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遇上大清:清兵来了——阿济格的抢劫之旅
虽然女真换成了满洲,后金变成了大清,但八旗兵的本质并没变。以前叫后金的时候就来抢,现在叫大清了还是来抢。皇太极估计是登基大典花了不少银子,手头又紧了。缺钱花找大明,已经成了大清上下的共识。
皇太极的“新店”才开张,就派阿济格来大明“出差”,出发时再三叮咛,还是那句话:多抢点回来。
崇祯九年(1636)六月二十七日,武英郡王阿济格率清军从喜峰口攻入长城,先后攻占长安岭堡、雕鹗堡。七月初三,北京宣布戒严,崇祯派重兵防守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固关,四关都在京城西南,与山西交界。但出乎朝廷意料,清军没去山西,而是经延庆入居庸关,取昌平,直奔京师而来。
七月初七,清军自天寿山后突然出现在昌平城下,事前混入的奸细在城内制造混乱,清军里应外合攻占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接着,清军自西山南趋良乡(今北京房山),两天后移兵沙河、清河。
崇祯皇帝令兵部传檄山东、大同、保定及关外等地明军火速入援京师。兵部尚书张凤翼自请总督各镇援兵,崇祯马上批准,赐尚方宝剑,让他赶紧去。张凤翼主战,并不是他多有胆,恰恰相反,这位老兄胆很小,但谁让他是兵部尚书呢!这时候,他不去,谁去!张凤翼是硬着头皮上阵。
宣大总督梁廷栋奉命带兵救援京师,这位大人是崇祯三年(1630)的兵部尚书,虽然也在兵部待过,但这位也是畏敌如虎,压根儿不敢跟清兵过招。
两位兵部尚书胆小如鼠,阿济格率领清军在前面抢,他俩只敢在后面远远地尾随。
阿济格知道后面有人尾随,但他一点也不在乎,沿途城堡能攻下就攻,攻不下就走,决不拖延,人家的目的是抢劫,不是占地。清军很快撤离沙河、清河,于七月十五日攻克宝坻,杀知县赵国鼎。二十一日入定兴,下房山,战涿州,攻固安,克文安、永清,分兵攻漷县(今北京通州区)、逐安、雄县、安州、定州,转攻香河,破顺义,知县上官荩自尽。接着,清军转向东北,至怀柔,陷西和,占河西务(今香河南,大运河西岸)。至八月十九日,清兵占领密云、平谷。阿济格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率领清军绕着北京画圈,张凤翼、梁廷栋只能跟在后面陪着阿济格在北京转圈,等人家抢得差不多了,再把人家“礼送出境”。
八月三十日,阿济格率军经雄县北去,奔冷口东归。兵部尚书张凤翼侦知清军要走,率军从后面赶来;宣大总督梁廷栋得知消息也马上来了精神挥师北上,尾随清军,却不敢发起进攻。
九月初一,清军押送10多万大明百姓赶着抢来的大批物资从容地出冷口扬长而去,临走之前,阿济格还让人在官道旁立了一块木牌,上写“各官免送”,以此戏谑嘲笑明朝官员。张凤翼、梁廷栋看没看到木牌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清军走了,他们倒霉的时候就到了。清军在北京郊区逍遥了两个月,临走还大包小包满载而归,10多万大明百姓成了清军的俘虏,明朝损失惨重。以崇祯的性格不收拾他们是不可能的,他俩也知道回去也是一死,一位前任兵部尚书、一位现任兵部尚书不约而同选择了服毒自杀,他们服的毒药居然都相同——大黄。他们选的时间也恰到好处,清军九月初一撤走,张凤翼九月初二就死在军营,10天后,梁廷栋也死了。接替他们的是两位猛人——杨嗣昌、卢象昇。
崇祯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卢象昇出任宣大总督。如果说之前崇祯看走了眼,那么这次他算选对了人。杨嗣昌是当时大明少有的具有全局观念、战略意识的头脑清醒的高级官员。杨嗣昌认为虽然皇太极的满洲八旗闹腾得挺厉害,但真正对明朝构成威胁的却不是他们而是流寇,也就是农民军。
杨嗣昌清醒地意识到,以大明现在的国力,两线作战力不从心,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两线同时开战,哪边也搞不定,那就不如先集中精力对付一头。杨嗣昌的想法自然是先对付直接的威胁——活跃在关内的农民军,但皇太极那边不会听你的,你说不闹就不闹,我又不归你管。杨嗣昌的意思是与大清和谈,先给点好处稳住关外的皇太极,然后调集明军精锐部队全力“围剿”农民军。稳定关内后,再回头对付关外的满洲八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崇祯心里明白杨嗣昌是对的,想下决心也很难。首先,就是面子问题,大明是推翻蒙古人的元朝后建立起来的,在蒙古之前的汉人政权就是南宋,而南宋跟金国、蒙古的和谈是令明朝臣民耿耿于怀的耻辱。在大明臣民看来,和谈就是卖国、就是投降,舆论这一关就不好过。朝中大臣也会有人反对,别人不说,卢象昇就反对议和。崇祯更是在战与和的两难抉择中犹豫不定。事实上,直到明朝覆亡,崇祯一直都在对与大清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很纠结。
从崇祯对卢象昇的使用上就能看出他的矛盾心态。卢象昇之前一直在关内“围剿”农民军,而且打得不错,崇祯之所以让卢象昇北上,就是因为要去边境补防,而农民军正是因此得以喘息,卷土重来。崇祯虽然也知道拆东墙补西墙不是好办法,但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