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和吴三桂一样投降了清廷,为何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4-01-28 属于:郑芝龙

  吴三桂洪承畴投降清廷较早,特别是洪承畴,早在1642年就在皇太极、范文程等人的极力劝告下,投降了清廷。吴三桂和洪承畴他们都对清廷入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吴三桂的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他是明朝最典型的官二代出身,吴三桂他自身也在明朝担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赐予尚方宝剑;

  洪承畴是进士出身,历任陕西三边总督、蓟辽总督等要职。清廷为了说服他们投降,花费了极大的代价。他们的学识、出身等因素决定了,一旦投降了清廷,就会死心塌地地为清廷卖命,不会轻言再次反叛,可靠性极高。

  洪承畴除了是明朝的蓟辽总督外,更是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从一品高官。属于当时投降清朝官员中官职最高、名声最大的,清朝要把他树为榜样。

  洪承畴个人的能力确实强。他早年在川陕剿匪,颇有建树,数次打得高迎祥、李自成的部队狼狈逃窜。调任蓟辽总督后,也对后金采取了有力的钳制手段,只是由于其他将领的投降,才使他兵败被俘。投降清朝后,又多次与明朝及之后南明军队交战,屡立战功。而在政治上也为清朝提供了许多重要建议,处理了很多涉及满汉的棘手问题。

  洪承畴在多尔衮摄政时为清廷提供了大量军政策略,作出了一名丞相应有的贡献。此外,洪承畴还为清廷作出了一个特殊贡献:劝降明朝将领。洪承畴在明朝和清廷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人脉极广。清廷让洪承畴利用这个特殊身份,在各地招抚明朝将领,放下武器投降,为清廷平定南明永历政权,发挥了“前卒”的作用。

  吴三桂在1644年春天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满清得以快速扫平天下。清廷以为吴三桂居功至伟,战绩赫赫可以说,如果没有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清军入关的步伐至少得推迟三五年甚至更久。后来又对南明政权穷追猛打,还绞杀南明末代皇帝永历帝于昆明。清廷对吴三桂加官进爵,先是平西伯爵,后又到平西公爵,再又平西郡王,直至最后的平西亲王。尽管爵位直线上升,但“平西”二字却一直沿用明朝,始终没有改变。

  清廷还是很乐意“奖赏”吴三桂、洪承畴等死心塌地投靠自己的人。洪承畴得以善始善终;如果吴三桂不是自己找死,安度晚年还是做得到的。郑芝只是一名海盗出身。海盗在任何朝代,都是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这种出身决定了,郑芝龙在清廷不可能会享受吴三桂、洪承畴等人的待遇。

  同时,作为一名海盗,郑芝龙对任何朝廷都没有忠诚度。他可以今天投降明朝,明天投降清廷,就跟家庭便饭一样。事实上,清廷在招降郑芝龙时,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将他笼络过来。

  郑芝龙在投降清廷之前,仅仅是一名福建都督,并未掌握军政实权。虽然后来一度在南明朝廷担任南安候,统领南明朝廷所有军事要务,但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名海盗。郑芝龙投降清廷后,不可能像吴三桂、洪承畴那样发挥作用。

image.png

  郑芝龙之所以想要投降清廷,他是想为了在南明小朝廷灭亡之前保持自己的实力,更是为了能得到清廷许诺的闽粤总督。

  如果真的能够由纵横福建的闽海王,变成叱咤福建、广东的闽粤王,那么他郑芝龙一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成为威震东南的最大实力派。郑芝龙投降清廷后,最大的利用价值就是劝降长子郑成功。无奈,郑成功根本就听不进父亲的劝降。这样一来,郑芝龙的利用价值就差不多为零了。

  郑芝龙投降后,清廷不仅没有给他承诺的“闽粤总督”官衔,还不他押解到北京,软禁起来。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