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天子——常遇春军中染暴病身亡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常遇春抄了顺帝的老巢,元顺帝连夜带着他的小朝廷逃往和林。常遇春身染无名暴疾,一代名将遽然辞世!朱元璋遣使赴军中拜李文忠为征西将军。望着那黑魆魆的山林,李文忠心里不踏实。脱列伯全军覆没,李文忠亲自为他解缚。擒他的正是这位明军主帅。

元顺帝逃往了上都开平,这个元世祖忽必烈称帝时定的都城,自从世祖进驻大都九十年以来就没有做过元朝的都城了,本来就很简陋的宫室早已破败不堪,以至顺帝的小朝廷初来时只能在帐篷里安身。这使过惯了穷极奢华生活的顺帝极不适应,他无时不在怀念大都的繁华和灯红酒绿,宫廷中的锦衣玉食、霓裳歌舞。他还有些不服气,就在离大都不远的地方,他还有丞相也速和大将江文清的十多万军队。扩廓帖木儿虽然桀骜不驯,但只要笼络得法,他始终会忠于皇室的。有了这些力量,何愁大都不能收复?

于是,他暂时舍弃了木工车床和宫殿模型那些玩意儿,督令他的大臣和将军们乘徐达大军西征的有利时机,赶紧集中兵力收复大都。

于是,正当徐达在庆阳城下鏖战正酣的时候,北平府周围明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几个县镇相继失守,元丞相也速的大军直逼通州城下。

驻守北平的孙兴祖、华云天天用六百里加急向朱元璋禀告军情。

北平告急!

这时,西征军远袭临洮,李思齐被迫投降。张良臣凭借庆阳坚固的城防仍在负隅顽抗。朱元璋立即调常遇春率部驰救北平,另调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偏将军,常、李二员大将共率军九万,去解北平之危。

元丞相也速见势不妙,为保存实力,迅速撤兵出山海关。李文忠离京时,即得到朱元璋指示,令他相机行事,如未遇元朝重兵阻挠,可直捣上都,擒获元主,彻底毁灭蒙古人复国的希望。常遇春是个猛张飞,这个指示正合他的心愿,于是二人见也速逃窜,立即驱兵北上追赶。在锦州打了一仗,元将江文清全军覆没。

这时,元丞相也速兵屯全宁。这里已深入内蒙腹地西拉沐沦河流域,也速摸准了明军的习惯,朱元璋不许他的军队深入蒙古腹地。因此他在这里休整很放松,战都放到草原上去吃草,士兵们也趁机钻进附近的蒙古包寻快活去了。以致常遇春和李文忠率数万步骑突然来袭时,也速仓促应战,哪有不败之理?他折损了二万多名兵将,自己也只好夹着尾巴逃往沙漠深处去了。

常遇春、李文忠乘战胜之余威,进攻大兴州,守将闻风弃城而逃。这里离上都已经不远了,常遇春兴奋地说:“这回我们要抄了顺帝老儿的老巢!”于是全军马不停蹄,渡过闪电河,直扑元上都开平府。

元顺帝早已得到大兴州溃兵报告明军来袭的消息,得知来将是常遇春,他叫苦不迭: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可没有徐达那么讲政策,不管你皇帝宗主,给他逮着就有你的苦吃。至于后宫的王妃公主们,难免遭其凌辱。

于是,他不得不连夜带着他的小朝廷往和林方向逃奔。和林在沙漠深处的鄂尔浑河上游,是他的先祖窝阔台汗建都的地方。这一次奔逃他不得不又遗弃了一批辎重。连他那心爱的木工车床也没法带去了,大概他心里也知道,未来几年他再也没心思弄那些玩意儿了。

在路上,顺帝懊恼地说:“朕连上都也待不住了,一下子回到老祖宗发迹的地方。朕这一辈子是不行了。看什么时候我的哪一辈子孙中又能出一个铁木真窝阔台那样的英雄,带领他的铁骑打回中原去?”

常遇春得知元顺帝逃窜,亲率轻骑追赶了数十里远,撵上了那些给顺帝掩护断后的人。元宗王庆生、平章鼎珠被擒获,当即被他斩了。投降士卒达万人,缴获车万辆,马三千匹,五万头。有了这些缴获,常遇春高兴地还军,没有再向前追击。

常遇春、李文忠北征获得全胜,朱元璋令他们回军往西,协助徐达攻下庆阳,对付扩廓帖木儿。此时正是洪武二年七月下旬,大军南行至一叫柳河川的地方。辽河平原上空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头上,因为打了胜仗凯旋,将领们一路谈笑风生。突然,常遇春在马上双手抱头,连呼:“痛,痛!”差点从马上栽倒下来。

李文忠忙命卫士将他扶下马,躺在一棵大树的阴凉处歇息。开始还以为他中了暑,命随军郎中给他刮痧,掐人中,忙乱了好一阵,仍未见好,常遇春痛得在地上不住地翻滚,面色煞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要知常遇春是一名以猛勇著称的铮铮铁汉,战斗中往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攻宁国时被敌人的箭矢射中面颊,他拔出箭矢,血流满面地带领士兵冲锋,直至战斗结束。些微一点病痛是打不倒他的。李文忠忙令就地安营,将常遇春扶入帐中。

这时,常遇春知道自己身染无名暴疾,不仅全身疼痛不已,就连以前医愈的刀箭创伤,也无端溃裂开来。这时他脸色蜡黄,连呼痛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仰着头大口大口地呼气。

他知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了,忙将李文忠叫到跟前,断断续续地将当前军事要务嘱托给他。年轻的李文忠噙着眼泪,不住地点头。最后,只听见他喉咙里咕噜咕噜几声,脑袋一歪,双睛暴凸,一代名将就此辞世而去!

常遇春勇猛过人,冲锋陷阵,无往而不胜。他虽没研习过兵法,但用兵暗合古法。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将十万兵能横行天下,因此军中称他“常十万”。他的暴卒对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朱元璋接到噩耗非常震惊。因为常遇春随他征战甚久,立功甚多,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徐达。从此以后,徐、常二将缺一,好似断了他的一只臂膀。在天下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他能不痛惜吗?

当常遇春的遗体被送回京都时,朱元璋仿照宋太祖礼葬赵普的故事,亲至龙江祭奠。赐葬钟山原,追封他为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极尽尊荣之至。他同时遣使至军中,传旨令李文忠代常遇春之职,升任征北副将军,率师与徐达会合,攻下庆阳。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十二岁时母亲死后随父亲李贞投奔朱元璋,辗转于军中。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很喜欢他,抚为义子。十九岁时命他带领亲军,以后屡立战功,成为独当一面的年轻将领。

这次常遇春暴卒,朱元璋遣使赴军中拜他为征西副将军,率领这支大军西去与大将军徐达会合。甫一统军,他以纪律严明著称,令行禁止,绝无徇私宽宥之处。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年长于他的手下部将绝对服从他的命令。

大军行至山西境内,前面的哨探得知,元将脱列伯、孔兴正在围攻大同。防守力量薄弱的大同岌岌可危。李文忠忖度:关中四将虽然互有矛盾,但在危急时仍互相支援。脱列伯他们企图用这种办法牵制徐达以解庆阳之危。

他当即召集手下将领,商量改变行军路线,挥军北上直趋大同。有的将领说:“皇上治军素严,他命我们赶赴庆阳,不违其令为好,免犯专擅之罪。”当时军中职位最高的将领是左丞赵庸,李文忠对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我们的行为有利于国家,专擅又何妨呢!目前大同危急,若我们熟视无睹,一定要皇上发令才驰援,岂不会贻误战机?令其陷入敌手?”赵庸是个有经验的将领,点头同意他的看法。

于是,李文忠率军由代郡出雁门关,到了一个叫马邑的地方,突然,元平章刘帖木儿的数千骑兵冲杀过来。李文忠见敌阵就那点人,在马上冷笑一声:“找死!”旋即布下阵式,将那数千骑兵裹在阵中,钩镰齐举,箭矢骤下,不到一个时辰工夫,将敌军消灭殆尽,那仓皇失措跌落马下的刘帖木儿也被生擒活捉。

初战获胜,李文忠率军继续前进。到了白杨门,因天色已近傍晚,且突然下起雨来,雨中还夹着冰雹雪粒。时值八月,夏末秋初即降冰雪,确是奇事。大军不得不选择高处之地安营扎寨。

扎营之处附近即一林木茂密的山岭。望着那黑魆魆的山林,李文忠心里不踏实,于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循着山间小径上山察看。他看得很仔细,山径上似有人马践踏的痕迹,他立即回营召集诸将,告诉他们说:“此地山岭上有敌军活动痕迹,我们在此驻营,若遇伏兵,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当即下令全军从原地拔营而起,往前走了五里,才选择有利地形阻水立寨。

李文忠告诫全军将领:“我军初到,这里的敌军不管是脱列伯还是孔兴所部,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将,必然乘我立足未稳夜间前来劫寨。饬令全军只准据寨严守,不准出战,违者军法从事!”

深夜,果然有敌军兵马前来劫营,这边早有准备,营门闭得紧紧的,只待元军接近,箭矢火炮如飞蝗般射去。元军知营中早有防备,只得悻悻退走。

闹腾了一夜,很快就东方发白。李文忠下令各营兵将吃饱后抓紧休息,只派出昨晚未曾御敌的两营精锐前去挑战元军。

元军统帅正是脱列伯,他见明军数千骑趁他们正在晨炊之际前来挑战,忙整军应战。元军人多势众,明军渐渐不支,但李文忠稳稳地坐在中军帐中,并不发兵去支援。

直到战了两个时辰之后,李文忠徐徐地站起来,跨上他的追风驹,一声号令,亲率两翼重兵一齐杀出。此时元军已经鏖战了半日,又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人饥马乏,哪里耐得住这支生力军的冲击,纷纷抱头窜,只恨爹娘没给自己生一双翅膀。实在跑不动的面对明军刺棱棱的长枪,亮闪闪的大刀,不想做刀下鬼的就只好跪地投降了。

脱列伯见部队溃败,自己再怎么也无法止住,眼看大势已去。忙令身边的十余骑亲兵保护他向北窜逃。谁知此时明军已从四面八方杀来,将他们包饺子似地团团围住,身边的卫士也一个个倒下。这时,一位年轻将领跃马骤至,他还没来得及看清来者的模样,那员将领一枪刺中他的马首,那马眼睛被刺瞎了,顿时马蹶前蹄,把他掀翻在地。明军一拥而上,把他绑了个结实。

剩余的元军见主帅被擒,再也无心恋战了,于是尽皆跪地乞降。李文忠命令不许滥杀无辜,派人收集降卒,共有一万余人,马匹辎重不计其数。

脱列伯全军覆没,回营后,李文忠亲自为他解缚,这时脱列伯才看清,擒他的正是这位明军主帅。后来,脱列伯被解至南京,朱元璋同样待他十分优厚,给了他一个行省佥事的虚衔,让他在南京安度晚年。

与脱列伯一同攻打大同的孔兴,见脱列伯被擒,自己兵力弱于脱列伯,显然不是李文忠的对手,于是脚底涂油,走为上计。他率部北撤至绥德,于惶惶中被他的几个部将杀死,携了他的首级投降明军。

李思齐、张良臣、脱列伯、孔兴等“关中四将”死的死,降的降,扩廓帖木儿孤立无援,元朝廷想要收复大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