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臣陈蕃的报国志向:愿扫除天下不平事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下的志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曾因服母丧辞官,而后被公府征辟,又得太尉李固上表荐举,授职议郎,后升乐安太守,时乐安有个叫赵宣的百姓在亲人墓中居住、服丧二十多年,被人们称赞其孝行,郡里把赵宣推荐给陈蕃,陈蕃查出他五个子女都是在他服丧期间生的,判其迷惑民众、侮辱鬼神之罪。陈蕃后来因得罪大将军粱冀而被贬职,而后又因上表请求整顿吏治,得罪了汉恒帝的进臣,被外放为豫章太守。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陈蕃升任大鸿胪,因上书解救直言劝谏而获罪的李云,被罢免还乡,不久又被征为议郎,升任光禄卿,陈蕃任光禄卿后,屡陈时政,对待官员选举公平公正,但因为其不偏袒权贵,被诬陷控告,又被获罪罢免,不久重新被征召回朝,任尚书仆射,转任太中大夫,后又代杨秉任太尉,陈蕃为人刚正不阿,说话直切,汉恒帝不满,借口选举人才不当,罢免了陈蕃。
汉恒帝死后,窦太后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陈蕃以身无功绩为由,连续上表十次辞让,坚决不受封。后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贪婪暴虐,陈蕃与窦武谋划诛灭宦官,但因事泄,窦武被曹节等人假借窦太后命令杀死,陈蕃也被抓入北寺狱,当天就被杀害。
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先祖曾是河东的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十分悠闲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庭院和屋子十分的混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他,并且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打扫房屋去迎接客人呢?”陈蕃答道:“大丈夫为人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为自己的责任,怎么可以仅仅局限在整理房间这方面呢?”薛勤认为他有处世报国的志向,觉得他非常与众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蕃年少时期就有宏伟的志向。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孝廉,担任过郎中、豫州别驾从事、议郎、乐安太守等官职。因为不遵从梁冀的私交被降到了修武县令,担任尚书。后来又因为上书得罪了宠臣,而被外放,担任豫章太守。在职期间,对待政事很是严峻,使得人民都很敬畏他。后来因为上书替李云求情而被罢免。不久之后,又被授予了尚书仆射,转而成了太中大夫。延熹八年升到了太尉,任期的那段时间里,多次上书讨论政事,再次被罢免。灵帝登位之后,担任太傅,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的事情,后来事情败露,被处死了。
从陈蕃愿扫除天下可以看出他的志气,同时也向世人说明人的精力有限,成大事者可以不拘泥于小节。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那么就很难在重要的事情上有大的作为。
徐孺下陈蕃之榻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中所写的陈蕃是指东汉时期的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因为直言,因此得罪了权贵,也因此被贬谪到豫章担任太守。豫章那住着一位名士,叫做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的美誉。但他对朝廷多次任用他都给予了推辞,比如说,授予他担任太原太守,不答应。朝廷又以安车,以及备上厚礼,想要征用他,徐孺子仍然不理睬。因为他认为东汉王朝早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大树要倒的时候,并不是一根绳子就能系着的”。
陈蕃对他这样的名士非常尊重,于是在他一到章豫的时候,连官衙都没进去,就直接带领官僚们直接去徐孺子的家。想要先看看他,再做其他事情。之后,陈蕃仍然不死心,想要聘请他到府衙内担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决不答应,推辞了他的请求。但还是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会经常拜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派人给徐孺做了一个床,平时就把它挂在墙上。只要徐孺子前来拜访,就把床放下来,两个人彼此十分珍惜,经常通宵达旦的聊天。徐孺子走了,就把床悬挂在梁上。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故事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