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82页(543字)
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
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在约400个传统剧目中,以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题材为主,许多戏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富有积极意义。
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
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
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直接吸收而来。
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
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7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