川幕府时代,还被一 再刊行,这时中国已是清代,早已不用授时历了。1684年,日本天皇下令采用根据授时历原理和方法,结合日本观测实际制定的大和历,更掀起了日本研究授时 历的热潮。其后不到百年间,专门的著作就出版了50多种。时至今日,日本学者还在热心地研究授时历。由此可见,授时历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啊!

       但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全由皇家垄断,民间不许私藏。在元代,这种封建王朝的陋习也不例外。如在至元三年(1266),元政府就两次下诏收缴天文图书及 相关书籍,凡私藏此类图书及暗地里学习天文学的,一经查实,便会被判罪。授时历在至元十七年(1280)正式颁行时,太史院还奉命张贴布告,规定凡民间伪 印历书的,一律以犯罪论。这是多么专制而愚昧啊!由于授时历在民间流传甚少,因而后来在封建社会频繁的战乱中大部分踪影全无,实在令人惋惜万分!

       授时历是古代历代历法中最精确、最先进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它的许多地方都远远走在了同时代西方历法的前面。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 发展到了一个十分高超完备的阶段。郭守敬由于主持了授时历的编制,并承担了许多重要工作,因而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他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页。

    上一篇:32.重操旧时业 下一篇:30.数术精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