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着书说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23页(563字)
中国古代研究创作发生的文艺心理学理论。
见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类似的论述还见于《报任安书》。
“发愤着书”说揭示了关于创作发生的心理学规律,阐明创作的发生是主体为了舒其愤、泄其怒,满足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司马迁在谈到屈原作《离骚》时的心理动机时指出:人于“穷苦倦极”、“疾痛惨怛”之际,便产生一种“呼天”、“呼父母”的心理需求,便要以“哭”之宣泄来获取心理平衡。哀怨之情,是生命力受了压抑,是外部刺激与主体精神状态的不协调,是一种心理性的缺乏和失衡的表现。由哀怨愤懑而生的着书之需求,心理学上叫做“缺乏性动机”。艺术家为了排遣痛苦,消弥哀怨,他便要“呼天”、“呼父母”,他便要“哭泣”,于是便有了创作的发生。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上承孔子“诗可以怨”、《淮南子》“愤中形外”的理论传统,下启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等关于创作发生的文艺心理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