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岛海战(1944年10月)
为了执行“捷1号”作战计划(见莱特海战),日联合舰队的栗田部队尽管于10月24日昼间在锡布延海连续遭到空袭,还是坚持东进,并于25日1时许驶出圣贝纳迪诺海峡。这时,该部尚有战列舰4艘(“大和”号、“长门”号、“金刚”号、“榛名”号)、重巡洋舰6艘(“羽黑”号、“鸟海”号、“熊野”号、“铃谷”号、“筑摩”号、“利根”号)、轻巡洋舰2艘(“能代”号、“矢矧”号)和驱逐舰11艘。为了防遭潜艇袭击而组成搜索队形,以95度航向往东航行。至4时,转入150度航向,沿萨马岛海岸向东南前进,准备于11时突入莱特湾,协同志摩、西村两部队袭击同盟国军的登陆编队。5时稍过,先后收到关于志摩部队撤离战场和西村部队前进受阻的电报,但栗田部队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前进。
天亮后,在东方水天线处出现美巡逻机,栗田发出变成防空队形的信号。6时45分,在队形变换过程中,旗舰“大和”号的桅楼瞭望哨发现,在115度方位、35海里处有几个黑点。数分钟后辨认出,那是航空母舰及其警戒舰只的桅杆。栗田以为碰上了哈尔西的第3舰队。其实,哈尔西这时正率其航母特混编队在此地以北300海里之外向北猛进,准备对小泽部队发起突击(见英加诺角海战),而栗田部队所遇到的不过是美第7舰队护航航母支援大队所属的一部分兵力。
这支护航航母支援大队的基本任务,是掩护与支援登陆作战,并不是与敌水面舰艇部队实施海上交战,所以它只辖有18艘护航航空母舰,以及为其担任警戒的9艘驱逐舰和14艘护卫舰。上述舰只编为第1、第2、第3舰群,依次由托马斯·斯普拉格、弗利克斯·斯顿普、克利夫顿·斯普拉格3位海军少将指挥,分别部署在苏卢安岛东南约90海里、东北约50海里、北略偏东约60海里水域。栗田部队遇上的正是克利夫顿·斯普拉格指挥的第3舰群。这个舰群下辖护航航空母舰6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4艘。这种护航航空母舰都是以油船或商船改装的,最大航速18节,载有战斗机和轰炸机20~30架,没有装甲,火力不强,几乎不具备对海作战能力。因此,巡逻机报告发现日舰队从西北方向来袭后,斯普拉格立即率领本舰群迎着东南风航进。这样,既可组织舰载机立即起飞去攻击敌人又可相对地加大与敌人之间的距离。
6时58分,“大和”号以18英寸的舰炮首先开火,其他战列舰和巡洋舰也随之射击。18、16、14英寸的炮弹在护航航空母舰的周围连连激起巨大的水柱。斯普拉格命令各舰施放烟幕,全速规避,迅速驶入附近的降雨区,并以明码电报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美第7舰队司令金凯德接此电报后,除向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发出紧急求援的电报外,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命令奥尔登多夫率领炮火支援大队的一部分战列舰和巡洋舰迅速赶到莱特湾东口阻击敌人;二是命令护航航母支援大队的第1、第2舰群速将所有的飞机派出突击这股来袭之敌。这时第3舰群的舰载机已全部起飞,正在袭击敌人。
不久,斯普拉格舰群从暴风雨中驶出,又被日军发现。栗田部队向其东南方向急进,企图在几艘航空母舰的上风占领阵位,以阻止其舰载机起落。而美航母舰群则向南进,后又转向西南航进,以期靠近莱特湾,或者能够得到水面舰艇部队的支援。栗田部队分成3路从后面以及左右侧后方追赶上来,使几艘航空母舰有被包围的危险。斯普拉格则派3艘驱逐舰,后来又加派3艘护卫舰前去阻击敌人。这几艘美舰冒着猛烈的炮火,一面开炮还击,一面向日舰接近,并发射了鱼雷,尔后施放烟幕撤离。在这次反击中,“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发射的1条鱼雷击中了日重巡洋舰“熊野”号,使其丧失机动能力,“铃谷”号日重巡洋舰被1颗炮弹击中,航速减至20节。这次反击的最大效果是,迫使“大和”号、“长门”号2艘战列舰为了免遭鱼雷攻击而掉头北去,一时停止了追击,从而使几艘护航航空母舰得以乘机远离。在混战过程中,美驱逐舰“霍埃尔”号中弹40余发,失去了机动能力,最后将其放弃,被日舰击沉。美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被14英寸炮弹击中,舰舷断裂,倾覆沉没。当日军巡洋舰“矢矧”号率领4艘驱逐舰前去对美护航航空母舰实施鱼雷攻击时,已经受伤并将鱼雷用完的“约翰斯顿”号美驱逐舰冲上前去以炮火拦阻,使其未能占据有利的发射阵位,并因过早地发射鱼雷而未击中目标。“约翰斯顿”号由于受到这几艘日舰的集中射击而沉没。
在这之后,斯普拉格的6艘护航航空母舰被日舰赶到下风方向,再也不能利用烟幕来掩护自己,因而开始中弹。“甘比尔湾”号因后部被炮弹击中,飞行甲板和飞机库起火;接着又有几颗炮弹命中,机舱水线以下的舰壳被击穿进水,开始倾斜,不久即沉没。其他几艘护航航空母舰也多被炮弹击伤,岌岌可危。
在这紧急关头,护航航母支援大队的第1和第2舰群的舰载机,以及美军进驻莱特岛的岸基机纷纷赶来,陆续投入战斗,持续不断地对栗田部队实施突击。由于连续遭到空袭,日舰不得不放弃对美军护航航空母舰的追击,其“鸟海”号、“筑摩”号和“铃谷”号3艘重巡洋舰均被炸伤。日军为了躲避空袭,各舰可以自行机动。因此,栗田所属的舰只已相互远离,分散在辽阔的海面上,加上云雨烟幕的影响,“大和”号不仅失掉了同美护航航母舰群的接触,也与所属各部失去了联系。于是,栗田决定先整理队伍,并令所属各舰都向“大和”号靠拢。
栗田用两个小时将队伍重新集结起来,于11时又率队向莱特湾驶去。这时,在莱特湾内有盟军的80余艘运输和登陆舰船,其掩护兵力均不在附近,自身又无自卫能力,形势十分不利。可是,栗田竟于12时26分突然下令转向北进,去捕捉一份电报所提供的新目标。到达该水域后,并未发现敌舰踪影,栗田觉察到那份电报不实,便率领余部经由圣贝纳迪诺海峡撤往科龙湾。而斯普拉格则率领所部向莱特湾驶去。
栗田没有冲进莱特湾,必然受到多方批评。哈尔西不封锁圣贝纳迪诺海峡,没有掩护登陆地域,显然是个失误。但美航母支援大队却打得非常出色。它的第3舰群,在第1、第2舰群的支援下,把利用风向、借助暴雨、施放烟幕、舰艇机动、实施空袭和海上反击等战术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终于打乱了栗田的进攻部署,使登陆地域免遭袭击。美护航航母支援大队创造了一个掩护登陆作战的光辉战例。
-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中的两次海上袭击战(1971年12月)
- 援助越南扫雷(1972年5月~1973年8月)
- 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水雷封锁(1972年5~12月)
- 巴桑安角登陆袭击战(1969年1~2月)
- 莫邪岛海域反小股敌人袭扰的战斗(1967年5月)
- 夜袭833号美军修理舰(1967年11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战斗(1965年11月)
- 中国南海舰队船运大队在越南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对空作战(1965年6月~1966年9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8月)
- 击沉“大金1”号和“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击沉“满庆盛”号、“满庆升”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重创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4月)
- 歼灭“海狼艇”战斗(1964年5月)
- 捕获“T 3166M”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3年11月)
- “卡德”号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被炸沉(1964年5月)
- 击沉“祥顺1”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2月)
- 击沉“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
- 击沉“班超计划”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