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野剂量学

1.4.1 组织等效模型

采用人体组织等效材料制成模型,间接研究放射强度和能量的变化情形,较直接在体内测量更方便。等效材料的有效原子序数、质量密度和电子密度与人体软组织接近,对放射线的吸收与散射也相同。常用的均匀体模有:水、MixD、聚苯乙烯、压缩木料等。其中,MixD是一种混合物,由60.8%石蜡、30.4%聚乙烯、6.4%氧化镁和2.4%氧化钛组成。临床使用的放射剂量学资料大多是在水模中直接测量得到的。还可模拟人体结构制成非均匀体模用于剂量学研究。

1.4.2 照射野

照射野指所谓有用线束,定义为最大吸收剂量值深度处或旋转照射的等中心处,5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范围。它与几何照射野即几何半影中点所包括的范围接近而不一定相同,因为在体模内影响照射野边缘剂量分布的因素,除几何半影外尚有穿透半影和散射半影。照射野半影的宽度指在同一深度处,20%~80%等剂量曲线间的距离。几何半影(P)与放射源直径(s)、源皮距(f)和源准直器距(c)的关系是:

1.4.3 反向散射

在体模中最大剂量点实际吸收剂量较空气中同一点吸收剂量高,这是由体模散射引起的。这一现象常用反向散射因子来描述,指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的吸收剂量率与空气中该点吸收剂量率之比。即:

影响反向散射的因素有放射线的质、体模厚度及照射面积与形状,它与源皮距离无关。

1.4.4 中心轴百分深度量

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何深度的吸收剂量率与射野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剂量率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百分深度量。即:

影响百分深度量的因素有放射线的质、组织深度、照射距离及照射面积与形状。图1-2是几种能量射线中心轴百分深度量曲线的比较。常用的百分深度量值列于附表1-4~1-13与1-16中。矩形野百分深度量可查等效方野百分深度量值(附表1-3)。等效方野边长(S)可根据矩形野长轴(L)与宽(W)计算。即:

图1-2 不同能量的X,γ射线百分深度量与水模深度的关系

在组织深度相同时,增加源皮距其百分深度将提高,深度剂量变换因子(F)可按距离平方反比推算。例如照射距离从50cm改为70cm时,5cm深度处百分深度量值的变换因子(F)应为:

1.4.5 组织空气比与组织最大比

组织空气比(TAR)表示体模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何一点的吸收剂量率(D)与空气中同一点同面积小体积组织吸收剂量率(D)之比。即:

在体模内任何面积的组织空气比(TAR)与零面积的组织空气比(TAR)之差用散射空气比(SAR)来表示。即:

SAR=TAR-TAR

组织最大比(TMR)是体模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何一点的吸收剂量率(D)与同源轴距、同面积条件下最大剂量点的吸收剂量率(D)之比。即:

影响组织空气比、散射空气比和组织最大比的因素有放射线的质、组织深度及照射面积与形状,它们与照射距离无关。组织空气比与组织最大比多用于旋转照射或等中心照射的剂量计算,散射空气比(附表1-19)常用于不规则照射野的剂量计算。钴-60与8MVX射线组织空气比及组织最大比列于附表1-14~1-18中。

上一篇:放射线的来源 下一篇:治疗原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