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张淮滨、戴湄川等致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宋子文呈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第755页(1034字)
【事件内容】:
呈为呈请酌拨棉麦借款,续修乌信铁路,以利交通而清乱源事。
窃自赤匪倡乱,特区受祸惨不忍言。虽屡经大军会剿,而旋灭旋起,为害尤烈。其原因虽非一端,而交通不便,实为主要之点。滨等痛切灼肤,特召集扩大会议,讨论终结,佥以应请钧座酌拨棉麦借款若干,亟修乌信铁路,为彻底肃清计备。谨胪列理由于后,幸垂察焉!
(一)军队易于征调。查豫南赤匪初起,原由信阳四望山暴动。当时势力较之以后在商城平头山发乱势力,实为雄大。然在信阳卒归失败,而在商城独能蔓延燎原者,确因交通不便,军队之征调延滞,有以酿之。现该匪慑于大军之威势,埋枪散众,化整为零,似可肃清。但翌日军防稍弛,则暴然四起,我军调兵遣将,猝难集合。赤焰凶炽,难免不复。二十年、二十一年之险状往事可征,诚堪焦虑。故为肃清赤匪计,不得不亟续修乌信铁路者也。
(二)以工代赈。特区被赤匪蹂躏,为时数载,幸免孑遗,生计断绝;无衣无食,嗷嗷待哺者不知几成。若续修乌信铁路,以工代赈,可以全活无数灾民,可以消灭将来隐患。故为赈救灾民计,不得不亟修乌信铁路也。
(三)兵工修路。实行总理遗教,赤匪盘据特区,为日既久;其中迫胁盲从者不在少数。现在虽云肃清,而民匪混杂,无从厘辨;整顿善后,又非咄磋所能办理。各县剿匪军队,当仍须驻扎原防。乌信所经过之路线,约计驻军不下十余万。若利用兵工修路,在政府方面可以节省军饷;在路工方面可以减轻成本。早观厥成,此实一举两得之计也。
(四)开发交通,运输农产。豫、皖、鄂三省实属我国腹地。丛山复水,农户富饶;虽汽车路次第兴修,而量多质重之物品,为米、麦、棉、煤、粉、油、茶、麻之属,均不便运载,难以输出农村,因此而受影响;赤匪能利用富藏,以供给养。乌信路线贯穿于三省边区,若从事修筑,横过平汉、津浦两大干线,路运便利,则兴复农村,事半功倍。赤匪亦失所利赖矣。此乌信铁路尤非亟修不可也。
综上所陈,则续修乌信铁路,关系特区剿匪、救灾诸要端,良论浅鲜。闻我国棉麦借款,已决定完全用于建设生产事业,则酌拨款项若干,以修筑乌信铁路,适与中央意旨相符。理合备陈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