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基特海峡攻势布雷(1943年5月)
在东南线作战的日军,于1943年春退守中所罗门群岛,并频繁向该地运送援兵和作战物资。为了阻止日军加固这条防线,美南太平洋部队指挥部决定在日军的交通要道上实施攻势布雷,破坏它的海上运输。
1943年5月4日,3艘由老式驱逐舰改装的快速布雷舰(“干布尔”号、“普雷布尔”号、“布里斯”号),从圣埃斯皮里图岛(新赫布里底)出发,并由“雷德福”号驱逐舰伴随,因为那3艘布雷舰的雷达均较陈旧。在航进途中,因“干布尔”号有一锅炉管道漏水,则将编队航速减至27节。为了防止日军袭扰,美海军少将安斯沃思率第67特混编队(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进至韦拉湾担任警戒。5月6日下午,3艘布雷舰在“雷德福”号引导下,经由新乔治亚岛以南海域北进。当日午夜前,这4艘美舰列成单纵队,将航速减至15节,开始进入吉奏岛和瓦纳瓦纳岛之间的弗古森水道。“雷德福”号舰长兼任布雷大队指挥官。当大队进入水道中段时,碰上一阵暴风雨,海面能见度大减,但因操作技术良好,各舰都保持了队位。
7日0时5分,“雷德福”号用无线电通知各舰转入正北航向。第1艘布雷舰跟随驱逐舰的航迹,在转向时投下第1枚水雷。其他两艘布雷舰也同时转向,并开始布雷。这样一来,3艘布雷舰便列成方位队由南向北布雷。在风暴间歇中发现各舰保持着良好的队形,均按计划执行任务。它们仍以15节航速行进(这是当时最高的布雷速度),每隔12秒钟投下1枚水雷。3艘美舰在17分钟内共布下2500多枚水雷,排成3列。这是很成功的一次布雷行动。
日军自4月24日开始,至5月4日已用驱逐舰编队向中所罗门群岛进行过4次海上输送,均较顺利。5月7日17时,日驱逐舰“亲潮”号、“黑潮”号和“阳炎”号又满载兵员和物资从布干维尔岛的布因基地出航,经由布拉基特海峡于8日1时进入科隆班加腊岛锚地。当日3时许,卸载完毕立即出港,按“亲潮”号、“黑潮”号和“阳炎”号的顺序,以单纵队沿布拉基特海峡西进,准备在法维岛西北转向,而后经弗古森水道返航。4时许,当这3艘日舰进至法维岛西北不到1海里的水域时,“亲潮”号首先触雷,舰体后部被炸毁,失去航行能力。“黑潮”号和“阳炎”号以为是被潜射鱼雷击中,一面在其附近投掷深水炸弹,一面进行警戒。4时1分,“阳炎”号后部触雷,亦不能航行。“黑潮”号仍在“阳炎”号周围进行警戒。至5时6分,“黑潮”号也碰上了水雷,舰内5个地方发生爆炸,不久即沉没。天亮后,美军发现了已失去航行能力的“亲潮”号和“阳炎”号,遂从瓜达尔卡纳尔岛派出60架飞机进行袭击。因气候恶劣,只有19架轰炸机于当日下午飞临日舰上空。8日18时前后,“亲潮”号和“阳炎”号分别在法维岛的西南和西北水域沉没。3艘日舰都为美军布下的水雷所炸沉。美军这次的攻势布雷取得了明显效果。
-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中的两次海上袭击战(1971年12月)
- 援助越南扫雷(1972年5月~1973年8月)
- 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水雷封锁(1972年5~12月)
- 巴桑安角登陆袭击战(1969年1~2月)
- 莫邪岛海域反小股敌人袭扰的战斗(1967年5月)
- 夜袭833号美军修理舰(1967年11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战斗(1965年11月)
- 中国南海舰队船运大队在越南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对空作战(1965年6月~1966年9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8月)
- 击沉“大金1”号和“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击沉“满庆盛”号、“满庆升”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重创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4月)
- 歼灭“海狼艇”战斗(1964年5月)
- 捕获“T 3166M”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3年11月)
- “卡德”号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被炸沉(1964年5月)
- 击沉“祥顺1”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2月)
- 击沉“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
- 击沉“班超计划”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