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竟带病上阵杀敌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
景丹的画像
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
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他是一种威胁,因此让王朗去捉拿刘秀。景丹和耿况商议之后,带着数千突骑前去帮助刘秀,一路上,他们遭到王朗势力的堵截,景丹过关斩将,杀死王朗四百多米军官,终于和刘秀会合。刘秀十分高兴,封其为奉义侯。
第二年,刘秀和王朗交战。他决定率先攻占钜鹿,使邯郸成为一座孤城。王朗派遣大将倪宏、刘奉等人营救钜鹿。刘秀令景丹和铫期一起堵截援兵,双方在南奱交战,景丹率领突骑事先埋伏在草丛中,待两军交战至一半的时候杀出,把王朗前来救援的部队打得七零八落,斩下敌人首级数千颗。同年五月,刘秀攻破邯郸,王朗授首。
之后景丹又奉刘秀之命,扫清河北的农民势力。经过潞东、平谷两次战役,农民部队被杀死万余人。他一直率军追赶至河北遵化一带,直到将残余势力全部消灭干净。景丹因为其勇武,在刘秀登基后,被封为骠骑大将军。
建武元年七月,景丹和刘茂战于敖仓,大败刘茂所部,迫降敌军十余万,因此景丹被进封为栎阳侯。之后景丹又在扫清洛阳周围的农民军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屡次获得大功,并在羛阳一战中,击败五校农民军,俘获五万余人。
建武二年,苏况在弘农势力逐渐壮大,刘秀令景丹前去平定。时景丹已经病重,他不敢违抗圣旨,带病前往,在抵达弘农后十几天便病死于军中。
景丹的故事
景丹是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因此景丹的故事,也和汉光武帝刘秀是分不开的。
景丹的画像
刘秀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册封过群臣一次,当时他根据大臣们的意见,将景丹封为骠骑大将军。在刘秀定都洛阳之后,又需要重新规划诸侯的封地和爵位。他根据将领们的功劳,重新册封。景丹被封为栎阳侯,封地在景丹的家乡栎阳。受到册封的大将们都对汉光武帝的这次册封感到十分满意,唯有景丹表示异议。汉光武帝就对景丹说“栎阳这个地方大,而且位于函谷关之内,在关外的那些地方,不仅连年征战,而且地方又小,好几个县加在一起,也不如栎阳这一个地方。何况你现在已经可以衣锦还乡了,如果你富贵了,还不回到家乡去炫耀一下,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晚上走路,是没有人知道的。所以,我才把栎阳封给你啊。”景丹听了汉光武帝的话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因此接受了册封。
在景丹接受册封之后没多久,盘踞在陕西一带的流寇苏况势力逐渐壮大,他攻破了弘农郡,活捉了汉光武帝任命在那里的太守。接到前方战报,汉光武帝任命景丹为弘农郡太守。此时的景丹,已经身染重病,他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可能会有辱使命。汉光武帝对他说“苏况的乱贼如今已经逼近洛阳,我需要一个有名望的大将来镇压,按照将军的威信,只要躺在床上就可以镇压叛乱了。”既然皇帝这么说了,景丹也只好勉强答应。但是景丹刚刚抵达弘农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从景丹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景丹带病上阵,对国家忠心耿耿,只可惜他去世地太早了,没能看到东汉的统一。
景丹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以正史为基准,因为“二十五史”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权威。但是在《后汉书》中,作者没有提及对景丹的评价,因此我们也无从知晓后人是如何看待他的。但是他名列“云台二十八将”,肯定也不会比其他人差很多,应也是“世之俊杰”。
新野李湖文化苑景丹浮雕
虽然《后汉书》没有评价他,当还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位名将。首先我们来看看刘秀是怎么评价他的。
在刘秀刚刚称帝的时候,他根据当时流行的谶语,想拜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但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光武帝无奈,只好来了一次民主推选,让大臣们选出谁比较适合当大司马。大概是经过投票、选票等一系列的活动,大臣们推举出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景丹,另一个是和景丹同样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吴汉。面对这两个选手,光武帝对他们逐一评价。他评价景丹说“将军是北方人,大司马这个职位,再适合他不过了。”这是光武帝对景丹的一次高度肯定,最后大司马的职位虽然没有花落景丹家,主要吴汉的功劳比景丹更大一些,但光武帝给景丹安排了另一个和大司马位置相等的职位骠骑大将军。
南宋学者在对云台二十八将逐一点评时,对景丹的评价也是一首诗“领兵赴难共成名,良为吾来事可成。终把故乡旌异赏,肯令衣锦向宵行。”这首诗的前两句,说的是景丹弃暗投明,带领三千突骑投奔刘秀的事情;而后两句,说的是光武帝定都洛阳后,将景丹的故乡栎阳册封给他的典故,并引用了光武帝对景丹说的一句话“衣绣夜行”,说明景丹的荣归故里,乃是名至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