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中形外说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23页(612字)
中国古代论述创作心理的一种理论。
首见于《淮南子·齐俗训》:“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淮南子·论训》列举古代几位大歌唱家的例子:“韩娥、秦青、薛谭之讴,侯同曼声之歌,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则莫不比于律,而和于人心。
”创作的发生,是情感由萌动、积蓄而爆发的结果。“音”之发如此,“舞”之动、“文”之现亦然。《本经训》:“夫声色五味,远国珍怪,瓌异奇物,足以变心易志,摇荡精神,感动血气者,不可胜计也。”“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缪称训》还谈到“文”:“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
接物而情动,情动而欲发于外,欲发于外而成文、成音、成舞,这就是文艺创作的发生、文艺作品的形成的基本心理过程。就创作过程而言,“愤于中”,是创作主体的感知功能、情绪功能在发挥作用;而“形于外”,则是将主体之心,物化为艺术作品。因此,《淮南子》在谈到“愤中形外”时,又进一步强调文与情要相通:“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
”(《缪称训》)情动,则要形之于文,所谓“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若“以情灭文”,则不仅失去文,最终情也无所寄托、无从表现;文,只是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要抒愤写情,若以文灭情,则徒剩下失情之文,不足以感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