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粽子】典故|【秭归粽子】做法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0 属于: 中国名菜

食点。

湖北秭归县为屈原故里,每年端午节有赛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习俗,沿袭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南宋陆游曾赋《归州重五》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当地人制作粽子时在中心嵌上一颗红枣,表示屈原的忠心,并流传民歌《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熬煎。

以寄托悼念之情。

制作时先将糯米2500克淘洗干净;芦苇叶约2000克去根蒂,剪成长约30厘米,沸水煮至转黄色时捞出,漂洗干净;再取芦草约300克,剪成长约150厘米,洗净并在沸水中烫软。

然后取3张芦叶叠成8厘米宽,卷成圆锥形,放入糯米25克、红枣1个,按压结实后包成菱形粽子,用芦草扎紧。

按上述原料可包100,只粽子。

包好后将锅置旺火上,码入粽子,加清水浸没,加盖焖煮,约2小时可熟。

出锅后解去芦叶,盛盘酌加白糖、糖桂花等即可。

成品色泽晶莹洁白,质地糯韧,芦叶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