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创办柏林大学
威廉·冯·洪堡于1809年任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后着手创办柏林大学,这是德国大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革命。
在洪堡任职以前,已有一些人士提出创办柏林大学的建议与设想。自拿破仑攻占普鲁士,普鲁士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梯尔西特和约》后,德国失去了易北河以西的大片地区,也失去了哈勒大学等几所重要高等学府,因此国家需要创办新大学以在精神上统一人民的思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对创办柏林大学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这是正确的,这是勇敢的!国家必须通过精神力量来补偿物质方面的损失。”这就为柏林大学的创办奠定了基础。不过,当时对建立什么样的大学存在着不同意见。由于当时大学采取老一套的办学方法,对于科学技术进步,仍然固步自封,不予注意,所以只能培养一些固执拘谨的学究或一些狂妄自大的青年。与此相反,这一时期设立的一些专科学校倒反而比较接近实际,如一些矿业学校、兽医学校等培养了一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社会信誉反而比大学高。那些有抱负的青年报考大学的愈益减少,因此不少有影响的意见主张把大学办成专科性高等学校,而洪堡果断地拒绝了这种意见,坚决要把大学发展成为高级学术教育机构,并提出了办学的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就是“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和“科学统一”的原则。
在洪堡筹建下,柏林大学于1810年正式开学。这所新大学基本上贯彻了洪堡的原则。首先,新建的柏林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原则。大学在管理方面有了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权,校长由教授选举产生,政府认可。第一任校长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大学中教学与科研也是自由的,教授们可以自由教授他们想要讲授的科目,政府不干涉他们以任何方式讲授任何内容;同时教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各种研究,大学允许各种学派存在,教师可以各讲各的观点,不要求统一认识。学生听课也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以自由地从一所大学转入另一所大学,而原来的学习成绩依旧有效。这种学习自由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柏林大学开始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教师成了教学与科研双肩挑的学术工作者。由于教师积极从事科研,他们在教学中讲授的主要是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与见解,包括自己的独创思想,在科研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自己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可以听到科学的最新发展情况,了解各种科学研究的最新手段,即科学最前沿的学问。大学中的教学改变了过去以博览群经和熟读百家为主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改变成了以掌握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为主,把重点放在独立钻研和从事独创性的探索方面。教学中习明纳的形式得到广泛采用,而传统的单一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被改造。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各种实验室应运而生。
在贯彻“科学统一”的原则方面,洪堡强调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这种统一可以在哲学中得到体现。柏林大学开始改变了哲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传统大学把哲学院视为“低级学院”,它的使命是以补充中学所教的各种课程,为在其他学院进行学习作准备的。而柏林大学将哲学院作为与其他学院平等的学院,同样从事专业教学,从而使当时包含在哲学院中的各种科学,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哲学院中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领先地位,使哲学院的科学知识成就和教学方法成了其他学院的表率。
德国其他大学也开始效法柏林大学办学模式,贯彻洪堡的原则。学术教育与研究在全国各大学中生根开花。德国大学从此摆脱落后状态,开始繁荣兴旺起来,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摇篮,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并对德国的生产力大踏步发展和经济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世界获得了很高声誉,被竞相作为效法的楷模。柏林大学贯彻的洪堡的大学办学原则被后人称为“洪堡传统”,这种传统至今还在为德国大学所沿用。
上一篇:洪堡改革教育下一篇:普鲁士发布关于高中教师师范生国家考试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