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1”护航作战受挫(1941年12月)
英国第8集团军于1941年12月中旬在北非突破了德、意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利比亚北部的德尔纳港,并向班加西港迅猛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对利比亚前线的德、意军队及时运送补给品,就成了意海军的当务之急。为此,1941年12月中旬,意海军组织一次代号为“M-41”的护航作战,以支援北非作战。参加这次海上输送作战的,原计划是8艘运输船、7艘驱逐舰及2艘鱼雷艇。意海军决定将上述舰船编成3个护航运输队,从塔兰托等港开赴班加西港。为了保证护航运输队的航渡安全,其海军总部几乎投入了全部舰艇兵力,组成近程支援舰群和远程支援舰群。近程支援舰群包括战列舰“杜伊里奥”号、“多里亚”号,巡洋舰“加里瓦尔迪”号、“戈里齐亚”号、“蒙特丘克利”号、“阿索斯塔公爵”号、“阿坦多洛”号及4艘驱逐舰。这些舰只从塔兰托起航,展开在墨西拿海峡以南海域。远程支援舰群包括战列舰“利托里奥”号、“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及10艘驱逐舰,从那不勒斯起航,展开在更远的海域,为护航运输队提供海上掩护。
12月13日晨,意2艘运输船在2艘驱逐舰的护送下,驶往塔兰托集结海域时,被在塔兰托附近海域设伏的4艘英潜艇发现。其中,“乌普拉特”号潜艇使用鱼雷将这2艘运输船(计6836吨)击沉。
13日下午,各护航运输队相继起航。有3艘运输船在3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从塔兰托出发。另有1艘德国货船在2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也从塔兰托起航。还有2艘货船在2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从阿戈斯托利港出发。
英海军接到其海上潜艇有关意护航运输队出海情况的报告后,于13日晚派维安海军少将率巡洋舰“尤里亚勒斯”号、“活雕象”号、“水中女仙”号和驱逐舰编队(B编队)去实施截击。随后,驻马耳他岛的K编队(巡洋舰及驱逐舰编队》也投入了这一截击行动。
14日晚,英潜艇“乌尔杰”号在墨西拿附近海域,使用鱼雷攻击了意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这艘战列舰受创后返回塔兰托港。由此,意护航运输队和海上支援舰群也被迫返回塔兰托港,致使此次护航作战归于失败。
英海军的K编队(驻马耳他岛的舰艇编队)和B编队(驻亚历山大港的舰艇编队)在完成对意护航运输队的截击任务后,便返回各自基地。但B编队在返航途中,于12月15日受到德国潜艇的攻击,英巡洋舰“活雕象”号被“U-557”号潜艇击沉。
-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中的两次海上袭击战(1971年12月)
- 援助越南扫雷(1972年5月~1973年8月)
- 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水雷封锁(1972年5~12月)
- 巴桑安角登陆袭击战(1969年1~2月)
- 莫邪岛海域反小股敌人袭扰的战斗(1967年5月)
- 夜袭833号美军修理舰(1967年11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战斗(1965年11月)
- 中国南海舰队船运大队在越南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对空作战(1965年6月~1966年9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8月)
- 击沉“大金1”号和“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击沉“满庆盛”号、“满庆升”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重创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4月)
- 歼灭“海狼艇”战斗(1964年5月)
- 捕获“T 3166M”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3年11月)
- “卡德”号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被炸沉(1964年5月)
- 击沉“祥顺1”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2月)
- 击沉“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
- 击沉“班超计划”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