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简介 明代开国开平王常遇春的一生经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4-01-08 属于:常遇春

  常遇春简介: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转投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并群雄、驱逐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战役,屡建奇功。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先后做过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等。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很豪迈地说能率十万军横行天下,所以军中常用“常十万”来称呼他,世人也都称他为 “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他自幼习武,二十岁左右便“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常遇春在家乡先是跟随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投奔朱元璋,由于他勇敢善战,多次建功。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随朱元璋率军渡江南下,参加了著名的采石(在今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战役,战斗中,面对着元军元帅康茂才严密防守的如雨乱箭,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挥戈猛攻,率先登岸,杀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元军大败,朱元璋乘胜率军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朱元璋占领集庆及其周围地区,获得了富庶之地,为他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战役中,常遇春初露锋芒,一战成名,升为元帅,开始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率水军数十万直逼应天府。陈占据长江上游,兵精船大,雄心勃勃,势群雄,是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双方在南京城西北的湾展开恶战。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军三万设伏,经过一场鏖战,大败陈友谅,斩首万余,擒捉三千。正值江水落潮,龙湾水浅,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全部搁浅,朱元璋挥水陆军并进,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九江)。龙湾大捷,朱元璋以少胜多,转危为安,并壮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升行省参知政事。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龙湾战后的第三年,陈友谅率军六十万再次来攻,双方在鄱阳湖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六天的大决战。战斗中,朱元璋座船搁浅,而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正率船队来围攻,情况万分危急。紧急关头,常遇春急来增援,射伤张定边,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然后利用小船优势,组织火攻,乘风放火,把陈友谅的舰队烧得烈焰冲天,死伤惨重,湖水都变成红色。陈友谅在撤往湖口时遭到常遇春的迎头堵截,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死去。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的实力一举成为群雄最强。论功行赏,仍然常遇春功劳最大,升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常遇春随徐达率军攻取庐州。后来又率军与邓愈会合,占领江西的新淦、吉安赣州、南安等郡县及岭南的韶州、南雄等地。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与邓愈率军攻取湖北的安陆、襄阳;十一月随徐达率军攻占泰州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东征张士诚。经过长达十个月的攻坚战,终于攻破平江城(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部下25万人。常遇春再次因功进封为鄂国公,朱元璋极为赞赏他,当众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元朝。由于北方元朝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所以,徐达、常遇春率军仅用了三个多月即平定山东。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军在洛阳与元军遭遇,常遇春率领麾下壮士突入敌阵,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俘获无算,史称塔儿湾大捷。常遇春率军趁势占领了河南和潼关,夺取了西进陕西的门户,为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洪武元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逼近北京。常遇春墓前的盔甲石人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名北平府。接着又挥军西进,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顺帝乘明军主力远征陕西、山西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攻,兵锋直抵通州。常遇春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兵一万驰援北平,元军闻讯仓皇北逃,常遇春率军追击千里,大获全胜。为了彻底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直捣元上都开平,迫使元顺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洪武二年(1369年)元月,常遇春与李文忠在大兴州(今隆化县城)大破元军,又率军杀向上都。《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元主先已北走,追奔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平章鼎住等,斩之。凡得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万匹,五万头。”常遇春和李文忠取得上都大捷后,凯旋而归。

  据《明史》记载,七月初七,当大军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时,常遇春忽得“卸甲风”,很快就病死在军中,年仅39岁。朱元璋闻讯大为震惊,写痛悼他:“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常遇春的灵柩运到龙江关(今天南京下关)时,朱元璋亲往祭奠,追封为开平王,谥忠武;并依据“宋太宗丧韩王赵普之故事”,将常遇春赐葬钟山原;后又在南京笼山下建的功臣庙中给他塑像祭祀,把他排在首位。礼遇之厚,非同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