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遇上大清:夺位之争——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清军退走。崇祯皇帝特意将科、吴三桂等有功将士留在北京,犒赏三军。

五月十五日,崇祯皇帝在北京武英殿设宴款待吴三桂、马科众将。虽然名义上是一场庆功宴,但君臣心里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慰劳宴会。

真正在开庆功宴的是清军,但乐极生悲,三月二十六日,皇太极病情加重。之前说过,这位老兄是流着鼻血去前线的,仗打完了,他也支撑不住了。部下请来各地名医会诊,连朝鲜医生都千里迢迢赶来,可是,皇太极的病情不见好转。八月初九,皇太极还是死了。皇太极的死因说法很多,坊间流传最广的是谋杀说。据说是皇太极的老婆庄妃跟多尔衮幽会,被皇太极撞见,两人干脆合谋杀了皇太极。这些八卦,听听就算了,因为就是胡说。官方说法是皇太极八月初九当晚在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后,端坐在炕上无疾而终,搞得跟羽化升仙似的。连清人官方的说法也信,那还不如相信母会上树。还有人说皇太极是因悲伤过度,就在不久之前,皇太极宠爱的妃子宸妃海兰珠死了,这回又把皇太极写成了情种,为情而死,虽然不是胡说,但也算不上正说。

真正靠谱的说法还是病亡。崇祯十五年(1642)以后,皇太极的病就已经十分严重,不怎么管事了,这事早就不是秘密。所以,皇太极的死并不意外,但他死后,为了争夺老大的位置,他的儿子、兄弟却险些兵戎相见。皇位争夺战的两位主角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

因为皇太极是突然死亡,生前并未指定接班人。这就麻烦了。皇太极钟意的接班人是谁已经无从知晓,但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以上两位热门人选。多尔衮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人,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弟弟,没有资格。有的资料像煞有介事地说当年努尔哈赤想把汗位传给多尔衮,是皇太极夺了本属于多尔衮的汗位,前文说过,这种说法不值一驳。皇太极有11个儿子,虽然3个早夭,但剩下的还有8个,怎么也轮不着多尔衮,皇太极的接班人只能从8个儿子里选。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最长,军功又多,似乎是合适的人选,但豪格不是嫡长子,他的母亲身份低微,皇太极也不是很喜欢这个长子,要不然早就立他做太子了。

但现在皇太极喜欢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活着的人怎么想。女真人是比较务实的,谁的实力强、兵多,谁就有发言权,才有资格争夺老大的位置。所以豪格的7个弟弟,仅凭他们自己的实力是竞争不过豪格的。

但豪格也有对手,那就是多尔衮。虽然从皇太极那里论,这里没多尔衮什么事,但多尔衮靠的是实力。不过,就豪格与多尔衮比较,显然豪格的实力更胜一筹。

皇太极原来直接掌握的两黄旗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图尔格、索尼、图赖、巩阿岱、鳌拜等朝廷重臣,先后造访肃亲王府,明确表达了拥戴豪格的立场。

皇太极的铁杆亲信、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他统领的正蓝旗,八旗中已经有四旗明确表态支持他。

当时威望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也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这么一来,豪格占据压倒性优势,自以为胜券在握。

可是,多尔衮并非等闲之辈。多尔衮虽然是豪格的叔父,却比豪格还小3岁。但这位小叔可不简单。多尔衮在军中的威望明显高过豪格,谁能胜出还很难说。

从大清门到崇政殿,杀气腾腾,剑拔弩张,臣子们贯进入议事大厅。议商帝位继承人的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会议由皇族中年纪最长、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

多铎阿济格兄弟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把多尔衮扶上位。多铎力劝多尔衮继承大位,否则就自己当。多铎还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表示自己年逾花甲,应由豪格继承大统。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掌握的两白旗坚决反对立豪格,主张由多尔衮登基的重臣也大有人在。东庑殿内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与会者个个屏息沉思。

多尔衮明白,豪格派实力强大,不会让他即位,他如果一味强求,只能导致双方火并。豪格也清楚,多尔衮不会让他轻易如愿。

双方互不相让,双方的军队更是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打起来。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两黄旗大臣都是重臣,是皇太极的亲信,在多尔衮与豪格斗得难解难分之时,他们提出了由皇子即位的新方案。

这个新方案是各方想到的最后方案,是各方必须接受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史料记载“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其中特别强调“佩剑”二字,开会是不准携带武器的。进言的语气之强硬也是罕见的,显然是做好了动武的准备。

这个方案否定了多尔衮登基的可能——他是皇弟,不是皇子;其次,豪格也不是必然人选,皇太极有11个儿子,豪格只是其中之一。新方案表明,两黄旗大臣已经从拥立豪格的立场后退下来。

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由六岁的皇子福临即位,选两位亲王摄政。新方案经过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来,此前雄心勃勃要与多尔衮一争高下的豪格,在态度上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自己“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便离席而去。这时,阿济格也表示不立多尔衮而退出,多铎也不发一言。

经过10多天的较量,会议做出决议:六岁的福临接班,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多尔衮出任第二摄政。

一场政治危机被化解。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二人势力相当,都曾深得皇太极的重用,由他们二人辅政争议不大,新方案顺利通过。福临得到了皇位,成了少年天子,福临的母亲庄妃布木布泰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福临母子成了这场斗争的最大赢家。

多尔衮当了摄政王,掌握实权,是胜利的一方,原本胜算很大的豪格却成了输家。在争夺皇权的大战中豪格多少有点名不副实,缺乏豪气。他输了,怪他缺乏统筹全局的“大德”,不懂斗争的多变,缺少控制局势的谋略。当胜利的天平向豪格倾斜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君临天下的准备,他没有抓住历史给他的机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