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咪嘴
图15 小长颚蟋(小老咪嘴)
图16 A.长颚蟋前翅
B.小长颚蟋前翅
学名:小长颚蟋Velarifictorus maindroni(Chopard,1969)中国新记录。
小长颚蟋隶属直翅目蟋蟀科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俗称小咪、小猴头(鲁南)、小老咪。
(一)形态描述
中小型,体长仅13~14毫米,生于晚秋,很像长颚蟋。但小长颚蟋雄虫没有大长颚蟋特点突出,如头部两侧颊区没有那么膨大,颜面没有那么凹陷,大颚没有那么长大。其头亦为深褐色或黑褐,后头区亦有6条短而集中黄色纵纹脑线,后脑区底色呈淡黄褐色。雄颜面略凹陷,下脸形细尖,俗称“尖嘴猴腮”。淡黄色口器,前胸背板横向略宽,褐色被细毛与黄斑。虫的腹面及六足均为白色或淡黄白色。前足胫节内外侧有小圆形听器。其背部面头项翅的颜色也有深浅黄红褐黑之分,但一般多为褐色或深褐色。其雄虫前翅翅形与很短的端网区是与大长颚蟋的明显区别处。
雄:前翅长几达腹端,淡褐色,发音镜近长方形,后角圆,后部有一曲脉横贯;斜脉2,端区很短,具几个不规则翅室。侧区肩带处深褐色,余半透明,Sc2分支。
雌:前翅略短于腹部,褐色,肩带黄色,背区脉呈规则网状,产卵管约与后胫节等长。
本种与长颚蟋近似,但个体较小,雄颜面仅略凹陷,前翅端区很短,易与长颚蟋区别。
小老咪嘴体长13~15毫米,前胸背板长×宽2.5~3毫米×3.5~4毫米,前翅长♂7.5~8.5毫米,♀6~7毫米;后腿节长7~8毫米,产卵管长6~7毫米。
(二)生活习性
见虫时间较晚,多在8月底9月初,多生在潮润的豆田、甘薯地,覆盖稠密的田块、菜园,或栖于砖石、墙根下及草丛中,年生一代,以卵越冬。鸣声“句-句,句-句”连续6~7音节。鸣声音调更尖更细,这点也是与大长颚蟋在叫声上不同的重要区别。此虫因个体小,从鸣叫及观赏上都不如大长颚蟋更受人们喜爱,故现在饲养小长颚蟋的人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