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野心膨胀
一、继承人之争
一场大屠杀之后,南京城血腥味太过浓重,这里也有着太多朱棣不喜欢的人。能感觉到他们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始终有种默默的抗争,即便是杀得手麻也杀不干净。而且,这里也是太祖皇帝陵寝所在地,朱棣隐约感受到太祖别样的质询和拷问。为了巩固皇位,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元年初,诏以北平改称北京)。
朱棣毕竟在北方生活太久,更习惯北京一带的气候。贵为天子,他当然需要一种更为安心的环境。何况迁都也不需要寻找什么特别理由,只要强调一下北京对于战略防御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了。总之,他执意要求迁都。
都城迁到哪里,政治权力的争斗就会迁到哪里。迁都之后,北京城立即变得不安分起来。
首先展开的就是一场事关太子之位的争夺战。朱棣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而激烈火拼。
朱棣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而且胖到行动不便。但他毕竟是嫡长子,按照传统宗法制度,在遴选太子之位上有着天然优势。二儿子朱高煦长于骑射,而且口才出众,长期跟随朱棣打天下,还在关键时刻救过父亲的性命,所以很讨朱棣喜欢。据说朱棣为了笼络其心,曾有过传位于他的许诺。三儿子朱高燧、四儿子朱高爔,虽说没有太大竞争力,但也不容小视。尤其是朱高燧,看好了二哥接班,所以一直帮二哥出主意。有一次,他甚至在朱棣生病之时献上一碗毒药,事情败露之后,差点被朱棣杀掉。
当时,多亏有朱高炽帮助说话,才救下了朱高燧。朱高炽告诉朱棣,世界上哪有儿子想毒死自己亲生父亲的,一定是另有恶人暗中捣鬼,才会发生此事。
如果说朱高煦的特点是“勇”,那么朱高炽的特点则是“仁”。但是,一生戎马的朱棣明显更喜欢“勇”,更加宠爱二儿子,甚至对大儿子朱高炽有点嫌弃。但是他也怕坏了“江湖规矩”之后,事情会变得不可收拾,所以暂时不敢立朱高煦为太子。
朱高炽关键时刻替弟弟说话,救下朱高燧,却不能就此感化弟弟,也不能感化父亲。在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中,他很难找到什么优势。这场争夺,也因为朱棣态度暧昧,始终晦暗不明。朱棣宁可空着太子之位,任由各位皇子觊觎。或者说,他需要更进一步和更为细致地考察,再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
没想到,朱棣最不待见的朱高炽,却一直受到文官集团的追捧,也由此而为太子之位的争夺战留下了玄机。据《明史》记载,朱高炽“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不知是真是假。也许朱高炽确有钻研学术、热爱读书的喜好,所以受到文官的推崇和拥护。
尤其是大才子解缙,更是死心塌地地支持朱高炽。他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的最中心位置,虽说成为遴选太子的关键性人物,却也由此而丢掉了性命。
当时,解缙正奉命负责《永乐大典》的编撰工作。朱棣对于这部类书非常重视,听说解缙是朱元璋一直非常赏识的人才,所以请他出山,并命其担任该书的总主编。此后,也因为这部书的原因,解缙得以频繁接近朱棣,因为他需要经常向朱棣汇报该书的进展情况。
在一次日常性工作汇报之后,朱棣意外地邀请解缙对立储发表意见。解缙明白皇帝只是试探,但他还是直言不讳地说道:“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这个表态,显然不合朱棣心意,周围立即陷入可怕的沉寂。朱棣一声不吭,令这种沉寂之中更透出一股杀机。
解缙一看形势不妙,连忙向朱棣鞠躬,之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好圣孙。”
这三个字,倒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对太子人选立即有了答案。
“好圣孙”是谁呢?他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
在平时,朱棣最为宠爱的就是朱瞻基这个孙子,总喜欢将他抱在怀中,亲自讲授文武之道、治国之道。
朱棣喜欢朱瞻基,不只是因为他乖巧聪明,据说还和一个梦有关系。
当初还是燕王的朱棣曾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梦见父亲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他,并且告诉他:“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能够得到朱元璋的大圭,就说明父亲有把江山交给他的意思。不管如何,在朱棣看来,这个梦显然是一个吉兆。
正当朱棣沉浸在美梦之中时,忽然有人跑来报告说朱瞻基诞生了。朱棣大喜:梦中的情景岂不正好得到了印证!朱棣由此而认定这个孙子就是为实现他的梦想而生,可以帮他圆皇帝之梦。当看到朱瞻基脸上一团英气之时,朱棣内心更加欢喜,也对朱瞻基更多了一层宠爱。据说,这个梦和这个孩子,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役也有很大作用,至少起到了某种心理暗示。
解缙在关键时刻点出这一层关系,等于告诉朱棣一个最起码的逻辑常识:要想传位给皇长孙朱瞻基,那就必须先让他爹朱高炽坐上皇位。朱棣也明白这层关系,所以内心受到触动,没过多久,他就正式立朱高炽为太子。
历时虽久,但太子之位终于敲定,解缙因为一次意外的问对而成为首功之臣,那么,他的仕途会因此而变得更为顺畅吗?没有。不仅没有变得顺畅,反而为此丢了性命,成为被锦衣卫残酷碾压的冤魂。
二、才子蒙难
按理说,因为拥立太子有功,解缙后面的仕途应该更加顺风顺水才是,可现实偏偏不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迎来坦途,反而栽了一个大跟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呢?因为他触犯了私结太子这一大忌。
关于解缙,正史和野史都有丰富的记载。他自幼聪敏,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仅二十岁时便考中进士。朱元璋以其才高,一度另眼相看,曾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看到皇帝鼓励自己要“知无不言”,解缙居然也信。很快,他就呈上一封直陈时弊的万言书,其中指出了朱元璋的诸多失误。看到奏章,朱元璋捏着鼻子没好说话,除了勉强称赞其才之外,内心已经非常不悦,不久之后便找了个借口将他打发了。在这之后,解缙又干了几件傻事。朱元璋只得再以“大器晚成”作为借口,将解缙打发回家。临走之前,朱元璋对解缙说,等个十年再来吧,到那时候再行重用也不迟。
解缙是个热衷于政治的读书人,一直伺机重出江湖,可是建文帝对其并不欣赏,一直到建文四年(1402),才将其召回京师,出任翰林待诏。
建文帝对解缙没兴趣,解缙对建文帝也不感冒,所以靖难之役中,他选择站在朱棣这一边。总算是把队伍站对了,在永乐朝,解缙等来了发迹的机会。朱棣登基之后,先是任命解缙担任《太祖实录》的总裁,接着又任命他担任《永乐大典》的总编。同时负责两项大工程,尤其是总裁《太祖实录》,可以看出朱棣对解缙的信任。
当然,朱棣对解缙的使用还是有所保留的,只是让他负责著述之事,没有让他直接参与政治。没想到性格直率的解缙,还是招来了祸端。因为立储之事,他帮助了朱高炽,却得罪了汉王朱高煦。深陷皇帝家事,热衷于政治的本性,为解缙带来了麻烦。
应该承认,选择站队时,解缙认准了相对仁厚的朱高炽,他看人还是很准的。而且,按照传统封建社会立嫡长子的原则来办事,解缙尽到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但是,政治游戏的规则就是,一旦你陷入其中,便再难按照既定设想抽身而退,只能在一波接着一波的政治漩涡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命运从此不由自己主宰。
太子之位敲定之后,朱高煦深恨解缙,二人从此结下梁子。问题是,解缙不仅得罪了汉王朱高煦,也没能赢得朱棣的欢心。性格直率的解缙,在朱棣发兵征讨安南时强谏未果,不免令朱棣心中生厌。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朱棣怎么看也不满意,自然会把这个责任推到解缙身上。太子失宠,朱高煦看到了希望,邀宠日隆,以至于“礼秩逾嫡”。解缙对此不满,继续向朱棣进谏。没想到朱棣勃然大怒,痛骂解缙是故意离间骨肉。
朝廷内外很快就知道解缙失宠。他平时桀骜不驯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仇家看到报复的时机已到,准备反戈一击。朱高煦乘机告发解缙泄密,将内廷机密之事泄露给外人。第二年,解缙廷试判卷不公的事情也被告发。朱棣下令将解缙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就在他刚要出发之时,礼部郎中李至刚告发解缙被贬之时发泄了一下小情绪,这自然被视为对皇帝的不满,于是再被发配到交趾。
永乐八年(1410),解缙进京汇报工作,正遇到朱棣亲率大军远征漠北,于是只能朝见留守监国的太子。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被朱高煦告了黑状,说解缙“私觐太子”,完全忘掉人臣之礼。在听了二儿子一番添油加醋的密报之后,朱棣不能不心生防范。
解缙对此毫不知情,他正和王偁一起,取道广东南下,一路游览山川。忽然之间,他来了兴致,上书皇帝请求开凿赣江。接到奏疏,朱棣勃然大怒,下令锦衣卫迅速捉拿解缙,并将其关进大牢。
解缙在锦衣卫狱受到拷打,被迫招供出一些亲近太子的文臣,由此连累到大理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旸,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礼部郎中李至刚等一大批文臣。朱棣认定他们都是太子党,给予了沉重打击。在被捕入狱之后,王汝玉、李贯、朱纮等人被酷刑折磨致死。有意思的是,李至刚当初曾恶意中伤解缙,结果反被牵连,被关进大牢十多年。
锦衣卫狱设置种种酷刑,很少人能挺过去,死几个人非常正常,不知道书生解缙何以逃脱鬼门关。当时,纪纲已被朱棣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兼管锦衣卫。据说他和纪纲曾经有过一段私交,所以纪纲暗中吩咐手下校尉悄悄对解缙加以关照。总之,解缙在魔鬼地狱中坚持了五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纪纲的关照,解缙怕是早已暴毙狱中。
可惜纪纲并不能一直关照下去,才子解缙终究会迎来蒙难的一天。到了永乐十三年(1415),纪纲向朱棣呈报锦衣卫狱在押人员名单,朱棣看了名单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吗?”正是这随口一问,要了解缙的性命。
纪纲非常善于揣摩上意,朱棣话中有话,纪纲立即心领神会:一个在押犯人一直活着,连皇帝都感到非常惊讶,那就说明他不该活。
但是,怎么让这位才子舒坦地死掉呢?纪纲费了不少脑筋。终于,他想起来一招:请解缙喝酒。很久没有沾酒,解缙由于贪杯而醉倒。纪纲随即命人把他抬起来,扔到荒郊野外。这时候,正值大雪纷飞,解缙在不知不觉中被积雪掩埋,又在不知不觉中被冻死。连朱元璋都舍不得杀掉的才子,最终还是被朱棣悄无声息地从地球上抹掉了。
一代才子解缙惨遭雪中虐杀,纪纲又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杀人新招。这位嗜血狂魔的大脑中,到底存储了多少杀人招法,隐藏着多少歹毒之念,怕是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三、错杀已成习惯
才子解缙被雪中虐杀,死得不明不白。与之相似的是,冷面御史周新的死,同样也是不明不白,而且死得更加憋屈,更加凄惨。
周新是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因为明成祖朱棣经常喜欢单独叫一个“新”字,于是只能以“新”为名,而将“志新”改为字。
周新因为善于判案而受到人们的称赞,所以明成祖即位后任命其为监察御史。由于他敢于揭露黑暗,敢于弹劾高官,因此令达官显贵都畏惧三分,他也由此得到一个绰号叫“冷面寒铁”。这一绰号渐渐地流传开来,使得周新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被当时的人们拿来吓唬小孩。每当孩子哭闹不止,大人只要提到“冷面寒铁”这几个字,孩子就会吓得不敢出声。
这种耿直之士,正是明成祖朱棣所要借重的对象,周新也由此而备受器重。他先后被派往福建、云南、浙江等地督察办案,成为救火队员。此前被冤枉的老百姓听说周新要来,都会非常高兴地感慨:“我们终于有机会获救了!”他们都知道周新是一代廉吏,是世人竭力称道的“包青天”,一定能为他们平反昭雪。事实也是如此,周新确实能够帮他们找回公正。
据《明史》记载,周新在赶赴浙江的路上,突然遇到许多蚊蚋在他的马前盘旋。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周新敏锐地判断其中必有冤情。他立即派出随从循着蚊蚋飞来的方向详细查看,结果在草丛中发现一具腐尸。再经过一番仔细勘察,又找到一个木质印章,由此判断出死者的商人身份。此后,周新又派人在四下寻找和这个印章相同的印记,不久就找到了杀人凶手。
还有一个案例也是关于商人的。这位商人黄昏时归来,因为害怕路上遇到劫匪,便把金子暂时藏在丛林中一座神庙的石头底下。回家后,商人将此事告诉了妻子。结果,等他再去神庙里取金子时却发现金子不见了,于是向周新报案。周新判断问题出在商人的妻子身上,而且认为这女人一定私通别的男人。审讯结果果然如此。原来,商人突然回家,妻子的情人还藏在房间,暗中窃听到商人夫妻的对话,便趁黑夜将金子全部盗走。
《明史·周新传》中记载的另一次断案,更显出周新办案的神奇之处。有一天,忽然有一阵旋风将一片树叶吹落在周新案前,这片叶子和其他树叶都不一样。周新询问左右,得知只有一座和尚庙才有这种树叶,而且这座庙距离城市很远。周新由此判断是和尚杀人。他命令左右挖开一棵非常可疑的大树,很快就看到一具妇人的尸体被掩埋地下。在经过一番审讯之后,僧人招供,妇人确实是他所杀。
还有一些关于周新的精彩案例见于各种史册,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在世人眼中,周新断案手法非常神奇,至少比锦衣卫断案神奇很多倍。
周新断案更多依靠的是大脑和逻辑推理,纪纲更多依靠的是酷刑,习惯于屈打成招;周新断案不会收取无关费用,纪纲断案完全是坑蒙拐骗,吃了原告再吃被告;周新被平民视为保护神,纪纲则是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
周新美名远扬,而且已经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纪纲表示不服。纪纲是什么人,当朝的特务头目,他完全没必要把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放在眼里。
不久之后,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的周新,果然栽在心狠手辣、心机重重的纪纲手中。
就在周新于浙江履新期间,纪纲派出手下一个千户前往浙江抓捕罪犯。所谓近墨者黑,跟着纪纲多年,这名千户自然也是到处作威作福,深谙坑蒙拐骗之术。到了浙江之后,他习性不改,依旧大肆索贿受贿。周新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抓捕。不料,消息灵通的千户抢先一步逃走了。
周新下定决心死磕到底。就在他送公文进京的路上,巧遇这位千户,于是就地予以逮捕,并投进当地的监狱。没想到的是,狡诈的千户再次逃脱,而且是逃回京城。他跑到纪纲面前诉说种种委屈,真所谓恶人先告状。纪纲不辨黑白,立即恼羞成怒,随即捏造罪名,赶到朱棣面前诬陷周新。
朱棣虽然一贯器重周新,但是听了纪纲的诬告之后,也非常生气,立即下令将其逮捕。
押解周新的官兵都是纪纲的心腹,根据纪纲的授意,他们在半路上就已经将周新打得体无完肤。
到了朝堂之上,周新跪伏在台阶之下高声抗辩:“陛下命令我按察司施政,和都察院都一样,我一直忠实执行陛下的命令,捉拿狡诈邪恶之人,为什么反倒治我的罪?”
朱棣看到周新非但不知悔改,反而抗辩申诉,于是更加生气,当即命令锦衣卫使用酷刑将其杀死。
周新是个硬汉,在行刑之前仍然大声高呼:“我活着就要做直臣,死了也会一直做直鬼!”但朱棣始终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将其残忍杀害,而且也是一场虐杀:周新被残忍肢解后,首级被悬于闹市示众。
周新死后多日,朱棣忽然心生悔意,想起来这位廉吏,于是问侍臣:“周新是哪里人?”
侍臣回答说:“南海。”
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岭外竟然有这样的人,看来我是冤枉他了。”
很多天之后,朱棣恍恍惚惚之中看到有人穿着深红色衣服,固执地站在太阳之下,大声地对朱棣说:“臣下周新已经成为神,专门替陛下治理奸恶贪吏。”朱棣忽然有所醒悟和反悔。
当然,对于这种种错杀,纪纲早已习惯,朱棣也早已习惯。所谓反悔,怕也只是稍纵即逝。
不管如何,周新惨遭冤杀,等到纪纲后来案发被抓,才越发看得清楚。也有一种说法是,周新被锦衣卫构陷致死之后,朱棣有所触动,逐渐改变了对纪纲和锦衣卫的态度。
四、贪欲无法遏止
当监察御史和纪纲发生矛盾之时,朱棣的取舍完全令人失望。争执双方其实都是他非常信任的重臣,但在关键时候,究竟孰亲孰疏,显得一目了然。朱棣非但没有秉持公正,站在正义的一方,反倒是不问青红皂白,在没有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匆匆地杀死了他一贯非常信任的监察御史。
朱棣之所以完全倒向锦衣卫,对纪纲言听计从,一方面是因为他相对更加信任纪纲,相信纪纲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则说明纪纲工于心计,在关键时候更加善于表演。所以,朱棣的双眼完全被纪纲蒙蔽了。
这个案例也充分说明,在明代这种特务政治模式之下,司法权已经被锦衣卫粗暴地践踏,不仅毫无正义可言,而且无处寻找公理。监察御史不仅无权惩治罪犯,反而会在行使权力之时受到锦衣卫的蛮横干扰,甚至丢掉身家性命。这完全是黑白颠倒,对明朝政府而言也是十分不利,但朱棣沉醉于锦衣卫构筑的特权之中,陶醉于各种迷梦之中,尽情地享受权力带来的威武霸气。
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扩大,纪纲的野心也跟着迅速膨胀。他依仗手中所掌握的庞大特务组织,仰仗着皇帝的信任,一直胡作非为。此时的纪纲显得志得意满,甚至忘乎所以。朝廷上下,谁都畏惧其三分。
在起初阶段,纪纲只是表现出对财物的欲望,利用手中拥有的特权,大肆聚敛财富。除了利用特权进行贪污之外,他还经常指使手下特务到处敲诈勒索。如果是遇到犯罪家庭,更是竭尽洗劫之能事。
久而久之,纪纲想出了各种敛财套路。比如,当他探知皇帝对某一官宦产生厌恶之情后,就会迅速赶到该官宦家中,唆使他们花钱买平安。他有时候也会将犯人带到自己家中,貌似热心地指点他们破财免灾之法,等骗走官宦身上的所有积蓄后,就会在忽然之间杀了他们。这种聚敛钱财之法,纪纲屡试不爽。因为能够及时地销赃灭口,所以不为常人所发觉。
纪纲手下有几位得力干将,比如指挥庄敬、袁江及千户王谦、李春等人,都是其重要羽翼,帮助其统领庞大的锦衣卫队伍。纪纲善于揣摩上意,他手下大大小小的喽啰们则与其一丘之貉,同样非常善于领会纪纲的心思。无论纪纲想要得到什么,手下都会死心塌地地卖命寻找。
对于纪纲的执法之道和敛财之术,他们早已心领神会,不仅能很好地贯彻主子的意图,也能背着主子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大大小小的特务们,都富得流油,从来不缺钱花。如果缺钱花了,他们就会在黑夜闯进某个富户家中,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敲诈勒索,这些富户只好拿出大批钱财行贿,乞求平安。如果有谁胆敢不愿就范,舍不得拿出钱财,就会被抓进诏狱,在受尽酷刑的百般折磨之后,最终还是免不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在特务们的巧取豪夺之下,京城和各地有数十家富商大贾被敲诈勒索,以至于倾家荡产,不堪其苦。至于强抢民田、强占民宅等为非作歹之举,在他们这里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为了聚敛更多的钱财,纪纲甚至伪造皇帝的圣旨,命令手下人拿着这些“圣旨”到各处盐场敲诈勒索,先后勒索食盐四百多万斤。食盐在古代一直是政府专营的重要物资,纪纲却置国法于不顾,又假借皇帝的诏令,强夺官船二十艘、牛车四百辆,大摇大摆地将这些盐全部运回自己家中,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纪纲借助各种机会聚敛财富,而且肆无忌惮。当时,交趾国的使者进京朝贡,纪纲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紧贴上去,想方设法诈取使者带来的各种珍奇。这种做法当然会招致礼部等抗议,但纪纲完全置之不理。
在主持查抄罪犯财物的过程中,纪纲也会借机巧取豪夺。不管是平民的财物,还是达官贵人的财富,他都会想尽办法据为己有。比如在查抄晋王和吴王的家产时,他趁机将其中相当一部分珍宝悄悄地抽出私藏。
吴中先前有一位大富豪叫沈万三,在洪武年间被抄家没收财产,但是家中仍然还有很多财富。他的儿子沈文度也是一位善于投机的商人。在看到纪纲得势后,沈文度想尽各种办法攀附。终于,他见到了纪纲,然后就一路伏地爬行拜见,表现得极为卑躬屈膝。为了讨好纪纲,他进献了大量黄金及龙角、龙纹被等奇珍异宝,只希望能被收为门徒。纪纲判断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同意接受供奉,命令沈文度在吴中一带替自己寻访美女,专供自己享乐。这位沈家少爷想尽各种办法满足纪纲的奢欲,在帮助纪纲疯狂敛财的同时,也将偷偷得到的财富私藏一半。
靠着种种卑劣手段,纪纲在短期之内迅速聚集财富,在富豪榜上的名次也急速攀升。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纪纲表现得尤其明显。当然,如果仅仅是对财富保有欲望,纪纲也许还可以保持相对安全。没想到此后不久,纪纲渐渐地也对权力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总希望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所以他的危险便接踵而至了。
五、荣耀俱成往事
纪纲和他的锦衣卫寄居在皇权之下,借助于皇权,他们为所欲为,最大限度地扩展自身的权力。如他们以皇帝的名义四处抓人杀人,通过暴力和恐怖活动制造权威,又如他们利用矫诏聚敛财富,搜刮民脂民膏……
朝臣普遍屈服于他的淫威,鲜有人敢与其对抗。即便偶尔冒出一个周新式的官员,也会遭到报复,最终也会死得非常难看。长期以来,纪纲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愈发养成专横骄奢之气,除皇帝之外,其他文臣武将他都不放在眼中。
一个叫哑失帖木的都指挥使就因为。在路上没有给纪纲让道而丢了性命。按理说,这位也是指挥使,职级和纪纲相当,本没有让道的义务,但纪纲认为他是故意对自己不敬,所以一直记恨在心。不久之后,哑失帖木竟被诬以冒赏的罪名,被锦衣卫活活打死。
纪纲与都督薛禄也结下梁子,因为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个女道士,为此而争风吃醋。纪纲看上的女人,薛禄居然敢抢,岂不是胆大包天。有一次,他们二人在皇宫中相遇,纪纲抓住薛禄就是一番痛打,将脑袋打出了一道裂纹,薛都督差一点就此丧命。
面对如此作威作福的纪纲,一般官僚只能忍气吞声。已经位极人臣的纪纲,如果想攫取更高的地位,显然直接针对的就是皇权。
不错,此时纪纲所觊觎的,正是皇权。野心渐渐膨胀的纪纲开始在家中大量蓄养亡命之徒,并暗中制造数以万计的刀枪、盔甲和弓箭等兵器。
永乐十四年(1416)的端午节本来非常普通,却因为一个射柳比赛而变得不同寻常,不仅因为这一次的射柳比赛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主持,也因为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竟然在比赛中玩起了秦代赵高指鹿为马的把戏。
在比赛开始之前,纪纲目光幽暗地对锦衣卫镇抚庞英说:“我故意射不中,你把柳枝折下来并高声呼喊说射中了,我好借此窥测周围人的心思。”比赛开始后,庞英果真按照纪纲的吩咐去做,令人吃惊的是,在场的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当面加以纠正。纪纲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当场便得意地宣布:“是无能难我矣。” 他为自己灵机一动的设计而暗暗叫好,也由此判断朝臣之中已没人再敢与其作对,所以他加快了谋逆的步伐。
纪纲太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了,也逐渐做起了帝王梦。因为欲望的无限膨胀,深重的危机也会随之到来,只是纪纲本人浑然不察。
为了找到帝王的感觉,他家中的日常器用都极尽奢华,档次之高,几乎超过帝王之家。有时候,纪纲还会偷偷地进行一些相关礼仪的预演。他命令手下制作帝王才能穿戴的衣帽,穿上它们之后,再摆上隆重的酒席,自己端坐在高位之上,命令童男童女奏乐奉觞,向其朝拜,并高呼万岁。
纪纲很是陶醉,从中找到了极大的快感,但这毕竟是个游戏,终究不够真实。真实的皇权一直在朱棣的掌握之中,还需要纪纲费心地攫取。
然而纪纲实在太稚嫩了,他竟然把朱棣当成了秦二世。想当初,为了夺取这宝贵的皇位,朱棣与侄儿好一番厮杀,可谓拼了老命,腆着老脸,还得背负千载骂名,岂能轻易便宜他人。
通过射柳之戏,朱棣的内心深处想必也感到极大的震撼,他发现纪纲的势力已经超出可控范围,不能不小心提防。朱棣本想通过特务政治实现控制臣民的目的,不料纪纲胆大妄为,造成了臣民只知有纪纲不知有皇帝的局面。对此,他必须做出决断了。
这年七月,有一名宦官突然站出来告发纪纲图谋不轨。接到这一情报后,朱棣迅速将纪纲逮捕,并下令给事中和御史大夫一起出动,检举揭发纪纲的种种不法行为。既然皇帝已开尊口,大家就没什么好畏惧的了。他们齐心协力,迅速为纪纲爬梳出一堆罪名:比如诬陷朝臣、矫诏聚财、私造兵器、私挖地道、蓄意谋反等。
虎落平阳的纪纲被迅速关进大牢审讯。刑具还是那些刑具,酷刑还是那些酷刑,只不过行刑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纪纲从一位行刑官变成了行刑的对象,身份发生了彻底的转换。纪纲是一位嗜血狂魔。长期以来,他一直通过酷刑欣赏别人的鲜血如梅花般滴落,但是此刻他忽然有些晕血,因为各种残忍的酷刑令他难以招架。纪纲很快就倒在以前他所欣赏的种种酷刑面前,迅速认罪伏法。审讯只进行了不到一天,便宣告结束。
在纪纲的一堆罪名之中,谋反是朱棣最不能容忍和最不可饶恕的,也最能刺激人们神经的。罪行累累的纪纲不得不死,当初长期视纪纲为亲密助手,眼下哪怕多看一眼就会心烦,朱棣下令立即处决纪纲。所以,就在审讯结束的当天,纪纲就以谋反罪而被凌迟处死,其家中老幼一概发配边疆,多年劫掠的财物也尽数抄没。
纪纲身被酷刑,惨遭肢解,就像他当初肢解周新那样。他甚至来不及和他手下众多的锦衣卫道一声再见便命丧黄泉,多年来的荣耀也随之灰飞烟灭。
随着纪纲的被杀,锦衣卫当初不可一世的地位也开始摇摇欲坠。因为锦衣卫的强势和霸道,已经让朱棣心生提防。打压和限制锦衣卫,成为朱棣迫切要做的事情。虽然没有得逞,纪纲所为还是令朱棣吃惊不小。一生玩弄权术的朱棣很快就明白,问题一定是出在机制上。
不错,正是机制出了问题。在目前这种机制之下,别说是纪纲,就算是换成张三或是李四,他们迟早也会变得和纪纲一样张扬跋扈、目无法纪。
长期以来,为了剿杀各路反对势力,朱棣一步步地纵容锦衣卫坐大,视锦衣卫和纪纲为最贴心的心腹,这才差点酿成大祸。
锦衣卫的权力过大,所作所为也超出了朱棣的设想,这表明他原来的设计不够周全,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必须要对锦衣卫进行适当限制,通过适当地分权和监控加以约束。
那么,由谁来限制和监控锦衣卫呢?
朱棣很快给出了答案:太监。
如何进行限制呢?朱棣也很快做出决断:设立东厂并重用东厂。
纪纲的死不仅象征着锦衣卫的衰落,而且宣示明代特务政治的升级。
为什么说纪纲死了,锦衣卫衰落了,特务政治反倒升级了呢?因为这个叫东厂的特务机构将会走到舞台中央,受到朱棣的空前信任,而且也在明朝的政治和文化上烙上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出警图(局部) 人们通常会将明代特务机构东厂与锦衣卫统称为“厂卫”。两者的关系确实比较密切,有明一代也有权臣曾一度统领二者。东厂中的许多职位也会从锦衣卫中挑选精明能干之士来充当,然而,这些入职东厂的锦衣卫并不需要进行阉割,只是工作关系暂时落在东厂,受东厂提督太监管辖,当工作结束后仍回锦衣卫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