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锦衣再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一、更狠的人才能赢

似乎有不少人夸赞朱元璋皇后感情笃深,不离不弃,其实朱元璋并非传说中的那么专情。在当了皇帝之后,他也很快就蜕变成风流天子后宫佳丽无数。所以,朱元璋一生育有不少子女,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六人,孙子辈则无法数清。

儿子虽多,但朱元璋家大业大,不愁养不活他们。他模仿汉高祖刘邦采取分封的制度,尽量将老朱家的人安插到各处要害,把持重要的权力机构。除嫡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之外,其余诸子也都纷纷封王。朱元璋先后分封了二十三个儿子为亲王,命令他们各自率领精兵驻扎各处要塞。其中,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一线。

每个子女都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朱元璋这个家长应该是当得最有面子的一位了。这一大家子本应该其乐融融,但是,专制统治的巨大惯性,让朱元璋和他的子孙都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暴脾气和不断膨胀的欲望,不幸酿成骨肉相残。

当然,这在封建王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唐代有“玄武门之变”,宋代有“烛影斧声”,都曾出现这样泯灭伦理的人间悲剧。所以,在中国古代专制体制之下,并不能始终保证权力的正常交接,经常会出现“断链条”的现象。那些早早“内定”成为继承人的,反而充满凶险。权力或暴力互相倾轧之时,只有出手更狠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朱标早早被立为太子,包括燕王、晋王、秦王在内的诸王,对此都心存不满。当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几位叔叔更不会买账,有的人将仇恨埋藏在内心深处,有的人则已经将这种不满情绪敲得叮当作响。

朱允炆的性格完全继承其父朱标,总体上偏于柔弱。即位之后,他定年号为“建文”,以示与“洪武”有所区别,随即便在大政方针上进行改革,抛弃了朱元璋的种种严酷政策。洪武朝不可一世的锦衣卫,此时被边缘化,除了看家护院、吓唬吓唬老百姓之外,再没有别的大用处。

朱允炆从骨子里重用文人,所以他的朝廷被称为“秀才朝廷”。这与他的年号倒是非常切合。其中两位大臣—齐泰黄子澄,更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论起政治才能则显得非常低能,因为他们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把朱棣逼反了,又用了几年时间便把江山完全败掉。

所以,建文朝没有办法保持长久,朱允炆的皇位注定没办法坐稳。而且他遇到了一个狠人,而且是比朱元璋还要狠的人,那就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在权力争夺场上,只有更狠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朱允炆注定搞不定他这位心狠手辣的叔叔。

朱允坟深知几位叔叔拥兵自重,对自己形成很大威胁,于是推出了一个削藩计划,对藩王逐个展开清剿。朱棣的智囊道衍劝说朱棣起兵与之相抗。他还请来一位看相的术士,通过为朱棣看相,巧妙地激发其野心和信心。

出于对叔叔的提防,朱允炆派出张昺和谢贵打探燕王朱棣的动静,并利用燕王妃的关系,多方搜集朱棣的情报。面对严密侦察,朱棣一方面装病深居不出,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做好各种隐蔽措施。他在训练部队时只训练骨干力量,将兵工厂建在地下,地面上则大批蓄养牲畜鹅鸭,用鹅鸭的叫嚷之声作为掩护。他想出各种办法悄悄地积蓄力量,静静地等待时机。

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杀死谢贵、张昺,以“清君侧”为名,发起“靖难之役”。仅仅两个月之后,朱棣便拥有数万精兵。由于能征善战的武将早被朱元璋斩杀殆尽,建文帝手中已经无人可用,只能派出老将耿炳文率兵三十万急忙招架,结果被朱棣迅速击败。朱允炆只得再派曹国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担任征虏大将军,同样被朱棣击退。

接替李景隆的是盛庸,他一上任,就立即改变了颓势。朱棣节节取胜的势头,也在济南和东昌被终止。

在济南之战中,燕军先是蓄水攻城,令守城军民惊骇不已,几近崩溃。关键时刻,铁铉想出假投降的妙计。求胜心切的朱棣信以为真,骑马进城。就在他接近城门之时,守城士兵放下一块大铁板,正好砸中了朱棣的坐骑,差一点就将燕王砸成肉酱。侥幸捡回一条性命的朱棣,恼羞成怒,随即指挥士兵全力攻城。铁铉则命人写了许多太祖朱元璋的神牌,悬挂在城墙之上,朱棣不敢对父亲的神牌放肆,只得下令撤军。

在这之后,南军数量上的优势开始凸显,加上有盛庸等人的出色指挥,战局进入僵持,朱棣陷入苦战。在东昌之战中,盛庸指挥大军对燕军形成合围。朱棣的精锐之师几乎覆灭。

燕王天生具有一种狠。他经常亲临战阵,身先士卒,以此激励士气,也能够借此改变战场态势。

关键时刻,帮助朱棣扭转局面的,还是情报。在平时,朱棣不惜重金,大量收买和拉拢朝廷官员,以为内应。在战事陷入胶着之际,一位被黜的宦官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京师空虚可取。” 朱棣由此下定决心,立即偷袭京师。

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只留少部分军队在其他各处发动佯攻,自己则率领全部主力突然袭击京师。六月,朱棣从瓜洲渡江,从镇江潭,取道金川门,将南京团团围困。守将谷王穗、李景隆见大势已去,只得打开城门投降,朱棣终于如愿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二、升级版的锦衣卫

在靖难之役中,僧人道衍的出色谋划,尤其是大量扎实有效的情报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朱棣能够随时掌握京师的动向,从而处处占据主动。宦官在关键时候所提供的情报,也帮助朱棣确定了主攻方向,就此改变了战争结果,这让朱棣对宦官陡生好感。

可以说,通过靖难之役,朱棣已经充分认识到情报和宦官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他的战争指挥产生了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的治国理念。锦衣卫的命运也由此发生改变,借机获得升级和加强。

朱棣早些年就曾领教过锦衣卫的厉害。当初,他的父亲就派出锦衣卫四处侦察,缉捕不法分子。听说四儿子朱棣一直在悄悄地招兵买马,所以他所驻扎的北平自然也是重点监控对象。如何巧妙地逃过锦衣卫的侦察和监控,一直成为朱棣的心病。包括侄子朱允炆,也曾派出大量侦察人员,对其进行严密监控。好在他通过巧妙伪装,躲过了这些侦察。

与父亲相比,朱棣志向更加远大。朱元璋的目标是对内,更多的是想守住既得利益。朱棣的目标则是对外,不断将触角向四处延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仅自己北出荒漠,还派出郑和远下西洋。更大的利益需求,需要他做出相应的改变,为这个帝国和军队配备更大规模的情报侦察体系。

即便是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定,他也迫切需要构建一张更为严密的监控网络,使得锦衣卫的力量能够覆盖各个重要城市,触及整个帝国的各个角落。在永乐朝,锦衣卫开始参与地方的治安,真正执行“侦缉捕盗”的职能,并自此固定下来。社会上那些“逸夫”和“逸民”以及乞食僧人等,都成为锦衣卫的监控对象。

朱棣重用锦衣卫,就要赋予锦衣卫各种特权,为这支蛰伏多年的毒重新配上一副好牙。他迅速地扩充锦衣卫,并尽可能地扩大其职能。曾在洪武末年被撤的锦衣卫狱,也在朱棣的授意之下重新恢复。而且不只是恢复,还得到很大幅度的升级。

明太祖朱元璋在执政末年,一度剥夺了锦衣卫的司法审判权,并试图就此从重典治国回归司法传统。这期间,朱元璋其实也有过犹豫和摇摆,比如他曾两次下令禁止锦衣卫的审判权,可能就是在撤销令发出之后有反悔之意,真正的撤销一直等到蓝玉等一批功臣被杀之后才得到执行。

朱棣篡位之后不久就回到了重典治国的时代,各路敌人的窥伺,让他不能安心。所以,为了使锦衣卫运转更为流畅,也为了该机构更方便地贯彻自己的意志,朱棣除了继续赋予锦衣卫各种特权之外,还特别增设北镇抚司,自此担负起更多和更为重要的职责。至于洪武朝所设的镇抚司,则改为南镇抚司,慢慢地被边缘化 。

不仅如此,按照锦衣卫的设计模式,诏狱其实完全超越了正常的司法体系,也不用接受任何司法体制的监督。在诏狱中,只有残酷的法外用刑,而且完全绕过了正常司法程序和审判原则。其中所关押的重刑犯,不少都得到皇帝的特别点名“照顾”,所以也可称为皇帝的私设监狱。政治官员,包括高级别的政治官员,在谈到锦衣卫时,都会谈色变。他们深知,一旦被锦衣卫抓捕关进诏狱,就意味着皇帝要对其实施政治谋杀,而且根本无法躲避,无从生还。

从洪武末年到建文朝,一直废弃的各种刑具也重新浮出水面。其中有些酷刑在清洗建文遗臣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变态的作用。

明人沈德潜曾对诏狱的内部设置有过一些描述,下面进行一些简单的转述:

诏狱设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地面则有高墙防护。墙体厚实,隔音效果良好,即便是在隔壁高声呼喊,也是“悄不闻声” 。监狱中不准生火,即便是严寒天气,也只能靠单衣薄衫硬撑。如果犯人亲属想送东西进来,需要经过很多道程序的检查。无论是吃的,还是喝的,最终能送到犯人手中的不到十分之一。犯人亲属不能进入监狱之中,也不能寻求其他的见面机会,只能等到大堂拷问的时候,胆战心惊地站在堂下遥遥相望。

其实这种遥遥相望的机会,也不容易觅得。因为很多犯人并没有福气撑到过堂开审。其中一些人在经历廷杖之后,就已经奄奄一息,半死不活了,再被关押到阴冷的监狱中,便很难有逃生的机会。监狱中设有十八套刑具伺候,每一样都可以夺命。按照沈德潜的说法:“即一二可死,何待十八件尽用哉?” 而且,即便是死在狱中,家人也不敢声张。身为罪犯家属,不被连坐就已经非常侥幸,如果还想申诉,岂不是自寻死路?!

三、升级版的指挥使

锦衣卫的升级还与一个人有着很大关系,他就是在“恶人榜”留下大名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朱棣南下,身边带着一位重要的随从,就是著名打手纪纲。朱棣高度重视锦衣卫,也与此人有着很大关系。

说纪纲是打手,怕也不准确。因为他是新一任锦衣卫指挥使,还需要担任诸如护卫皇帝、侦察敌情、缉捕要犯等职责。他在跟随朱棣南下南京之后,不仅能够很好地揣摩上意,帮助朱棣出谋划策,还能冲在抓捕和残杀建文遗臣的最前线,因而一战成名,成为新一代“打手”,同时也将锦衣卫带向一个新高度。

纪纲,临邑(今山东临邑)人,本为一介诸生,俗称秀才。纪纲本来也是一位读书人,但是他不够安分,或者说没有把圣贤书真正读入心,不久就因为劣行而被赶出校门,学历就此停留在“秀才”这一档。

眼看读书不成,那就干脆弃文从武。据《明史》记载,纪纲擅长骑射,武艺超群,也许他很早就开始习武,所以能够迅速另寻出路。而且,史载纪纲为人性格多变,诡诈而且狡猾,尤其善于揣摩他人意图,即“善钩人意向” ,所以他遇事善于变通,能够左右逢源。

纪纲究竟是如何引起朱棣的注意并受到重用的呢?其实是纪纲本人毛遂自荐。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南下途中一直顺风顺水。纪纲认为这是个建功立业的良机,于是决定投靠燕王。当燕王率军经过临邑时,纪纲冒死求见。朱棣正是用人之际,看到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决定将其收为帐下亲兵。纪纲果然迎来命运的转机,很快就被授予忠义卫千户。

不久,朱棣率军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组织南军顽强阻击,给了燕王军沉重打击。朱棣只得命令手下写了一封劝降书,并用弓箭射入城内,希望通过此举瓦解守城士兵的军心。

城内有一位秀才叫高贤宁,和纪纲是同学。在看到朱棣的劝降书之后,他写了一篇《周公辅成王论》,也用弓箭射回城下。在这封书信中,高贤宁劝说燕王朱棣应像周公辅助成王那样辅助建文帝,而不是起兵谋反。

按理说,面对这样一封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书信,朱棣应该勃然大怒才是,没想到他在读完之后,非但不以为忤,反倒非常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佩服高贤宁的文笔。

由于有高人把守,燕王军围攻济南未果,只得狼狈撤回。朱棣除了对守城主将铁铉恨之入骨外,也对高贤宁留有深刻印象。等到建文四年(1402)燕军最终攻破南京城,高贤宁也被逮捕,并押到朱棣面前。

朱棣问:“你是那个给我写信的高贤宁吗?”

高贤宁回答说:“是。”

“那么,你愿意接受我的任命,来朝廷为官吗?”

高贤宁回答说:“不愿意。”

看着高贤宁异常坚定的眼神,朱棣叹了一口气。如果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他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杀人。没想到这一次他忍住了。也许是因为高贤宁是一位人才,也许是因为纪纲与眼前这位有同学关系,也许是为了收买人心……总之,朱棣将举起的屠刀又放下了。

高贤宁态度坚决,朱棣却仍不死心,又派出纪纲前去劝降。

纪纲与高贤宁,一个是差等生,一个是优等生,在一起读书时却非常友善,相处和睦。因为有这一层背景,纪纲决心对高贤宁好言相劝,希望他能接受朱棣的任命,没想到还是遭到严词回绝。

高贤宁对纪纲说:“你是被逐出校门的人,投靠燕王、参与造反也就罢了,但我多年食朝廷俸禄,决不能忘恩负义,更不能辱没老师当年的教诲!”

纪纲只得将前后经过报告给燕王。估计他也会念及旧情,帮助老同学说几句好话。反正燕王没有杀他的老同学,而是将高贤宁释放回家。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纪纲似乎并不是那种灭绝人性的绝情之人,因为他起码还讲点故人之情,没有对老同学下黑手。

至于朱棣,也需要摆出爱惜人才的态度,还要给纪纲留一个面子,毕竟纪纲是他长期倚重的力量。

如果说在朱棣眼中,高贤宁是一位人才,那么纪纲就更是一位难得的人才,而且非常忠诚可靠。所以,在即帝位之后,朱棣立即任命纪纲为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司诏狱” 。

当时,建文朝旧臣被诛数十族,他们的亲属因为受到株连而被杀的,则高达数万人之多。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杀戮行动中,始终都有纪纲活跃的身影。在搏命的权力场,纪纲展示了他的心计和毒辣,展示了他的绝情与手段,由此而得到朱棣的加倍赏识。

与毛骧等人相比,读了几天书的纪纲显然更可怕,哪怕他只是个差等生。更加狠毒、更加残忍、更有谋略的纪纲,可谓升级版的锦衣卫指挥使。

朱元璋狠毒,朱棣更加狠毒。似乎他一生下来,就是要和他爹比狠。为此,他需要找到一些恶汉当他的帮手。纪纲就是这样的帮手,所以朱棣尤其喜欢纪纲这种饥鹰饿虎,也一定会委以重任。这也正应了那句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心狠手辣的纪纲,才能成为锦衣卫的新主人。

四、血腥的杀戮

夺得大位之后,朱棣接连发布A级通缉令,残酷屠杀建文遗臣。从表面上看,他所发布的通缉名单只不过齐泰、黄子澄等二十九人,但他实际杀戮的人数则难以估量。杀人之多,与其父不相上下;手段之残忍,则远超其父。

就在这场杀戮中,锦衣卫在纪纲的指挥下,非常干脆利落地完成了诸如侦察线索、网罗罪名、审讯缉捕、处决镇压等各项任务。

当时负责清剿建文遗臣的头目是都御史陈瑛。这陈瑛也因生性残忍而深得朱棣赏识,他和纪纲正好是一文一武,结成狐群党。在纪纲的辅助之下,陈瑛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剿灭建文朝忠臣的任务。不只是建文遗臣被杀,因为不断株连,所以在这场大屠杀中,“亲属被戮者数万人” 。

黄子澄被朱棣列为“首恶”的第一人。在兵败之后,黄子澄微服募兵,结果在太仓因身份暴露而被抓。面对朱棣时,黄子澄一直口称“殿下”,而不称“陛下”,令朱棣非常恼怒。朱棣下令抓来黄子澄的全部宗族,威胁其投降,但黄子澄始终不为所动。朱棣先是下令砍去他的双手,接着又砍掉双脚,也始终不能使其屈服。手足全无的黄子澄,成为一块无法移动的肉球,但仍然对朱棣骂声不绝,直至被凌迟处死。黄氏宗族,无论老幼,一律被处死,只有一个儿子在改名之后侥幸逃脱。

另外一位“首恶”之人是齐泰。在南京城破之时,他也奉命在外募集军队。得知朱棣悬赏抓人,他只得化妆逃跑,并将马匹染色。没想到逃到安徽广德之后,他所乘的马匹开始掉色,引起路人注意,最终被抓。齐泰被抓之后,先是遭受了种种酷刑,后来也被凌迟处死,整个宗族都受牵连而被“族诛”。

兵部尚书铁铉是朱棣刻骨铭心的仇人。在济南之战中,铁铉用诈降计差点砸死朱棣,所以成为朱棣极度痛恨的对象,也受到了重点“照顾”。

铁铉被抓之后,一直对朱棣骂不绝口。朱棣下令割去他的耳朵和鼻子,没想到铁铉骂声变得更加高亢。朱棣下令割掉其身上的一块肉,硬塞到铁铉嘴里,逼迫其吞食,随后厉声斥问“甘否”。铁铉答道:“吃的是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朱棣随即下令施行磔刑。铁铉被折磨致死,仍然“喃喃骂不绝” 。

礼部尚书陈迪不肯屈服,朱棣将其儿子抓来杀掉,并割下其鼻舌,逼迫陈迪吃掉。陈迪骂声不绝,最终被凌迟处死。

右副都御使练子宁,磔刑,宗族一百五十一人被杀。

户部侍郎卓敬,被灭三族。

……

无以计数的人被杀,南京成为人间地狱。在这场残酷的杀戮中,为了保证杀人的效率,当初朱元璋宣布废弃的刑具和刑法都被重新拾起。不仅如此,朱棣和纪纲还有一些新发明。

无数的人被杀,其中最惨的一位可能还要数“读书的种子”方孝孺。因为他被“诛十族”,除了亲属之外,他的学生也遭到屠杀。

当初朱棣大军南下攻打南京之时,僧人道衍曾有一托,劝说朱棣无论如何都不要杀掉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对于道衍的话,朱棣一向都非常重视。在攻占南京之后,他很快就召见方孝孺,想让其代写即位诏书。

方孝孺果然来了,没想到他一进大殿便放声痛哭,哭声直上云霄,连朱棣都为之动容。

朱棣对方孝孺说:“先生不必悲伤,我只是想仿效周公辅助成王。”

方孝孺问朱棣:“成王在哪?”

成祖说:“他已经自焚而死。”

方孝孺追问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答道:“国家要交给稍微年长的人才好。”

方孝孺继续追问:“既然如此,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地说道:“这是朕的家事。”然后厉声对方孝孺说:“我的即位诏书,非先生起草不可。”

方孝孺拿起笔,奋笔疾书“燕贼弑君篡位”,且哭且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大怒:“你就不怕我诛杀你九族吗?”

方孝孺答道:“就是杀了我十族又何妨!”

朱棣气急败坏,立即派人抓捕方孝孺的故友门生,果真凑够十族,并全部杀光。

当初道衍的重托,朱棣完全忘记。方孝孺不仅被杀,还被株连十族。这件事说明,你要是相信一位暴君的许诺,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诛十族”还不是最狠最毒的招法,还有一种叫“瓜蔓抄”,更为狠毒。毕竟“十族”是有界限的,但这个“瓜蔓抄”则毫无界限可言,只能由其随意杀人。而这一招,就用在了景清身上。

景清在朱棣篡位之后,接受了御史大夫的任命,遭到不少人的暗中讥笑。他们并不知道景清只是委曲求全,等待时机图谋刺杀朱棣。

这一天,景清按照惯例上朝,并试图行刺。结果,就在他试图靠近朱棣拔出武器时,被朱棣察觉,刺杀计划宣告失败。朱棣的左右护卫很快就在景清身上搜出一把短剑,随即便打掉景清的牙齿,割去其舌头,但景清仍以满口鲜血喷向朱棣。朱棣随即下令以“磔刑”处死景清,并剥皮实草,悬挂示众。即便是这样,朱棣仍然觉得心头之恨未解,随即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瓜蔓抄”。不仅是景姓的族人被斩尽杀绝,就连他的老师、学生、朋友,甚至是街坊邻居都受到牵连。只要和景清有一丁点关系,都会被杀。

对建文遗臣的屠杀,前后持续了十多年,手段之狠、株连之广,为历朝所罕见。锦衣卫在这场杀戮中,所表现出的凶狠,也令人侧目。朱棣对这支队伍非常满意,也对纪纲更加信任。

建文遗臣大多都是激烈抵抗,一方面说明建文帝深得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朱棣方法不当。

朱棣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耍奸比狠,就是为了杀人。明末清初学者谷应泰指出,朱棣的问题在于一直是以“刑威劫人”,而不是以礼待人,所以才会造成“易于抵触,难于感化”的难局 。

以“刑威劫人”,所劫多是奴才和顺民,忠贞死节之人却非常难得。

以“刑威劫人”,自然需要酷刑,需要锦衣卫。

五、寻找建文帝

与建文诸臣相比,朱棣更为关心的是他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花费了很长时间寻找朱允炆。屠杀建文遗臣,朱棣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的冷血。寻找朱允炆,则充分显露了他的心机。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名字叫《妹妹找哥泪花流》。妹妹为寻找哥哥而流泪,那是因为感情,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寻找。朱棣这个叔叔寻找侄子也是不遗余力,找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却是带着满腔的仇恨,虽说他们之间是宗亲。

建文帝的下落,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

据《明实录》记载,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乃“阖宫自焚” 。看到宫中起火,朱棣立即派人救火,却只找到朱允炆的尸体。朱棣为此放声痛哭:“侄儿为啥如此痴呆,叔父是来救你的,没想到你竟浑然不觉,就此走上绝路!”

只是这样的记载,当时的人们就已经不信,民间一直流传着其他说法,比如巧妙化妆逃走,流落南洋,削发为僧等。

这些传言,朱棣也都有所耳闻。他不敢不信,于是立即派人悄悄地侦察建文帝的下落。他派出一个叫胡濙的人长期便装打听建文帝的下落。据《明史》记载,从永乐五年(1407)开始,胡濙便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一直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隐察建文帝安在。” 在经过了十四年的漫长寻访后,胡濙将所能打听到的各种秘闻和传闻都向朱棣做了汇报,这才使得朱棣的所有疑虑一朝冰释。

胡濙长期在外出使,而且行踪神秘难定,到底是何种目的,长期以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寻访建文帝之说,先是被一些野史记载,嘉靖之后却成为影响最大的一种,最终被《明史》吸收。此说之所以能被更多人采纳,也是因为它较其他诸说相对合理,也与朱棣严密防范建文诸臣、刻意加强特务政治等种种行为在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

并且,朱棣也尝试通过其他渠道努力搜寻他这位亲侄子的下落。与胡濙的单打独斗相比,朱棣还组织过更大规模、更为系统和更为专业的侦察,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侦察能力超强的锦衣卫。

据说郑和远下西洋,也是为了进一步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按照传统说法,郑和至少七次远下西洋。他为什么会不辞辛劳地一次又一次冒着种种风险,在海面上进行长途跋涉,历史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我们选择几种主要观点稍加介绍。

西方汉学家卜正民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政治作秀”,是僭越称帝的朱棣迫切希望获得“外交承认” 。既然是作秀,那么它注定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好比是用一袋大米换回一小粒黄豆,外加几句恭维而已。万方来朝的盛景之下,明帝国的负担日益加重。

从《明史》中也可以找出两个答案:一是希望找到建文帝的踪迹;二是耀兵异域,以此来展示明帝国的富强。《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在种种原因当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怕是更为主要。因为曾有传言说,朱允炆正是躲在南洋的某座小岛之上。这样的传言一起,很快就被朱棣的情报人员获悉。朱棣虽不能完全相信,但也必须慎重对待。因为在国内长期捕捉不到有关建文帝的任何信息,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躲在海外,不能不派出人员前往侦察打探。

至于炫耀军威,以及通商等其他因素,可能都会有。但是,消灭这个“流亡政府”显然是摆在郑和面前的头号政治任务,需要迫切完成。

远下西洋,花费巨大,不仅需要建造海船,耗费大量物资,还需要成千上万的军卒做出牺牲和奉献。如果只是以寻找建文帝作为理由,怕是不够充分。与此同时,为了掩人耳目,也需要做些虚张声势的事情。

郑和是一位太监,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军事才能。朱棣一次拨给数万军卒,可见对其非常信任。为了很好地完成这次侦察任务,他随行带着大量锦衣卫。毕竟这是一支非常专业的侦察队伍。

除了随行带着数量不菲的锦衣卫之外,郑和还非常注意在靠岸各地发展侦察人员,并及时地将他们吸收进入锦衣卫。这种侦察人员,也即《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乡间”。因为他们在当地生活,熟悉本地情况,加上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的优势,在搜集情报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要想在茫茫大海上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就必须借重他们的力量。

明朝官方档案《武职选簿》中,记载了郑和吸纳当地华人和外国人进入军户的不少记录。不管有没有贡献,有多大贡献,郑和都非常看重他们,有意培植这样一支队伍。其中有些人被朱棣诏谕回国,并成为世袭的锦衣卫。兹根据学者的爬梳,列举若干:

何尊,指挥使。曾随父到达占城,永乐元年(1403)回还,钦升锦衣卫驯象所百户。八月往西洋各国,升驯象所副千户。此后,因为多次跟随郑和,不断升职,直到担任指挥使。

锺左,十三年(1415)西洋二次有功,升指挥佥事。

何京,十四年(1416)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钦升锦衣卫流官指挥佥事。

李应杰,十八年(1420)钦升锦衣卫镇抚。

沙孝祖,署副千户事所镇抚。

萧应祖,副千户 。

……

这些人大多因为随郑和执行任务而成为锦衣卫。在被召回国内之后,他们仍然受到朱棣的重用,事迹也被记录在档,想必都是当时同行中的佼佼者。

朱棣为何如此重用他们?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他们,并把这些在京城毫无根底的人变成特务,防范锦衣卫旧人” 。这种说法较为可信。这些海外华人和外国人之所以能被编入锦衣卫,正是因为他们曾在海上侦察行动中建功,部分反映了郑和船队在大海大洋之上的行动方式和目的。因为他们都富有侦察情报工作的经验,因此被朱棣用来防范监视旧有的锦衣卫体系和人员,也显得非常合情合理。

锦衣卫——锦衣再起

受很多影视剧影响,可能有的人会认为绣春刀是锦衣卫专属武器。实际上,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都可以佩带,文武大臣扈从皇帝车驾时也会获赐绣春刀。绣春刀至今并无实物出土,只能根据明朝绘画(如上图)进行简单的考证。其样式大概就是一般的雁翎刀形制(下图为现代人仿制的古代雁翎刀),刀身舒展有弧度,血槽整齐有力,刃口锋利,造型优美,实战与礼仪兼备。

锦衣卫——锦衣再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