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牧区气候资源利用
中国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多,其中高原和高山占有很大面积。
气候资源特点 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牧草品质具有蛋白质、脂肪和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的特点。这类牧草适应性强,家畜易上膘。②热量条件分布差异大,生长着适应不同温度条件的多种喜凉和喜温牧草以及家畜种类和品种。③降水分布不均,草场类型多种多样。与降水量地带变化相适应的植被类型,在牧区北部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森林、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荒漠、荒漠等。降水变率大,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造成牧业生产的不稳定。④山体和高原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利于草场分季放牧。⑤风季与干旱季节相吻合,易引起草场沙化。⑥牧业气象灾害多,主要有干旱、暴风雪、白灾、黑灾、大风、风沙和雹灾等。⑦水热不协调,产草量低,大部分草场载畜量都较低。⑧季节草场不平衡,牧业生产中家畜呈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⑨缺水草场分布广。
利用途径 ①顺应气候的季节变化,立足于草畜平衡,发展草原季节畜牧业(参见彩图插页第46页)。冷季保持最低数量的家畜,以减轻冷季草场压力,结合补饲,避免春乏死亡;暖季以新生幼畜充分利用生长旺季的牧草,快速转化畜产品。在冷季来临时按计划淘汰多余的家畜,使余下的家畜数量不超过冬春草场的承载能力。这样可缩短生产周期,加速畜群周转,充分利用生长季内水热条件好、牧草丰盛的优势,提高从家畜到畜产品的转化率,以获得良好的效益。②农牧结合,发展育肥饲养畜牧业。在入冬前把夏秋季节草原上大量放牧的羔羊或犊牛中的一部分转移到有充分农副产品的半农半牧区或运至农区进行肥育,这样既可提高草原利用效益,又可为邻近农区较多的农副产品就地转化为肉产品找到新的途径。例如以牧为主的内蒙古东部草原和生产粮食的东北平原联合起来,采取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方法,发展肉用牛生产。③合理利用季节草场。根据不同地带的气候、饲草条件和家畜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按季节安排利用山地草场。中国牧区有相当大的山地草场,其山麓和山体的中部,冬春气候条件稍好,利于家畜越冬度春;而山体上部冬春严寒,只有在夏秋季节温和、水草丰茂时才能放牧。高山、亚高山草地是各种家畜夏季放牧活动的场所,低山或丘陵区则为春秋牧场。另外,一些冬季有逆温的中低山区是家畜放牧越冬的有利地带。④根据气候条件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中国牧区的天然草场产草量较低,载畜能力有限,可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饲草建设。在年降水量为250毫米以上的草甸草场和干草原地区,可发展饲草、饲料生产;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半荒漠和荒漠地带,可选择耐旱的牧草播种。⑤根据不同牧草的生态气候特点,合理利用不同生态类型的草场。草甸草场形成于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大部分分布于土壤肥沃、气候寒冷或温凉、水分比较充足的地区,牧草生长茂盛,草质柔嫩、生草层厚,根系密集,耐牧性强,宜作家畜催肥增膘的夏季牧场;海拔较低、背风向阳的坡地、谷地、江河湖滨等草场,宜作家畜越冬度春、接羔(犊)育幼的冬春牧场。典型草原草场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体,光、热条件较丰富,寒冷程度减轻,但水分资源不足,干旱威胁加重。除放牧外,可培育打草场(特别是大针茅典型草原草场,产草量高,干草质量好)和人工草场建设;已开荒的应逐渐退耕还牧,大力植树种草,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保证畜牧业稳定发展。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场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主要由强旱生丛生禾草和小半灌木组成。从保护自然环境出发,适当发展抗逆性强、极耐粗饲、以食灌木枝叶、有刺植物和少量禾草为主的骆驼、山羊等。其他荒漠化草原草场可发展少量绵羊、马、驴等家畜。新疆、青海等地的草原化荒漠草场,有“绿洲农业”提供草饲料,加之冬季温和,是很好的冬季牧场。
羌塘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属高寒荒漠地带,但河、湖附近水草较丰,是天然放牧场
【参考书目】:
中国牧区畜牧气候区划科研协作组:《中国牧区畜牧气候》,气象出版社,北京,1988。