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轸是什么人?张仪在他面前也要甘拜下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3-12-19 属于:陈轸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轸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外交和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方式不同目的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在战场上有武安君白起这样的战神为了国家冲锋陷阵,在外交舞台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则有纵横之士用他们的智慧为了国家争取利益。哪有那么多化干戈为玉帛,不过是纵横之士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唇舌,而得来的成果罢了。提到纵横之士,不要只知道苏秦张仪,因为在那个天下大争时代,纵横之士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今天我要提到的人叫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文王,皆贵重,争宠。——《史记·张仪列传》

  陈轸是战国时代的游说之士,与张仪、甘茂是同时代的人,主要活动于秦楚之间。陈轸与张仪一起侍奉秦惠文王,同时得到了显贵,但一山难容二,主要是二人的政见不同,因此,两人在秦惠文王面前势同水火。化险为夷:面对张仪的诽谤,陈轸引经据典替自己辩护,在化险为夷的同时赢得了秦惠文王的尊重。

1596510745484197.png

  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张仪说:“陈轸在秦楚之间的交往中大手大脚,表面上是为国家办外交,而实际的情况是楚国对秦国并不友好,却对陈轸非常友好,看来陈轸替自己打算的多,替大王考虑的不多,再说陈轸早就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大王为什么没有觉察呢?”张仪恶陈轸於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於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史记·张仪列传》

  秦惠文王对陈轸说:“我听说你想离开秦国到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说:“是这样。”秦惠文王说:“如此说来,张仪说的是真的。”陈轸接着说道:“岂止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国君,天下的国君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顺双亲,天下的父母都希望他做儿子;所以要出卖的奴仆侍妾,还没走出里巷就被卖掉了,因为那是好的奴仆侍妾;被遗弃的妇女还能在本乡嫁出去,因为那是一个好妇人。陈轸如果不忠于他的国君,楚国又凭什么认为陈真会对楚忠诚呢?忠诚的人都被遗弃,陈轸不到楚国去,还能到哪儿去呢?”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於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於其亲而天下原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於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张仪列传》

  陈轸没有直接替自己辩解,而是列举了一些事例,用事实说话,让秦惠文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栋梁之臣。最后,陈轸又将了一军,表示如果秦国连忠臣都嫌弃的话,自己不到楚国去,还能怎么办呢?言下之意是你秦惠文王如果怀疑我就是昏君。秦惠文王认为陈轸说的对,于是就更好的对待他,张仪妄图排挤陈轸的图谋也失败了。卞庄刺虎:陈轸让秦惠文王坐山观韩魏两国相斗,最后秦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image.png

  后来张仪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陈轸便到了楚国谋求发展。陈轸在秦为秦使,在楚为楚使,经常来往于秦楚之间。有一次,陈轸做为楚国大使出使秦国,这时韩、魏两国互相攻伐,两国同时向秦国求救,请求秦国主持公道。秦惠文王不知道是救好,还是不救好。两国都与秦国连横,只要秦国出面调停,战争就会停止,两国都可以得救,否则两国交兵,都要受到损伤。秦惠文王于是和大臣们讨论,两种意见争执不下。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文王欲救之,问於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史记·张仪列传》

  秦惠文王犹豫不决的很大原因在于:左右大臣都没有给他一个令其信服的理由,让他做出最终的决定。显然这些大臣说理的能力不够强,都只是坚持认为自己的说法对,但都拿不出来强有力的论据,取得君主的信任。

  正好这个时候,陈轸从楚国而来,秦惠文王决定召见他,请他出个主意。面对秦惠文王的这个请求,陈轸是很为难的,因为他既为楚臣为秦君谋划,显然违楚臣本分,且自己所说的话秦惠文王也不一定相信。但陈轸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赢得了秦惠文王的信任。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史记·张仪列传》

  秦桧文王对陈轸说:“爱卿离开寡人到楚国去,还在想念寡人吗?”陈轸说:“大王听说过越人庄舄的故事吗?”秦惠文王说:“我没有听说过。”陈轸说:“越国平民庄舄在楚国做了执圭一级爵位的高官,可以说已经很富贵了,楚王想考察庄舄是不是还在想念越国。他采纳了大臣中一个名叫中谢的人提出的办法,等到庄舄生病时,派人去偷听他呻吟的声音,如果庄舄思念越国,他的声音就是越国腔调,如果庄舄不思念越国,他的声音就是楚国的腔调。有一天,庄舄真的生病了,楚王派贴身侍从去偷听庄舄的呻吟,大王你猜一猜,庄舄是怎么呻吟的呢?”秦惠文王说:“爱卿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还要寡人猜什么啊?庄舄的呻吟声准是越国的腔调。”陈轸说:“如今我陈轸虽然被遗弃到了楚国,怎么能够不如一个越人,不发出秦声呢?”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原子为子主计之馀,为寡人计之。”——《史记·张仪列传》

image.png

  秦惠文王说:“好,很好。现在就请爱卿发出秦声,替我拿个主意,如今韩、魏两国互相攻伐,已经很多年了也没和解,我身边的人有人说让我救,有人说勿救,我究竟该怎么办呢?是救好,还是不救好呢?请你为我谋划一下吧!”陈轸说:“我给大王讲一讲卞庄子刺杀双虎的故事,大王知道吗?”秦惠文王说:“你别把话题扯远了,便卞庄子刺杀双虎和寡人提的问题有什么相干?”

  陈轸当然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作为楚国使者就是不忠,恐怕回到楚国就不好交代了。因此他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想用这个办法来提示秦惠文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於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臣主与王何异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史记·张仪列传》

  陈轸说:“大王别着急,听我慢慢说来,卞庄子是一个勇士,有一天他看到有两只猛虎为了争夺一头牛犊而打斗了起来。卞庄子凭着勇敢和力气,想去刺杀猛虎,却被一个小孩阻止了,那个小孩对他说:‘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等到他们一死一伤的时候,您再去刺杀,不必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到双虎。’卞庄子采纳了小孩的建议,耐心地等待着看二虎相斗,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果真两只老虎一死一伤。那个强壮的老虎尽管杀死了另外一只弱小的老虎,但自己也受了重伤。卞庄子自然没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到两只老虎。如今韩魏互相攻伐,不也是二虎相斗吗?等到两国斗的精疲力竭,大国损伤小国破败,那时候大王再斟酌情况,以逸待劳出击,可以事半功倍灭掉两国,这有什么不好呢?”秦惠文王连生说:“好,好,这个道理,寡人的那些大臣怎么就说不清楚呢?”陈轸说:“您看我为大王出的主意,与为我自己的国君出的主意有什么不同?”

  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此陈轸之计也。——《史记·张仪列传》

image.png

  秦惠文王说:“爱卿真是心口如一,既要发秦声,又要能发楚声。”于是秦惠文王决定不解救韩魏,让他们继续相互攻伐,最后果然韩国破败,魏国损伤,秦国趁机讨伐,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这就是秦惠文王采纳了陈轸的计谋的结果。

  陈轸应对秦惠文王的提问,一是替自己洗刷,二是替秦惠文王出主意。陈轸不做正面是或不是,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的回答。因为自己受到秦惠文王的怀疑,正面回答软弱无力。陈轸迂回出击,他用寓言说理的方式回答秦惠文王的问题。寓言说理就是假借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道理,他往往使对方放下戒心,轻松愉快的遵循寓言故事的逻辑发展,得出必然的结论。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纵横家都极为擅长寓言说理,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画添足:过犹不及的道理,让楚将昭阳主动退兵,令齐国化险为夷。

  我们所熟知的“画蛇添足”的故事,也和陈轸有关。这次陈轸作为齐国使者,面对楚国的进攻,临危不乱利用人性的弱点,通过“画蛇添足”的故事,让楚国的大将退兵。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战国策·齐策二》

  楚将昭阳为楚国讨伐魏国,杀死了魏国的将领并夺取了八座城池,然后又率领部队进攻齐国。陈轸作为齐王的特使,来到了昭阳的大营祝贺他的胜利,陈轸问道:“按照楚国的制度,灭敌杀将能够封什么爵位呢?”昭阳说:“可以做上柱国,爵为上执。”陈轸问道:“比这个更加尊贵还有吗?”昭阳回答:“那就只有令尹了。”陈轸说:“但是你也知道楚国已经有一个令尹了,不可能有两个令尹,这点你是清楚的。”

  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战国策·齐策二》

image.png

  接着陈轸给昭阳讲了一个故事,说:“楚国有一位贵族祭祀了先祖之后,把一壶酒给了门客。门客们说:‘这壶酒,一个人喝刚好够,如果很多人喝,酒不够。这样吧,我们一起来画蛇,谁先画完谁就喝。’其中一位门客先画完了,他想还有时间,于是一手拿着酒壶,一手给蛇添上了一些脚。这时候另外一个门客也画完了,他立刻将酒壶抢了过去,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画上它干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最终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没有喝到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战国策·齐策二》

  紧接着陈轸替昭阳分析说:“如今将军已经按照楚王的要求,杀死了魏国将军并占领了八座城池,同时对于齐国也完成了巨大的威慑,已经建立了功勋。如果继续攻伐齐国,也不会得到更大的赏赐了,反而会因为没有封赏的空间而招致杀身之祸,这和那个画蛇添足的门客没有什么两样,请您仔细考虑一下吧!”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战国策·齐策二》

  昭阳听了陈轸的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就率军撤退了。这样一来齐国便摆脱了被昭阳攻击的危机,陈轸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口才,我又一次挽救了国家危亡。

  谁说纵横之士凭借的只是口舌之利,那种说话不经过大脑的人,没资格被称为纵横之士,真正的纵横之士凭借的不仅是伶牙俐齿,更是一身的胆色和过人的智慧,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值得我们钦佩,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厮杀的纵横之士,同样也值得我们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