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觚》

清代魏源撰,比较系统地反映作者的学术见解、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全书分上、下篇:上篇论学,称《学篇》,凡14篇;下篇言治,称《治篇》,凡16篇。均非一时之作,后编入其著作集《古微堂内集》。现有清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木刻本和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印行本。1975年中华书局根据《古微堂集》和《古微堂集》的编例,参照诸家刻本,重加校勘和整理,汇编成《魏源集》时收入该书。

《学》、《治》二篇,以读书札记的形式,解说经史百家之学,纵论古今,针砭时弊。它讥贬汉学之烦琐“饾饤”,宋学之“心性迂谈”;抨击“腐儒之无用”和“俗学之病人”,指斥他们只知一味崇尚“万物一体”、“胞与民物之空谈”(《治篇一》);提倡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学篇九》),“兼黄、老、申、韩之所长”以为“治国”之资(《治篇三》);主张变法、改革,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治篇五》),而“变”或不“变”,视其于“人情”之“群便”而定,“便”则“变”,不“便”则不“变”;坚持“人之心即天地之心”的心本论(《学篇五》)、“及而后知”的“行先知后”说(《学篇二》)、“后世”胜于“三代”的进化历史观和凡物“无独有对”的辩证法思想。其时,乾嘉汉学考据之风犹存,程朱理学“心性迂谈”之风尤烈,因而《学》、《治》二篇所反映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实有以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以陆王心学对抗程朱理学的理论意义。然而它又有二重性和不彻底性。诸如它提出要“会通”、“尊德性”和“道问学”(《学篇一》);有时又反对“君子”“轻为变法之议”,强调所要“变”者“惟去法外之弊”(《治篇四》)。它主张历史是进化的,但又认为“势”变而“道”不变,即“三代”以来的典章制度应该“变”,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不能“变”等等。不仅如此,出于“神道设教”的需要,它在主张以心为本体的同时,又提倡“鬼神之说”,认为它“有益于人心”,可以“阴辅王教”(《学篇一》),又由心本论走向了有神论。这说明作者还没有从根本上冲破旧学的束缚,因此,他只能以一种经学形式反对另一种经学形式,用一种理学观点反对另一种理学观点。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在不根本否定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对它进行补偏救弊的局部改良,因而其变法改革的政治主张不可能是彻底的。

上一篇:通经致用 下一篇:焦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