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思想的学术渊源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韩非

  •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法术思想,人们公认,他吸收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经过个人熔铸,使法、术、势三者融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了法家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

      韩非曾批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指出,申不害辅佐韩昭侯,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所以韩国不能称霸。

      他又批评商鞅"徒法而无术"。指出,商鞅辅佐秦孝公,推行法治,虽然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因为不善于权术,人君得不到利益,大权旁落,未能达到帝王之治。因此他主张兼用法、术。

       他又采用慎到的势治学说,重视权势的重要性,强调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法是官府公布的成文法,是编著在图籍上的法规;术是君主暗藏在心 中的权术,是驾驭臣民的手段;势是君主掌握在手中的权势,是控制臣下的凭借力量。韩非把这三种学说综合起来,形成法家完整的政治学说。

       这样,韩非的政治学说与前期代表人物的个人主张就不同了。在韩非的政治思想体系里,法治、术治、势治各有侧重,互为作用,互为依托。概括起来说,就是君 主凭借地位和权势,运用术数来驾驭群臣,并通过群臣的辅助,使老百姓严格遵守已经公布的成文法规,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帝王统治术。这也正是 韩非集法家思想大成之所在。

      韩非与荀子韩非的主要思想渊源于前期法家,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他生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政治思潮互相激 荡,互相影响。韩非对儒、道、墨、法等学说给予了各种评论,或肯定,或否定,或引申,或修正,均有独到的见识。韩非在对各家学说评判时,自觉与不自觉地受 了各家学说的影响。对前期法家的思想他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对儒、墨、道家学说则是批判、扬弃和利用。这样,他不只是集前期法家学说之大成,而是有选 择地吸取了儒、墨、道等诸家学说的部分内容,成为先秦诸子中思想面最宽的一位思想家,也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师从荀子学习儒学,尔后离开了老师,完全接受了法家的理论。他激烈批评儒学的核心思想,认为仁义道德对社会无用而有害。但他并没有完全摆脱儒学的观念。

       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有异也有同。礼与法都是行为的规范,不同的是,法具有人人(除帝王之外)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礼强调有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倡导 而缺乏强制力。儒家以礼区别贵贱亲疏的同时,并不反对以法治小民,这叫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家强调法的平等性,"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家 重法抑礼;儒家重礼轻法,认为法生于礼,礼为治之本,法为治之末,但不反对用法治平民。

      在先秦的儒家学派中,荀子特别提倡礼学,反复强调礼的作用。在苟子看来,礼是君主检验群臣的尺度,也是衡量天下是非和曲直的规矩。所以有时他把"礼"字的含义说得和"法"字的含义很接近。

       在《礼论》篇中,他说,礼好比是绳墨,有了绳墨,就可以明确无误地判别事物的曲直;礼好比是用来称量东西的秤,有了秤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衡量事物的轻重; 礼好比是角尺和圆规,有了角尺和圆规就可以检查事物是方还是圆;用礼来检验君子,任何人是无法欺骗的。所以礼是准则,人道之极。这样的看法,与法家把 "法"看成是客观事物的标准十分近似。韩非经常说,没有规矩,技术再高的匠人,也不能准确无误地成就方圆。"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丢掉了法 治,而任心治,也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在学术史上由苟子隆礼到韩非重视法治的发展痕迹,以及其师承关系。

      在先秦儒家中,孟轲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韩非的性恶论明显受了荀子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了想吃东西,冷了想穿得暖和一些,劳累了就想休息一会。"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无论是明君圣王 夏禹,还是天下头号坏蛋夏桀,都是好利而恶害。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先天就有的人性。人性是恶的,后来的教化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叫做"化性起伪"。宣 传礼义教化,就是用来防止人的性恶进一步发展。人由恶变善,积习行善,是后天努力积累而成的。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他从社会现实关系出发,认为人性都是"好利而恶害",都在追求名和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不论是一般老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利欲之心是共有的。

      人的一切行为都由利欲所驱使,人人唯利是图。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认为仁义恩爱不足以止乱,教化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严刑峻法才可以禁暴,防止性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臣民只需要鞭策,不需要其他。

      荀子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他极力反对以卜筮决定国家大事,认识事物必须经过参验等,都是受了苟子的影响。

      韩非与道家老子毫无疑问是韩非思想的源泉。在《史记》中,将韩非与老子、庄子、申不害列为同传,并且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是很有见识的,也是很有根据的。

       老子观察自然界,得到了无为的启示,后来将它应用到政治上来,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因任自然,不横加干涉,不扰民,让人民自由发展。好静、 无事、无欲就是无为。由此达到白化、自正、自富、自朴的客观效果,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讲的无为是对有为而言的。他主张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无为 是君德,有为是臣道。

      韩非继承了老庄君德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进而发展成一种统治方式。他认为,君主一人的智力不敌群臣的智力,要 使贤者效忠,智者尽虑,君主应当掌握一套驾驭群臣的方法,自己不要去管具体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具体说来,无为的方法是抱法处势,静观 群臣,以实际功效来检验群臣的言行,以赏罚二柄作为驱使群臣的工具,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表面上虚静无为,实际上又能迫使群臣尽忠尽力,无为而无不为。以 君无为,使臣有为,而收无不为的效果。

      在《老子》一书里,道的含义有时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有时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韩非也接受了这种观念,他说:"道是万物的开端,又是万事万物的是非标准。"

      "道"的出现,最初不是专为帝王之便而设的。在老庄那里,道是本体,万物都是道的表象,万物自然都可以成为体道者。从人的立场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与道泯合,便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真人"。

      而韩非却认为,道是人君的专利,是君主的护符,体道者只能限于君主。道是独一无二的,人君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找到了绝对独裁的根据。道是虚静的,人君自然可以是深藏不露的。从这儿进一步向君权的神秘主义方向演进。

      《韩非子》中不少地方留下了道家的痕迹。《喻老》、《解老》、《扬权》、《主道》四篇尤为集中。

      韩非与墨家是非是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的标准,赏罚则是推行法治的强有力的手段。

       赏罚的标准由统治者确定,是非的标准虽由统治者判定,但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统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是非标准确定赏罚大小高下。问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 价值取向有时相同,有时相背。当二者的取向不同时,赏罚的权威性便要接受考验和挑战,这时的国家很可能产生政治危机。只有赏罚合乎社会公认的是非标准,才 能收到劝善止暴的效果。否则,就会失去民心。韩非对于这种观念有一定认识,主要是受了墨子的影响。

      墨子在《尚同》中提出,上面劝赏的,正好是下面反对的;上面要惩罚的,正好是下面赞赏的,这叫做"上下不同义"。假若"上下不同义",则赏罚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止暴。

      韩非接受了墨子的这个观点,认为奖赏得到诽谤,惩罚受到赞誉,是上下标准的不一样而造成的。主张"赏誉同轨,非诛俱行"。也就是要统一是非标准,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

      墨子在政治上既提倡"尚同",又提倡"尚贤"。"尚同"是赞成中央集权,要求老百姓在行动上"一同"于君主,在思想上"一同"于君主。"尚贤"则是赞成贤人政治,选举贤人做各级官吏,辅助君主,统治天下。

      韩非也主张实行中央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在形式上与墨家主张相近。但韩非明确反对"尚贤",认为只有抱法处势,使用权术才能使国家富强,"尚贤"没有实际功效。

       循名责实的学术渊源"名实"是哲学范畴,也是政治问题。儒、墨、道、名、法各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把正名看成是处理国家大政方针的关键。墨子认为名是用来指事物的,事物是实在的,名与实相 合,便于人们互相传播知识。庄子说,实是主,名是宾,名应当服从于实。《管子》说:"名生于实。"

      韩非也谈"正名"问题。他说:"名正物定,名倚物徙。"一个"名"能确指某一事物,叫做"名正";一个"名"不能确指某一事物,这叫做"名倚",也就是说无法确定其为何物。只有名正了才能循名而责实。

       "循名责实",首先见于《邓析子·无厚》篇。韩非沿用了这一名称,有时变作"形名参同","审合形名"。"循名责实"在韩非的思想中已不单纯是个哲学范 畴,而是一种君主驾驭群臣的术。他的主张是:人臣要自己对事物定名,自己去做,然后由君主按名求实,名实相合就赏,名实不合则罚。这是君主禁奸防私、督功 责效的工具,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秘诀。

      大概韩非是位讲求实际的法术家,他的思维形式与名家有所不同。他利用逻辑为其法治理论服务。他的逻辑是在探讨历史和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他的逻辑不是纯理论的抽象,而是实用的,讲求实效的。

      早期的名实问题的探讨,重点在探讨名实的关系,也有着政治上的归宿,间接达到政治目的。韩非的"循名责实",已经离开了学术的殿堂,有着政治行动的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