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1943年11~12月)
1943年秋,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已完全肃清了塔曼半岛之敌,苏德战场的局势非常有利于苏军将德军赶出克里木半岛。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部队于10月23日解放了美利托波尔,10月31日开进锡瓦什湖地区,11月1日夺取了佩列科普地峡土耳其堤附近坚固的筑垒阵地。克里木半岛的德军已陷于孤立境地。
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以北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强渡刻赤海峡,在敌占的刻赤半岛登陆,建立出发基地,尔后会同乌克兰第4方面军展开解放克里木的战斗行动。
早于10月13日,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N·E·彼得罗夫少将)和黑海舰队司令(Ⅱ·A·弗拉基米尔斯基中将)就向总参谋部呈报了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计划,并得到大本营的批准。这次战役的企图是:由亚速海区舰队遣送第56集团军(隶属北高加索方面军)的3个步兵师在刻赤东北及其以东的耶尼卡列地域(主要方向)登陆,由黑海舰队遣送第18集团军(隶属北高加索方面军)的1个步兵师在埃利季根地域(辅助方向)登陆。黑海舰队将海军陆战队的2个营(第386独立营和第225旅的1个营)配属给第18集团军的登陆部队。亚速海区舰队将第369独立海军陆战营配属给第56集团军的登陆部队,作为登陆突击队使用。部队上陆后,应从刻赤东北方向和埃利季根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占领刻赤城区、港口以及卡梅什布伦港。然后,两个集团军合力向西进攻,解放刻赤半岛,并协同乌克兰第4方面军解放克里木半岛全境。
苏军在这次登陆战役中投入的总兵力约13万人、2000余门各种火炮、125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119艘各种艇只、159艘辅助船只和其他运输工具。主要方向的登陆兵力由7支登陆输送队(后合编为5支)、2支炮火支援队和1支海上掩护队组成。由方面军和舰队的420门火炮为其提供火力支援,空军第4集团军提供空中支援。辅助方向上的登陆兵力由7支登陆输送队和2支海上掩护队组成。方面军的140门火炮,黑海舰队的海岸炮兵和航空兵,以及空军第4集团军的强击机师为其提供支援。为将德军注意力从主要登陆方向引开,计划在塔尔汉角和奥普克山一带实施佯动登陆。登陆作战的总指挥由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担任;黑海舰队司令为副总指挥,负责指挥所有海军部队。登陆部队的指挥员,在主要方向上为亚速海区舰队司令(C·T·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在辅助方向上为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司令(T·H·奥洛斯佳科夫海军少将)。
原定于1943年10月28日凌晨开始登陆,因遇风暴,在埃利季根的登陆推迟到11月1日,把刻赤(主要方向)的登陆推迟到11月3日。
刻赤半岛的守敌是德军步兵第98师,罗马尼亚骑兵第6师和山地步兵第3师的部队,以及德第17集团军的一部分部队(共约8.5万人)。德军在沿海地域配置56个炮兵连和23个高炮连,并由空军第4航空队和海军舰艇部队为其提供支援。必要时,法西斯统帅部还可命令盘踞克里木半岛南部的罗马尼亚第1山地步兵军的两个师投入战斗。刻赤海峡及其附近水域已布设雷障。除沿岸工事外,德军还构筑了纵深达80公里的防线。在刻赤港、卡梅什布伦港和费奥多西亚港驻泊有约30艘快速登陆驳船,37艘鱼雷艇、25艘护卫艇和6艘扫雷舰。
在登陆战役的准备阶段,苏军侦察机、鱼雷艇和护卫艇取得了有关敌方抗登陆防御火力配备和工程障碍的准确情报,组织部队进行了上船和在无设施海岸登陆的演练。在刻赤海峡航行条件复杂的区域内增设了灯标和航标。在登陆部队的上船点集中了必要的燃料和各种物资储备,抢修了码头,维修了艇船。加强了对参战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部队保持高昂的士气,并坚定了夺取战役胜利的信心。
10月31日晚,第18集团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登陆部队,同时在几个上船点(索廖诺耶湖、克罗特科夫、塔曼和加久奇——库特)开始上船。由于当时有狂风暴雨,上船拖延了时间。航渡中,因是夜间,气象条件又复杂,有2艘艇偏航,触雷爆炸。当先头艇距预定地点约15-20链时,塔曼半岛的支援炮兵开始射击。11月1日4时50分,登陆部队在未遇敌人抵抗的情况下,开始在埃利季根登陆。5时20分,德军才用探照灯照亮了海峡,并以火炮进行猛烈阻击。登陆兵冒着炮火继续向岸上冲击,有些人在冰冷的水中泅渡上岸。首批登上刻赤半岛的是第386海军陆战营的水兵。11月1日拂晓,在埃利季根地域登陆的还有第318步兵师约3000人。是日日终前,登陆部队夺取了正面5公里、纵深2公里的登陆场。但是,由于第56集团军主力在暴风之夜未能登陆,敌人得以调动其预备队。登陆兵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11月1日晨,敌人加强了反击。由于刻赤海峡处于敌炮兵和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苏军无法在白昼增援登陆部队,直到1日深夜,才将9418人、67门火炮(含28门迫击炮)、257.2吨弹药和61.8吨食品送到埃利季根登陆地域。此外,黑海舰队航空兵和空军第4集团军还向登陆场空投各种物资350多吨。
德军前线指挥部为了从海上封锁登陆部队,在卡梅什布伦港集结一批装有88毫米火炮的快速登陆驳船和护卫艇,在刻赤半岛机场的飞机由60架增至200架。夜间,德军以舰艇拦阻苏军舰艇靠近登陆地域;白天,则用炮兵和航空兵进行猛烈阻击。为了抗击登陆的苏军,德军几乎将全部预备队都调到了埃利季根登陆场。这对第56集团军的部队于11月2日夜在刻赤北部登陆十分有利。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艇首先在茹科夫卡、奥帕斯纳亚和耶尼卡列地域把4000余人的登陆部队遣送上岸,德军受到出其不意的袭击,开始撤退。上岸的部队在刻赤东北部占领一个登陆场。由于德军缺乏足够的后备兵力和大部兵力已被吸引到埃利季根方向,所以第56集团军可以在白天增援其登陆第一梯队。至11月3日16时,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船在烟幕的掩护下,又将4440人、45门加农炮和榴弹炮、一些迫击炮和弹药运送至登陆场。11月11日日终前,登陆部队已在刻赤半岛东北突出部至刻赤市郊东北部的地段上建立起战役登陆场,并暂时转入防御。此时,在登陆场上已有2.77万人。德军指挥部急忙将预备队调往刻赤地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反击。但苏军登陆部队始终坚守登陆场,直到1944年克里木战役开始。
埃利季根地域登陆部队的处境较为困难。德军指挥部调运步兵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向登陆部队发起反击,并从海上和空中对登陆地域进行封锁。苏军登陆兵缺乏弹药和食品,伤员无法后送。因此,苏军前线指挥部命令放弃登陆场,向刻赤方向突进,以便同在刻赤东北部坚守登陆场的军队会合。12月6日,一支冲出重围的1500余人的登陆部队,隐蔽地通过了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沼泽地,突至刻赤南郊,攻占了米特里达特山制高点。为了支援这支部队,12月7日和9日苏军又在刻赤附近实施了登陆。但是,德军也调来了增援部队,登陆兵被逼向海岸。苏军指挥部考虑到无法再增派援兵,不得不从刻赤南郊将登陆兵撤回。12月10~11日,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艇突入刻赤,将埃利季根登陆部队负责断后的2090人接上了军舰,撤到了丘什卡沙咀。
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的大规模登陆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是在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参加下,由一个方面军部队实施的。然而,北高加索方面军在1943年未能全部解放刻赤半岛。这次战役的结果,是苏军攻占了在尔后解放克里木半岛时发挥很大作用的重要登陆场。第18集团军在埃利季根地域上陆虽未坚持到底,但却吸引了德军的大量兵力,从而为第56集团军的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方面军和舰队的炮兵、航空兵在夺取登陆场的战斗中对登陆部队予以不间断的支援,是顺利夺占登陆场的重要因素。仅在11月1日这一天,舰队强击航空兵就出动飞机约600架次,大大支援了第18集团军已上陆的部队。在11月1~3日期间,强击航空兵协助登陆部队击退德军步兵和坦克的37次反冲击。整个战役期间,黑海舰队航空兵和空军第4集团军总共出动飞机4411架次,对德军实施17次编队突击,给敌人造成严重损伤。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的经验表明,在登陆战斗中航空兵对登陆兵进行直接支援的作用越来越大。
-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中的两次海上袭击战(1971年12月)
- 援助越南扫雷(1972年5月~1973年8月)
- 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水雷封锁(1972年5~12月)
- 巴桑安角登陆袭击战(1969年1~2月)
- 莫邪岛海域反小股敌人袭扰的战斗(1967年5月)
- 夜袭833号美军修理舰(1967年11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战斗(1965年11月)
- 中国南海舰队船运大队在越南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对空作战(1965年6月~1966年9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8月)
- 击沉“大金1”号和“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击沉“满庆盛”号、“满庆升”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重创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4月)
- 歼灭“海狼艇”战斗(1964年5月)
- 捕获“T 3166M”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3年11月)
- “卡德”号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被炸沉(1964年5月)
- 击沉“祥顺1”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2月)
- 击沉“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
- 击沉“班超计划”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