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桓公是历史上死活都最窝囊的国君?
今天脑洞老师跟亲们聊一个春秋的事情。
谈妥婚事后,鲁国派出上卿公子翚到齐国来接亲。所谓上卿就是最高级的大夫。
鲁国派上卿来接亲,说明还是很讲究的,可鲁国人没想到,齐国人更重视更讲究。
齐僖公亲自出马,将女儿一直送到了鲁国的讙地。
这一下讲究过头了。
鲁国史官马上就此事批评齐僖公不讲礼仪。
这算那门子礼?今天我嫁女儿,多送了两步,就不讲礼了?
事实上,确是齐僖公这件事情做得不讲礼。
在春秋时,送亲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怎么样,国君是不能送的。要送也只能在自已家里送。
国君嫁女,先在祖堂拜祖宗,报告一下,咱们家要嫁女儿了,嫁到那家那户女婿叫啥,祖宗以后多多关照着点。
送女儿出祖庙,父亲是不出祖庙的,由母亲送出祖庙,但也只限于送到祖庙的大门祭门。到祭门后由兄弟接力一直送出宫门。有什么要嘱咐的话,趁早在家里说了,别等女儿已经出城了,还追出去说一些嘱咐的话,就不太合礼了。
鲁桓公本来坐在床上等老婆呢,一听老丈人竟然送亲送到了讙地,赶紧爬起来穿上鞋,跑到讙地去接亲。鲁国史官特别介绍,本来接老婆,丈夫是不能跑这么远的,但既然齐僖公都来了,我们国君跑去见一下,是出于礼貌,是说得过去的。
在讙地,翁婿两人举行了欢快的会面,齐僖公亲自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里,祝他们幸福美满。
对于这件事情,虽然鲁国人仗着有点文化,不依不饶的,但民众上对齐僖公的奇怪行为还是理解的。毕竟是嫁女儿嘛。
在这一年的年底,齐僖公又派弟弟仲年到鲁国访问,顺便看望了一下小女儿,发现小女儿在鲁国适应得挺好,鲁国人民对国母很爱戴,老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仲年放心了。
但这个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到了十多年后,鲁桓公准备跟齐国国君会谈。这时,老丈人齐僖公已经死了。齐国的国君是他的儿子齐襄公。
鲁桓公正要出发,他的老婆文姜女士提出也要去。
夫人陪同国君进行外事访问,向来被称为冰冷政治中的一抹温情,文姜女士为了拓展鲁国外交,不辞辛苦,主动请缨,要求出国访问,这种精神相当可贵,可鲁国大夫申繻听到后,突然跑到鲁桓公面前,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妇人有老公,男人有老婆,不互相亵渎,这就叫有礼,如果交换了,一定会有败事。”
这算什么话,鲁桓公是携夫人出国访问,哪里易了?
鲁桓公把申繻喝斥了一顿。
他要是想明白申繻说的话,就不会带老婆出访了。
在泺邑,齐鲁两国国君举行了气氛融洽的见面会,双方就双方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结束后,齐襄公热情邀请鲁桓公到齐国访问。鲁桓公想起来,自已即位后还从来没有到齐国国都参观过,而他的夫人文姜也一直表示要回娘家看看,于是,鲁桓公接受了这个邀请。
来到齐国国都临淄后,鲁桓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临淄的都城,在回馆的时候,他得到消息说自己的大舅子刚才和自己老婆卿卿我我,做出了出轨的事情。
鲁桓公大概惊呆了。
她还是你的亲妹子啊!
此情此景,实在难以接受,但这确实是真的。
据史书暗示,小说渲染,齐襄公跟妹妹文姜的不伦之恋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姜出嫁前。在那时,齐襄公就跟这个妹妹卿卿我我,搞起了不伦之恋。
鲁桓公嘴张得像一条离水的鱼,他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不正常事情。
当年,齐僖公亲自送女儿文姜到鲁国,原来不是不懂礼,而是怕文姜闹情绪。
原来大夫申繻跟我说的什么男各有妻,妻各有夫,就是这个意思啊。
再介绍一下,鲁桓公跟文姜生了一个小孩叫同,当时就有人说这个同不像鲁桓公。
最后知道真相的鲁桓公终于崩溃了。
气愤之下,鲁桓公质问文姜:“你说,同儿是不是你跟姜诸儿的野种。”(齐襄公大名诸儿)
夫妻吵架,先找娘家。文姜就在娘家,当然摔门而出,找到了她的哥哥齐襄公。
听说事情败露,齐襄公惊慌了一阵,想了一下,齐襄公说:“请妹夫过来吃个饭,我们谈谈。”
鲁桓公如约而来,主宾双方难免尴尬,但齐襄公谈笑风生,嬉笑如常。仿佛没什么事发生。鲁桓公一度想掀了桌子,上前揍大舅子。但看了看齐襄公的体格,又一想自己是在客场,如果冲动起来,占不到什么便宜,还是忍一忍吧,一切等回到鲁国再说。
因为没办法发泄,只好喝闷酒,很快,鲁桓公就喝得东倒西歪。看着脚步踉跄还大喊自己没醉的鲁桓公,齐襄公十分关心,叫来了大夫公子彭生,让他扶一下鲁桓公。
彭生一扶就将鲁桓公扶薨了。
公薨于齐。《春秋-鲁桓公十八年》
这是孔子老师在《春秋》中的记载,自己的国君发生这样蒙羞的事情,还死得如此窝囊。孔子老师都不好意思记,而一向善于补充要点的左丘明老师也不好意思多说,只加了一句:“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还是司马迁公正客观,在《史记》里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在将鲁桓公抱上车时,齐襄公下了一命令(可能使了一个眼神)。彭生一使劲,就将鲁桓公的肋骨给折断了。
鲁桓公是带着美好的憧憬出使齐国的,结果却冰冷地躺在马车里被运了回来。
倒霉,太倒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