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孔子表述为仁的途径和方法。仁与礼结合形成儒家的仁礼统一观。孔子在回答颜回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对孔子这个命题,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解释说:“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宋儒则从去欲存理的角度加以阐释。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理,方始是仁。”“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朱熹注曰:“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必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由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后,颜回再问实行仁德的条目,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曰:“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朱熹注则谓:“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能胜私,“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

子之后儒家出现孟子荀子两大派。孟子强调通过内心自省,“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他认为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是能“存心”,即保持固有的善心,故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因而能够做到“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孟子·离娄下》),从内心自省中,达到保持仁礼的一致性。这是孟子对“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精神的发挥。

荀子生当战国末年,周礼已完全崩坏而不能再起规范作用。他对礼的内涵重新做了界定,认为“礼”的兴起,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他还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礼是起法纪的作用。克己复礼在荀子学说中没有得到重视。

宋儒重新解释孔子的克己复礼,程、朱的注释将克己解作克尽己私,即去人欲;而将礼比附为天理之节文,复礼即复归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而克己复礼经过新的解释后在社会功能方面继续发生作用。

上一篇:忠信孝悌 下一篇:性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