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死的狗》寓言鉴赏
老舒尔坦卡病了,/舒尔坦卡躺倒了。/它躺了一天,/又躺了一周不见好,/大夫个个把头摇,/病情愈来愈糟糕:/露出了肋骨一条条,/它感到一会儿象是烈火烧,/一会儿象是冷水浇,/它浑身哆嗦,/气息微弱
在狗窝里/它的孙子索可尔卡/站在跟前,/出于对祖父的爱怜,/它闭口无言,/满怀柔情把祖父舔。/老舒尔坦卡朝孙子看了一眼,/口吐肺腑之言:
“唉,看来/我已经活到头。/我站不起也坐不稳,/魂不守舍,/晃晃悠悠………/可是我临死之前/多么想再吃上一口!/你听着,我的好孙子,/我对你把话说尽,/毫无保留。/当我还健壮的时候,/我藏下了两块肉骨头。/我即将死去,/没法带走。/它们就藏在那里,/就在那柴禾后头。你快去给我取来,/喂喂我这个老头,/在我即将永别的时候。/不过你可得留点儿神,/休要口水流,/千万别在路上把它们吞进肚里头。”/
我们的索可尔卡立即去满足祖父的心愿,/就象一支离弦之箭,/转眼之间,/回到了祖父身边,/取来的骨头,/不差一星半点。/老舒尔坦卡感动得泪洒腮边。/它嗅了嗅骨头——吞食已不能够——继续开口:/“等我死后,/让我的爱孙去啃这些骨头,/但眼前/你千万别存这念头。/谁知道?/说不定/我又能逢凶化吉,/再活上一段时期。/那时候/我决不会把你忘记,/我一定把这块骨头给你,/大的那块我得留给自己。/别着急,/我又记起:/还有一块大的,/我把它藏在一个角落里,/任何人都不知底细。/我告不告诉你这秘密?/不,我怕你这小东西一口把它吞进肚里。/呜呼噫唏,可惜……”/语重心长,/言未尽其意,/老舒尔坦卡已经断了气。
吝啬鬼一辈子攒攒积积,/为了什么目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已,/都没捞到丝毫便宜。/吝啬鬼的生或死,/都遭人唾弃。
【原文出处】:伊兹马依洛夫寓言(选自《俄罗斯寓言百篇》)
【鉴赏】:
提起吝啬鬼,人们自然容易想到法国莫里哀讽刺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尔巴贡和我国《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莫里哀运用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儿女婚姻纠葛为主线)把个吝啬鬼的形象浮雕般镂刻出来;吴敬梓描绘的严监生弥留之际痛惜一根灯芯的耗费而久久伸出两指不肯断气的典型细节,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快死的狗》则让作品中主人公老舒尔坦卡在临终前同孙子索可尔卡分配遗产,运用这一典型环境和典型细节表现性格,从而使吝啬鬼性格显得分外鲜明。“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舒尔坦卡将死,“其言”却包藏一片私心。表现这片“私心”,作家不是直线式的一次兜底,而是逐层推出,因而使人有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之感。重病的老舒尔坦卡要孙子把自己病前藏了很久的两块骨头拿来,以便临死前一饱口福。但它叮嘱孙子“休要流口水,千万别在路上把它吞进肚里。”而当自己到了“吞食已不能够”的绝境,却还警告孙子对骨头不要存有幻想,倒是自己却希冀“逢凶化吉”到时候再来享用那块大骨头(只把小骨头分给孙子)。最有趣的是死到临头还有另外一块(也许不止一块)大骨头秘藏着。“我告不告诉你这秘密?不,我怕你这小东西,一下把它吞进肚里。”其悭吝利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对它来说,“人伦关系”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早已撕破,剩下的只有赫裸裸的金钱关系。寓言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老舒尔坦卡的塑造,当然不及阿里巴贡和严监生概括的社会内容深厚,但就“吝啬”这一点而言,它确实使人沦肌浃髓。吝啬鬼的私心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魔窟:舒尔坦卡秘藏的大骨头终未说出;然而,它这样“一辈子攒攒积积”“无论对人还是对已,都没有捞到丝毫便宜。”因而作者告诫人们:“吝啬鬼的生或死,都遭人唾弃。”是的,《快死的狗》是刻划吝啬鬼“肖象”的一幅维妙维肖的漫画,《快死的狗》是作者期待民情淳厚的一纸劝世警世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