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起被杀 而蒙骜却相安无事呢
还不知道:秦昭襄王为什么只杀白起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们都说,秦国最不缺的就是军事人才,这句话还真有道理啊,别的不说,仅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时期,威震天下,使六国恐惧,让历朝历代君王只敢在梦里想想的天才军事家就有两个,哪两个?
人屠白起和战神蒙骜。
白起
军事素养上讲,俩人都是身经百战,罕有战绩,白起尤擅长的是运动战,据说千年以下,太祖还从他的战例中学到不少经验;而蒙骜呢,表面上好像没有特别突出的本领,但从他的战例中可以看出,这人攻坚、运动、伏击等好像都比较擅长,是一个全能型的将领。
再比较一下两人的功绩:
白起的主要成就是,慑服赵楚,使他们不敢攻秦,为秦将来成就帝业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简单一句话,攻楚、攻韩、攻魏、攻赵,几场战争,把他们打服了,从此 再也不敢对秦有非分之想;
而蒙骜呢,一生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虽然讲的比较简单,但大概可以看出,他俩对秦国都立下不世之功,都有功高震主之嫌,同样都是功高震主,可为什么最后秦昭襄王杀了白起,而对蒙骜始终信任有加,还将之加封到上卿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其实从两人的出身上看,白起是更应该受宠的,为什么?
因为白起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对秦国的忠心无可置疑。
而蒙骜呢,他其实是齐国人,秦昭襄王手里才来到秦国呢,从此就在秦国逐步成长,成为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蒙骜虽然基础不如白起,最后却能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四朝,历经四朝不倒,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蒙骜
因为他是蒙恬的爷爷,肯定不是,蒙骜之所以教出蒙武、蒙恬、蒙毅等子孙辈,不过教导有方罢了,还不是他功高却不受猜忌,历经四朝不倒的原因,而真正原因在来源于一个小故事,在讲蒙骜小故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白起为何被杀。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热打铁,乘势灭赵,秦昭襄王却不同意他的意见,下诏撤军,为这件事,白起闹了好一阵子意见。
第二年,秦昭襄王又命他攻赵,可白起却认为攻赵最佳时机已过,所以以生病为由,反对这场战争,关键时刻,拒不执行君王的命令。
这就超过了一般政策争论的范畴,从秦国历朝历代的君主来看,他们基本上还是很开明的,讨论国策时,有意见你可以提,甚至非常尖锐也不会治罪,可一旦形成决议,你必须无条件执行。
白起的这一生病,触犯了君王的忌讳,什么忌讳?
你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但不是一把听话的刀子。锋利的刀子固然可以杀人,但不听话,不受控制,也是可以伤了自己的。
这样一来,白起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留了,所以落了个杜邮自杀的结局。
而军事才能同样优秀,功劳同样非常厉害的蒙骜呢,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即便放在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内敛,很有心计,有心计到了什么程度。
有一年 ,秦国丞相,应候范雎失去了夺自韩国的封地汝南,秦昭襄王就问他,失去封地你难不难过。
范雎很大度的回答:我原本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蒙大王的赏赐才得到富贵、封地,如今失去,就像当年从来没有过一样,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范雎虽然回答的很得体,但却受到君王的猜忌,秦昭襄王为什么要猜忌他?
因为秦昭襄王自己想:我作为一国君主,富有四海,丢一块土地还会难过的彻夜难眠,如今范雎丢了那么一大块封地,反而一点事没有,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难道他对我还有隐瞒吗。
想来想去越想越不放心,就把蒙骜找过来,吩咐说:丞相丢了最大的封地还不难过,我觉得其中肯定另有隐情,你去给我打听清楚。
于是呢,蒙骜就到范雎府上了,你猜蒙骜会怎么说,直接拿君王的命令质问吗?
不,如果这样做就不是聪明人了,平白无故夹在两人中间, 左右为难,他的说法很巧妙,一见范雎就说:“我最近难过的想自杀。”
范雎一听这话,就非常惊讶,赶紧问:“将军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蒙骜回答:“君王以阁下为师,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我蒙骜呢,蒙君王信任,当上了秦国的将军,将军干嘛的,不就保家卫国,解决一些君王担心的事情吗,如今弱小的韩国居然敢触犯秦国的威严,大胆的夺去阁下你的封地 ,这等于给秦国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啊,你说,秦国受到这样的侮辱,我蒙骜还有脸活下去吗。”
范雎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蒙骜的意思,这是拿自己说事,隐晦的提醒,有些事是不能不在乎的,于是赶紧答拜说:“我再也不说不在乎封地的事,如何夺回汝南,就全托付给将军了。”
从那以后,秦昭襄王明白了,原来你小子是伪君子,所以范雎以后一提韩国,秦昭襄王都会认为,这是范雎在考虑如何夺回自己的封地,所以听都不愿听了。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
君王
举世混浊,你何必要独清呢,何不随其波逐其流,这样是不是才有机会愉快的在河边洗脚了。
司马迁的史记对蒙骜评价是非常高的,蒙骜当过内史,所以史记上说:蒙氏秦将,内史忠贤。
忠而且贤,而且有那么有心计,能很好的把握形势,并利用形势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可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简单点说,君主非常贤明,就怎么想怎么说;君主比较糊涂,或者比较暴躁等等,保持正直的品格是应该的,但说话办事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了。
也许这才是白起被杀,而蒙骜历经四朝不倒的真正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