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故居在什么地方 贾谊治安策思想内涵如何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3-03-15 属于:贾谊

  贾谊故居

  贾谊的故居最开始建造的时间是西汉汉文帝统治期间,是贾谊在长沙出任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时所住的地方。贾谊故居现在的遗址是长沙市太平街(现在的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的地方),因为贾谊曾经做过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所以这里保留了他的故居。

  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贾谊故居屡次被毁坏又屡次重建,但是故居的位置却从未改变过,贾谊祠之内还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在这里居住的时候开凿的所以被称为太傅井,太傅井也是保存时间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口古井。1996年11月贾谊故居再次进行重建,最大化的保留了原来的面貌。如今主要的景点有门楼、太傅井、贾太傅祠、太傅殿、《贾谊生平事迹陈列》等,贾谊故居是湖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故居开始建造于汉代,在东晋时期曾经被改成陶侃庙,到了南朝时期才修复,唐宋时期故居的规模达到鼎盛时期,可惜的是1983年“文夕大火”后大多被破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虽然已经最大化的恢复,但是与历史上所建造的相比,故居的规模还是要小很多,远远不能反应贾谊故居原来具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精神。于是在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市长现场办公会决定将贾谊故居二期修复重建工程列为“十一五”重点文化遗址建设项目。曾经有过游客曾经在贾谊故居的“寻求草堂”的墙上认出汉文帝的名字本应是“刘恒”,而上面的字却是“桓”,工作人员回复称“贾谊故居每4-5年会修整一次,到时候会改变过来”。

  贾谊 治安策

  《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作品。贾谊在担任梁怀王太傅的期间,汉文帝多次和他探讨征求治国方针和策略,贾谊一辈子的精力也都花在了政论上,所以他曾经多次上书陈述政事,陈述自己的方略和想法,并且针对汉朝当时的重大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其中《治安策》就是重要的一篇。

  在《治安策》中,贾谊论及了许多汉文帝统治时期潜在或明显的社会现象和危机,针对这些重要问题以及社会上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贾谊按照自己的思想指明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贾谊先前因为被人所害遭贬,做了多年的长沙王太傅,在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汉文帝终于想起贾谊这个人了,招入宫内,之后被封为梁怀王太傅。这时候贾谊已经27岁了,远离政治权力中心多年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对当朝的政论之事也没有生疏,屡屡想汉文帝献计献策。《治安策》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篇,贾谊想通过《治安策》让汉文帝实现巩固大一统国家,同时实现尊王攘夷的民族关系。

  《治安策》中贾谊系统了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具体的多方面指出了现在社会所有的隐患和问题,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论点。这一切都表明了他对于社会矛盾所有的敏锐的察觉能力,更体现了他始终关切关怀国家大事,《治安策》意义重大,文字之间满是深重之情,言辞恳切,具有强烈浓郁的感染力,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贾谊的爱国主义精神。

  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中最著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散文著作。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主要内容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秦朝的过失和错误的论断,所以名为《过秦论》。贾谊通过对秦朝失败的总结和教训来作为大汉王朝的借鉴和警告,这也是一片感情和艺术色彩都非常浓郁的文章。

  上篇的内容先讲述了秦朝秦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用排比句的描写手法让文章具有强大的气势。之后又在对比中总结出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仁义不施”的原因。在中篇和下篇中又分体了秦朝在统一之后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后人更没有改变秦始皇之前所犯的错误,也通过描述秦国的最后的危急时刻,指出子婴没有足够能力。

  在西汉汉文帝统治时期的所谓的“太平盛世”之中,贾谊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所潜在的危机。其实当时的各种矛盾已经日益加剧,封建统治者的地位已经有了随时可以动摇的危机。贾谊一心关心国家安危,屡次上书陈情,《过秦论》更是他极为用心的一篇。从总结秦朝过去的失误开始劝导汉文帝居安思危,也旨在为汉文帝的改革和强化政策提供了借鉴。这是一篇史论散文,将秦朝从兴起到鼎盛最后再到灭亡的过程以及原因呈现在汉文帝面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汉文帝有所警戒,进而引起对政治上政策的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