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糕】典故|【黄糕】做法
食点。
①大米制品。
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列为“街市普通食品”。
圆形、方形均有。
“早携笼,夜挑担售者为方黄糕”。
制作时将大米1000克用清水淘洗后浸泡约5小时,沥干水后另加清水约900克,磨成米浆。
将米浆的1/3舀入锅中加热至熟,俟其降温后与未加热部分混合,并加入约200克发酵米浆,静置发酵;红糖400克用水溶化成糖浆,对进已发酵的米浆中,用食碱加入米浆中以调节酸碱度;蒸笼内放置若干直径约6.5厘米、高4厘米的竹圈,并覆以密纹湿纱布,使纱布紧贴竹圈内壁及笼底,把米浆逐一舀入竹圈内,旺火蒸约20分钟即可出笼,趁热取出装盘食用。
成品形若蘑菇,松软泡甜,深受老少喜爱。
调浆时若将红糖改为白糖,成品色泽雪白,则为白糕。
②打蛋抽子是制作黄糕的专用工具。
金属制作,筒形,内有数根铁条,通过电动或手摇在筒内旋转,从而将鸡蛋液搅打成上层雪白下层淡黄的蛋糊。
制作时取面粉500克,至旺火蒸15分钟,过细罗。
鸡蛋750克磕入盆中,加白糖600克、糖桂花10克和料酒10克调匀,倒入“抽子”里搅打30分钟。
加入蒸好的面粉搅成稠糊。
在笼屉上放好模子,铺上湿屉布,倒入稠糊摊平。
待锅中水烧沸后用旺火蒸20分钟取出晾凉,切成小块即成。
成品颜色鲜黄,质地暄软疏松,味香甜润。
相关阅读
- 【灌汤饺子】典故|【灌汤饺子】做法
- 【赣南鱼生粥】典故|【赣南鱼生粥】做法
- 【灌肠】典故|【灌肠】做法
- 【糯米面馅切糕】典故|【糯米面馅切糕】做法
- 【糯米酥粑】典故|【糯米酥粑】做法
- 【糯米烧卖】典故|【糯米烧卖】做法
- 【蟹黄包子】典故|【蟹黄包子】做法
- 【魔芋冰粉】典故|【魔芋冰粉】做法
- 【鳝鱼凉米线】典故|【鳝鱼凉米线】做法
- 【藤萝包】典故|【藤萝包】做法
- 【蟹肉包子】典故|【蟹肉包子】做法
- 【蟹壳黄】典故|【蟹壳黄】做法
- 【螺蛳转】典故|【螺蛳转】做法
- 【藕粉圆】典故|【藕粉圆】做法
- 【凝糕】典故|【凝糕】做法
- 【糖腿破酥包子】典故|【糖腿破酥包子】做法
- 【甑糕】典故|【甑糕】做法
- 【糖酥煎饼】典故|【糖酥煎饼】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