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怕恶人》寓言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3 属于: 寓言鉴赏
【原文】:

艾子行于涂,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

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拭,捧至坐上,再拜而去。

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患以谴之?”

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

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

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

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原文出处】:苏轼:《艾子杂说》

【鉴赏】:

神和鬼一样,都是人造出来的。人造出鬼神,用来吓唬自己、管辖自己,或为福、或为祸;令人敬、令人畏。日久成习,都信以为真,似乎一切祸福休咎,都是神设鬼施。这样,狡黠者用以欺人,愚蠢者用以自欺。因为怕神鬼,进而信神鬼;因为信神鬼,才受神鬼的约束,接受神鬼所施的祸患。如果不信神鬼,也就不怕神鬼,纵使神鬼的神通广大,也就不能加害于他了。这就是这则“鬼怕恶人”故事的形象意义——你不怕它,它就怕你。这是鬼的脾性。同样,一切“鬼”,包括工作、学习中的困难,社会生活中的坏人坏事,都莫不然。无论何种庞然大物,你不怕他,跟他斗,最终他就得举手投降。再进一步看,这则寓言还揭示了一切反动统治者的劣根性,他们都是“软的欺,硬的怕。”历史上那些欺压善良百姓,却屈膝于强大侵犯者脚下的帝王将相,我们见得还少吗?艾子作为一个虚拟的局外人,评论说:“真是鬼怕恶人也!”这是寓言的画点睛之笔,也是寓言的“灵魂之窗”,是寓言的主旨。点明主旨,是一般寓言的格式表现,但是点明主旨决不意味着浅陋的说教和寓意的外露,它是通过丰富形象和曲折情节的发展而导至的必然结果。这则寓言的人物情节,运用了喜剧中常用的突然的转折、意外的变局和偶然性的巧合,引导读者去咀嚼、去回味、去思索、去领略更深一层的意味,显得既浑厚又深邃,既幽默又犀利。正如李渔评论喜剧时所说:“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此则寓言的素材来自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